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本三国一路人-第7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陆仁与甘宁是在码头乘坐蒸汽快船,自夷州的东部海岸南下,用不了多久就可以抵达夷州南部的某个码头。而这里有个小镇,看上去并不怎么引人注目,只有有心之人才会查觉到这个小镇的巡防之事十分的严密。

    闲话少说,只说甘宁跟着陆仁进到了小镇之中,然后就被陆仁带到了某个很大、非常之大的院落里。而在这个院落之中,有不少的工匠正在忙碌着些什么……(未完待续。)

第三百九十八回() 
“师兄来了……哦!甘兴霸!你可终于舍得回来了!”

    大院之中,迎接陆仁和甘宁的是雪莉。各自见礼打过招呼之后,陆仁就向雪莉问道:“这里的东西都怎么样了?”

    雪莉抄起一件东西递给了陆仁:“总体上还算顺利,不过想造出我们那里的那种,现时点恐怕还不太现实。但是经过改良之后,到是可以介乎于前膛型与后膛型之间。”

    甘宁不明白陆仁与雪莉之间说的是什么,但是在看到雪莉递给陆仁的东西的时候,甘宁多少也明白了点什么……好吧,雪莉递给陆仁的其实就是步枪,而甘宁早就已经玩上了火炮,对火器自然是早就已经有所认知。

    但是这里要着重说明一下,雪莉弄出来的步枪即不是火绳枪、燧石枪,也不是近代型或现代型的步枪……太现代型的肯定是不行的,所以陆仁当初给雪莉定下的目标是汉阳造或中正式。

    可是实际上,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限制了陆仁与雪莉,那就是以夷州现有的条件,根本就不可能大量的生产出现代型枪支所使用的子弹。而枪这玩意儿如果没有子弹,那么在战场上恐怕和烧火棍都没什么区别了……也不是,装上刺刀还能当短矛用。

    这里可千万不要小看子弹这玩意儿生产。在近代和现代,子弹的生产当然是要比枪支简单得多、方便得多,但那是因为许多前置因素都已经达成了的原因。而在现时点,就是这小小的子弹,甚至应该说是那小小的子弹壳的批量生产,就已经难住了陆仁和雪莉。

    很多时候小东西反而难弄,陆仁和雪莉碰上的就是这种问题。手工弄当然是弄得出来,但一则是手工生产的速度慢、产量低,二则手工生产的话在误差精度方面难以保证,而枪支这玩意儿一般来说对子弹的误差精度其要求都比较高,不然轻则卡壳误事,重则直接炸膛,那乐子可就大了去了。

    总之,陆仁和雪莉在现时点能小批量的生产出汉阳造,可子弹却很难整出来。或许再过上个几年,在解决了一些生产工艺方面的问题之后,子弹就可以批量性的生产,但现在却肯定是不太可能的。

    而另一方面,陆仁对火绳枪、燧石枪的装填方式又很不满意,再者火绳枪与燧石枪也没历史传说中的那么好用。同时在这一点上,也千万别小看了汉代时期的弓弩的威力与实用性,要知道汉唐时期的弓弩工艺后来其实是失传了的。而陆仁混了几年,自己可是亲自感受过汉代弓弩的可怕,因此才会深知火绳枪与燧石枪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

    于是乎,陆仁和雪莉就秘密的召集起了一些工匠,在夷州的南部弄起了这么个小镇,为的就是对火枪进行符合自身条件的改良。这一时期别看雪莉总是东一下、西一下的搞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出来让民众们看到,实际上陆仁和雪莉也是在借此吸引民众与外界的注意力,不让旁人留意到陆仁和雪莉暗中在搞些什么。

    这些就不扯了,只说陆仁从雪莉那里接来火枪之后,直接就拉开了枪栓……不是后世步枪意义上的那种枪栓,只是与之相似而已。真要说的话,这玩意儿到有点后膛型散弹猎枪的意思,比如说知名的“九头枪”三管猎枪,也就是从后管放子弹的那种了。

    不过陆仁塞进枪管里的还真是子弹……纸弹!陆仁的手头上有纸,而且能生产出质量非常之好的纸类。陆仁和雪莉就是以纸为基础,用纸来制成外壳包住火药和弹头,制成了一种比较guài yì 的“纸弹”。而在击发原理上,却又与燧石枪有着共通之处。

    所以雪莉之前才会说现在改良的这种火枪“介乎于前膛型与后膛型之间”。总的来说,就是利用一些便利因素,尽可能的简化了燧石枪的前膛上弹,同时弹头在纸壳的帮助下也可以做成圆椎型了,因此也进一步的提升了弹头的射程与威力。不过由于膛压等方面的原因,上子弹的那个“枪栓”就有点大……不大一些、厚实一些也不行啊!

    再看陆仁上好弹之后就向着远处的靶子端起了枪。当时的人不知道该怎么用,陆仁这家伙还能不知道?但见陆仁瞄准了好一会儿之后扣下扳机……

    砰!!!

    命中了标靶?不好意思,完全脱靶,陆仁本人更是在没有防备之下,被强大的后座力给反震得一屁/股坐到了地上,惹得雪莉一阵阵的坏笑。“师兄来了……哦!甘兴霸!你可终于舍得回来了!”

    大院之中,迎接陆仁和甘宁的是雪莉。各自见礼打过招呼之后,陆仁就向雪莉问道:“这里的东西都怎么样了?”

    雪莉抄起一件东西递给了陆仁:“总体上还算顺利,不过想造出我们那里的那种,现时点恐怕还不太现实。但是经过改良之后,到是可以介乎于前膛型与后膛型之间。”

    甘宁不明白陆仁与雪莉之间说的是什么,但是在看到雪莉递给陆仁的东西的时候,甘宁多少也明白了点什么……好吧,雪莉递给陆仁的其实就是步枪,而甘宁早就已经玩上了火炮,对火器自然是早就已经有所认知。

    但是这里要着重说明一下,雪莉弄出来的步枪即不是火绳枪、燧石枪,也不是近代型或现代型的步枪……太现代型的肯定是不行的,所以陆仁当初给雪莉定下的目标是汉阳造或中正式。

    可是实际上,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限制了陆仁与雪莉,那就是以夷州现有的条件,根本就不可能大量的生产出现代型枪支所使用的子弹。而枪这玩意儿如果没有子弹,那么在战场上恐怕和烧火棍都没什么区别了……也不是,装上刺刀还能当短矛用。

    这里可千万不要小看子弹这玩意儿生产。在近代和现代,子弹的生产当然是要比枪支简单得多、方便得多,但那是因为许多前置因素都已经达成了的原因。而在现时点,就是这小小的子弹,甚至应该说是那小小的子弹壳的批量生产,就已经难住了陆仁和雪莉。

    很多时候小东西反而难弄,陆仁和雪莉碰上的就是这种问题。手工弄当然是弄得出来,但一则是手工生产的速度慢、产量低,二则手工生产的话在误差精度方面难以保证,而枪支这玩意儿一般来说对子弹的误差精度其要求都比较高,不然轻则卡壳误事,重则直接炸膛,那乐子可就大了去了。

    总之,陆仁和雪莉在现时点能小批量的生产出汉阳造,可子弹却很难整出来。或许再过上个几年,在解决了一些生产工艺方面的问题之后,子弹就可以批量性的生产,但现在却肯定是不太可能的。

    而另一方面,陆仁对火绳枪、燧石枪的装填方式又很不满意,再者火绳枪与燧石枪也没历史传说中的那么好用。同时在这一点上,也千万别小看了汉代时期的弓弩的威力与实用性,要知道汉唐时期的弓弩工艺后来其实是失传了的。而陆仁混了几年,自己可是亲自感受过汉代弓弩的可怕,因此才会深知火绳枪与燧石枪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

    于是乎,陆仁和雪莉就秘密的召集起了一些工匠,在夷州的南部弄起了这么个小镇,为的就是对火枪进行符合自身条件的改良。这一时期别看雪莉总是东一下、西一下的搞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出来让民众们看到,实际上陆仁和雪莉也是在借此吸引民众与外界的注意力,不让旁人留意到陆仁和雪莉暗中在搞些什么。

    这些就不扯了,只说陆仁从雪莉那里接来火枪之后,直接就拉开了枪栓……不是后世步枪意义上的那种枪栓,只是与之相似而已。真要说的话,这玩意儿到有点后膛型散弹猎枪的意思,比如说知名的“九头枪”三管猎枪,也就是从后管放子弹的那种了。

    不过陆仁塞进枪管里的还真是子弹……纸弹!陆仁的手头上有纸,而且能生产出质量非常之好的纸类。陆仁和雪莉就是以纸为基础,用纸来制成外壳包住火药和弹头,制成了一种比较guài yì 的“纸弹”。而在击发原理上,却又与燧石枪有着共通之处。

    所以雪莉之前才会说现在改良的这种火枪“介乎于前膛型与后膛型之间”。总的来说,就是利用一些便利因素,尽可能的简化了燧石枪的前膛上弹,同时弹头在纸壳的帮助下也可以做成圆椎型了,因此也进一步的提升了弹头的射程与威力。不过由于膛压等方面的原因,上子弹的那个“枪栓”就有点大……不大一些、厚实一些也不行啊!

    再看陆仁上好弹之后就向着远处的靶子端起了枪。当时的人不知道该怎么用,陆仁这家伙还能不知道?但见陆仁瞄准了好一会儿之后扣下扳机……

    砰!!!

    命中了标靶?不好意思,完全脱靶,陆仁本人更是在没有防备之下,被强大的后座力给反震得一屁/股坐到了地上,惹得雪莉一阵阵的坏笑。(未完待续。)

第三百九十九回 乱中取利() 
火枪是好东西,以陆仁现有的条件,如果是像岛国战国时期那些铁匠工坊那样纯手工制作,并且只是制作火绳枪或燧石枪的话,隔三差五的出来个十条八条的其实也没啥问题,那陆仁却又为什么要搞得那么麻烦?

    原因是陆仁这家伙太清楚咱们华夏民众的山寨能力是有多么的强大。那些普通的火绳枪或是燧石枪,你今天弄了出来,信不信过几天就会被别家诸候给山寨出来?

    自身的将领数量和兵力本身就是一个大短板,在一段时间之内唯一能倚仗着用来拉平军事方面差距的,就只有搞这些超前的武器。可是这些武器如果过早的被别家诸候给山寨了去,那自己在武器装备方面的优势不就没了吗?而这也是陆仁会再三的订嘱甘宁与黄忠等人要保守火器这个军事秘密的主要原因了。

    这里不要拿清末时期的事情来说话。实事上早在宋代,华夏大陆上就已经有了成系统编制的火器配置;元代的舰船加火炮则是差点让岛国沦陷,不是当时正好碰上了大规模的台风,岛国可能早就完蛋了;再到明代,军队火器的使用几乎都已经取代了传统的弓弩,清庭的某个始祖可就是被明代的火炮一炮打中帅帐受了重伤,然后就一命呜呼……

    宋、元、明的灭亡都是一种历史必然,更多的是输在了其政治体系上,与火器无关;而清代因为担心民间武装会对他们强势的骑射领域产生威胁,所以别说是火器了,就连民间平常的练武与民众集会都不允许,所以限制了华夏大陆后来的火器发展,到后面才会被西方已经十分先进的火器打得……算了不说了。

    但这里也有一条得注意一下,就是在十几二十年之后,华夏民众其强大的山寨能力就已经体现了出来。自我开发在那时虽然还没啥戏,但是山寨仿制却没啥问题,其中最经典的山寨例子恐怕就得属德国的毛瑟手枪ed9,华夏的山寨货则是大家一般所熟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