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本三国一路人-第3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妹的,陈登陈元龙不是还在徐州吗?有他就够了啊!哪用得着我跑这一趟?”

    曹操这时忽然开了口:“义浩,你此番赴任不比往常。若在平时,你收拾收拾东西,再带上你的家眷赴任都无所谓。但是这回你等同于领军出征,所以孤希望你能把文姬留在许都……不过你想将文姬带在身边也没关系,婉儿身故之后,你身边也得有个女子为你主一主内事。”

    陆仁一听这话,心里就有点不是滋味。什么叫等同于领兵出征?陆仁是文官赴任好不好?带上老婆一起去任职所在地是很正常的事。可如果和领兵出征挂上了勾……在那个时代带着兵马出去打仗,家眷亲人什么的留在老板那里,说得好听点是老板出钱帮你照顾着,说得难听点其实就是人质。你老曹现在来这么一下是什么意思?

    想是这么想,陆仁也没去争辩什么,因为争着没什么意义,毕竟这种事在那个时代就是规矩。再说陆仁要是急了,说不定反而还会惹来曹操的猜疑。而在现在这个时候,陆仁真不想和老曹之间闹点什么不愉快的事出来。

    因此陆仁就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向曹操频频点头道:“这样也好。其实文姬的身体一直以来也不怎么好,每到冬春交替的时候就会犯一段时间的小病,实在是不适合在路上奔波,所以我就先不带着她吧。不过我如果要在徐州久呆的话,还希望曹公能在差不多的时候把她送到我的身边来。”

    可能是陆仁的回应让曹操觉得比较满意,就微笑着向陆仁点了点头,接着就示意陆仁赶紧回家去准备。

    陆仁刚一离开曹操那里,骑上马之后还没走出去多远,郭嘉就追了上来。陆仁看出郭嘉可能是有话要说,就放缓了马速,与郭嘉徐徐的策马而行。当走到近处无人之处时,郭嘉才压低了声音向陆仁道:“义浩,你到徐州之后,若见势头不对,就趁早离去,归返师门吧。”

    陆仁一愣,扭头看了看郭嘉,再一沉吟之后就问道:“老郭,你跟我说实话,我这次被调任去徐州镇抚州情,该不会是你向曹公建议的吧?”

    郭嘉轻叹了口气道:“没错,是我建议主公这么做的。不过从公而论,现在由你去镇抚徐州也的确是再适合不过。若是计以私谊……你小子别跟我说你看不出来袁绍势大、主公势弱,主公虽决心与袁绍决战,而且也有着一拼之力,那也是被逼无奈之下不得不走这样的一步棋。而这一仗实在是太悬了,谁都不知道最后会是谁胜谁负。”

    陆仁道:“所以你就给我弄来了这么个差事,让我躲到徐州去?万一曹公有败亡之相,就让我弃官而逃?”

    郭嘉点点头:“的确是这样。义浩啊,当初是我把你拉到主公麾下的,所以万一事有不济,我也希望是再由我把你送离。总之义浩,你听我一句话,看看合适你就走吧。至于文姬之事你大可放心,就算是你跑了,以主公与蔡中郎的旧谊,也断然不会为难于她的。即便是袁绍,多少也得顾着点面子。”

    “……”

    陆仁沉默了一阵,缓缓摇头道:“老郭,我谢谢你的好意,不过我既然已经决定了要把那件事做下去,就不想半途而废。而且有很多的事,你也不用为我担心。我这么跟你说吧,我如果到了某个时候真的想走,恐怕这天下间没有人能拦得住我。”

    郭嘉很是着恼的道:“你这又是何苦?只是为了一个女人而已!”

    陆仁道:“我自己也说不清楚。其实到现在都半年多了,我自己也曾经问过自己好几次,这样做下去到底是对还是错。可是老郭,你也该知道人往往都是很怪的。明明知道是件错事,可如果不去做,这心里面就是会觉得不舒服……行了你也别说什么了,署衙那里我还有些事情没交待完,回了家还得收拾东西,觉得有点忙不过来。等什么时候有空,我再找你喝酒。”

    说完陆仁也不理会郭嘉,一扬鞭就此离去。郭嘉无奈的看着陆仁离去,心中暗道:“明明知道是件错事,可是不做就心里不舒服?你小子以为我就不是这样的吗?可是你小子知不知道,当时我如果不这么做,你的这条小命会有多悬?唉……”(未完待续。)

第四百零四回 张绣送兵() 
陆仁的府坻之中。↑,

    “什么!?先生你在这个时代被调去徐州镇抚民情!?”

    陆仁回来之后把话一说,陆仁身边的这几号人就如果炸了锅一般。陆仁无奈之下,把别的人都赶出了书房,只留了糜贞下来商议:

    “妹子,一开始我也老不乐意,不过冷下心来仔细想想,感觉也没什么不好的。任何事都有利弊两面,不是吗?就像现在我去徐州,正好可以借此之便把海运给重新弄起来。你呢,就暂时留在许都,而我给你那些东西,你记得在暗中把能变卖的全都变卖掉,反到是田产什么的则别去动,那个一动就太容易惹来旁人的注意了。

    “然后你就开始把许都这里我们两家的宗族子弟用行商贩货的名义暗中派往徐州,好在我们在许都的宗族子弟并不多,两族加起来才不过六、七百人,若是只带走那些以宗族为念的直系子弟那数量上还会少上一些。不过为防万一,你还是得玩玩偷梁换柱。至于怎么玩,应该不用我再跟你说吧?”

    糜贞点了点头。所谓的偷梁换柱,就是他们这里的人迁走了一拔,糜贞就马上从流民里再招一拔。反正这年头流民多得是,只要肯出钱粮招人那就是一招一大把。而曹操的人就算是再盯着陆仁不放,也不可能把陆、糜两氏的宗族子弟全都盯起来吧?

    不过陆仁还是有点不放心,就再次提醒道:“此外你还得记住,在曹袁大战未起之前,迁走宗族子弟的事先不要急着做,要到战事打起来之后再迁,因为战事一起,曹操必然身往前线,后方的这些个小事他根本就顾不上了,这样我们的事才会安全许多。”

    “嗯,我明白了。”糜贞接着点头。

    陆仁接着道:“还有。从现在开始,这些宗族中事我在明面上不会去管,而是会只顾着官场政事,这样曹操才会认为我现在就是一心一意的想报仇。然后在这段时间里。我们每次行商贩货得来的商利,我希望你能舍得拿出当中的一部份来捐入仓廪……”

    糜贞直接打断了陆仁的话道:“我明白你的用意,主要还是为了掩人耳目。曹操见你这样不计私产的把钱粮都投入到战事当中,会更加以为你只存着复仇之心而一心助他破袁,那在我们的宗族之事上便会愈发的疏于防范。

    “而且我们投入得越多。他得利越大,还会更加希望我们能多派商队行商取利,这样我们暗中迁走族人的事也会方便上许多。等到大战打完,诂计我们的族人也都迁得差不多了,那时你再暗中隐遁他也会制肘不了你。”

    陆仁连连点头:“嗯嗯嗯,我就是这个意思。看来你记得很牢,我也就放心了。话说这回老曹他还真的是让我既有点寒心也有点担心,这不连要以文姬为质的话都说出来了吗?本来这回我是想带你去徐州的,但想到了这一节我就没敢带上。再者,我如果带着你回到徐州……”

    糜贞道:“我没那么笨。现在我两位兄长都下落不明。徐州的那些狼正在借此机会并吞掉我们糜氏一族旧有的产业,这个时候要是我跟着你一回到徐州,岂不是会惊动到那些豺狼?到时候不但我们的事会做不了,只怕还会给你添上许多的麻烦。”

    陆仁表示赞赏的点点头。这或许是糜贞最出色的地方之一,就是在利与弊的面前毫不含糊,能省下陆仁不少的心。

    这时蔡琰步入了房中。刚才陆仁弄得大家都炸了锅,蔡琰得帮着陆仁让那些人安静下来,所以是这会儿才回来。再听陆仁与糜贞商议了几句之后,蔡琰忍不住问道:“义浩,我和小贞不能跟在你的身边。这是没办法的事,可你的身边总得留几个亲近之人。”

    陆仁道:“我想过了,我这次就把诚、信、兰他们三个带上。本来还想带上陆方的,可是你这里也得留个可靠的人。”

    蔡琰没有再说话。满怀心事的望了陆仁几眼。有心想说几句话,好让陆仁别这么较真。可是最后最后,蔡琰还是把不知多少次想说出来的话给强咽了回去。

    曹操是给了陆仁三天的准备时间,而这三天也是一转即逝。到今天天明时分,就是陆仁动身启程的时候。

    一番相送之后,陆仁就让蔡琰他们回去。自己带着身边的这点人往徐州进发。可是在走出一段路之后,却听见后面有一阵阵的马蹄声传来。讶然之下探头出头,还没来得及张望,就听见有人大喊道:“陆仆射,请稍候!”

    陆仁一听这声音就愣了:“张绣?他也赶来送我?不过他带着这么多的骑兵干什么?”

    陆仁赴宛城劝降张绣是在几个月前的秋季,而张绣在投降曹操之后,得到的官职、待遇之厚,实在是超乎于张绣的料想之外。别的都不说,单单只是张绣过千户的食邑就让张绣欣慰不已,而连带着的,张绣对陆仁也就格外的亲近。

    说实话,陆仁在这件事上不过是捡了一个顺水的便宜,但又有谁会知道?至少对张绣而言,陆仁对他张绣是有恩的。而除去报恩之心以外,张绣也因为还带着几分私心,所以对陆仁才会格外的亲近。就比如说在这几个月里面,张绣一听说陆仁有空,就会请陆仁去张绣那里赴宴,还送了陆仁不少的礼物,反正是表明了一副想和陆仁深交的姿态。

    就这样到三天前,陆仁接下了调赴徐州的任务的时候,张绣是因为正好有任务没在许昌城,所以暂时还不知道,直到昨天夜里回来的时候才听说到。这一听闻可不要紧,把张绣给急了个够呛,于是夜里连觉都不睡的忙活了起来。等到忙完了再小睡一会儿醒来,陆仁都已经出发了,张绣当然是二话不说,带着人马就追了上来。

    二人见面之后客套了几句,张绣又送上了点礼物,陆仁也就顺手收下了。本以为事情到此为止也没别的了,张绣却拉住了陆仁的手,再往后面一指道:“陆仆射,这三百子弟骑兵,你带在身边听用吧。听说徐州民情不稳,有绣的这些子弟骑兵在,或许可以以备不时之需。”

    “什么!?”

    不提陆仁那头如何,现在先来看看袁绍那头的情况。沮授与田丰根据当前的时局,向袁绍提出了两点比较中恳的建议。

    第一,对于袁绍北方尚在苟延残喘的公孙瓒残部,沮授与田丰建议袁绍让张郃、高览率兵三万过去清扫一下也就行了。因为现在的公孙瓒残部已经没有了什么实力可言,以张、高二将的能力,带三万步骑过去清扫公孙瓒残部根本就绰绰有余。对于一个已经无力回天的对手,实在不值得动用过多的兵力、浪费那些不必要的钱粮。

    第二,袁绍真正的对手是曹操,而曹操整体上的综合实力并不比袁绍差多少,可以说袁绍目前主要的优势还是体现在地广人多,也就是家底厚、兵力足上。此外袁绍没有后顾之忧,在外交关系方面也比曹操要好得多……说实话,曹操一直以来基本上是见肉就咬、逢人便打,所以可说是到处树敌。不过对早期的曹操来说那也是没办法事的,因为那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