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本三国一路人-第9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傲的说完了自然是暗傲,暗傲的人物则当推司马懿。司马懿隐忍的能力在三国之中属绝对的超一流,正常情况下在人前几乎就不会表现出来什么,要不是他在猪哥死后将曹魏的大权牢牢在握,然后在征讨辽东并经过家乡时来了那么几句“豪言壮语”……

    貌似又不知扯到哪里去了,咱们这里要说的人是邓艾。邓艾嘛,说起来也是属于和司马懿一样暗傲的人物……也可以理解为闷骚。总之,邓艾在人前一般是很少表现出来什么傲气的,但邓艾的傲气却是深深的刻在其骨子里的。像按照原有的历史,邓艾于少年时期在曹魏最初出仕时不过是个管些杂事的小吏,但邓艾硬是能管得相当出色,引起了旁人的注意,然后又因为出色的军事天赋得到了司马懿的提拔。

    当然了,现在的邓艾是出仕在夷州。出身贫寒的他意外的被陆仁所发现,然后就刻意的去教导去提拔,再然后……

    怎么说呢?或许应该说邓艾的目标就是“找到机会来证明自己,然后名正言顺的出人投地”,而陆仁掌中的夷州其实就很适合邓艾的这种想法。再到这次邓艾来到北境,对邓艾来说就是莫大的机遇,想向众人证明自己有真才实干,而不单纯的是凭借了陆仁的师徒关系。

    只是再仔细的看一下陆仁的北方军团,却不难发现邓艾其实是处在一个很尴尬的位置上。

    在陆仁的北方军团中,邓艾无疑是处在一个高层将领的阶层的,但问题是北方军团的将领都是谁?甘宁、张绣、赵雨、吕玲绮,都他喵的是陆仁手上的老资格,无论资历还是能力都不是这时的邓艾所能比拟的。

    再如慕容紫英和拓跋玉,论资历可能还不如邓艾,但你得想想这俩货在辽西地区鲜卑部族中的名望与家系,这也不是邓艾所能相比的,至少在很多地方,他们做得了邓艾做不了的事。

    总而言之,邓艾在北方军团的高层将领中,无疑是排在了最后的末席,基本上就相当于比较有身份的副将。再说得难听点,就是守守城池什么的活有邓艾的份,冲阵杀敌、建功扬名的事则基本上没邓艾的份……至少邓艾自己是这么认为的。

    当然了,邓艾虽然对此有些不甘心,但也仅仅是不甘心而已。因为邓艾很清楚,以他现在的资历、身份什么的,能成为陆仁北方军团的高层将领并且守守城池什么的,相对来说已经是相当难得的了。要换在别的诸候帐下,没有足够的资历或是背景什么的,以邓艾现在的基准,了不起也就是个偏将什么的,跑腿卖命有你的份,赚取功绩的大活却基本上没戏。

    对此,邓艾本来也没什么意见,但无独有偶,吕玲绮和赵雨他们之前的菊花港一战却着实重重的刺激了邓艾一下。

    论身份,吕玲绮的身份相对来说比较特殊,陆仁也难逃一点“用人唯亲”的嫌疑。不过在那个时代,子嗣晚辈随着长辈出仕什么的是常事,邓艾这种没背景的人也抱怨不了什么,但关键问题在于……吕玲绮是女子!

    封建社会本来就是男尊女卑,陆仁治下的夷州虽然说由于陆仁长期“毒害”的原因,再加上一些乱七八糟的因素,其社会氛围比较接近“男女平等”,在男子面对女子时那份心理上的优越感其实也只是没别的地方那么夸张而已。而对于邓艾这种半道“移民”到夷州的人来说,在这种问题上,对女子与其说是“视之平等”,到不如说是一种带着几分“性别优越感”的欣赏。

    这次邓艾来到北境,在其职位身份上,其实比吕玲绮还要高上一截,毕竟现在的邓艾是对辽东作战的陆军军团的主将,而吕玲绮只是镇守菊花港的主将而已,不过由于吕玲绮与陆仁有一份“沾亲带故”的关系,这种职位上的差距就基本上拉平了。然后再联同上邓艾自知在高层将领这里排不上号的原因,邓艾其实一直是将吕玲绮视为竞争对手。另外由于“性别优越感”的这份心态,邓艾多多少少是有点看不起吕玲绮的。

    但就是这个或多或少有些令邓艾看不起的吕玲绮,却很漂亮的摆平了步度根的五万大军,并且收编了近四万的鲜卑部族,邓艾在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虽然面上不表示出来什么,但心中的震惊却着实比谁都要重上几分。

    邓艾在一改心中对吕玲绮有几分不屑的看法之余,对吕玲绮自然也多出了几分敬重。但也正是因为份敬重之心,反过来又刺激到了邓艾的自负与傲气。要知道邓艾一向就认为自己绝对不比吕玲绮差,所以吕玲绮能做到的事,他邓艾也一样能够做得到,而且绝对会比吕玲绮做得更好,所欠缺的仅仅是机会而已。

    年轻人往往气盛,心中的傲气与自负也极强。如果说此时的邓艾是十几二十年后与姜维交手多次而老成恃重的邓艾,或许还不会这么难受,但问题就在于这时的邓艾才不过二十来岁,正是最为年轻气盛的时候,骨子里的那份拼命劲之强,恐怕不是旁人所能了解的。

    另外再抛开邓艾想建功立名的私心,邓艾还有另外的一个想法上阵搏杀?女人们还是躲在我们男人的背后比较好!男儿丈夫,若是要女子去上阵拼命,那他喵的还算什么男人!?

    邓艾在海面上收到斥候的打探回来的消息时,大概是在晚上的十点左右,而在邓艾下令全速进军之后,三个时辰不到,舰队就抵达了预定的登陆地点,而这时大概是凌晨四、五点钟的天色黑暗之时。

    当然,这只是邓艾的主力部队。邓艾作为一个很有军事天赋的将领,不会愚蠢的去犯一些低级错误。在主力舰队靠岸之前,邓艾就已经派出了轻快小船与斥候前去侦察。再到主力舰队临登陆之时,邓艾也接到了斥候的回报。

    西塞山山道,是幽州与辽东之间的一条咽喉要道,虽然不像蜀中栈道那么险要与夸张,但其要道的意义却是不容置疑的。邓艾作为参与了陈宫与荀攸合谋辽东的人员之一,很早就有派人探查清楚西塞山的地形,同时也知道公孙渊在西塞山山道上修建有一座城寨。现在既然是想对公孙渊进行拦截,那么能否将这座城寨给及时的抢攻下来就是关键。

    当然了,邓艾可没有笨到从正面去攻击这座城寨。夷州军团有海上的优势,不善加利用那就是笨蛋中的笨蛋。所以邓艾所选择的登陆地点是在城寨的后方,而斥候打探回来的消息,此刻更是令邓艾欣喜若狂:

    “什么?城寨之中仅有千余守军,还个个都疏懒大意?”

    当然了,邓艾可没有笨到从正面去攻击这座城寨。夷州军团有海上的优势,不善加利用那就是笨蛋中的笨蛋。所以邓艾所选择的登陆地点是在城寨的后方,而斥候打探回来的消息,此刻更是令邓艾欣喜若狂:

    “什么?城寨之中仅有千余守军,还个个都疏懒大意?”

卷 三第一百回 西塞烽烟() 
两汉三国时期,辽东的治所设在襄平,而襄平大致的位置是后来的辽宁省辽阳,而辽阳再往北约一百公里左右就是后来的辽宁省沈阳。然后襄平到柳城,也就是辽阳到锦州的话,其直线距离大概是一百八十公里左右。

    当然了,直线距离并不是实际的道路距离,加之汉代的交通条件相对落后,加之公孙渊的三万人马中还有两万的步兵,所以他们的行军速度并不快。

    说句实在话,公孙渊当时在出兵之后,如果是快速赶路的话,大概六、七百里的道路,他完全可以在菊花港的战事还没打到一半的时候就赶到菊花港与步度根合流。但是在私心作怪之下,公孙渊却选择了放慢速度。

    好吧,步度根是担心公孙渊过来抢战利品,反过来公孙渊又何尝不想减少一下自身的损失?公孙渊有两万步兵,真要是与步度根合流之后,攻城战就得是适合攻城的步兵上,打起来之后的损失肯定不会小。

    所以公孙渊当时的心态是先缓一缓,让步度根那些不适合攻击的骑兵去减耗一下菊花港的战斗力,等两头都累得差不多了,他的步兵集团就可以以较小的损失把菊花港拿下来。这种事在那个尔虞我诈的时代,真心的是再平常不过。

    就这样,公孙渊的三万大军目前的位置是在后世的盘锦市西侧几十里的地方,也就是刚刚经过了西塞山,即后世的盘山。(ps:辽宁的盘山是不是汉代的西塞山,这个瓶子不是很清楚,只是为了满足剧情的需要这样写了,如果有错也请不要太较真。)

    而在陆仁这边,当然早就有打听到公孙渊出兵的消息,但是陆仁方面对此却并不担心,因为当时甘宁与邓艾的军团已经抵达了济州岛,一但辽东方面有什么动作,甘宁与邓艾的两万五千海陆混合军团就要对辽东半岛进行佯攻,逼迫公孙渊的三万大军回援辽东。

    只是发回来的消息说公孙渊走得那么慢的事有点出乎陆仁和荀彧等人的预料,不过陆仁这帮子人都是老油条,马上就分析出了公孙渊是想捡便宜的那个意图,于是乎将计就计,故意的让公孙渊走到了现在的位置之后,才由甘宁率领海军在辽东沿海露了一下面,吓得公孙渊不敢再继续往菊花港那边走。

    而这时菊花港的战事已经到了中期偏后的阶段,也就是到了“一夜春雷”之后拓跋玉在菊花港城头上玩“魅惑”和“倾国”的那个阶段。这时辽西地区的大雪已经降下,阻断了公孙渊继续往菊花港赶的道路,再加上甘宁的海军在辽东沿海摆了个pose之后就没了踪影,算是一个标准的疑兵之计,这就使得公孙渊犯起了嘀咕,心说是继续冒雪前往菊花港,还是应该回援辽东?

    继续往前赶?路不好走不说,甘宁的海军突然露面,不防着点也不行;可正因为甘宁的海军只是露了一下面就没了影,似乎摆明了这尼玛就是个疑兵之计,意图应该是不想让公孙渊去增援菊花港,这种可能性也是非常之大不是吗?

    且不说菊花港屯积着大量的军需物资,公孙渊要是能把菊花港给拿下来的话可以捞到大量的好处,另一方面毕竟菊花港是陆仁现时点在辽西地头上最重要的桥头堡,拿下来之后就很可能会意味意陆仁在辽西没了立足点,对辽东的攻击会因此而受阻。

    就这样公孙渊犹豫了,最后索性在他现在的位置停留了下来,准备看看接下来的情况再说,而这一拖也就拖到了现在的这个时候。

    反过来在陆仁这头,在搞定了一些事情之后,就要抓紧时间对公孙渊的三万人开刀。而陆仁又为什么要拖到这个时候开刀?因为陆仁方面想到公孙渊这头肯定会派出细作前往菊花港打探情报,再计算一下相应的路程,应该就在这几天收到菊花港现况的情报,相信公孙渊在得知菊花港战事终结的情报之后,知道他去菊花港已经没有了意义,那接下来自然就会是退还辽东。

    所以现在邓艾的任务,就是把公孙渊的三万人给拦截在西塞山一带,尽可能的让公孙渊的这三万部队回不了辽东……确切的说是不能直接回辽东。如果公孙渊改道绕行,要回到襄平还是可以的,只不过要绕的道会比较远,花的时间会比较长。

    但不管是把这三万人在西塞山一带给灭掉,还是逼得公孙渊绕道,都可以满足陆仁方面下一步对辽东的战略需求。灭掉的话不用多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