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本三国一路人-第7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转眼便已是天明时分,而陆仁这一夜都没有睡,一直在府坻的庭院之中等着些什么。

    等到天再亮上了一些,雪莉的电信传了过来:“主人,孙权一行人的船只已经启航了。”

    陆仁回信:“人员和船只的安排都没有问题吧?”

    雪莉:“我办事,主人你放心就是了。安排给孙权的船只只是一般的帆动力船只,船工也都是一般的吴郡陆氏子弟。”

    陆仁又问了些相关的情况之后,就表示满意的结束了与雪莉的通讯。之前说是说调自己的应急用船只送孙权回去,可实际上陆仁的五只应急用船只都是有蒸汽动力的快船,这尼玛陆仁又哪敢调给孙权用?孙权要是一回到江东再扣了下来,陆仁找谁说理去?

    所以陆仁早在食铺里就决定要放孙权回去的时候,已经给雪莉发去了通讯,要雪莉赶紧去码头另行调配船只与人员,陆仁自己则是拉住了孙权,给雪莉争取点时间。当然了,陆仁也正好和孙权谈一谈心,向孙权摆一摆姿态。

    好在码头这里吴郡陆氏子弟的往来船只一向不少,雪莉要调用几只并不是难事,就是要安排货物与行程中的水粮什么的要花费一点时间,所以孙权在赶到码头登上船只之后,仍然是直到天明时分船只才离岸启航。至于陆仁交给孙权的那枚令符,则被雪莉派去的人找了个借口给收了回来,毕竟这玩意儿可不能真的落在了孙权的手上。

    现在孙权已经离了码头,陆仁的心里算是一块大石落了地。抬头看看已经在渐渐高升的日头,陆仁摇了摇头叹息道:“这尼玛闹的老子是一夜没合眼啊……唉,这天都亮了,蔡琰她们几个也都起来了,这尼玛老子又该抱着谁睡?或许老子真的应该去找几个给老子暖床的丫头?”

    这时的时间已经是建安十三年的三月了。

    刘备帮助刘琦发动政变,再到接下来的曹操派出先头部队进攻荆州,还有后面的刘琮与蔡瑁向曹操的先头部队……暂时还不能说是投降,而应该说是求援,反正也就那个意思了。总之,这时的刘备势力主要集中在当时荆州的东部地区,曹操的军队和刘琮的部队则主要是占据着如襄阳、江陵这几个荆州重镇。

    而就目前的局面来看,曹操的先头部队吃不掉早有准备的刘备,反过来刘备却也没办法把曹操的先头部队以及刘琮势力给赶出荆州,因此暂时来说双方还是处于一个拉锯胶着的状态。当然,明眼人都知道这是曹操的主力部队不还没有南下,一但曹操亲自率领主力部队南下,刘备要能抵挡得住曹操的大军那才是怪事。

    其实哪怕是在现在这个时候,刘备与曹操的先头部队仍然时不时的就会小小的打上一仗,因为刘备方面想在老曹南下之前尽可能的多抢到一点优势,反过来曹操的先头部队又哪里会让刘备的这种心思得逞?

    只是如此一来,荆州地区的百姓们可就吃不消了。而目前的这些战事,基本上也主要都集中在当时的荆州北部地区,荆南地区至少在暂时来说,还没有受到什么大的影响……但真的就没有影响了吗?

    荆南,桂阳城。

    城楼之上,桂阳太守赵范正在紧锁着眉头,看着城中一拔拔背着大包小包、牵儿拖女的民众们离开城池,往东南方向出发的场面。本来赵范作为一郡太守,对这种人口流失的事件肯定是要出面管一管的,但此刻的赵范却很清楚这档子事他管不了。

    是啊,他到是想管,可怎么管?这些离开的民众,绝大多数都是荆北那边躲避战乱的流民,而不久之后荆州会是个什么样的情况,赵范又哪里会不明白?赵范是可以下令禁止百姓离开,但又真的就能拦挡得住吗?这要是万了个一的真的把民众们给逼急了再闹出事来,赵范也只能是吃不了兜着走好不好?其实也别说这些民众了,真要是到了某个份上,赵范自己都想开溜闪人。这尼玛谁知道曹操的大军过来,自己到时候能不能保住小命来着?

    其实赵范的为人还是可以的,或许虽然算不上是什么好人,但至少也不是什么奸邪之徒。所以在面对现在这样的情况的时候,赵范苦思许久,最后是下了这样的令:

    “传令各处军士,百姓们若要离去,任由他们离去也就是了,军士们只要把持好各处的治安即可,不得对百姓有所阻拦,更不可趁机劫掠百姓。如有违者,斩!”

    于是乎,一批又一批的民众在桂阳稍作休息,补充了一下路上所需的干粮之类的东西之后,就顺顺利利的离开了桂阳。而在这个时候,赵范一开始也很不明白这些百姓出了桂阳还往东南方向走是什么意思,因为出了桂阳再往东南方走的话,那可就都是很荒芜的山区地带了。即便是越过了荒芜的山区地带,到达的也将会是贫瘠的沿海之地,这些百姓到了那里又该怎么生存?难道说一个个的全都下海去捕鱼为生?这不太现实好不好?

    直到有一天,一只从长沙那边过来的商队在桂阳暂歇,向民众们说出了一些话被赵范的部下听见并转告给赵范的时候,赵范这才明白了些什么……

    (昨天一号,瓶子休息了一天……一个月也只有这么一天。)(未完待续。)

第三百八十一回 偷荆州人() 
“爹爹,我们为什么要离开家啊?”

    “傻孩子,爹爹也不想啊!但是不逃不行,咱们那里就快要打大仗了,现在不逃,到时候可能咱们一家老小都得赔进去。”

    “那咱们现在要逃去哪里?”

    “爹爹也不知道,走一步算一步吧。不过听说只要跟着那些人,咱们就能到一个好地方重新安居下来……”

    ……这些可能是荆州出逃的流民们中最常见的一段对话了。而流民流民,本身就有着一种盲从性,犹其是当自己不知道该往哪里去的时候,就会很自觉的跟着领头的人走。

    且说陆仁在穿越之后,打从正式出仕任职开始,就几乎一直是在跟流民群体打交道,所以对流民群体的这种心态,陆仁也是格外的清楚。现在陆仁要做的事就是趁着赤壁之战的这个时期从荆州地区偷人口,在这一类的事情上当然是早有准备。

    就比如说韶关到桂阳的这一段路吧,其直线距离不到两百公里,陆仁却调派给了徐庶不下二十支的“商队”,而这些“商队”跑商都只是兼职,真正的目的就是在引导着荆州地区的流民顺利的前往韶关,到了韶关之后再引导着流民沿曲江南下抵达广州。等到了广州事情就方便了,从广州坐船出海,沿海岸线往东北方向抵达泉州,再从泉州改道前往夷州。

    老实说这条路线其实可真有些远,像广州是在广东省的沿海,泉州则是在福建,这两处之间的海程就有将近八百公里。不过陆仁手头上的南方海路线,也就是夷州gt;泉州gt;广州gt;珠崖这四个主要的点之间是早就已经打通了的,海路方面并不存在什么问题,所以真正难走的反到是桂阳至韶关之间的这段路。

    为了保证桂阳至韶关的这段路程,陆仁可是特意把徐庶派了过去坐镇在泉州。其实陆仁是很想让徐庶直接去广州的,但是考虑到泉州对夷州防务的重要性,也只能是让徐庶在泉州对广州那边进行调度。不过陆仁可是派了两个好帮手给徐庶,其一是徐庶从夷州出发的时候就把邓艾给带在了身边,其二就是陆仁另外下了令,把徐庶的好哥们儿石韬给调去了广州。有这个三人组合,再加上泉州与广州之间有电报通讯,相信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才对。

    陆仁会选择长沙gt;桂阳gt;韶关gt;广州gt;泉州gt;夷州这样的一条路线也自有其道理。就比如说长沙至桂阳这条线,如果是直接往东走再转向泉州的话,不但陆路距离过长路上还多山,最关键的是路上要进入孙权的地盘,而孙权会坐视这些流民不管,任由他们穿过自家的地盘前往泉州?这恐怕用脚趾头想都能想得到是不太可能的事好不好?

    其次陆仁还考虑到除了夷州之外,广州、泉州、珠崖这三个点都需要补充人口基数,而且流民们也不见得就都愿意乘船出海前往夷州,那么不愿意前往夷州的,就可以顺路的把他们安排到广州、珠崖和泉州。其中珠崖不算顺路,但也只是从广州出发往西南方向约五百公里左右的海程而已,陆诚和陆信这两年可一直就在珠崖那里建设着珠崖矿场,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很大。此外现时点的广州本身还包括着后世的澳门和香港,对人力资源的需要同样少不了。当然了,这个时候的澳门和香港可没有后世那么重要的地位,主要是作为次一级的码头地点来使用。

    陆仁算过这样的一笔帐,就是从老曹南下荆州时开始,除了赤壁之战这场大仗之外,还有很多乱七八糟、零零碎碎、小打小闹的小仗。具体的不去管他,反正荆州会有很长一段时间的动荡期就对了。而借着这段动荡期,怎么说也应该能从荆州地区偷来个十万左右的人口才对。

    这可不是扯淡,荆州在赤壁之战之前有十多年的安定期,刘表奉行的又是一个不惹事,只在自己的地盘上安心发展的策略,所以当时荆州地区的人口基数很高,单单一句“带甲十余万”就足以证明荆州地区的人口数量了。有着这样的底子在,陆仁借着荆州陷入战火的时机偷个十万左右的人口貌似真的不难。说句开玩笑的话,这就好比是在游戏中用百分比型的吸血技能,从皮脆血薄的角色身上当然吸不到多少血,但是从血牛型角色的身上吸血可就不一样了,而现在的荆州地区不就正是一个“血牛”一般的存在吗?

    却说陆仁在夷州搞完节庆,时间就已经来到了建安十三年的三月,而刘备与刘琮之间的夺权之争是在正月,也就是说荆州地区的仗都打了两个来月了。这两个来月的时间里面,荆州地区会产生多少躲避战乱的流民,这只怕谁都没办法算清楚。

    不过现在身在广州的石韬可能相对的知道一些,这会儿就正坐在电报机前“嘀嘀嘀”的拍着电报,但是如果陆仁知道石韬现在正在拍的内容的话,诂计鼻子都会气歪掉……徐庶和石韬都是陆仁集团中的内部高层人员,当然知道电报机是怎么用的。而这两位干脆就自己编了一套代码,手上没啥要紧事的时候居然用这套编码来聊天!

    话说这种事在现代社会中其实也很常见,就是某个圈子里的人吧,明明可以好好说话,却喜欢用圈子里内部的密码来进行沟通,最常见的或许就得属所谓的“黑话”或是“行话”了。而某些it圈里的人,一交流起来往往就是代码。而徐庶与石韬算是某个圈子里的人,本身的关系又非常的好,会有点这样的毛病也很正常。

    好在徐庶在此之前就向陆仁打了招呼,本意是想不影响到其他的几个接收点的通讯,陆仁就干脆的告诉徐庶发报机可以自己调整波段,让徐庶和石韬自己选一个波段好了。而原本的发报机因为是要进行接力式的通讯,北至济州岛、赵雨所在的南皮,南至陆诚、陆信所在的珠崖,用的都是同一个波段。现在因为是要从荆州那边偷来大量的人口,让徐庶和石韬拥有一个自己的波段频道以方便通讯也是应该的事,但陆仁也没想到徐庶和石韬会自己弄套编码出来聊天用。

    这些就不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