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军工子弟-第1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是对部队经费的浪费。

    “如此一来,装甲方面就得提高,从而让动力性能降低……”曹云阳皱着眉头说道,“火炮的作用,在于远程火力支援。”

    “那是传统意义上的。我们的火炮定位是为我们突击的装甲部队提供火力支援,打掉敌人隐藏在后面的炮兵征地!”谢凯斩钉截铁地说道,“同时,我们的炮兵,还得拥有跟随坦克集群前进的作用!”

    自行火炮的射程远比坦克更远,能使用弹药种类也更多。

    作为过来人,谢凯对于自行火炮赋予了更大的期望。

    碍于工业水平的问题,没法直接搞出世界上最先进的PLZ05式155口径的自行火炮,但是他也希望能搞出差的不是太多的东西。

    这东西,外用出口数量不会小,一门自行火炮的价格甚至比坦克更高。

    “火炮属于后方支援,永远伴随坦克前行,是不是太……”曹云阳有些不解。

    坦克集群本身就是重型火炮集群。

    这是移动的重型火炮。

    “遇到攻坚的时候呢?坦克炮的射程为了精度,同时也为了穿甲能力,不会对射程做出硬性规定。如果我们的坦克集群跟敌人坦克集群进行贴身肉搏的时候,他们隐藏在后方的火炮阵地支援他们坦克集群的时候,我们如何解决?”谢凯问道。

    这个年代各种作战理论远没有后世那样丰富。

    特别是海湾战争美国人的打法,更是刺激了整个世界对未来战争势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

    “西方国家可没有这些想法。”作为火炮研究的专业人员,对于国际火炮发展,曹云阳等人了解的非常清楚。

    谢凯说的理论,没有问题。

    但是跟国际主流发展理论有着太大的差距。

    “追随潮流永远只能走在别人后面,只有创造潮流才是一个军事大国发展自己的唯一出路。”谢凯认真地说道,“我们建国历史很短,工业发展根比国外少了将近一百五十年。如果我们只追随他们,我们需要多长时间?”

    谢凯的话,让人无法反驳。

    也无从反驳。

    国内一直都是在按照国外所走的道路前行。

    “所以,我们不能去考虑国外怎样,而是考虑我们的需求。我们的这个项目,就是用于作为359坦克后方火力支援而存在的,我们的目的,是出口!国内军方太穷,如此先进的,目前阶段,他们买不起几门。”郑宇成说道。

    军方一年经费就那么点,按照谢凯的预算,这样的火炮,一门就能卖两三百万美元,换成软妹并都是五六百万甚至更多。

    军方能配备多少?

    这炮,依然是奔着伊拉克人以及伊朗人的钱袋子而去的。

    “大家对于火炮口径有什么想法,可以说一说。”郑宇成见其他人不反驳,开始提出火炮口径的问题,“根据我们现有的技术,52倍身管可能有着很大的难度,45倍应该不是问题。”

    359坦克的坦克炮身管长度是两种,自用型号45倍径,外贸型号39倍径。

    同时,45倍甚至50倍径可能用于国内完全形态的三代坦克。

    “我觉得,口径越大,威力也就越大,52倍径身管的155火炮最好!”曹云阳第一个说道。

    对于国内的火炮专家来说,别说155,只要技术足够,甚至巴不得搞出203毫米口径的自行火炮。

    “122毫米口径火炮技术更成熟,同时使用的范围也更广。”在这方面,黄爱民觉得他挺有话语权的。

    122毫米口径火炮,在国际上是比较普遍的。

    152毫米口径以上,都是军级部队的火力支援,小国家一共都凑不出一个军的部队呢。

    向着外贸,122毫米更好。

    “不,152口径的火炮威力更大,射程范围更广,虽然载弹量要少很多,不过威力足够弥补,射程范围更广……”曹云阳跟国内大多数人一样,属于大炮兵思想。

    口径越大,大炮的威力也就越大。

    也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国内炮兵最终才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炮兵。

    “口径即真理,射程即正义。”曹云阳进一步强调。

    “我还是觉得,122毫米口径更合适。作为坦克部队的火力支援,这种口径的火炮就足够了,射程只要达到30公里就足够满足要求。”

    “我们的坦克炮口径就是125毫米,你用122毫米口径作为支援?这不是寒酸么!”郑宇成开口了。

    在他们的看法中,同样是口径越大的火炮,威力越大。

251 火炮口径之争() 
关于122毫米口径跟155毫米口径的争论,所有人都清楚,这不是为了这个项目,而是国内大炮兵思想的影响。

    谢凯第一次直观地看到关于火炮口径之争。

    一开始,就到了白热化的程度。

    谁都不愿意放弃自己的想法。

    122毫米口径的那是保守派,这种口径的火炮在国内使用更成熟。

    155毫米口径的火炮在国内那是明星,哪怕比152毫米口径只大了3毫米,对于拥有大炮兵思想传统的国人来说,威力肯定也更大。

    哪怕155毫米口径的火炮在某些时候甚至不如152毫米口径的威力。

    军方首长同样也是这样的心思。

    火炮的威力,从红军诞生开始,就一直是军方首长们心中的一道梗。

    那时候敌人都是飞机坦克大炮,红军却是大刀长矛,吃了多少火炮的亏,根本没法向外人解释。

    从那以后,国内在火炮的发展上面,就变得远超整个世界的积极。跟西方国家关系改善后,甚至引进了很多关于火炮方面的技术。

    电渣重熔,身管自紧,长身管制造工艺,先进火控系统等等。

    所以才有后来远远领先世界的PLZ05式155毫米52倍径自行火炮。

    看着这些家伙对于口径争论不休,他原本指望通过他们来确定采用多大口径的火炮的愿望落空了。

    大多数人都崇尚大口径火炮,口径越大,威力也就越大。

    当然,需要的技术,也是更高的。

    炮弹的装药容量,发射药的性能稳定与否,都关系到射程,威力。越大的炮弹,在发射时候产生的后坐力也就越大,这一点谁都清楚。

    现在如果搞152毫米自行榴弹炮,技术难度远比直接搞122毫米的要难很多。

    “我们这种火炮既然定位在出口方面,就得考虑可以发射北约国家炮弹,否则,将会失去很多的市场……”曹云阳见关于口径,大家都是僵持不下,谁都不愿意放弃。

    就连基地里面的人,也分为两派,开始从侧面来让自己的话更可信。

    郑宇成笑着点头,“所以,155毫米口径是更合适的,西方压制火炮,口径只有105、155、203三种,273都是用于多管火箭炮的。我们如果上203毫米口径火炮,技术难度太大……105的威力还不如坦克炮呢,所以最合适的就是155口径。利用152毫米口径改进一下,就能搞出来……”

    “我们还是看看小谢怎么说吧。”齐远志跟白彦军两人对于火炮并不感兴趣,一直都是冷眼旁观,汪贵林想要让两人帮着说话,他们都摇头拒绝,无奈之下,汪贵林把火烧到了谢凯身上,“毕竟项目是小谢提出来的。”

    谢凯最开始也是纠结,要不要搞出可以发射西方制式炮弹的火炮。

    可以发射西方制式炮弹,对于这些火炮来说,市场销售情况肯定会好不少的。

    沙特,科威特这些采购了国内PLZ45式155毫米自行火炮的国家,都是要求可以发射西方炮弹。

    原本他们都是配备的北约装备。

    上155,难度实在太大。

    “北方兵器工业那边好像有个155毫米口径的自行火炮,他们从国外引进了技术,不知道到了什么程度。”谢凯没说先搞多大口径,而是对众人问道。

    曹云阳疑惑地看着谢凯,这跟北方兵器工业那边的火炮项目有什么关系?

    “你的意思是从他们手中搞技术,我们直接上马155毫米口径?”郑宇成知道谢凯这小子经常是打别人技术的主意,以为他又是这样的想法,脸上变得欢喜起来,“没问题,要啥技术,我都去弄回来。”

    “弄回来干啥?人家都搞了几年了,我们再去插手,算是怎么回事儿?”汪贵林不乐意了,“咱们积攒点家底也不容易。”

    “我说你们两人也挺无聊的,人家小谢都没说又争起来了。先听听嘛!”白彦军有些受不了。

    早知道就找个借口不来看热闹了。

    搞这东西,有啥意思?

    争得脸红脖子粗的两人向着谢凯看去。

    谢凯提这个,不是没有目的的。

    “既然北方兵器工业在搞155毫米口径的炮,我们干嘛去跟他们搞同样的项目?”谢凯说道。

    郑宇成急了,“什么口径的炮,现在都有人搞呢!”

    他就担心谢凯不支持自己,谢凯的话,可是很关键。

    白彦军跟齐远志两人对这东西不感兴趣,一个想搞天上的,一个想搞海上的。

    “122毫米榴弹炮,五十年代国内就有技术了,这些年一直发展,技术更稳定。”谢凯慢条斯理地说道。

    “我们得考虑客户弹药配套的问题!”郑宇成强调着。

    谢凯见他如此好心地为客户考虑,脸上浮现出了无奈的笑容,老家伙想要搞大口径,这种话都能从他嘴里说出来,实属不易了。

    “弹药问题,客户自己会考虑。我们国内储备的炮弹很多,完全可以廉价卖给他们……”汪贵林不乐意了,“国内库存,多少年才能用完?那可都是钱啊!”

    之前国际局势紧张,国内的军工系统一直都在紧张忙碌地生产。

    子弹,炮弹这些东西,国内库存不知道多少年才能用完。

    谢凯也清楚这一点,他倒没想过这样的问题。

    “消化我们国内一部分库存,也是好事情。再说了,说什么后勤问题,我们潜在客户都是苏联制式装备跟北约制式装备都在搞,他们现在不会考虑这样的问题。真有这方面的考虑,我们再搞就是了。”谢凯说道。“现在就上155,一方面我们的技术储备不足,难度太大;另外一方面就是我们这项目弄完,以后搞啥?”

    听到说后面还有项目,郑宇成也不再强调得搞大口径。

    “这次算是积累经验,122毫米搞出来,效果好,再搞更大口径的,如此一来也容易,更能获得客户的订单。”谢凯进一步说道。

    122毫米口径自行榴弹炮,确实不属于西方制式火炮。

    不过这就不能表示没有任何的市场。

    很多小国家,根本就装备不起155毫米口径的重型火炮。

    122毫米口径火炮,就已经属于战略级了。

    卖了炮,再卖弹药,弹药这东西是消耗品,完全就是一个长期的买卖。

    不能让前面那些年代国内制造的炮弹放在那里生锈不是?

    或者学着朝鲜,炮弹多的没地方使用,直接用炮弹来处决犯人?这样的事情,在国内根本就不可能出现。

    “那就搞122口径的?”曹云阳有些不甘心。

    他原本就是搞152毫米口径的火炮,现在跑到404基地来搞122毫米的,这不是越混越回去了么。

    “对,就122毫米,搞39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