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本三国一路人-第8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在山寨的内部开垦有农田以及建有许多的相关设施。如果从整体上来看,这处山寨就是一个小型的城镇,住个三、四千户的人家,有个四、五万的人口常驻还没什么问题。而且可能是因为与夷州的相对密切的缘故,在这山寨许多的事物上都能看到几分夷州那边的影子。

    走着走着,赵雨忽然听到了悠扬甜美的歌声,而这首歌对赵雨来说实在是再熟悉不过,因为赵雨的留声机唱片箱里就有这首歌的唱片。愣了那么一愣,赵雨就牵着马,循着歌声来到了某个地方。

    当来到近前的时候仔细一看,赵雨的脸上就露出了微笑。只见拓跋玉正坐在一块大石头上,怀里抱着琵琶拔弄出轻乐,歌声也正是拓跋玉轻唱出来的。而在拓跋玉的周围坐了好几圈的人,每个人都屏声静气的倾听着拓跋玉的歌声。

    整个的场面看起来是那样的宁静详和,所以赵雨也不愿打扰到众人,只是小心的勒住了马,然后就在那里听着拓跋玉的歌。这样的一个场面,对赵雨来说有着一种很熟悉的感觉,因为在十几年前,也就是赵雨于建安六年跟着陆仁抵达夷州的时候,当时的夷州还仅仅只有一个临海的基隆,而且当时基隆的城镇规模与现在田畴的山寨差不了太多。

    正是在那个时候,当人们结束了一天的劳作,陆兰就经常会坐在某个地方唱歌给大家听,有时候甚至是陆仁亲自引笛弄乐,那场面也是像现在这般的宁静详和。而现在赵雨看到了这样的场面,思绪也一下子就回到了十几年前……当时的她还不到二十岁,大概也就是拓跋玉现在的这个年纪了。可是一转眼,赵雨也都三十岁了。

    再看此时的拓跋玉,虽然没有去弄出灯光舞台,但在这天将暗而未暗的光线之中到也多了几分朦朦胧胧的美感,看在眼中十分的赏心悦目。再连同上拓跋玉其实很不错的歌喉,的确能给人们带来几许心中的宁静。

    一连数曲之后,拓跋玉缓缓的睁开了双眼,稍稍的环视了一下就发现了正站在那里向她微笑的赵雨。愣了愣之后,拓跋玉就向周围的人打了个招呼,抱着琵琶往赵雨那里走了过去,而周围的人群见拓跋玉不再演唱,脸上都带着几分恋恋不舍的神情散去了。

    “雨姐姐,你什么时候来的?”

    “来了有一会儿了,都听你唱了好几首歌。”

    拓跋玉抿了抿嘴:“我唱得好吗?”

    赵雨点点头:“唱得很好。”

    “那……和兰姑娘相比如何?”

    “这个嘛……”

    赵雨看看拓跋玉再皱了皱眉,最后轻轻摇头道:“这你可别说我打击你。以你现在的这种水平想和小兰相比的话,到底还是差了一些。不过这个可不能怪你什么,因为我曾经听先生说起过小兰在歌舞音律方面有着很过人的天赋,而且小兰十来岁的时候就一直跟在先生与文姬姐姐的身边,学到的东西太多太多。我与小兰是在建安五年相识,那个时候的小兰就已经有你现在的这种水平了,而且在当初屯田的时候,像你现在这样唱歌给屯田的民众们听是家常便饭。”

    拓跋玉低下了头,显得有那么点的沮丧:“我就知道还比不了。”

    赵雨摇摇头:“也别这么说。对了,我来的路上听田子泰和紫英说你们救了不少被乌丸部族掳去的百姓回来,基本上都被安置在了你这边,他们有没有什么问题?”

    拓跋玉道:“应该没什么问题了。都是些受过苦难的人,现在好吃好喝,不再受人欺凌,对我们也是心存感激。不过当中有不少人可能是被欺凌得太凶,一开始被紫英他们到这里的时候心境很乱,其中还有人竟然会犯疯病。可说来也怪,他们在听到我唱歌的时候,就会慢慢的平静下来,所以现在我每天在这个时候为大家唱一唱歌都成了一种习惯。”

    赵雨到底跟随陆仁的时间久了,对这方面的事有些了解:“这个事我听先生提起过。先生说,好的音律能够抚慰人心,抚平人们心中的惶惶不安之情。那些你们救回来的人被乌丸部族欺凌奴役已久,突然一下被你们又接了过来,会以为自己是从这一方又被掳去了另一方,所以心中会愈发的惶惶不安。而在这个时候,光给他们吃好喝好是不够的,还需要能够让他们的心平静下来才行。说真的,一开始我也不知道先生他为什么会执意的想让你也回辽西,但是到这个时候我才明白先生是想得有多周到。因为你的歌舞,可以让他们都平静下来。”

    拓跋玉也若有所悟的点了点头。再看看四周近处无有他人,就悄悄的向赵雨问道:“陆夷州他……最近还好吧?”

    赵雨作为女性总归会有些八卦之心,而且有些事情总是会收到点风声。这会儿看看拓跋玉的神情模样,赵雨也不由得哑然失笑,伸指在拓跋玉的鼻尖上轻点了一下,悄声道:“先生他还会有什么问题不成?吃得下睡得香的。到是你啊,喜欢谁不好,怎么就会喜欢上了先生?”

    拓跋玉脸一红,扭捏道:“我、我也不知道。但是、但是……”

    一连好几个的“但是”,后面的话却说不出来。毕竟感情这玩意儿吧,又有几个人能说得清楚来着?到是赵雨看了拓跋玉好一会儿,最后无奈的摇了摇头,伸手从怀中取出了一封信递给了拓跋玉:“这是先生托我转交给你的。”

    拓跋玉忙不迭的接了过来,见信上的漆封完好无缺,知道赵雨并没有偷看过,随即重重的松了口气,但马上又小心翼翼的向赵雨问道:“雨姐姐,我的这个事……你不会怪我吧?”

    赵雨仍旧摇头:“这有什么可怪的?老实说,先生他要身份有身份,要身家有身家,而且在百姓之中颇有口碑,像我们这样的女孩子家会对先生心存仰慕实在是太平常不过。不过用先生他自己的话说,得搞清楚什么是仰慕、什么是爱慕,再就是得想清楚合不合适,还有自己身上担负着的责任。”

    拓跋玉愣了愣再神色一黯,默然的把这封信给收了起来。

    赵雨笑了笑道:“好了,不说这些!咱们女人,难道没了男人就真的不能活了吗?哦对了,先生还托我带了些礼物给你,你去我那里看看吧。”

    拓跋玉应了一声,再摸摸收入怀中的那封信,神情也是一瞬多变……

    赵雨没这么快回夷州,而此刻陆仁托赵雨送的信已经送到了田畴和慕容紫英的手中,信中明确的指出要慕容紫英在合适的时候就去把柳城给占下来。对这个事,田畴和慕容紫英的心中都吃不准,也需要找赵雨商量一下。

    赵雨这时就把陆仁的计划告诉了田畴和慕容紫英。柳城按当时一般的方法是难以占据,打下来也很难守得住。但是由于柳城近海,陆仁又已经通知张绣去葫芦岛作支援准备,所以当时的一些难题在陆仁的手里反到没多大的问题。现在主要的问题则是在于慕容紫英手上的力量够不够。

    对此慕容紫英表示还不够。说实话他这才回到辽西多长时间?三月份回来的,现在还只是在五月下旬,三个月的时间都不到,能整出多少人马?田畴这里是有三千多鲜卑散部,但是除去非战斗人员之后,也就几百人的兵力而已,再加上慕容紫英和拓跋玉从夷州回来时带来的人手,满打满算也就千余战士。也正是因为如此,慕容紫英才会积极的去联络其他的鲜卑部族,力图尽快的把手上的力量给充实起来。

    很显然,这些事都是急不来的,陆仁也没有要求他们急于这一时半刻。很多的事情,只有把底子打好了才能事半功倍,要是不把底子打好就想着急于求成,到后面只会带来没完没了的麻烦而已。

    所以在这个时候,赵雨代表陆仁与田畴、慕容紫英很仔细的商量了一番之后,把商量出来的结果记录了下来,准备回夷州向陆仁进行详细的汇报。而在慕容紫英这里,仍然是稳扎稳打的积蓄自身的力量,在合适的时候会向柳城出兵……(未完待续。)

    ;

卷三 第六十回 谁中谁计() 
赵雨在右北平与田畴他们商量着事情,陆仁则是在与老曹扯着闲淡。

    之前陆仁不是整了檄文去老曹的地盘吗?老曹这边回过手来就有一大批的文人士子冒了出来对陆仁檄文中的观点进行批判,双方的口水仗打得那叫一个不可开交。

    但是不管是陆仁还是老曹的心里都很清楚,老曹进位公爵的事已经是无法阻止的了。陆仁冒这个头,主要的目的只是想先表明一个立场,多余的事陆仁不会去做;老曹这边则是半明白半不明白陆仁的想法,连带着的就有点不算误判的误判……

    所谓的误判,就是老曹还真的给陆仁提升了爵位,但也只是爵位。陆仁现在的爵位是亭候这个级别,老曹这边在一通的诏文之后,直接给陆仁提升为了县候。不过明眼人都知道这个所谓的县候跟本就没有多少实际的意义,陆仁也不会在意县候的那点食邑。而这么做的结果,无非就是让陆仁头上的帽子再高了那么一点。

    至于官职是动不了的。夷州牧和抚夷将军,夷州牧自然不用多说,这个抚夷将军是属于杂号将军一系,名号将军则不会轮到陆仁的头上。但又有哪个名号将军敢在陆仁的地盘上撒野?

    这些虚的就不多说了,来点实的。老曹已经是称公在即,便是却派了人去陆仁那里,表示希望能加大与陆仁之间的贸易力度。这用老曹的话说,就是陆仁图的是大生意,给他些什么赏赐之类的,陆仁根本就看不上。

    而在贸易力度方面,老曹表示希望能从陆仁那里先购置五十只配备有蒸汽动力的舰船,同时希望陆仁能派出人员,在徐州与许昌之间修建一条铁路……为什么不是某某地区直接到邺城?这个就关系到政治问题了。

    陆仁多年来对献帝刘协的贡奉,主要都是从徐州的连云港下船,再从徐州送往许昌。而献帝刘协再怎么说也是大汉天子,许昌再怎么说也是现在的大汉都城,这条铁路当然是得先“贡献”给天子才行。直接架到你老曹的地盘里,会被人认为你老曹这是想干什么?不把天子当成一回事了是不是?

    而老曹称公本来就是要背上骂名的,所以在这个问题上优先天子一方,一则可以显示出老曹对大汉天子的尊重,二则多少也可以免去一些不必要的骂名。另外还有其三,就是老曹对铁路这玩意儿还存有疑虑,不先找个合适的地方试一试,老曹又哪里敢乱来?

    再然后,老曹就表示也想派些人去夷州学习相关的技术。

    对这些要求,陆仁当然是全都答应了下来,因为这些本来就是陆仁想要的事情。但同时陆仁也向老曹提出了另外的条件,一是告知老曹在山西地区有着丰富的煤矿资源,让老曹派人去挖,但在挖出来之后,陆仁需要一个相对低廉的价格和不错的分配量。这个老曹当然是满口答应了下来,老曹哪会不想自己的境内有煤可用?再者多挖一点给陆仁,老曹手上还能省点钱。

    接下来,陆仁提出希望老曹能派兵去右北平地区,理由是辽西地区最近有点乱,陆仁派往北方的商队已经被劫了好几次,受到了不小的损失,老曹对此则表示不太方便……老曹现在主要的兵力都集中在对刘备和对孙权的这两方面,而辽西、辽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