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军工子弟-第4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谢凯顿时就明白了。

    这应该不是卡比拉的要求,而是廖东的要求。

    这批改造后的战机,弄到非洲那边的驻地,一方面是为了训练卡比拉选拔出来的飞行员,同时也是为了给他的地面装甲部队用于空中火力支援。

    “强五改型,确实应该往更先进的方向,提高载弹能力,飞行速度等……”谢凯对蓉飞的人说道。

    至于歼…6,他实在是没兴趣去多看两眼。

    除了非洲那边那些很多国家连空军都没有的地方,其他地方这种战斗机在越来越先进的战机之下,完全就是靶子。

    “这些人,都是为超七项目配套的。现如今,超七项目才刚开始,生产线也没有完全建设起来,最终的产量会如何,都是不确定。”

    “那你们还弄生产线?”谢凯问道。“你们不会是用我们的项目来为十号工程做准备吧?”

    霍海源只是笑一笑,没有说什么。

    之前双方达成的合作协议就是如此,132厂跟611所提供人员帮着404搞来的歼…9团队弄超七工程,然后超七工程作为十号工程的一些技术验证。

    超七既然是十号工程一些技术验证,生产线方面也就有了很大的相似程度,到时候十号工程搞出来,生产线改造一下,或者升级扩展一下,就可以生产歼十了。

    “这就是我们的超七?”当谢凯被带到车间一头一个跟外面隔离的车间的时候,整个人都不可思议。

    “对,超七的模型机。”霍海源点头说道。“这是单发型的超七,双发的现在还没有确定是否要试制样机,模型风洞试验的数据还没有获得。”

    原本的超七工程,也就是跟巴基斯坦联合研制的FC…1枭龙战机,采用的是传统的中等展弦比边条翼常规布局,单垂直尾翼,差动水平尾翼,双腹鳍,全翼展前缘襟翼和后缘襟翼。

    进气道更是采用的两侧进气方式等。

    谢凯当初提出过这种,可眼前的这架静静停在车间里面做静压力试验的样机,根本就找不到任何这种气动布局的外形!

    “十号工程的样机?”谢凯问道。

    “超七单发。”霍海源简单地说道。

    谢凯顿时就怒了,“当初我可是说了,要求采用传统的边条翼布局,确保可靠性,降低成本等……”

    “可是你也说了,这个项目要融合歼…9工程啊。”霍海源说道,“这个项目是以下马的歼…9团队为主。而歼…9本来就已经进入到样机试制的阶段……”

    谢凯整个人无语了。

    眼前的这个超七工程,跟他记忆中的枭龙外形没有任何的相似之处,特别是机腹进气口的通道,怎么看,怎么像歼…10那货,而且机头还略微向下弯曲……

    整架飞机是采用的鸭式布局,翼身融合,后面这是大三角翼。

    这不是歼…10还是什么?

    可问题是,超七工程是使用从苏联采购的米格…29发动机,推力本来就不足,用来制成歼…10这种气动布局,怎么能行?

    “轻型战斗机,设计成这样,能行?”谢凯问道。

    “具体情况,需要等试飞后再确定。”霍海源说道,“其实这款飞机,如果不用于作战,性能应该会非常出色,至少比目前我们国内的战斗机性能都要出色。”

    “作战能力呢?”谢凯问道,“轻型战机,航程太短,携带的武器数量有限,根本就没有什么战斗力……”

    说道这里,谢凯脑海灵光一闪。

    他忘记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要是按照战斗机来卖,这玩意儿没有多少的市场,毕竟性能不足,航程短,载弹量小。

    要是做为一款高级教练机呢?

    共和国到目前为止,教练机都是由歼七跟歼八改进而来的。

    洪都飞机厂的K8还没有启动呢,埃及等国需要的高级教练机,都还没有找到卖家。

    想到这个,谢凯的脸上,顿时就洋溢出了笑容,至于抢了洪都的项目什么的,那就没有办法了,200台老毛子的发动机,不能砸在手里不是?

    “你小子开始还不爽,现在怎么就笑了起来,不会是有什么问题吧?”谢凯突然的笑容,让郑宇成紧张了起来。

    眼前这架样机,让他都觉得有些怪异。

    “没事儿,老郑,如果不出意外,我们这两百台发动机,很大的可能不够。”谢凯越想越觉得可能。

    郑宇成更是担心谢凯因为压力太大而出现精神上的问题。

    “两百台发动机,即使现在没有客户,等到样机搞出来,参加一些航展,也能寻到一些潜在的买主呢。实在不行,你就卖给非洲的那些老主顾吧,哪怕价格低一些,也都没有问题,这个损失,我们还是可以承受得起的。”

    郑宇成真的害怕谢凯出现问题。

    他哪里知道,谢凯心中的想法?

    在静压力试验车间旁边的实验室,面积不大,只有一百多平米,在整个实验室里面,摆放着不少的飞机模型。

    “超七双发的模型是哪一个?”谢凯问霍海源。

    这个实验室里面,没有人。

    甚至没有什么声音。

    里面很多的模型气动布局都是让人觉得怪异的。

    “这里面的模型,很多是之前歼九的模型,有些模型是为了测试机翼选型,都用于风洞试验的。”霍海源给谢凯介绍着情况。

    整个房间里面,摆放了至少五六十个飞机模型。

    他终于在这些模型中找到了跟外面静压力试验的样机一模一样的模型,整个实验室中,有好几款战机模型是采用机腹进气。

    唯独不同的就是飞机的机翼,气动布局不同。

    所有机腹进气的模型都是摆放在一张长条桌上,一眼看过去,特点非常明显,很容易就看得到各种气动布局的比较。

    “这里面的东西,为我们取得了很多的实验数据。消耗的资金也不少……”熊宏元见谢凯挨着看各个模型的情况,介绍着,“要是没有你们的经费,我们很难取得这样多的实验数据。”

    “只要能搞出来飞机就好。”郑宇成看不出个什么。

    对于战斗机,他唯一的想法就是作战能力强大就好。

    如何才能让战斗力强悍,他也不知道,毕竟他是外行。就如同运十那样的飞机,他就希望可以把运十造得跟谢凯搞到的那架伊尔…76那样大,甚至比伊尔…76更大。

    “这是外面那架样机的模型吧?”谢凯指着一排腹部进气方式的模型,最终指着中间的一架问道。

    “是的,这是之前用于风动试验后进行修改,也吹过风动,做过雷达发射截面试验的样机模型。”

    单发的超七,外形跟132厂后面搞出来的歼十很相似。

    甚至,跟歼…10模型差不多,唯独就只有一些细节的地方可能有些差异。

    “这架就是超七的双发模型,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完成风洞试验。”见谢凯看着另外一排桌子上的一架飞机模型发呆,霍海源介绍着。

    同样是鸭翼布局,采用翼身融合的大三角翼,跟单发的超七有着很大的差别。

    进气方式改成了两侧进气,后面改成了双垂尾,同样的机翼结构,却给人一种差距特别大的感觉。

    “歼…9Ⅵ…Ⅱ方案的改进型?”谢凯问道。

    “你知道?”霍海源有些不可思议。

    歼…9从最开始的立项到下马,一直都在不断地修改设计要求,最终根据技术要求来修改设计方案,一直到最终下马。

    “我们接手了歼…9团队,能不了解?”谢凯翻着白眼说道,“总不能这个没有什么改进吧?”

    歼…9在之前的研制过程中,制造了500多项模型、试验件与试验设备,进行了12000 次高低速风洞试验和258项结构、强度、系统、特设材料方面的试验;在新机研制中广泛应用电子计算机,编制了154项计算程序,进行了15000多小时的计算分析,这一切,都是谢凯看重的。

    把技术指标降低,改变歼…9飞机的定位,这个项目,其实是非常优秀的。

    “这确实是由歼…9项目而来,主翼依然是60度大三角翼,机翼面积50平方米,鸭翼为55度三角翼,固定安装角3度,鸭翼面积2。58平方米。两侧进气,进气道为二元可调节多波系混合压缩式……”霍海源介绍着。

    “这是高空高速的结构设计,对于我们需要的综合作战战机,应该有着很大的影响吧?”谢凯仔细打量着眼前的这款跟歼…9最后方案相差不大的模型,皱着眉头问道。

    对于他们潜在的用户来说,歼…9这样主要是用于空战的高空高速空优战机,并不合适。

563 超七只是练手,挖人挖到了611() 
    歼…9的设计思想,在这个年代的中国,无疑是非常领先的。

    领先,就意味着风险。

    欧美跟苏联,有着丰厚的底蕴跟经验,领先的设计,能够被变成实物,消耗的资金跟需要的技术基础,也不是现在的中国可以承受的。

    所以,即使在歼…9解决了长期存在的气动布局问题,各种性能指标上也比同父异母的“歼…8”优秀很多,最终也因为整个项目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难度太大,进展太慢,在研究团队承担歼…7大改设计任务要求紧迫的情况下,慢慢转移了重心,最终导致项目下马。

    看着眼前这个模型,谢凯的心里,真的是五味陈杂。

    “不,外形气动布局也有改进,现在已经把飞行速度跟飞行高度降低了一些指标。同时在着手改进设计,让这款战机拥有对空攻击能力的同时也拥有对地攻击能力,要不然,要想制造出来,不容易……”霍海源停顿了一下,随后说道,“毕竟之前的歼…9,是一款全天候高空高速要地防空截击机,以苏联图…22“逆火”和美国B…1B 超音速轰炸机为主要作战对象。”

    “要是这样,就没有什么问题了。”谢凯点头说道。

    现在空军需要这样的战机。

    既然有能力搞出来,哪怕难度大一些,也完全是没有问题的。

    404的经费,不用来搞这些用来干啥?

    “要不,咱们把霍海源弄到我们那边去?他原本就承担着歼九项目的部分工作,现在项目属于我们,他属于611所,干起活来,不是太让人放心啊。”从实验室出来后,132厂跟611所的人都有别的工作,熊宏元先把郑宇成跟谢凯两人安排到了招待所,等到明天早上再开会。

    郑宇成到谢凯房间,没有客套,一脸担忧地直奔主题。

    那个单发项目,郑宇成问了谢凯,谢凯也说了,那种方案并不是太合适。

    很容易就会出现问题。

    搞出来了,因为发动机推力的问题,战斗机的航程不会太远,作战半径小,载弹量也低等问题,根本就不适用与作战。

    “确实得把人弄到我们系统中来,现在这样不是好事儿。”谢凯也点头说是这样,“单发的轻型战斗机搞出来,咱们不当战斗机卖。”

    郑宇成一脸疑惑。

    本来就是战斗机,不当战斗机用来干什么?

    “当成高级教练机,改成双坐的,对气动布局的改进不会有多少。”谢凯笑着说道,“同样,也可以用于小规模的空战跟对地攻击。再怎么不行,携带个一吨的弹药,问题不会太大吧?”

    郑宇成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