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本三国一路人-第6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帮兄长佐理政才稍稍明白一些,原来这数者之间竟可以如此相辅相成且相互促展。像工匠为求制出的器物能卖得更好,势必会改良手头工艺,制出比别人更好的器物方可,反过来好的工具又能让耕农们的耕作更加快捷便利;商人们居中流通,税赋多从商而出……唉,庶鲁钝,一时间竟然说不出什么来,只是在心中有些心得而已。”

    陆仁心说你现在能说得清才怪了,我现在都说不清这里面的所以然来。当初试行的时候陆仁他们都是费了好大的劲才找到当中的平衡点和一些要点,现在夷州一切运行正常,也越来越富足,不能不说是一个很难得的成功。

    彼此笑了几声,这个话题就此放下。又是几杯过后徐庶问道:“兄长,这几日庶还有接触到一些事物……自甘将军远航归来之后,夷州出航的船队日亦频繁。庶一时好奇有参看过兄长的那张海图,心中惊叹天下之大之余对兄长的决策也生出些疑问……兄长,海疆虽有广阔万里,可图之土甚多,但多为蛮荒不毛之地。庶观兄长大计颇有相图之意,是不是有些欠缺计较?”

    陆仁道:“元直是不是想说,我前前后后派出许多的船队,去各处要点建城修港,分散了我手上本来就不怎么充裕的力量?”

    “正是此意。”

    陆仁晃了晃酒杯道:“有些事我现在都解释不清,不过我可以告诉你,这些个地方日后必有大用。也可能这些地方的用处我们这一代人看不到,但是下一代呢?下下一代呢?好,远的不去说他,就说近处,海图中的各处要点就是向当地原住民销售我夷州粮食、布匹的商铺,然后再从当地购回可以销往中原各处取利的诸般特产。更甚者,我还可以在当地掠夺回大量的劳力供我驱使。这两年夷州为什么能发展得这么快?就是因为我用抢掠与购买来的人口解决了劳力不足的问题。”

    徐庶奇道:“只是建立商铺?那兄长为何不攻占下来?”

    陆仁耸了耸肩道:“眼下我根本没有那么多的士子官员去管啊!再者攻掠必有大量的伤亡,而且当地的居民尚且食蛮而不化,如果真的强行用武力征服他们,逼迫他们去劳作,出产我们所需要的器物,肯定会引发他们的不满而奋起反抗。

    “我们现在的力量不足,不能因为一时的贪欲而拖住我并不充足的军力,而且就算是打了下来,随之而来不肯屈服的反抗只怕也会带来无边的烦恼。万一那样别说要他们出产可以取利的器物,只怕连这些要点的立足都难。

    “所以我是选择了这种比较温和的方法,挑合适的地方建港立城,尽可能的不与当地原住民发生冲突,并且与之确立行商互市的关系。既与彼和,我们卖给他们需要与喜欢的器物,他们也自然会以我们所需求的器物来互换……你我在此我不妨说句不客气的话,我这样其实就是能不动武而令其为我所用。等时日稍久,我们再把我们的文化传播过去,相信自然能让他们甘心臣服。”这些到是陆仁从诸葛亮对南蛮采取的政治态度里领悟过来的,并非他原创。

    徐庶歪着头想了好一阵,有些明白了陆仁的想法。别的不说,眼下对夷州产生了依赖性的山越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而且东南亚香料群岛的原住民再怎么好斗也不可能像北方异族,北方异族只要有马就能杀入关中,可这茫茫大海你没有很好的航海技术作后盾根本就威胁不到陆仁这里。换句话说,陆仁的这种以商业关系去征服、利用海岛原住民的方法是行得通的。

    接下来又谈了一些杂事,比如陆诚陆信那头已经在珠崖立稳了脚跟,新城也顺利的修建了起来,珠崖一带因为生活贫困而投奔新城的人很多。还有就是陆仁一直都很挂心的珠崖铁矿也已经找到,所以不久前陆诚拍了电服过来,希望陆仁能马上抽调一批工匠与粮食过去支援。这可是好事,在陆仁的计划中珠崖铁矿是很重要的一个先题条件,因此陆仁是二话不说,当即就着人去办。

    此外徐庶很好奇的问陆仁,像那霸、吕宋那头是怎么回事。陆仁解释说在那里建设可以作为陆仁退路之一的狡兔窟。都说凡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陆仁这样做自然有他的道理。同样的济州岛也在建设中,陆仁是打算把济州岛作为北进高句丽、东袭日本列岛的桥头堡。当然,这些事是一时半会儿也急不来的。

    谈来谈去,话题又转回了中原。陆仁伸手拍了拍徐庶的肩膀道:“

    接下来又谈了一些杂事,比如陆诚陆信那头已经在珠崖立稳了脚跟,新城也顺利的修建了起来,珠崖一带因为生活贫困而投奔新城的人很多。还有就是陆仁一直都很挂心的珠崖铁矿也已经找到,所以不久前陆诚拍了电服过来,希望陆仁能马上抽调一批工匠与粮食过去支援。这可是好事,在陆仁的计划中珠崖铁矿是很重要的一个先题条件,因此陆仁是二话不说,当即就着人去办。

    此外徐庶很好奇的问陆仁,像那霸、吕宋那头是怎么回事。陆仁解释说在那里建设可以作为陆仁退路之一的狡兔窟。都说凡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陆仁这样做自然有他的道理。同样的济州岛也在建设中,陆仁是打算把济州岛作为北进高句丽、东袭日本列岛的桥头堡。当然,这些事是一时半会儿也急不来的。

    此外徐庶很好奇的问陆仁,像那霸、吕宋那头是怎么回事。陆仁解释说在那里建设可以作为陆仁退路之一的狡兔窟。都说凡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陆仁这样做自然有他的道理。同样的济州岛也在建设中,陆仁是打算把济州岛作为北进高句丽、东袭日本列岛的桥头堡。当然,这些事是一时半会儿也急不来的。

    谈来谈去,话题又转回了中原。陆仁伸手拍了拍徐庶的肩膀道:“(未完待续。)

第三百零七回 游走之间() 
“元直别以为他年幼就抱有轻视之心。我这个宝贝徒弟虽然还只是个未曾及冠的少年,平时又显得比较沉默寡言,但是胸中才智已渐露锋芒。表面上看起来,他好像只是精于政务,实际上他却有能够统领军兵的潜质。”

    说着陆仁顿了顿,继而微笑道:“不过他现在年岁还小,得让他多学、多历练才行。之前我让他跟着子良(陆诚)、子真(陆信)前往珠崖营建矿场,就是有要打磨他的意思。这小子也没有让我失望,事情都做得很漂亮。哦对了,元直你这次去泉州少不了要扩建城池、打理城防,士载已经有了不少这方面的经验,能给你帮上不少忙。

    “再一个,我希望元直你介时能多多指点一下他来着,因为行军打仗、出谋画策这方面的事非我所长,教不了他什么,只能靠元直你了。哎,说起来士载追随我之前也是家境贫寒但仍好学不倦,事母亦至孝,这和元直你到颇有几分相似。我想你们应该会相处得很好的。”

    徐庶笑了笑,想了想又问道:“兄长是准备让我何时动身?”

    陆仁道:“没这么快。且不说你还要去学院挑选人手,我这里还得请高将军帮你挑选出两千士卒好让你带去泉州。不过元直你可别怪我小气,兵力方面我只能给你这两千人。”

    徐庶微微一愣:“高将军那里的两千人?兄长,夷州这里你不多留些人吗?”

    说清楚一下。夷州的人口基数一直是短板,直到现在在籍人口也才二十万。按夷州女多男少的那个七比三的比例,夷州的男子数量也就是在六万左右。而且这六万男子还得除掉老年人与未成年人,那么有相应能力的青壮男子大概只有五万。

    有着这样的硬件限制,陆仁手上的正规军当然多不到哪里去,直到现在为止也只有七千人,但即便是七千人,这个数字在内陆地区都已经是超出了正常情况下的极限。你想啊,在那个时代常规的劳作基本上都是得依靠青壮男子去进行,而陆仁在海上力量方面还需要有大量的人手,所以在夷州这里进行生产的青壮男子实际上只有三万左右。

    要按当时一般的状况,等于就是这三万人要养活二十万人,而且还要负担着许许多多的支出项目。这也就是在夷州,要换了一般的地区,经济体系只怕早就垮掉了。为什么陆仁会在夷州拼命的鼓动女性出来工作与消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还不是被人口问题给逼的。而有着这样的前题,再加上女性们都走出了家门,会使得夷州女性的风气开放就很正常了。

    扯远了,只说这七千人是精锐陆军,海上力量没有算在这里面。换句话说,这七千人是陆仁手上最终的防御力量。而徐庶在夷州呆了又不是一天两天,这些事情徐庶当然很清楚。原本徐庶是打算就这么过去,等到了泉州之后再行招募与整编军队。可听说陆仁会直接性的调派两千精锐给他,徐庶已经是相当的意外了。换句话说,陆仁这是给予了徐庶多大的信任来着?

    一念至此,徐庶劝道:“兄长,这两千人马你还是留……”

    陆仁摆了摆手:“我明白你的想法。不过元直,泉州的镇守开不得玩笑,你过去之后再进行招募与整编可能会误事,得有点打底的力量才行。另外嘛,我们的这些陆军训练已久,也该适当的让他们出去长长见识,否则只是练却不让他们见点血的话,恐怕一样的会没有用处。”

    徐庶点点头:“既然如此,我就不推辞了。”

    陆仁话里的意思徐庶明白,这次去泉州正式设立府治,难免的会触及到一些人的敏感神经。孙权先不说,山越那边多少也会有些与陆仁这里不是很对路的部族,到时候会有些争斗是难免的事情。规模虽然不会大,但是让这些训练已久的士卒适当的见见血却正合适。

    又商议了几句,正事算是谈完,徐庶便举起杯向陆仁笑道:“既然愚弟还没这么快就开赴泉州,那么应该还能赶得上兄长你的一顿喜酒。”

    一提起这个陆仁就有点头痛,所以只是干笑了两声算是回应。

    徐庶又笑道:“木已成舟了,就是不知道兄长准备何时迎嫁甄家小姐?只是为何这几日兄长却不曾去与甄家小姐见个面?说起来,甄家小姐这几天也都一直未来上工。”

    陆仁苦笑道:“哪有那么简单?出了这样的事,除非是大家都一样的脸皮厚如城墙,否则不绷上几天的面子,不管是谁都说不过去是不是?”

    徐庶笑而点头:“这到是!女孩子家面皮总是要薄一些的,她如果不躲上个三、五天的,旁人再一议论那可就不好过了。”

    陆仁叹了口气,怪笑道:“元直你知道对这个事,我是怎么形容的吗?”

    “怎么?”

    “俩字儿……矫情!”

    夷州码头上一片繁忙,因为几个时辰之后糜贞便要带领船队出发。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的船队主要目的地是江夏,而不是柴桑。虽说两地之间不过是隔江相望,但意义上却完全不一样。

    小茶楼中,陆仁正在和糜贞作临行前的细谈。

    “别嫌我罗嗦,你到了江夏马上和令兄说清楚,陆、糜两氏既然已经联了姻,我一定会全力支持令兄的仕途。这次的船队中有两千多刀枪兵器、一千弓弩、一千套盔甲,我可是把夷州府库里目前的存货都调动出来了,算是向令兄表一表我的诚意。”

    糜贞悠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