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军工子弟-第1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宇成端起酒杯,示意谢凯喝酒。

    他的话,让谢凯深以为然。

    民用领域可以谋求国际合作,军工绝对不可能。

    任何的军用装备,关键核心零部件的材料,结构,性能参数等,都是高度机密的东西。

    断然没有可能找国外制造的。

    “如果说造,这东西必须得造。需要用上的可不仅是航空结构件。”谢凯担心的是现在的技术条件,能否制造出来。

    当年二重搞出全国第一台八万吨水压机的时候,国内有着很多的报道。

    13层楼高的八万吨大压机,每根支柱都是上千吨重量,一次浇筑,需要数百吨的钢材,这样的制造,是国内从来没有遇到过的。

    “困难是有的,国外不也是这样一步步走过来?我准备明天就去二重,华清大学的专家组也会尽快赶到那边一起讨论。”郑宇成说道。

    “现在可还是过年期间!我们只放三天假,华清大学跟二重可不是。”谢凯提醒郑宇成。

    在他的脑海中,过年七天假后一个月,大家都不一定能进入工作状态。

    基地只放三天假,上班大家也没多少活干,晚上依然张罗着各家喝酒,一直会持续到正月底。

    404这样的基地都是如此,更别提别的单位了。

    “我们没有时间浪费,他们比咱们更急。”郑宇成再次喝干了杯子里面的酒,“老马跟小程他们同样也去,我希望你能跟我一起去。”

    “我可以说不吗?”这样的重大项目,谢凯实在不想参与到里面去。

    “你去听着就行,多听,多看。以后遇到这样的问题,才知道如何处理,了解各个单位的情况,知道他们的工作习惯,都很重要。”郑宇成严肃地对谢凯说道。

    谢凯看着老头脸上的严肃,根本找不到语言反驳,只能默默地给自己倒上一杯酒,一口喝干。

    “时不我待。搞不出大压机,大飞机的安全隐患始终无法解决。”

    大压机的重要性,谢凯不是不明白。

    这是任何一个工业强国的基础支撑。

    “总师是谁?”谢凯知道这事情再大的代价都必须得去干,最后问着郑宇成。

    “沈鸿,知道吧?我可是亲自请他出面搞这个的!”郑宇成有些得意地说道,“这是全国工业体系中最顶级的牛人!”

    “他真同意?”谢凯惊喜起来。

    沈鸿是谁?

    只要对中国工业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这牛人是谁。

    一个只上过四年小学,在布店当了三年学徒,随后通过自学,从拆装钟表,修理小电器开始,进而一步步涉足机床、动力机械以及各种工厂里的设备。

    抗战爆发,沈鸿带着自己锁厂的7名青工,10台机床转移到大后方,他担任总工程师的茶坊兵工厂,在八年抗战中为子弹厂、枪炮厂、弹药厂、以及修理厂提供关键制造设备。

    同时也向民用领域的制药、医疗器械、造纸、印刷、造币、化工、炼铁、炼焦、玻璃、石油等工厂设计制造成套设备,关键核心设备

    建国之后,更是主持设计制造了国家工业基础最为核心的九大套成型设备!

    中国工业史上最牛的一个人!

225 别提啥3万吨、4。5万吨(求月票)() 
“他要不同意,咱们这项目就别指望了。”郑宇成说道,“这样一个项目,不是一家两家单位可以搞定的。”

    谢凯有些兴奋,“我跟你去。”

    不为别的,仅仅只为见一见沈鸿这位牛人,谢凯也必须去。

    甚至,有人认为沈鸿就是穿越者或者重生者,否则仅仅只是靠着小学四年的学习跟自学,哪里有可能涉及这么多的领域?

    中国的九套大型成型工业装备,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

    一直到十点多,两瓶酒喝完,郑宇成醉的不轻的时候,谢建国夫妇两才回来。

    “你们这一老一小怎么就喝上了?”谢建国送郑宇成回去,柳旭一边收拾,一边看着满脸通红的谢凯问道。

    “老郑找我明天跟他一起出个差。”谢凯说道。

    柳旭停下手上的动作,皱眉问道,“又出去?去干啥?”

    “去涨涨见识呗,我能干啥,老家伙估计是把我当成他自己的儿子了。”谢凯无意识的一句话,让柳旭叹了一口气。

    郑宇成这样的人,越到别人团聚,他就越孤独,甚至会陷入良心的自责中。当年不开枪,也不至于到现在这地步。

    可当年不开腔,谁知道基地是什么情况?

    很快,合衣躺在沙发上的谢凯就响起了轻微的鼾声,他跟郑宇成两人一边聊一边喝酒,他也没少喝。

    “床上睡去,沙发上别着凉了!”见儿子喝多了,躺在沙发上睡,柳旭无奈,试了好几次,抱不动儿子,一直等到谢建国回来,才把谢凯给搬到床上。

    “老谢,你说如果郑宇成把咱们儿子当成他儿子,咱们怎么办?”柳旭有些担忧地问着谢建国。

    谢建国酒劲上来了,正困,嘟囔了一句,“他当成儿子也不影响咱们不是?儿子大了,他能抢走?别担心这些。”

    “可我还是担心……”过了好一阵,柳旭推了推谢建国,低声说道。

    回应她的只有谢建国的鼾声。

    第二天各个单位就开工了,红旗厂忙碌的车间再次恢复了运转,却没有年前那么快速,其他单位的人还沉浸在过年的氛围内。

    子弟校的军训,还有两天才会开始,谢凯吩咐钱胖子几人守着游戏机,这几天多少钱他也没有过问,当天晚上就跟郑宇成两人乘火车离开基地。

    他们得到嘉峪关转车,然后从几百公里之外坐民航客机飞西南蓉城,再从蓉城坐车去二重。

    “郑主任,新年好!一路辛苦!”令谢凯没想到的是,二重的人居然亲自到机场来接他们。

    “褚总,新年好!辛苦你们了!”郑宇成一脸笑意地跟前来接他的人握手,随后对谢凯介绍,“小谢,这位是褚国荣,二重负责大压机项目的高级工程师。”

    “褚总新年好!”谢凯见褚国荣笑着对自己生出手,赶紧笑着打招呼。

    这才正月初五,搞得人家年都过不好。

    “小伙子不错,你们郑主任可是把你给吹上了天,总算是见着人了。”五十左右的褚国荣笑着对谢凯说道。

    谢凯不由疑惑地向郑宇成看去。

    “走吧,车上再说。沈总他们过来没有?”郑宇成见谢凯看他,有些尴尬。

    “他们昨晚上就到了,讨论方案到了凌晨一点,现在就等你们了。”褚国荣满脸笑意。

    这是财神爷。

    “只要方案确定,我们经费马上就可以到账。”郑宇成一脸豪气地说道,“之前马凤山跟这小子谈大压机的时候,我说没钱咱们就买一台,哪想到这玩意儿不仅贵,制造也是这么麻烦。”

    郑宇成丝毫都不尴尬。

    谢凯听他吹牛,也是无语。伊拉克人还没来,订单没有落实,多少钱都不清楚,这老家伙居然敢吹牛,说是只要方案确定,马上就打钱。

    基地有多少钱?

    二重来接谢凯等人的车,居然是两辆丰田。

    具体什么型号,谢凯也不懂,他对车并没有什么兴趣。

    由此也可见到二重的小日子过得红火。

    “马总他们也是昨天就到了这边,提出了一些要求,现在具体如何干,怎么开始,沈部长说还是先看看你们这金主的意见。”上车后,褚国荣就对郑宇成开口了。

    “具体什么情况,问我们有什么用,我们又不懂!”郑宇成这下不装逼了。

    “之前你们跟华清大学那边不是就已经有方案了吗?”谢凯问道。

    “之前一直都处于论证阶段,只有理论设计方案,具体是否符合,需要进行模型来验证。”褚国荣告诉谢凯,大压机只是处于理论设计过程中就被毙掉了。

    “如果是进行实验,还是如当年沪市那边造万吨压机时候,先用1:10的模型验证设计?”谢凯问道。

    褚国荣扭头看着他,笑着摇头,“不,这次我们之所以拿不准,就是在这验证模型上有分歧。我们准备先把国内三万吨大压机修改设计后制造一台出来论证;马总他们的意思是先生产一台4。5万吨的……”

    谢凯一听,顿时觉得不妙。

    他们这是准备用404的经费,一路从4。5万吨大压机开始往上发起挑战啊。

    “生产三万吨跟4。5万吨的干啥?直接整6。5万吨的就行了。”郑宇成不是傻子。

    马凤山他们希望搞4。5万吨的大压机,这种模锻符合运十的需求。

    一旦新一代的飞机比运十更大,搞220吨级的大飞机,那就得更大的大压机了。当然,这样可以更快让大压机制造出来,运十的改型工作更容易验证完成。

    经费不至于浪费,可消耗的经费太多。

    至于三万吨?

    完全就是为军用的战斗机配套了。

    国内目前只有西南铝厂一台,那台大压机根本就没法满足国内生产需求,产能太小了。

    “不用模型论证,没法确定设计方案有没有问题。”褚国荣苦笑着说道。

    “西南铝厂不是有一台三万吨的大压机?这技术咱们已经有了,再生产出来进行论证,也论证不了多少啊。”谢凯装着不懂的样子问出来。

    三万吨大压机,对于歼七跟歼…8甚至运…8这样的二代战机跟落后运输机没有问题。

    歼十,运二十别指望了,就连运十都无法搞定。

    否则运十也不至于大结构件分开锻造,然后进行焊接。

    褚国荣有些尴尬,谢凯的问题不好回答。

    他们提出这样的方案,有着他们的小算盘。

    “即使搞,最少也得搞4。5万吨的,在国际上,4万吨是一个砍,目前全世界只有苏联,美国,法国能制造这样顶级的重型装备。瑞士有一台,技术也不是他们自己的……”谢凯不希望去走弯路搞对他们的项目没有多大用处的3万吨大压机。

    要想发展航空产业,就必须得先搞4万吨以上的大压机。

    要弄出图…160白天鹅以及美国B…2那样的先进轰炸机,就必须得6。5万吨以上的。

    曾经谢凯看到过报道,歼…20的整体钛合金框架,以此锻压成型。

    那是国产8万吨的模锻机的威力。

    压力不够,在锻造的时候即使锻造成型,在后面也会因为材料内部分子间结构里而导致整体框架变形。

    否则国内完全没有必要搞8万吨甚至10万吨的大压机。

    “4。5万吨大压机的生产跟设计都不是短时间内能完成的。”褚国荣提醒着谢凯。

    他们巴不得一步步地搞上去。

    郑宇成可不乐意,“搞4。5万吨的干啥玩意儿?等运十搞完,我们要搞两百吨以上的大飞机,或者双26的歼九那样的飞机,又得搞一台,浪费钱!”郑宇成再次说道。

    他是铁了心,非得搞6。5万吨的。

    如果不是前些日子了解到了这里面的难度有多大,他或许还会想要找华清大学跟二重的人弄八万吨的,非得搞成世界第一才甘心。

    “之前你们一直在为这6。5万吨的大压机努力,沈鸿部长跟我也谈过,虽然困难不小,但是以我们的实力,时间长点也能搞出来的。”郑宇成不想在这上面纠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