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军工子弟-第11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又给技术,又提供贷款,乌克兰已经做得非常不错了。

    中国人居然还在那里叽叽歪歪。

    “你们应该主动一点,一旦失去这个机会,不仅是中国将会全面引入西方技术体系,我们也将会失去很大一个经费来源!对中国人来说,同样不是好事,他们可是以我们苏联的技术标准为基础的……”

    军事工业委员会主席的意思很明显,乌克兰方面至少应该派出代表团到中国,告诉中国人得到乌克兰技术所能带来的好处。

    这一笔庞大的订单对整个乌克兰军事工业系统来说,虽然无法更改局势,至少可以让这些单位得到资金生存并发展下去。

    苏联也等着看这一次合作的效果。

    效果好,将会全面扩大跟中国的技术合作,对双方来说都是共赢的选择。

    一旦美国等西方国家介入,中国引进西方技术,对苏联来说,后果不堪设想。

    西方国家为了阻碍苏联的发展绝对会不遗余力的。

    苏联不着急才是怪事。

    要不然,原本就反对中国得到他们技术基础的军事工业委员会,怎么会亲自来乌克兰过问此事?

    奥列格看着众人,语气强硬地对他们说道:“我不管你们想什么办法,必须尽快跟中国达成技术合作,让他们在协议上签字,否则你们无法拿到国家银行的贷款。”

    “什么时候跟中国人签订合同,对你们的贷款什么时候到位!”

    军事工业委员会主席这完全是逼着乌克兰方面去找中国人谈判。

    众人也从军事工业委员会主席的话中清楚地知道苏联高层对这次合作的态度。

    之前有人都担心苏联政府高层会阻止,现在看来,政府好像比他们更急切。

    奥列格很快离开了乌克兰。

    留下愁眉不展的乌克兰官员们。

    对安东诺夫设计局来说,原本只是他们一家单位跟中国合作的项目。

    如果不是苏联政府横插一杠,要求中国整个项目采购必须达到一百亿卢布,安…22技术出口的事情早就谈妥,甚至钱都从中国人手中拿到了。

    现在倒好,还逼着他们主动去中国跟中国谈判。

    即使这样,安东诺夫方面也没任何办法。

    尤里亚夫看着维托尔跟季米诺夫这两位直属领导,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主席、部长,上面下了命令,现在咱们只能派团队去中国,在中国展开谈判,谈妥合同,我们就可以拿到来自国家银行的贷款了。”

    安东诺夫设计局的日子非常不好过,工资都发不起,也没法继续下去了。

    安…124的生产同样受到了经费匮乏的严重影响。

    当然,因为苏联经济问题严重,受到影响不仅仅是安东诺夫设计局,整个乌克兰所有军事工业项目,哪怕正在建造的航母,进度同样受到严重影响。

    俄罗斯本土的单位同样也是如此。

    必须尽快解决经费问题。

    苏联国家银行对他们的贷款最终将会由中国人支付,没签订合同,乌克兰一分钱都拿不到。

    维托尔看着季米诺夫,他跟中国人没太多接触,季米诺夫对中国人比较了解。

    直接问航空工业部长,“季米诺夫同志,你觉得如何?”

    作为乌克兰航空工业部主管的季米诺夫,他清楚目前只有跟中国人达成合作协议,才能得到想要的经费。

    没有任何办法能解决眼前的问题,当即就表示,应该派出团队去中国,尽快促成合作。

    此事苏联军事工业委员会已经批准,乌克兰政府自然也没有任何意见。

    乌克兰在这一次行动上,效率非常高,仅仅两天时间就确定了出访中国代表团队,开始向苏联政府提交出访中国的行程……

    很快,苏联外交部跟中国沟通,将派出代表团到中国进行访问。

    中国对此事自然表示欢迎。

    中方跟乌克兰的技术合作这事,政府自然知道。

    只不过官方没参与进去,一直都是由404跟乌克兰在谈判,中苏两国的军事技术合作已经中止了好几十年了,能得到苏联全方位技术支持,中国不欢迎才怪。

    外交部得到消息的第一时间,就通知到了主管的国防科工委跟后勤总装备部。

    龙耀华跟李明山等人很快坐到一起,讨论乌克兰这次来的目的。

    李明山看着龙耀华不解地问道:“乌克兰这么急切?”

    龙耀华摇头表示不知,“不管为何如此急切,都必须做好准备。尤其是404,现在刚把技术联合会的事情搞定,眼下可能连各个单位间还有不少问题需要处理。如何合作,甚至联合会的章程都还没完全拿出来……经费是否筹集齐了,也不知道。”

    国防科工委跟后勤总装备部对一些单位的领导的敲打,使得技术联合会的成立过程变得很简单,加上112厂被404给杀鸡儆猴了,技术联合会的成立并过程没有再出现任何意外。

    前些天,404召开军事技术联合会后,国内军工技术联合会正式成立。

    404整合国内单位,根据每个单位的情况划分项目,不是短时间内能完成的。

    何况404跟其它单位的合作,都属于自发合作,需要参加的单位自筹经费研发项目。

    涉及到各自的利益,讨论过程效率就低了很多,每个单位都想为自己争取更多利益。

    两人商量后,直接到了404的办事处。

    在办事处里,两人没见到郑宇成跟汪贵林等人,就谢凯一个人在办事处待着。

    谢凯现在更多的时间放在家人身上,连学校里的学习都不怎么理会。

    “你没事儿也不去学校?眼看离毕业也没多长时间了,上学期因为巴黎航展跟乌克兰的事情,期末考试都没参加……”龙耀华有些担忧地看着谢凯。

    “乌克兰人要来!他们为什么这么急切?”谢凯没有回答龙耀华的问题,而是询问乌克兰人为什么这么急切。

    这一点都不苏联!

1376 缺外汇,二十亿美元够吗?() 
两位大佬看着谢凯。

    “事情不是你跟乌克兰方面谈的?你都不知道我们怎么知道?苏联外交部只是发出了照会,说乌克兰会派出由军事工业委员会跟航空工业部组成的团队到中国进行访问……”

    乌克兰军事工业委员会跟航空工业部来中国访问,除了跟404之间的技术合作协议,还有什么?

    “你们筹集了多少经费?能否满足跟乌克兰间的合作?”

    李明山担心的是经费问题。

    经费筹集齐了,就没有问题了。

    “资金方面,现在还有不少缺口。郑主任跟汪主任两人这段时间,一直都在为筹集资金忙碌。其他单位没多少钱,很多单位都需要向地方政府贷款……”

    一说到钱,就让人为难。

    各个单位几乎都是把家底都给拿出来了的情况下,整个军事联合技术会其他成员单位也不过才能筹集两百亿资金。

    仅仅引进技术,两百亿资金够了。

    引进技术后,还需要更多经费来消化技术。

    这样一来,经费就变得不足。

    为了后续不出现问题,必须现在就准备充足的经费。

    哪怕是中信银行全力提供贷款,也提供不了这么多。

    龙耀华看着谢凯,知道先资金是最大问题,“你给个确切的数,究竟还差多少?”

    谢凯把自己了解到的情况介绍了一番。

    “首长,按照现在的情况,预留下足够的发展经费,不算贷款,仅仅我们一家就有上百亿缺口,加上其他单位,缺口达到两百亿!”

    如此庞大的资金缺口,确实很难解决。

    军方这次也出了不少力,为给404解决后顾之忧,军方补贴了不少科研经费。

    李明山有些不相信地问着谢凯,“我们不是把你们主要项目研发经费承担了吗?明年开始,每年预算中都会有你们的经费。按理,你们缺口的的不多啊!”

    对于军方来说,之前就考虑过404发展经费问题。

    到现在,随着各个重点项目的展开,404各个项目每年对资金的需求极其庞大,每年的研发经费已经扩大到超过40亿,越到后面,需要的经费越多。

    “首长,原本我们指望超…7出口能带来很大一部分经费,现在都还没有和其他国家签订合同。想采购的国家不少,愿意按照我们要求提前交付所有采购款的不多。很多国家,比如阿根廷、埃及等国,甚至希望用资源换取,要获得这些资源,首先还得对他们投资……”

    谢凯把404现在的处境做了介绍。

    超…7意向订单很多。

    可没有任何一个客户像伊拉克那种富得流油。

    连沙特方面的采购,也只是在跟埃及人谈判,准备订购超…7A作为教练机。

    埃及人想扩大采购订单,却同样希望从中国贷款,用资源偿还……巴基斯坦也想加大超…7的生产规模。

    到现在,各方的谈判都没有进入实质性阶段,更不用说达成合作协议。

    哪怕RD…33发动机已经不再成为超…7生产障碍。

    原本404方面可是把超…7的利润补贴到这次的交易中,唯独以色列订购的,中方已经开始进行改图,合同完成就交给苏联人生产。

    “你们的经费怎么会缺这么多?之前你们可没说要依托超…7的出口……”

    龙耀华也是有些不相信。

    “首长,现在经费真的缺这么多。技术联合会成立后,所有单位都必须尽快对生产制造系统升级,都需要庞大经费的。各个单位出的资金,将会有四分之一用于生产能力的提升。”

    谢凯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

    观察了一番两位大佬的神情,才继续解释。

    “引进苏联技术,必须得提升制造能力,从乌克兰人手中采购生产线跟生产设备,远不如国内生产划算,不是成本问题,而是对整个国家工业的刺激作用。郑主任跟王主任以及军事技术联合会成员单位在这方面达成了一致意见,国内能生产的,绝不会采购。乌克兰方面能提供的设备不一定有国内提供的好……”

    像数控加工中心这些,乌克兰根本没法提供。

    整个苏联的军事制造工业,都是专机专线生产方式。

    龙耀华跟李明山两人这才知道为什么会又有了这么大的资金缺口。

    技术联合会成立的目的也是为了促进国内基础配套完善,他们自然不会去反对联合会在国内自己寻求生产线的升级。

    也只能表示,军方已经没有办法了,得让404尽快解决。

    不然乌克兰人来了后,双方的合作达成,最终也容易出问题。

    从他们的话中,谢凯能体会到他们的急切。

    没钱,谁都没办法。

    晚上郑宇成跟汪贵林两人回来,谢凯见他们一脸疲惫,本不想说这事,又不得不说。

    把两位大佬亲自来找自己,乌克兰人主动来中国的事情给两人介绍后,郑宇成跟汪贵林同样一脸惊讶。

    他们也疑惑,乌克兰人为什么会这么急切。

    之前,乌克兰人虽然也表现得急切,可从苏联提出双方合作必须达到一百亿卢布的总金额后,乌克兰把清单丢给了中方后,连询问都很少。

    中方得筹钱,乌克兰得整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