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军工子弟-第12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谢凯顿时大喜。

    “主席先生,非常感谢你的理解与支援。这才是双赢的选择。我们双方的技术成果,只有互通有无,优势互补,才能发展更快,从而达到世界最先进水平,并引领相关技术发展……”

    双方很快签订了合作协议。

    苏联人签订合作协议后,没做任何停留,就马不停蹄地返回国内。

    双方在协议中约定,十天内交付所有相关技术资料,人员随技术资料一起到。

    如此快的交易,在全世界都难找出来。

    苏联人并不在乎中国人有什么阴谋,尤其是奥列格·巴克拉诺夫。

    即使有了苏联技术人员的支援,中国也很难在这些技术中发展起来。

    在这些领域,中国几乎没有太多的技术经验,想消化苏联技术,可不容易。

    “谢凯,你们提出这样的意见干什么?对我们好像并没有太大好处。虽然有苏联人的支援,可以发展更快。合作也会让我们更多技术参数,彻底暴露给苏联人……”

    龙耀华真的很疑惑。

    郑宇成当即咧嘴笑了。

    “首长,你觉得苏联还能支撑多长时间?他们国内经济崩溃,混乱无比,很多技术人员连饭都吃不饱……这些技术人员到国内,然后得到的待遇跟研发环境比他们国家好上几倍,你觉得,苏联政府没有强硬要求的时候,他们还会回去吗?”

    连平时不苟言笑的汪贵林,也乐不可支。

    “首长,咱们404从一开始并没多少技术人员……到现在,我们是国内最大的综合军工科研单位,涉及上百个研究领域……而我们的技术人员,大多是经验丰富的技术骨干,很多人一开始都不是404的……”

    此刻,404的高层们根本不避讳挖其他单位墙角的事情。

    404挖人,对国内其他军工单位来说,早就到了无法容忍的程度。

    甚至很多单位保卫部门主要工作就是都是防火,防盗,防404挖人。

    对404的领导们来说,挖人,是引以为豪的。

    谁叫其他单位给的待遇差,留不住人?

    技术人员都乐意到404搞研究嘛。

    大家都是兄弟单位,技术人员都属于国家,科研成果也属于国家。

    也并不存在谁挖谁的人,反正都还是国家的人。

    “你们把挖人的锄头都挥向莫斯科了,当苏联政府是傻子吗?”

    李明山和龙耀华两人彻底目瞪口呆。

    没想到404已经疯狂到这程度。

    两人脸上瞬间变得严肃起来。

    挖苏联的人,可不是什么小事儿。

    之前404在国内挖人,已经让国内军工科研单位怨声载道,不停向上级告状。

    他们在无奈的情况下,向404下了不许再挖人的命令。

    即使禁止,可404的福利待遇好,工资是其他单位好几倍,研发经费更是一点都不缺。

    相比之下,连工资都发不起的单位的技术人员谁能不羡慕?

    搞国防科技工作的,工资什么的倒是不在意,关键研发经费可劲儿地给,谁能不乐意?

    都是搞科研的,谁不希望科研环境更好,拥有充足经费,为国防做出更大贡献?

    搞科研的人很单纯,埋头干活,什么都不去考虑。

    目前国内军费少,装备生产计划不多,很多单位都是不死不活。

    更有甚者,不少单位为了项目跟经费,还组织科研人员到上级部门要经费,跑项目……

    “首长,科学技术是无国界的,这是技术跟人才的合作交流……就像我们跟乌克兰的合作,国内已经派出不少科研人员到乌克兰,乌克兰也派出不少技术专家指导我们……双赢,双赢……”

    谢凯一脸的笑容。

    苏联政府反对?

    都撑不了多久了。

    前面的合作,乌克兰政府确实非常支援。

    不过,乌克兰政府还被苏联政府管着呢。

    苏联政府不反对乌克兰的技术人员来中国,是否愿意提供本土核心技术人员来中国,在之前不知道。

    现在不是同意了么?

    谢凯其实并不在意苏联派来什么人。

    对他来说,只要能接触到苏联相关技术人员,就达到效果了。

1545 唐三金,你忘记制空权了() 
按照历史发展走向,苏联政府已经撑不到一年。

    谢凯连续几次遭到历史捉弄,不敢百分百保证苏联政府会在年底前解体。

    但是他也知道,苏联政府注定是挺不过去了。

    哪怕谢凯穿越到苏联,都没法拯救苏联。

    此刻,苏联国内经济已经崩盘。

    无数军工单位已经无法正常开工,大多生产活动都几乎停止了。

    技术人员吃饭都是问题了。

    “谢凯说得没错,这叫技术人员互通有无。大家都是兄弟国家,苏联技术人员指导我们,我们学习,双赢的……从技术基础方面来说,苏联技术我们的技术人员更容易消化。”

    郑宇成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

    毕竟,中国的技术基础来源于苏联,虽然这些年都是自己在发展,可基础还是那个基础。

    “也亏得脸皮厚,挖人都说得这么道貌岸然!”

    李明山哭笑不得。

    “对了,谢凯,你对高科技战争比较有研究,军方首长们希望你能介绍一下关于高科技战争势态下武器装备发展方向……”

    龙耀华懒得再理会404谋划从苏联挖人的事,转移了话题。

    “不,不,不……首长,这事我可干不了……”

    谢凯脑袋摇得如同拨浪鼓。

    开玩笑,军方高层领导们,都是从血海中杀出来,战略眼光不是自己能比的。

    跑去给他们讲新时代战争,这不是关公面前耍大刀吗?

    更重要的是,首长们都更喜欢钢铁洪流……

    自己的说法,绝对不会讨喜的。

    “不用妄自菲薄,从你最开始提出武器高科技化、资讯化等方面,上级一直非常重视,一直在探讨,要不然蓝军也不可能在一直不断的投入,你知道蓝军的消耗……”

    龙耀华知道谢凯不喜欢冒头。

    可眼前海湾战争让全世界都震撼了。

    高科技战争,国内好像研究最深的就只有谢凯。

    哪怕谢凯研究这些也是为了忽悠买军火的国家。

    总参、总后、国防部等各个部门,在这次海湾战争美国及多国部队军队展现出来的打法前面,都被震撼到了。

    就连伊拉克军方展现的打法,那让军方大佬们震撼不已。

    谁都没有想到,仗可以这样打。

    庞大的地面部队,好像没有什么用处。

    一句话,军方高层们在海湾战争前,发现拥有丰富作战指挥经验的他们,不会打仗了!

    遇到多国部队这种打法,解放军甚至不如伊拉克军队扛得住。

    哪怕拥有更强大的战略威慑武器。

    打常规战争,遇到这样的打法,要输。

    最后只能利用国家庞大的国土面积带来的战略纵深来打游击战了……

    经过多年论证及分析,打仗的可能性很小。

    不能因为不打仗,就不去探索国防建设跟发展不是?

    “首长,既然上级一直关注蓝军的发展,直接让唐三金来介绍岂不更好?唐三金原本在美国留学,也知道美国军事发展方向……”

    谢凯直接把锅甩给唐三金那彪悍的女人。

    “唐三金?”

    龙耀华一脸疑惑地看着谢凯。

    “就是唐鑫,那个疯女人……”

    说到唐鑫,谢凯恨得咬牙切齿。

    现在看到那女人,谢凯都是躲着走的。

    当初特战旅的被谢凯卖给科威特人的装备,到现在都还没补齐。

    科威特剩下的装备还没交付完成呢,好不容易才凑了一个旅的装备……

    唐三金现在一直都在堵谢凯,要求谢凯把装备还给特战旅。

    蓝军现在一台装备几班人马,对装备消耗也大。

    有时候,359坦克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在不停运转,发动机得不到休息,故障率就变得高了起来。

    “蓝军的参谋长唐鑫、政委梁斌、旅长何超,会跟你一起做工作彙报……”

    “上级希望你和他们一起,当初建设蓝军的方案,也是由你提出的,蓝军的建设发展方向,也是你提的……”

    龙耀华耐心地说服着谢凯。

    “首长,我那只是为了卖装备瞎搞出来忽悠人的,样板工程啊,这个当初郑叔他们都知道,毕竟我们缺钱……”谢凯急忙解释。

    “对,首长,真的是这样,他当初提出卖国防建设方案……”郑宇成不知道内情。

    以为军方又想让谢凯进入部队。

    那还得了。

    到时候404这么庞大的家业谁来管?

    龙耀华瞪了他一眼,郑宇成只能讪讪地闭嘴。

    忽悠人的都搞成了这样,还说自己不了解?

    谢凯知道现在躲不过了。

    “首长,我真不了解……将军们都更喜欢大陆军,我去会被他们拍死的……”

    这是谢凯不愿意去的主要原因。

    现在海湾战争还没打完,有点早。

    要等到多国部队轰炸结束,陆军清扫战场,再解释,就容易多了。

    “废话这么多!”

    李明山皱眉看着谢凯,“多国部队依然在轰炸,没有出动地面部队,伊拉克军队的战斗力正在被消耗……”

    谢凯被李明山一顿怒骂,也不敢再说什么。

    海湾战争的打法,确实让整个世界所有国家的军方高层都震撼不已。

    二战后,所有国家的部队建设方向都是往钢铁洪流的方向发展,海军跟空军,一直都是辅助,而不是作战主力。

    战争最后定胜负的,依然得陆军对决。

    这些年,国内虽然军费很少,每年部队依然会採购一部分坦克及装甲车,慢慢地攒家底。

    本着勤俭节约的原则,连最早生产的59坦克,依然在部队服役。

    359坦克、79式主战坦克,因为太贵,每年都只是少量採购,逐渐积累,探索作战实验……

    海湾战争却告诉苦苦攒家底的中国军方,积攒再多装甲部队,都没多大作用。

    空军才是主力……

    不闹心,能行?

    “去吧,说不定咱们还能捞到一些装备订单呢。咱们这么多客户,就自己国内买装备扣扣索索的……”

    郑宇成认为,既然军方想建设高科技资讯化的军队,那么,404的装备就是最好选择。

    无论359坦克、363装甲车,还是超…7a战机,都是以资讯化为开发基础。

    虽然技术性能比国际最先进的要差不少。

    已经是国内最好的了。

    谢凯无奈之下,只能同意。

    不同意又能如何?

    苏联人走的第二天晚上,国防部大会议室。

    国内第一支成建制的蓝军部队,同时也是唯一一支成兼职装备作战试验研究的部队的军事主官们全部到场,连谢凯这个提供装备单位的代表人员也在场。

    他们,坐在主席台上。

    下面,则是一大群头髮花白,肩膀上金星闪耀的将军们!

    “……目前,美国及多国部队,展现的是空中力量在现代化战争中发挥的决定性作用……开战前,直接利用空袭,由大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