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本三国一路人-第7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此在实际使用时,弩弓要先调整并固定好仰、俯角的角度,然后再进行横向面的快速扫射。而为了弥补陆氏船只因为船体较大、甲板舷位较高所造成的弩弓俯射着箭线位过于单一,在船身中部舱位还另置了弩弓与箭窗,在纵向上可以进一步的扩大中、近程的箭支覆盖面从而减少死角。像甘宁的旗舰与另外两只僚舰作为大型船甚至光船身中的弩弓就有两排!

    人员配置上,每架弩弓由两个人合力操作,即一人主摇轮发箭,另一人负责进行弩弓的射击瞄准,箭支的补充则有专队的小队来做。综合起来,这种弩弓在正常情况下可以做到两秒三箭,操作人员的体力消耗也较少。要是碰上摇轮手力气大而且玩了命的摇,甚至可以做到三秒五箭!这在当时已经是很恐怖的连射速度了。

    最后最后,也就是在甄氏的一流制铁工匠到达夷州之后,更是将弓弦由动物的筋替换成了弹簧钢丝!弹簧钢丝的使用,直接的使这种机弩的射程与杀伤力有了一个质的飞跃,而且相对于容易受潮而变质的动物筋条,弹簧钢丝更加的坚实耐用,而且便于保养。这个是可以想像的,真正在海上漂的时候,水汽什么的都重得可以,动物的筋条很容易就受潮而变质,弹簧钢丝则没有这种顾虑。再说句不负责任的话,保养的时候拿把小刷子涂一层动物油或是植物油在上面就行了。

    也不知道这是扯到哪里去了,赶紧拉回正题。只说此刻的海面战场上,甘宁的舰队正在完成快速的回绕穿插,意图是绕了这个小圈之后截断董袭舰队退避的退路。而甘宁舰队船只的左右两舷,扔出的石弹与射出的箭雨,形成了一个比较密集的弹幕网,直压得董袭舰队的两翼船只几乎连头都抬不起来。

    不过董袭舰队的中军所受到的打击相对较小,甚至可以说都没有受到什么攻击,而董袭也看出了甘宁的意图,所以急命中军的船只支援左右两翼,作为盾牌先挡住甘宁舰队的弹幕,其余的船只则急速调整航向,准备用最快的速度甩开甘宁的舰队。

    董袭也是常年在水上混的人,所以他知道甘宁的这种战术是需要后继的部队进行配合的,不然甘宁的舰队这样穿插过来就必须得是直插而过却不敢停船,否则就是自己冲进一个包围圈,等着被董袭的两面夹击给全数吃掉。但是现在不管怎么看,董袭都已认定甘宁是要截断自己归还的道路,不让自己与后面孙权的主力部队合流。再以甘宁所出现的舰船数量与战术意图来看,夷州方面肯定还有后继的舰队没有出现。在这种前题之下,董袭不敢再冒险对甘宁舰队进行强攻,因此甩开甘宁舰队的纠缠,争取与孙权的主力部队合流才是较为明智的选择。

    只是出击时是顺风,退还时就是逆风,董袭舰队相对旧式,而且还是单帆型的船只又哪里能那么快就回航得了?有几艘中、小型的战船转向与船速较快,及时的拦到了甘宁舰队先头船只的道路上,但是接下来……

    “兴霸,前面有船拦住了道路!”这是黄忠在急呼:“快授意本船……”

    甘宁冷笑一下打断了黄忠的话:“黄老头!这种小鱼小虾,不必如此惊慌!”

    略一低头,甘宁向着指挥台的传令筒……就是指挥台与舵台、机房通讯之间通话用的管道,这玩意儿在近代海战中都还有使用。反正甘宁大声的喝令道:“右舵半刻!”

    “右舵半刻!!”

    随着舵舱的回应,甘宁帅舰的船头方向稍稍的偏移了一些,但这个小小的偏移却并不是避开挡在前面的吴军船只,而是……照准了对面吴军船只的中腰直撞过去!

    黄忠吓一大跳,刚想置问甘宁,甘宁却豪快中带着几分狂傲的大笑道:“好久没碰上过这种事了!黄老头,抓稳了!!”

    二十步、十步、五步……被甘宁选为目标的吴军舰船上的士卒一个个都目瞪口呆,望着向己船急速而来的庞然大物,竟然只有几个人反应稍快的跳了船,其余的人心中却都只是一个念头:“不会吧?就这么撞过来!?”

    对!就是这么直接撞过来!!就在一声沉闷且巨大的撞击声中,这艘可怜的吴军中型战船被甘宁帅船这一撞,直接从船身中腰撞断成两截!

    董袭与众多的吴军看见这一幕时,脸色立时就骇得煞白,甚至连黄忠在撞击时的剧震中也都骇得脸上变了色。但是再看一眼甘宁船上的士卒,却没几个露出什么惊骇之色,反到是在神态自若之余还带着几分兴奋。

    再回顾一眼甘宁,却见甘宁大笑道:“痛快,痛快!”

    黄忠哑然道:“兴霸,看来这种事,你在北方海域的时候常干吧……”

    “没错!特别是与海贼管承的那一战,被我这只帅舰直接撞翻的敌船不下二十只!!”

    “……你这个疯子!不过是痛快!”

    嘴里说着这话,黄忠却在暗中悄悄的擦了把汗。这不是黄忠胆小,事实上黄忠对水战也有一定的研究,但比起甘宁这个常年漂在水上的家伙,黄忠在水战能力方面还是差了一些。而对于大力冲撞的这种战术,黄忠当然也知道,只是已方的舰船现在是处在一个半逆风的状态,速度好像不太够,所以黄忠才会对甘宁有所阻拦……说简单点,就是这方面的经验黄忠有些比不上甘宁。再怎么说,黄忠主司的也是陆仁手上的陆军来着。

    虽然对甘宁作出了“疯子”的评价,但黄忠很快就发现自己的结论好像下得早了点。因为黄忠没想到甘宁舰队里的士卒几首个个都是疯子。

    随着吴军的第一只船支被甘宁如同饿狼撕绵羊一般的给“撕”成两段,后继的几只船舰也相继的找好了目标,然后就将目标的吴军舰船给“撕”成两段。而在隐隐约约间,黄忠有听到后列舰船上的士卒在高声叫骂,骂前面的舰船不留点货给他们痛快一下,听得黄忠是暗暗咋舌,心说这就是典型的强将手下无弱兵,被疯子带出来的兵也同样的会是一群疯子。

    其实在水战史上,用舰船强行撞击对方的舰船是一种很普遍的战术,像三国时代就已经有专门的撞击用船“艨艟”……“艨艟”其实音与意皆为“猛冲”,就是要往对方的舰船上猛撞的那种了,而且后来有发展出船头那里有专门的尖锐撞角的类型,基本上撞一下过去就能在对方的船身上开一个大窟窿……(未完待续。)

第四百七十三回 一场海战(四)() 
其实在汉末三国这一时期,常规的艨舯撞角其主要意图更多的却是与钉子相近,就是撞上去之后与对方的船只强行的连接在一起,一方面破坏对方船只的正常行驶,另一方面就是在连接起来之后进行舷接肉搏战,真正的想将对方的船只一下撞沉还不太现实。

    因为以当时船只普遍的单桅大帆,还有水战战场主要都是在内陆江河的缘故,进行撞击的船只一般都很难达到那种可以把对方船只撞破、撞沉所需要的速度与冲击力,最多也就是能把对方的船只给撞翻而已。

    大小相近或是小于己方的船只还好说,大出己方船只许多的舰船,那就得等到对方的舰船从被开出来的窟窿里慢慢的进水再下沉了。而想达到这一目的还有一个前题,就是艨艟的“钉子”能顺利的从对方舰船的船身上拔出来,而且还要完成己船的“倒车”,这对古时的风帆加桨动力船只来说可是很难完成的。所以在当时,船只的撞击主要还是为了接近战,撞沉对方尚且排在次要的位置。

    后来到十五、十六世纪,各类大型舰船的出现与造船技术的长足发展才使撞沉战术得到真正的用武之地。华夏这一时期的海战史没什么相关记载,主要都是体现在欧洲的大航海时代上。像西班牙的无敌舰队与后来英国的殖民舰队中就有大量配备了专用撞角的大、中型快船,而且船头部份为了配合撞击战术都进行了强化工艺,完全能够经受得住进行撞击战术时巨大的反噬力度。此时再翻开大航海时代的海战史,不难发现时常会有某某船只被对方的撞击一下撞沉甚至是撞成两段的记载。

    扯远了,打住。只说陆仁和雪莉在组建夷州海军之初就有考虑到由于夷州的兵员不足,拼不起汉末时期常规的舷接战、肉搏战的问题。而在这种前题之下,夷州的军事不管是陆军方面海军必须得讲究贵精不贵多。犹其是在海战方面,要尽可能的避免舷接战的情况发生,所以舰船战术要以中远程攻击直接击沉对方的舰船为主,在近距离时则要尽最大可能的达到一击必杀,因此坚船利炮加撞角成为了建造战舰时的主导思想。

    早期时陆仁和雪莉是有建造出不少船只,但总的来说都仍只是为了夷州发展需要而建造的各类大中型船,就实际意义而言偏近于商船,此外也是在给夷州的工匠们积累相关的经验,毕竟真正意义上的战舰,其工艺要求要远比商船高得多。所以直到后来交给甘宁的那些战舰,才是夷州真正意义上的战舰,而且经过工匠们多年的摸索,其精良程度甚至都超出了陆仁与雪莉的想像之外。

    甘宁在北方海域中横行的时候,舰船数量最多时也才不过六十余只,与当时另一股海贼势力管承交锋时更是只出动了三十余只。如果不是甘宁麾下的舰船精良无比,又如何能做到仅凭着三十余只战舰就一战彻底击溃了管承由三百多只杂牌战船组成的海贼团?

    再反观江东方面,他们的造船技术在当时的确可谓冠绝天下,但仍然受到了历史因素方面的限制。如果陆仁和雪莉这俩异数人物没有出现的话,江东的水师绝对可以称之为天下无双,可惜碰上了这俩穿越者,而且还带来了大量后世舰船的工艺,那江东的舰船可就真有点不够看了。要知道海战与陆战可很不一样,陆战时小米加步枪可以打赢飞机大炮,可海战时你可别指望几艘破渔船能打得赢钢铁战舰。像在现代社会里,某国敢对世界各国指手画脚,所凭借的不是他们的陆军,而是他们优秀的海上实力。

    又扯远了,再次拉回来。只说董袭的舰队好不容易调回头来,准备拦住甘宁舰队的十来艘舰船只几乎是无一例外的被甘宁的巨型舰船悉数给“撕”成两段,直骇得董袭与一众吴军不敢再强行的去拦阻甘宁的舰队前冲的通道。刚才也有说过,董袭等人受历史因素的局限,又哪里见到过直接把船只给“撕”成两段的骇人场面?这种战法,已经远远的超出了董袭与吴军们的见识范畴之外。

    而在这时,完成了堵截退路的甘宁舰队全船都已经开始转向,又一次的把各船侧舷对准了董袭的舰队,噼里啪啦的石弹与弩箭也再一次的射了过来。这回到好,因为甘宁是抢到了上风的位置,各船的石弹与弩箭借着顺风之便,威力和射程又得到了一个加成,而董袭舰队的那些舰船想逆风而上接近甘宁舰队,却又难上了几分。

    董袭在水战方面毕竟也算得上是一号人物,一见到甘宁的目的是截断己方的退路就知道大事不好。陆仁手头上的战船有一百五十只以上,甘宁率领的却仅为六十只,另外的九十只以上又在哪里?这不摆明了甘宁在截断已方退路之后,陆仁另外的那些战船就会露面,然后两头一夹击把自己的这支先锋舰队给吃掉吗?

    所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