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本三国一路人-第7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却说在那天的谈判之后,士燮一回到馆驿就马上聚起士家一族中的什么长老啊、主事啊,对着陆仁赠于的那份海图开始商议接不接受陆仁所提出的条件,商议中当然是七嘴八舌的说什么的都有,不过整体上来说原意接受陆仁条件的人占绝大多数。

    其实稍微有点头脑的人都看得到,陆仁能开出这样的条件真的可谓是“仁至义尽”,你要是拒绝或是还妄想讨价还价那就未免太自不量力了些。万一真的把陆仁给惹毛了,什么东西都得不到或许是小事,陆仁在气愤之下对士家再次用兵那可就是麻烦事了。

    于是三天后士燮便给予了陆仁答复,表示愿意接受陆仁所提出来的条件,而唯一的要求就是想确认一下能够运载士家子弟的船队,因为士燮头一批就打算整个三千人过去。这是越洋远航,不是过个湖过个河,三千人在海上这么漂着,要考虑到的东西可不是一点半点。

    而对于士家的这些“土包子”来说,虽然曾经多多少少的听说过陆仁手中的海运实力,但是能够运载这么多人丁远渡重洋的船队,对他们来说未免还是有些不可思议,必竟这又不是说过个大江大河什么的,要涉及的方方面面太多太多。换句话说,士家的这个要求也是在为自家的安危着想。

    听到士燮小小心心的提出这个要求,陆仁只是随意的笑了笑表示理解,另一方面陆仁也很想在士燮的面前炫耀一番,这样还可以增加一些士燮肯让士家子弟去远航海外的信心。而真要说起来,广州现在就有能运送这三千人的船只,但考虑到其他的一些方方面面,陆仁还是决定增调一些船只过来以防不时之需,所以就拍了封电报去夷州,让甄宓那头调点船只过来。

    此外陆仁还特意把陈楠的弟弟,甘宁远航时的副手,现在已经是夷州外海贸易舰队的主要负责人之一的陈广给调了来负责这次士家远迁的事。整个香料群岛陈广这些年已经不知道跑了多少趟,航行经验很丰富。此外陈广也有很不错的海上作战经验,陆仁就是相中了这一点才把他调来,为的也是防备士家的一些激进子弟可能会在海上生出的变故。

    另一方面,对于士家子弟带来的人丁财物,陆仁的意思是你能带多少是多少,我不要你一分一毫。财物什么的陆仁是故作大方,说是看不上眼。至于士家的人丁,陆仁也是考虑到士家去汶莱搞开发没些人丁是不行,所以才会如此。

    总之一切妥当之后,当士燮这一家子的人看到停靠在香港码头的大规模舰队,无一例外的全都瞠目结舌,心里对陆仁的实力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诸如士燮这些一直就力主完全接受陆仁所提出的条件的人固然在心中对自己的正确选择颇为自得。

    而那些相对比较年轻激进,曾力主与陆仁对抗到底或是索要更多条件的人,则在暗中庆幸没去惹毛陆仁。别的不说,单是看眼前这景象,这些人就感觉好像陆仁攻打交州根本就没有动用过真正的实力一样,真要是用真正的实力大军压过来……这些人可真不敢去想了。

    此刻陆仁与士燮在主台那里推杯换盏,谈兴颇高。陆仁主要是在向士燮与将要被派去汶莱的士家子弟解说抵达汶莱之后的主要政略方向。其实简单来说,陆仁就是要求士燮在重视农业开发的同时务必要注意保持较好的商业流通能力,同时加强大汉文化对香料群岛的影响力。农业与文化方面比较好说,陆仁到是比较担心士燮这个老腐儒会轻视商业流通而轻于对商业的开发。不过士燮给出的答复到挺让陆仁意外的,那就是士燮也比较重视商业发展。

    事实上交州士家能够那么富有,除去本身对交州地区百姓的农工业掌控与剥削之外,最大的一个财源竟然是与周边的南蛮、川中等地区的贸易往来,而且往南至远者竟然沿伸到了现代的越南、老挝一带。

    真正对比一下,士家比陆仁玩以商利立家还要早,只不过没有像陆仁那样别有用心,商贸之事没有玩得那么大罢了。陆仁在了解到这些之后是额头见汗,心说难怪士燮出手会那么大方,还自信满满的说每年都能送上与之等价的贡礼,而且贡礼中的各种香料、奇珍异果都不是当时的中国大陆的产物,闹了半天与士家也一样重商有关啊。

    既然士燮也懂得重商的好处那接下来的话就好说得多,陆仁后面集中讲解的就是会提供给士家建设汶莱的帮助。其实对于士家子弟在抵达汶莱之后会采取什么样的政治形态,陆仁也懒得去过问什么,只要士家懂得如何利用汶莱的物产与他保持贸易关系就行。或许士家会在汶莱成为当地的土皇帝,但那又怎么样?士家在交州的时候还不是一样的就和土皇帝差不多?

    话总有谈完的时候,而船队的最终准备也已经完成。陆仁与士燮亲自在码头送士家子弟上船,等到船队一一扬帆起锚,这只有着华夏民众人向海外殖民意义的船队终于驶出了港去……至少陆仁是这么认为的。

    陆仁送走士燮之后就回了府衙,亲自主理广州的一些开发事项。

    邓艾也被叫了过来,又集中了一批中层人员进行讨论之后,陆仁决定对广州现在的目标并不作出太大的变动,整体大局是以农为主以商为辅,务必要把广州兴建成一个大都市。要知道现在的广州不仅仅连接着桂阳一线,在与士燮的谈判达成之后,更将会是与夷州、交州、南洋地区有着密切联系的一个中心点。

    此外陆仁还有两件事要做,头一件是以汉?夷州牧、领抚夷将军的身份上表汉庭,说自己又在海外发现了一处新州汶莱,所以就“顺手”的把汶莱给归入了大汉的版图,自己就再“顺便”的并领一下汶莱牧……当然陆仁也少不了要再备下一大批的礼物送去许昌,暗中陆仁还写了一封信给荀彧,请荀彧在这件事上多帮点忙。

    陆仁对于荀彧心底一心想重振汉室声威的想法是比较了解的,现在有这种再次提升汉室声威的好事,荀彧肯定会大力相助。至于这一次的外交任务,陆仁破格取用了上次士燮派来议和,然后就被陆仁给挖了角的幕宾高言,必竟高言再次表现出来的外交能力十分出色,至少有一点能够肯定,那就是高言肯定是个出色的辩客。

    另一件事就是陆仁在广州开办了真正意义的招贤宾馆,他要以此为据点,挖掘与吸纳交州那边被埋没的人才。不过与一般的宾馆不同,就是招慕来的人才还要接受陆仁开办的士子学堂的二次行政教育。

    陆仁的行政方式与汉末时期的方式不同。汉末时期的“孝廉制”早就烂掉了,整出来的所谓的人才那是不说也罢。而老曹的“唯才是举”就是重实用而轻浮华,陆仁当然要有所借鉴。

    而在陆仁这里的一些变动,就是除了不需要那些旧式有特权思想的士子阶层之外,还有个最起码的一点,就是“士农工商”不能再有阶层之分,而是一视同仁。或许这个有点难,不过在有足够的利益驱使之下,肯接受二次教育再进而走上仕途的交州士子也不在少数,毕竟陆仁知道自己能吸纳过来的多数都只会是一些寒门士子,也就是后来的“庶族地主阶级”……(未完待续。)

第四百四十九回() 
“……何处笛声传来/熟悉的音乐;江南曲/梦中莲/拔动我心弦……”

    孙权的宫帷之中,正飘扬着陆兰那甜美的歌声……当然,陆兰本人并不在这里,这歌声是从孙尚香的那部留声机里所播放出来的。

    随着陆兰这甜美的歌声,孙尚香正在庭院中执剑而舞。而这剑舞真的是“舞”而非“武”,佳人与宝剑在这衣裳飘飘、身姿妙曼间,颇显出几分抚媚动人之意,这在一惯都是刚勇好武的孙尚香的身上可着实有些少见。

    其实真论起来,孙尚香的相貌绝对不差,虽然说如果是和大乔、小乔或是貂婵、陆兰这些美女比一比仍然是要差上了一些,但硬要打个分的话怎么说也能在八十分以上。只是孙尚香自幼就“好观武事”,对梳妆打扮这一类的事情不是很在意,这就使她的魅力分值降低了不少。

    可是自从与陆仁结识,而且受到了陆仁的一再“毒害”之后,孙尚香的性格虽然没变什么,但是在女人味上却结结实实的提升了很多多。就比如说孙尚香现在的这套剑舞,其实就是从貂婵那里学来的。当然要是和貂婵或是陆兰的“原版”相比,孙尚香的不足之处仍然太多太多,但至少至少那些一直在盯着孙尚香的侍卫与婢女什么的,这会儿可全都看得傻了眼,因为他们可真没想到在他们映象之中和男人婆都没啥分别的孙尚香,居然也能有这么柔美而动人的一面。

    一首歌播放结束,孙尚香也收回了剑势。长长的吐出口气之后,一瞥眼却发觉孙权不知道是在什么时候来到了庭院之中。皱了皱眉再咬了咬牙,孙尚香挽剑过去向孙权道:“哥,你是什么时候来的?”

    孙权道:“来了有一会儿了……本来是不想进来烦你的,可是无意中听到你这里有人在吟唱佳曲就多看了一眼,却又正好看见你在随乐舞剑,就忍不住进来观赏一下。”

    孙尚香淡淡的道:“是吗?那哥你觉得小妹的剑舞如何?”

    孙权道:“美轮美奂,令人心驰神往。”

    孙尚香随手挽了个剑花,摇头道:“不行,我的剑舞可差得太远了。如果是秀姐姐或是兰姑娘的剑舞,那才是真正的美不胜收,我其实只是学了个皮毛而已。”

    孙权翻了翻眼。出于不想惹得孙尚香不高兴的心理,孙权就转移了话题,改口问道:“却不知刚才是何人在吟唱?这声音听着有点耳熟。”

    孙尚香道:“当然耳熟,这是兰姑娘所吟唱的《心愿》。当初兰姑娘曾经在我们这里住过几个月,你和她也没少见过面,自然会比较熟。”

    孙权心中一动,脑海中也马上就浮现出了一抹倩丽的身影,急问道:“兰姑娘又来我们江东做客了?怎么也不知会我一声?”

    孙尚香瞪了孙权一眼,轻哼道:“我到是想请兰姑娘再来我们江东做客,但是人家陆夷州可舍不得。再说了,有些事情,人家陆夷州可是很小心的。”

    有些话不用说得太明,反正孙权的心里也明白孙尚香所指的是什么,所以脸上顿时就泛起了失望之意,但仍然不甘心的追问道:“那刚才的歌声……”

    孙尚香叹了口气:“这也怪我。那时候我一回来就被母亲与你给闹得心烦意乱,很多我从夷州带来回来的东西都没有让你和母亲见识一下就被我扔到仓里去不管了。”

    孙权闻言也皱了皱眉:“尚香,你还要使小性子吗?”

    孙尚香把手里的剑随手一扔,再扭回头向孙权作色道:“我正值芳华之年,却要去嫁给一个年长我三十岁的男人……好吧,这是我的命,而我身为孙氏子弟,自然是要为我们孙氏基业出一份力,所以我认了。只是哥,刘备他毕竟年长我三十岁啊!若是换到了你的身上,要你在出于无奈之下得去娶一个年长你三十岁的女子为妻,你的心里又能好受吗?我的命,我已经认了,你要我嫁过去的时候,我也自然会稳稳当当的嫁过去。但是在此之前,你就不能让我发发脾气、使使小性子吗?”

    “……”

    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