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军工子弟-第3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国内的超级计算机工程,可是从78年就开始了。

    国外对于中国,在超级计算机方面,向来都是绝对保密,限制出口的。

    就连银河一号超级计算机的数据处理器,都是通过特别渠道从国外搞回来的。

    “现在咱们691厂不是能生产68000芯片,新一代运算速度更快的改进型号不是也在研发中么?我们自己提供芯片,成本没有那么高,对吧?”谢凯问道。

    “他们觉得68000芯片太落后,不愿意用。要不然,咱们年前就跟他们签合同了。”

    “咱的芯片运算速度不够?”谢凯有些纳闷。

    国外32位的芯片,目前国内可搞不到,银河一号应该不是使用国外最先进的芯片吧?

    “具体不清楚,反正国防科大那边并不愿用咱们的芯片”郑宇成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反正对于计算机芯片,他也不清楚。“你用来做游戏机的东西,能用于超级计算机?”

    “”谢凯没法接话。

    郑宇成这样不懂的人,难道认为运算游戏的处理器,就没法进行数据运算了?

    游戏画面的生成等,同样也是数据处理跟运用。

    “反正超级计算机必须有,前期的工作,就是各种理论设计,利用数学模型来进行理论设计,然后再按照比例生产试验机用于风洞试验等在这样的情况下,巨型计算机就是最主要的成本支出,在不生产样品的情况下,每年的经费,不超过一千万。”谢凯胡乱说了一个不会让郑宇成等人抵触的数额。

    先搞起来,到时候再说其他。

    有了一些基础的东西,从军方手中要经费,也就容易了。

    “这么点?”郑宇成等人显然不相信。

    “前期呢!别的不说,就说运十,连各种基础设施建设,加上生产线的建设投入,还有实验设备添置,从国外引进发动机,前期才用多少经费?在生产样机之前,用了多少经费?”谢凯索性把运十这样的大项目拿出来说话。

    任何一个项目,前期投入,都不会太大。

    “超级计算机,可不是只有这样的项目能有用。而我们借着项目,完全可以建设我们的研发团队”谢凯提出来的方案,向来都不会只是为了一个目标。“无论是132厂,还是611所,要拿钱,可以,先给咱们科技人员。”

    “人选你有了?”

    “有了。”谢凯点头说道。

    “你先吃饭,我们讨论一下,一会儿跟你答复。下午还得跟蓉飞的人讨论。”郑宇成回答谢凯。

    谢凯不置可否。

    吕阳早就把饭给打回来了,谢凯自己一个人在一边吃饭。

    很快,郑宇成等人就有了结果。

    “那就问他们要人。”郑宇成等人商量有了结果。

    汪贵林接着补充,“咱们得先说好,前期每年最多只能有一千万经费,超过的部分,你自己补,而且只有五千万,如果五年你还无法从空军手中弄到经费,咱们就不再继续这个项目了。”

    “你们不会把超级计算机的成本也算到里面吧?”谢凯瞪大了眼睛。

    “你猜对了,不过没有奖励。”郑宇成平静地说道,“要么就这样,要么就算了。”

    “看到团队,才能给钱。”汪贵林继续说道。

    谢凯无语了,只给五千万搞歼…20这样的隐身战机不说,居然还让自己去挖人。

    老家伙们这算盘打得真响。

    这样的情况下,谢凯就真的没有办法了么?

    “那么,准备好钱吧,五千万,一分不能少,前期连采购超级计算机的,一共三千万。”谢凯在一众老家伙看笑话的情况下,直接让他们准备钱。

    于是乎,一帮老家伙傻眼了。

    “你真觉得这么几千万就能搞出来?你哪里来的自信?”郑宇成不解,谢凯究竟是哪里来的底气。

431 打歼…20总师的主意() 
    “山人自有妙计。”谢凯一副神秘地说道。

    反正短期内是没可能把歼…20或者轰…20搞出来,他需要利用超七工程来加速让中国战机跟轰炸机进入20时代的那些技术大牛们得到更多的锻炼,加速项目的进度。

    不管老家伙们怎么问,谢凯都不解释。

    一直到下午两点,继续跟蓉飞的人坐在一起,讨论关于蓉飞申请五千万项目经费进行样机生产以及风洞等试验。

    “超级计算机预算的2500万,已经可以不用了。基地准备入手一台银河一号同类型的超级计算机。先期只给一千万,看到东西,后续资金才会拨付。如何?”郑宇成直接问熊宏元以及霍海源两人。

    132厂跟611所的超七团队申请5000万经费,结果被砍到只给一千万。

    两人的表情自然就难看了。

    “郑主任,超级计算机在这边基地,是不是太过麻烦了一些?”霍海源眉头拧在了一起。

    熊宏元倒是不在意超级计算机的问题,“一千万,用于样机试制,是不是太少了一些?”

    “不是只是用于风动试验的模型,还有就是技术验证机,哪里需要多少钱?航电系统,雷达系统什么的暂时又不需要。”汪贵林看着两人说道,“如果要更多经费,也不是不可能,调集一些技术人员到404基地,这样就能随时了解进度”

    “可这”霍海源显然是不打算同意的。

    人才是一个研究所的根本。

    霍海源隐隐觉得不对头,404的人,从一开始就在打他们研发人员的主意。

    目前404基地最缺的就是人才,一旦有了人才,以他们的财力,可以直接上马战斗机项目,这样一来,在未来竞争空军的项目时,又会多一个竞争对手。

    601所实力比611可是强多了,加上601所跟上级关系也更好,多一个404,以后611所跟132厂还能有机会?

    熊宏元想不到这些,或许他不愿意想,目前资金最为缺乏,愿意接手404基地的超七工程,本就是为了节省十号工程的研发经费。

    十号工程乃是军方立项的项目,经费充足,可没有太多的资金给132厂升级技术装备。

    超七工程验证了十号工程的技术,这部分经费就可以节省出来。

    那都是以亿计数的,何况超七的研发经费足足有十多亿。

    “只要不是核心的骨干工程师,人员不会影响到611所跟132厂的运行,都没有问题。”熊宏元用眼神阻止了霍海源。

    “那行,我们不要你们的老技术人员,只要几名新人,其他的你们随便看着给一些就行了。”郑宇成点头说道,“小谢,你跟他们说都要谁。”

    “杨伟,桑建华这两位刚从西北工业大学毕业不久的研究生”谢凯清楚,现在搞超七工程,枭龙的总设计师不可能是杨伟。

    杨伟,只要了解中国隐身战机的都知道,这位就是歼…20的爹。只不过,去年,也就是刚过去的85年,22岁的杨伟才刚刚进入611所,现在要人,容易。

    谢凯的目的本身就是为了隐身飞机,自然要把人给要到基地来。

    桑建华,知道的人不多,现在同样年轻,虽然已经有30了,对于科研系统来说,依然太过年轻。

    要这两个枭龙战机的总设计师,加上未来歼…20的总设计师,谢凯自然就不担心项目被别人抢走了。

    “你要他们两?”霍海源想不明白谢凯的目的。

    特别是杨伟,他的印象非常深,现在正担任十号工程相关的“余度管理与可靠性”专业的组长。而“余度管理与可靠性”,关系到十号工程的数字式电传飞控系统。

    可以说,杨伟年级轻轻,就成了十号工程飞控系统的总工程师。

    人虽然年轻,却是整个611所屈指可数的研究生,而且足够年轻,去年刚毕业分配到611所的时候,不过22岁。611所让他负责这个项目,可见对他的重视。

    “对。杨伟在搞数字式电传系统的余度管理与可靠性对吧?超七工程用得上,计算机模拟,对于他们的研究非常有帮助,而且基地的技术水平跟资金,比在611所进度更快;至于桑建华,是搞气动布局设计的对吧?”谢凯笑眯眯地说道。“杨伟去年才毕业,桑建华82年毕业,咱要的都是非核心岗位的年轻人,不会影响到你们的研发进度,对吧?”

    霍海源心中不安更甚。

    眼前这小子居然对他们的人员了解的如此熟悉。

    当即就觉得,不能让404的人遂了意。

    “确实没有问题。桑建华没有问题,不过杨伟,我们无法做主,这需要经过研究所其他领导的批准,同时也得他本人愿意。当初刚分配到我们所的时候,主管人事的领导就问过他,是把我们这边当跳板还是干一辈子,杨伟同志的回答是,他千方百计争取,才重新分配到我们所的,原本分配的单位可比我们更好”霍海源不等熊宏元说话,便委婉地拒绝了。“何况,我们所专门成立了一个新的专业,就是为了让他施展。”

    这年头,本科生分配的都很少,全国各地到处缺人,更不要说研究生。

    杨伟年轻,技术能力,都是非常不错的。

    611所的研究生,数量真的不多。

    谢凯一开口,就要两名研究生,这怎么能行?

    “这是自然,他要来我们这边,肯定得问问他们自己的意见。”谢凯笑着说道,“到我们这边,同样可以继续搞这个项目,研究资金充足,各种配套完善”

    要把歼…20的总师弄到404,并不是困难的事情。

    作为重生者,谢凯肯定知道国家这位最年轻的总设计师想要的是什么。

    原本枭龙战机,从八十年代跟巴基斯坦接触,一直到到最后研制成功,前前后后经历了十多年的时间。

    真正研发的时间很短,这款战机很多都是用来验证蓉飞的一些先进技术的。

    曾经谢凯看过一个录像,局座在某访谈节目中说三哥的制造实力的时候,拿三哥研制了三十年最终让这款战机彻底成为废物的lca光辉战机,提到过枭龙的真正研制时间。

    局座说他问杨总,当年搞枭龙搞了多少年,杨总随口说道,从正式研制到完成,仅仅用了一年半的时间。

    当然,这话里面的一年半,局座吹牛b的嫌疑很大,全世界的人都知道战忽局张局座那是满嘴跑火车,一天不吹牛就浑身难受的。

    也可知道枭龙战机研发的进度绝对不慢,很多都是对歼十甚至歼二十的一些技术验证。

    就连苏…27使用的模拟电传,在国产的歼…11b上,后来被改成了数字电传,完全比苏…27高了一个档次。

    而数字电传,那是杨伟搞出来的。

    最终,杨伟带领团队,搞出了歼…20,在中国航空领域,让歼击机率先进入了20时代。

    谢凯还不能忽悠他?

    “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回去向宋总请示。”十号工程属于绝密计划,总设计师宋文骢宋总不说话,谁敢放人?

    杨伟可是宋总亲自安排的项目。

    “这也不是问题。你们回去的时候,我跟你们一起回去,拜见一下宋总,顺便跟他们聊聊”谢凯说道。

    “这”熊宏元跟霍海源两人对视,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沉重。

    404的人,好像志在必得。

    如何是好?

    就连给他们先做好准备的机会都没有。

    换成别人,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