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军工子弟-第5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1956年匈牙利革@命的时候,英国使馆得到千载难逢的机会检查T54坦克,得到了这种苏联主战坦克的实车情况。

    根据情报得知,T…54的装甲厚度达到200毫米均质钢板,并且拥有100毫米口径的火炮。

    M48这种还在大量生产,作为盟军主战坦克的装备,配备的90毫米口径火炮即使使用穿甲弹,要击穿T…54的装甲,也是非常勉强的,这样一来,也就有了M60第四代巴顿的出现。

    现在谢凯把这玩意儿搞回来,不是浪费是什么?

    没用的东西。

    “我说两位,我这辛辛苦苦地运回来,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不是?口头奖励都没有一个,以后谁还有心思干这样的事情?”谢凯笑着说道。

    对于两人的鄙视,丝毫都不在意。

    M48跟T…54比起来,确实有差距。

    国内的59式主战坦克,就是仿制苏联T…54A而来,比M48都还要先进不少。至少在装甲厚度跟火炮口径,甚至重量以及机动力方面,都强很多。

    “这玩意儿,真心没有意义。”郑宇成摇头。“就连法国人的坦克,即使速度快,火炮口径更强,也是一炮死的东西,装甲防御太弱了。”

    “哟喂,老郑,您这成了坦克专家?”谢凯有些诧异。

    郑宇成啥时候对各国坦克的性能了解得如此清楚了?

    如果不了解郑宇成,谢凯没有这样的想法。

    “专家谈不上。咱们单位主要研制生产的就是坦克,各国坦克性能不了解一些,能行么?”郑宇成得意地说道。

    神态显然是以坦克专家自居了。

    “那你可知道,AMX…60坦克相比同型号坦克的优点在哪里?”谢凯笑着问道。

    郑宇成肯定在这上面下了功夫。

    苏联T…80,德国豹…2,美国M1这些新一代主战坦克,由于情报原因,老家伙可能了解的不多,但是对于装备了很长时间已经落后的坦克,完全是清楚的。

    “小子不得了,敢考老子!今儿个就让你见识见识。法国AMX…30,相比同型号,无论是机动力,还是火炮口径,都强不少。这玩意儿,是法国人在五十年代重视火力和机动性而忽视防护的产物,装备105毫米口径的线膛炮,配有720马力柴油发动机,全重36吨,跟咱们的59差不多。具备比较强的远程火力跟很强的机动能力,最大公路行驶速度65公里每小时……”郑宇成更是得意。“可这玩意儿装甲防御薄弱,面对咱们的59坦克,也不过是一炮死而已。”

    没有强大的防御能力,仅仅有高机动力跟远程火力,根本不行。

    59坦克都能一炮摧毁,更不要说现在的359坦克了。

    “你是打这坦克发动机的主意?”汪贵林觉得,了解了谢凯的想法。

    郑宇成一听,来了精神,“这不错。法国人的AMX…30,也就坦克上装备的12缸水冷多种燃料涡轮增压发动机是好东西,这发动机在60℃的环境中也能运行良好,而且燃油经济性很好,适合我们国情。不过咱们国内12150ZL型V型12缸水冷废气涡轮增压柴油机……”

    “老郑,您这真成了坦克专家啊!”谢凯都没想到,郑宇成会对法国坦克性能了解得如此透彻。

    郑宇成扬起了脖子。

    汪贵林见他嘚瑟,笑着说道,“当初咱们搞359坦克的时候,他被617跟541两个单位的人可没少嘲笑,然后就对这些上心了。”

    “咱们先回去吧。这东西,对我们来说,有大用,不然我也不会弄回来。”谢凯卖起了关子。

    这样一说,郑宇成不干了。

    他不知道落后的法国坦克,对中国有什么用处。

    359坦克已经在战场上厮杀了呢。

    法国人的设计,有着重大缺陷。

    二战前期,法国人的坦克只重视防御,忽略了坦克攻击火力跟机动力,结果成为靶子,被德国人轻易解决。

    二战吃了这样大的亏,自然得吸取经验。

    于是乎,法国人就开始重视火力跟机动力了,不太重视防御能力,毕竟坦克是用来进攻的,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要啥防御能力?

    结果,就出现了AMX…30,还生产了大约4000辆,装备盟军跟中东甚至南美洲国家。

    郑宇成不知道这坦克还有什么可以让人重视的。

    “不管是动力系统,还是火控系统,甚至连三防装置跟武器系统,都值得我们研究。”谢凯说道。“虽然359坦克研制成功,但是这不代表我们在技术上全面领先了。这可是法国人六十年代的技术!”

    有差距,不能不承认。

    郑宇成顿时默然不语。

    谢凯说的是事实。

    中国研制坦克的时间太短,而且对于大规模坦克集群作战,并没有什么经验。

    “那你搞M48回来干什么?”

    “老郑,你觉得,要是两辆完好的坦克,伊尔…76一次运输能完成?40吨的载重量,运输一辆AMX…30就剩不了多少东西了。”谢凯说道。

    伊尔76的运输能力就40吨的重量。

    法制AMX…30重量达到36吨,M48更是重达49。6吨。

    伊尔76的运输能力,连一辆M48都运不了。

    “这……”

    郑宇成还真没注意这个问题。

    “装甲等,都拆掉了。我这只是让坦克拥有行动能力,大部分不重要的东西都拆除了。”谢凯笑着说道。“反正先期运回来,有研究的样品就行。完整的实物,还在海上。”

    两人凑近一看,才发现,炮塔特么的是木头制造的!很多装甲区域都是木头。

    远看不觉得问题,近看只能摇头叹息。

    做工太粗劣了!

    “M48虽然落后,但是这玩意儿五十吨!我们要想搞重型坦克,不能不研究这东西。”谢凯叹了口气。

    国内在坦克设计领域,经验太缺乏了。

    一直到99式主战坦克出来,重量才突破50吨,跟国际上同类型坦克相比,99式主战坦克虽然各项性能都不落后,但是重量轻了十来吨。

    M1A1后期型号后,重量都达到了65吨。

    要是99式主战坦克也能达到这样的重量,防御能力更高,装备更多的附加设备,提高作战能力以及战场生存能力。

    当然,这只是谢凯的想法。

    具体是否适合,得独臂总师来决定。

    哪怕不适合,也能研究用来做基础技术的储备。

    “就这两种东西?”汪贵林一听谢凯的解释,确实值得研究。

    仅仅两辆坦克,并不算啥好东西。

    谢凯打开一个长条形木头箱子,里面露出了两具火箭筒。

    “美国生产,M72A2单兵反坦克火箭筒。这次在布隆迪的平叛战争中,这种火箭筒可是立了大功。”谢凯把如何获得这种反坦克火箭筒跟作战效果都说了一遍,随后才说道,“用不着仿制,但是消化了技术,再融合国内火箭筒的技术,很有可能搞出更先进的东西。”

    “这箱子里是什么?”汪贵林对火箭筒不敢兴趣。

    郑宇成更是看都懒得看。

    火箭筒打坦克,有本事把皮粗肉厚的359坦克干掉几辆来试试?

    轻步兵要想收拾坦克,没有反坦克火箭弹,有那么容易?

    “这就是绝对的好东西了。”相对坦克跟火箭筒来说,这箱子里面的东西,才是谢凯重视的东西。、

    “枪?”当箱子揭开,郑宇成大失所望。

    就连汪贵林,都觉得有些失望。

    谢凯拿出的东西,一样比一样更差。

    居然把一支枪当成宝贝!

    非洲果然很难弄到好东西。

    “可别小看这枪,以目前国内的技术,根本就仿制不出来。就连市面上,都很难见到,看看这枪管,多粗!”谢凯没有瞧不起两人的不识货。

    巴特雷重型狙击步枪,目前还没有在国际市场上公开露面。

    这还是刘跃小队干掉布鲁斯的侦察小队缴获的东西。

    原本大家都没有当回事,只是死猫觉得这枪口径很强大,捡了回来,让谢凯看见了,忽悠了好一阵,就差捅他菊花,才让这货把枪给了谢凯。

    弹匣里面,就十发子弹。

    “反器材狙击步枪,可以用于反器材攻击跟爆炸物处理……有效射程达到了1500米,无论是上面的高精度瞄准镜,还是整支枪的设计生产,都不是目前我们可以达到的。”谢凯介绍着巴特雷狙击步枪。

    目前,这种大口径重型狙击步枪,尚未名声大噪。

    如果不是了解,谢凯也不会觉得这是什么好东西。

    巴特雷公司的新产品,明显是提供给中情局下属的雇佣兵组织用来做实战测试的。

    结果,让谢凯得到了。

    “如果我们成功仿制出来,即使不提供给部队使用,也可以用于出口。这枪可以有效摧毁雷达站、卡车、停放的战斗机等目标……”谢凯解释着。

    “不是打人的?”郑宇成一脸诧异。“不是打人的,用来干什么?”

    国内专业狙击步枪,还是从79狙开始的。

    那玩意儿不过是仿制苏联SVD狙击步枪的应急之物。

    根本就没想到,这种枪提供给特种作战部队使用,专门用于反器材。

662 风险转嫁与出口联盟() 
“这里不是有好几发子弹?要不咱们先试一试效果?”郑宇成有些眼热了。

    这口径,如果不是用来打人,打雷达站等,效果貌似并不咋样。

    二战时期,反坦克枪口径至少也是14。5的。

    整个12。7毫米口径,能有什么用?

    “可别,现在就只有十发子弹,而且还是好几种型号,用一发,就少一发。我们需要把子弹拆解,好好分析子弹各结构的性能。枪关键,子弹更关键。”谢凯倒想亲自看看巴特雷公司这种近乎垄断了市场的12。7毫米口径重型反器材狙击步枪的效果跟威力。“要想达到反器材的效果,需要高能弹药。”

    可他清楚,枪是好枪,子弹更关键。

    在手中的这支巴特雷,谢凯也不知道究竟是什么具体型号。

    巴特雷型号不少,82年就制造出了第一把样枪,一直到研发成功后7年,才得到瑞典的100支订单,随后的第二年,也就是90年,在科威特的沙漠之盾跟伊拉克的沙漠风暴行动中,美国海军陆战队采购125支用于攻击伊拉克军队,紧接着,收到了美国陆军跟空军的采购订单……

    “咱们不仅要研究,更得改进缺陷。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起点自然也就高了很多。先交给枪械研究室用来研究吧。”谢凯叹了口气。

    他不知道是否能完整地仿制出来。

    谁都无法保证,仿制出来效果是否更好。

    这一次在非洲,获得这种口径的狙击步枪,完全是一种意外的惊喜。

    谢凯了解巴特雷早期型号的缺点,比如,重量太重;枪口采用的是在实战中效果不佳的两段圆锥形制退器;也没有采用皮卡汀尼导轨,无法安装太多附件;巨大的后坐力让这种枪使用时只能采用俯卧式姿势射击,无法对付直升机等运动目标……

    改型方案,谢凯也知道。

    甚至,他可以提供切塔克公司的。408口径“希伦”400型远射程狙击步枪,可拆卸的聚合物枪托、钛合金机匣来减轻枪身重量;直接使用巴特雷后期型号可减轻69%后坐力的v型双室枪口制退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