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本三国一路人-第12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烦着心,忽然有人来报说陆仁的使节到了建业,并且求见孙权,这让孙权和鲁肃当时就是一愣,心说怎么来得这么巧?

    巧个毛线,周瑜人在锡兰,信要送到孙权的手上肯定要经陆仁这边的手,所以信和使节的时间点荀彧都是算好了的。换句话说,就是要让孙权看过这封信之后,使节才过去说话。

    陆仁的使节正式求见,孙权也不敢怠慢,所以马上就按照正规的礼节去接待。等见到了人,孙权和鲁肃却发觉是老熟人赵雨……赵雨虽然是女孩子,但却是陆仁手下的头号外交官,虽然说常年是负责与曹魏方面的外交活动,但孙权这里也真没少跑过。

    不过孙权和鲁肃在看到是赵雨的时候却有些头痛,因为他们可都领教过赵雨的厉害,为此还感叹过怎么这世间的奇女子都跑到陆仁那里去了。这些其实是时代观念的问题,说得太多也没多大的意义,不过孙权这边,或者说曹刘孙三家都或多或少的受到了一些陆仁的影响,在境内开办了一些女子学校,并且试着让成绩优秀的女性去负责一些合适的工作,效果还不错。

    这些不扯,该走的过场、该说的客套都搞完之后,孙权就向赵雨问起了来意。赵雨也不含糊,直接就取出了随身带着的地图道:“公瑾兄的来信,吴候想必已经看过了吧?”

    看看孙权点头,赵雨就捧起了那卷地图:“我家主公(正式的场合赵雨称陆仁为主公,平时则是称陆先生)事后觉得在事情平息之后再划桂阳郡于吴候未免有些不够诚意,所以决定现在就将桂阳划于吴候。这里有主公写来的亲笔书信,再就是这份桂阳郡的地图一并奉上。而吴候接收桂阳郡的官员一到桂阳,与现有的官员完成交接诸事之后,桂阳的原有官员就会撤离。”

    此言一出,孙权也好,鲁肃也罢,还有厅中的一众幕僚全都呆在了当场。幕僚们呆住是因为他们还不知道周瑜写给孙权的信上是什么内容,所以一听说陆仁划出桂阳给孙权都不明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至于孙权和鲁肃则是压根就没想到陆仁竟然会这么爽快。这才刚刚在头痛着这口肉要怎么做才能吃进肚子里,陆仁就直接的把肉给扔出来了?

    厅中是一片呆滞,居然没有人去接赵雨的话。而赵雨看了看这气氛,不由得轻声笑道:“吴候这是要让小女子亲手奉上此图吗?就不怕小女子也学荆轲来个图穷匕现?”

    这明显的就是一句玩笑话,到也逗得厅中一片的讪笑。孙权回过神来,赶紧让侍从去赵雨那里接过地图和书信。只是孙权固然是美滋滋的,旁坐的鲁肃却好像是想到了什么,脸色马上就变了几变……

    (前些天和书友q聊,他说很欣赏瓶子这破书的一个地方就是有很多勾心斗角的情节,瓶子回头看看好像还真是这样,而他建议瓶子去写官场文来着……瓶子不写那个。另外明天国庆,瓶子要外出活动,多半来不及更新,大家理解下哈!)

卷三 第三百四十二回 逐一应对(五)() 
深冬之季的荆州,大地已盖上了一层厚厚的白雪。

    雪景很美,诸葛亮这时也是难得的得了一会儿闲,正站在窗前观赏着雪景。

    自建安十二年出仕于刘备,到现在已经十七、八年了,当年二十六岁的年青人,现在也已经是四十五、六岁的中年大叔。不过按照汉代三十六岁就可以以“老夫”自居的习惯,诸葛亮也差不多可以划入“老夫”一系之中。

    在原有的历史上,诸葛亮由于庞统的阵亡、刘备的取川失利而率军进入川军增援刘备,之后诸葛亮基本上就是把根扎在了川中,直到病逝于北伐的途中。

    不过从整体上来说,诸葛亮的入川其实是有些迫于形势,再从刘备入川时是把诸葛亮给留在了荆州来看,《隆中对》里的“择一上将出宛洛”里的“上将”,本来应该是诸葛亮而不是关羽。要知道诸葛亮从小在荆州长大,对荆州的状况十分的了解,再联同上诸葛亮自身的才干,诸葛亮的确是最适合的人选,至少是最适合的人选之一,关羽、张飞等人都得往后排。

    而现在的情况是由于陆仁的介入以及所引发出的那一系列变故,使得庞统在刘备取川并没有失利,而且庞统也并没有阵亡,使得诸葛亮到是因此而继续留在了荆州。不过刘备留给诸葛亮的关羽和张飞嘛,却因为刘备在对西域联军作战的时候负伤一事而不管诸葛亮的赶去了汉中,闹得那时的诸葛亮在荆州差点出事。

    后来西域联军被击溃,刘备也觉得诸葛亮的身边不能没有一些能打的人物,就把赵云和魏延给回调到荆州。赵云不用多说,谁用谁放心;至于魏延嘛,这家伙本来就是荆州系的将领,应付荆州方面的军事问题也没什么问题。

    再就诸葛亮本人而言,虽然前前后后的有着不少的波折,自己驻守荆州也少不了要和孙权那边不断的扯皮,但总的来说刘备集团也还是在按照《隆中对》的大体设想在走,所以诸葛亮还算是比较欣慰的。至少比起原有的历史上这时的诸葛亮已经是处于那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状态,现在的诸葛亮还没那么累。

    至于北伐曹魏之事……且不说这个事本来就是一种政治口号,就说诸葛亮本人也是相当务实的人,他在《隆中对》里就明确的指出“待北方有事”才能有所行动,可现在的曹魏那边又哪有什么变故可言?所以在此之前,守好地盘、积蓄好实力才是硬道理。

    总之一句话,关羽会大意失荆州,但这种事却很难发生在诸葛亮的身上。再以诸葛亮那种“诸葛一生唯谨慎”的作风,一生之中最大的失误也可能就只是在街亭之战里错用了马谡而已吧?

    其实现在的诸葛亮也挺累的,毕竟在荆州这里经常要和孙权那边就荆州问题扯皮不断,不过不会像原有的历史上受刘备托孤之后在川中独挑大梁那么累而已,诸葛亮也完全应付得过来。所以在这个时候,忙完了荆州今年秋后的那些事情的诸葛亮也能忙里偷闲的赏一赏雪……就是在这样的天气,诸葛亮还是习惯性的会手执羽扇,时不时的还要摇上几下的那种作派着实会让人看着有点蛋痛。

    吹了几下风,身上难免会有点冷,诸葛亮就顺手抄起了手边的暖酒灌了几口,然后就接着欣赏雪景,但这会儿的诸葛亮的脑子里在想些什么,旁人就不得而知了。只是正在这看似难得的悠闲的时候,黄月英却领着马谡匆匆的赶了进来,诸葛亮扭头一看二人的神情就知道有事,连忙放下酒瓶再向二人问道:“何事惊慌?”

    马谡一身的风尘,显然是刚赶回来的。这会儿见了诸葛亮也来不及行礼,而且以他与诸葛亮之间的关系也不用讲究太多,所以是直接抄起了暖炉上的另一瓶暖酒,去盖之后一仰脖就咕咕咕的灌下了肚中。暖了暖身再缓过来这口气之后,马谡就急道:“大事,大事!陆仁有意的要将桂阳郡划给孙权!!”

    这里顺便说一下,对于荆州的白氏五常,陆仁当初也动过念头,不过赤壁之战前的陆仁基本上可以说是一穷二白,像徐庶、甘宁、张仲景这几个人才都是连拐带骗的才整去了夷州,而且陆仁能拐来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原因,那就是徐庶这几号人当时基本上是什么都没有,陆仁拐起来比较方便,大致上的意思就有点像是不成气候的小公司招到了几个急于求职的人才。

    但像白氏五常这种荆州本土的士族名士有着自身的家族背景,属于不是那么急于求职的人才,以陆仁当时的背景也引发不了他们的兴趣,所以他们最多也就是把陆仁当朋友,陆仁想打他们的主意根本就没戏。

    也正因为如此,白氏五常仍然像原有的历史上那样在刘备拿下了荆州之后投奔了刘备,之后白眉马良跟着刘备去了川中,马谡则跟在了诸葛亮的身边当助理,很多时候也负责与陆仁之间的贸易往来而常去桂阳。而这时的马谡,就是刚刚跑完今年刘备与陆仁之间的冬季贸易,刚刚从桂阳那里回来……

    “什么!?”

    听到马谡带来的消息,诸葛亮心中立时就是一惊,甚至惊得连手里的羽扇都一下没抓住而掉在了地上。要知道不管是刘备还是诸葛亮,都非常的重视与陆仁之间的外交关系以及带出来的这份贸易关系,然后在此基础上,桂阳郡在陆仁手里的重要性便不言而谕。现在突然听说陆仁要把桂阳郡划归孙权,诸葛亮这里会不大吃一惊才怪了。

    大惊之下,诸葛亮连羽扇都顾不上捡起来,急急的上前两步向马谡问及详情,马谡则把这次去桂阳的事情大致的说了一下。原来马谡这次过去跑贸易,到了地儿之后虽然顺利的拿到了与陆仁方面约定的货物,但也被桂阳那里陆仁方面的官员告知说桂阳郡马上就要划归孙权,因此这一批的货物是最后的一批,之后的订单什么的则要看刘备与陆仁协商之后的结果。而马谡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一听说这个消息就知道大事不妙,所以是把货物的运输这些事扔给了手下人,自己是快马加鞭连夜的赶回了江陵向诸葛亮报信。

    问完了那些相关的事情,黄月英也把拾起来的羽扇递到了诸葛亮的手里。作为诸葛亮的老婆,她知道诸葛亮要冷静思考的时候,手里可少不了这玩意儿。而诸葛亮接过羽扇之后一边轻摇着,一边在屋中来来回回的踱起了圈。良久过去,诸葛亮把问询的目光递向了马谡和黄月英:“这件事你们是怎么看的?”

    马谡低头不语,应该是还没有组织好要说的话,而黄月英那也不是省油的灯,更重要的是黄月英以“留学生”的身份在夷州学习生活过,对陆仁那里的事情有着比较深的了解,所以在这方面的事情上她的反应到是要比马谡还快上一些:

    “还能怎么看?前些时候曹丕借机生事,而陆南海远征在外,有些鞭长莫及。所以眼下除了要及时的应对曹丕之外,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稳住孙权,因此划桂阳与孙权一事,说白了无非就是向孙权划土求和。”

    诸葛亮点了点头,却再次将目光递向了马谡。而马谡这个人吧,如果只以街亭失守一事来衡量他的话那也是一个错误之举,事实上马谡虽然不是一个合格的将领、统帅,却绝对是一个合格的参谋,要不然也不会深受诸葛亮的器重。

    此刻面对诸葛亮递过来的目光,马谡这边的要说的话也组织好了,就向诸葛亮和黄月英缓缓的道:“嫂嫂说得没错,但事情也没那么简单。说起来,陆仁绝非等闲之人,留守夷州的荀文若也同为多谋之士,他们难道会不清楚孙权就是只喂不饱的恶狼?今虽划地于孙权,但这其中若不是另有深意,岂不是在鼓励孙权进一步的图谋于陆仁?反正在下是不相信他陆仁会做那么愚蠢的事情。”

    诸葛亮又点了点头,示意马谡接着往下说。马谡则是又思索了一下之后才道:“依在下之愚见,我们这次只怕是要被陆仁给拖下水了。而且我们即便明知这是陆仁挖出来的一个坑,在当前的局势之下,我们也是不得不往这个坑里跳。”

    诸葛亮这时长长的叹了口气:“幼常真的是深明吾意矣!”

    说着诸葛亮回到了案前,抬头望向了墙上挂着的一份地图。这份地图是黄月英在夷州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