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本三国一路人-第11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道说陆仁会差周瑜和孙尚香的那点水军力量?真要说白了,陆仁的目的还是要把孙尚香和周瑜,进一步来说就是要把江东孙权仍旧绑上对外战争的战车。

    陆仁在从安息回到夷州之后,荀彧就向陆仁分析过如果真被安息从海路打过来,安息方面就很有可能会设法联系孙权对陆仁进行夹攻。而在这一点上,安息……或者应该说婉儿的目的是对陆仁进行“复仇”,再加上安息较远,因此对攻占地区的兴趣可能不是很大,也就是说战事一但打起来,可以占据陆仁现有地盘的人将会是近水楼台的孙权。而在如此之大的利益的面前,孙权会作出什么样的选择就很难说了。

    而且安息方面对于战争的理由也很好解释,完全可以借口说是想破除陆仁一直以来对海运方面的垄断,在打通商道之后好与孙权之间进行更大规模的贸易往来。这里要说清楚,华夏的禁海政策是从明代中期才开始的,而在明代中期以前华夏并没有禁海政策,甚至在宋代的时候,华夏的海运贸易能力堪称世界之最。也不扯远,事实上在汉末三国时代,江东孙氏的外海贸易就十分的发达,现今出土的许多文物都足以证明当时的孙氏集团靠着海运贸易赚了不少钱。

    总之,孙权方面是很清楚海运贸易有着多么巨大的利益,借如说到了某个时候,安息那边以海运贸易这样的巨大利益来诱惑孙权的话,谁敢说孙权还能把持得住?更何况还可以寻机占据陆仁现有的这些发达地区。这两方面的利益加起来巨大到了何等的程度?是问天下间又有几个人能在这么巨大的利益面前不动一动心?

    所以陆仁和荀彧在反反复复的商议过之后,就决定无论如何也要把孙权给拖下水。或许在巨大的利益的面前,战争的仇恨神马的都无所谓,但至少在某些事情发生之前,陆仁还可以设法去控制一下,也因此才有了现在叫周瑜和孙尚香回夷州备战的事件。

    当然了,有些事情周瑜由于局限性的原因,了解得不怎么全面。但陆仁是打算把孙氏集团仍然给绑在战车上的事,周瑜是猜得到的。不过对于现在的周瑜来说,在居庸关这里装够了逼就适时的抽身而出,免得在这个关系复杂的是非之地惹出些不必要的是非,却也符合周瑜目前的思路,所以对现在回夷州一事,周瑜会举四肢表示赞同。至于接下来会是个什么情况,那到时候再随机应变吧……

    夷州,莽甲。

    “义浩,吕玲绮回电,说周瑜和孙郡主已经率江东子弟离开了居庸关前往辽西,诂计用不了太久就能回到夷州。”

    陆仁听了荀彧的汇报就放下了手里的笔,伸手揉了揉太阳穴道:“以孙大郡主的脾气,没给我们添什么乱子吧?”

    荀彧微微一笑:“有周公瑾在孙郡主的身边,还怕说服不了孙郡主吗?再说吕玲绮虽然心眼不够用,陈公台难道会看不出我们在信中的隐意?”

    陆仁点了点头表示明白了。荀彧这时看到了陆仁手边的地图,问道:“义浩你现在又在作些什么设想?”

    陆仁在地图上点了点,道:“安息太远,想打安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荀公你不也跟我说过想打安息的话,就得先打贵霜吗?喵了个咪的,可惜安息和贵霜一贯交好,而且安息与我们已经是敌对的关系,不然的话现在对贵霜的作战,我还真想玩一出远交近攻。”

    荀彧道:“那你现在是怎么想的?”

    陆仁的手指又在地图上点了点:“荀公啊,你不觉得我们现在的对贵霜作战,可以动用一下已经开发了十多年的川缅道路吗?”荀彧微微一笑:“有周公瑾在孙郡主的身边,还怕说服不了孙郡主吗?再说吕玲绮虽然心眼不够用,陈公台难道会看不出我们在信中的隐意?”

    陆仁点了点头表示明白了。荀彧这时看到了陆仁手边的地图,问道:“义浩你现在又在作些什么设想?”

    陆仁在地图上点了点,道:“安息太远,想打安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荀公你不也跟我说过想打安息的话,就得先打贵霜吗?喵了个咪的,可惜安息和贵霜一贯交好,而且安息与我们已经是敌对的关系,不然的话现在对贵霜的作战,我还真想玩一出远交近攻。”

    荀彧道:“那你现在是怎么想的?”

    陆仁的手指又在地图上点了点:“荀公啊,你不觉得我们现在的对贵霜作战,可以动用一下已经开发了十多年的川缅道路吗?”

    马上就要放暑假了吧?虽然瓶子的暑假早都不知道是多少年前的事了,可是每年的这个时候,也是瓶子准备要忙疯掉的时候,一考完就出来疯的人太多了,每天瓶子要整理的啤酒都多得让人腰痛……

卷 三第两百五十八回 募军南中() 
陆仁口中的“川缅通路”,准确的来说其实大体上就是后世的“滇缅公路”。只不过陆仁在打通这条道路的时候往川中的方向延伸了一下,本意是想加强一下与川中地区的贸易往来,另外也可以借此从川中拉点劳动力帮忙修路,于是乎“滇缅”就变成了“川缅”,毕竟以当时的情况来说,川中出产的蜀锦和土特产经这条道路送到仰光港之后要更受欢迎一些。

    还有“仰光”是陆仁在把港口搞起来之后直接用了后世的名称,因为他也懒得去多想。而仰光港在几年前搞起来之后也成了孟加拉湾一带较大的贸易集散地,吸引了当时如罗马、波斯湾、安息、贵霜大量的商人来仰光停留与买卖货物,夷州的货物也在此多有集结。而相比起马六甲与夷州,仰光港主要的优势就是多在了蜀中的特产上,因此“滇缅通路”变成“川缅通路”也不是没有道理。

    但不管怎么说,这条通路的实际起点仍然是在南中,也就是后来的云南地区。当时为了打通这条通路,陆仁还是花了不少心思的。

    历史上的滇缅公路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动用了二十余万的人力。单从表面上来看,陆仁好像是达不到这种规模,也搞不了这么快。可实际上历史上的滇缅公路在修建时,这二十多万的劳动力几乎全是老人、妇女、儿童,而且修建时使用的也几乎全都是很原始的方法。

    也就是说,陆仁真要想修建这条通路的话,实际能够达到的施工条件不见得就会比历史上的滇缅公路差,甚至还会更好一些。

    而真实的情况就是这条通路前后修了三年多,调用的劳动力虽然只有七万左右,但陆仁调用的却都是从南中募集来的青壮劳力,劳动能力比历史上的二十万老幼妇嬬强多了,而且陆仁能够用上的施工手段也不少……

    好了,这些就不扯了,反正川缅通路打通之后,当时已经占据了蜀中的刘备固然是通过出口蜀中特产的方式捡着了不少的便宜,但南中地区的大小部族也捞着了不少实实在在的好处。而陆仁一直以来对南中施以的都是“相安无事,一起赚钱”的策略,南中的大小部族的小日子因此越来越富庶,所以南中地区的大小部族对陆仁都非常的尊敬与臣服。一般情况下陆仁对南中方面有点什么需求,南中的大小部族都很乐意去完成。

    但陆仁很清楚一般的需求没问题,但如果是想从南中部族调集兵力则另当别论。这就好比说你如果有点什么小事,请朋友同事顺手帮个忙自然是没问题,可你如果是想把朋友同事给拉去你的家里当长工……呵呵,你就等着翻脸挨揍吧。而陆仁与南中之间,实际上就是这么一种平等与互利的关系。

    可是陆仁目前手头上的兵力要应付接下来的战事却真的是有点不够用。首先不管怎么样,陆仁都要留下半数左右的兵力以确保夷州这个大本营,此外在北境战事全面启动之后,陆仁还要兼顾到辽州以及其他的许多方方面面,那么实际可以动用的对外征战兵力不足三万,而且还是海陆两军加起来都不足三万。

    当然了,以陆仁现在的军队实力,有这三万的部队一路肝下去,诂计还没什么能挡得住这三万部队的东东,可问题就在于陆仁的目的是持久,并不是打几场胜仗就ok了,而且陆仁要面对的对手还是当时中区地区的两个大帝国。

    这里可千万别扯什么西班牙只凭几千人就摆平了玛雅或欧州只派了些坚船利炮就轰开了清朝国门的事,这里你得看到跟在军队后面的后续力量。西班牙轰开美洲大门之后,后面可是跟来了欧州大量的移民;而清朝的大门被轰开之后,是清庭自己不争气没去争,不然真要是有效的集结起了力量的话……算了,这个就不说了,国耻啊!

    而上述的这两条,陆仁自问都不具备。稳固新占地区需要相应的常驻兵力,但陆仁在没有助力的情况下,兵力不够用;至于指望着安息或贵霜的贵族会像末代的清庭那样不争气……现在的安息刚刚中兴斗志正高,而贵霜本来就处在鼎盛期,斗志也差不到哪里去,所以这个就别去作什么指望的好。换句话说,打起来的话就都会是硬仗。

    相比之下,设法从南中部族募集些兵力还比较实在一些。而现在陆仁头痛的,就是该如何从南中地区募集兵力。这个问题要是没处理好,最后的结果很可能就是不但没能从南中搞到兵,甚至还会把这十多年时间累积下来的友好关系给搞差,这可不是陆仁愿意看到的事情。

    当然,头痛归头痛,有些事情陆仁其实已经开始做了……

    南中,建宁郡城。

    陆仁在搞定南中之后就主修了建宁郡城,并且以建宁城为南中治所。另外嘛,东汉时期的南中原本应该算是归属于蜀郡的辖下,但陆仁在手接了一些事情之后,设法把南中地区挂靠在了交州的名下,名义上的牧守是士燮,可实际上的掌握者自然是陆仁。

    建宁城就是卡在了南中与蜀中的中间。除了通过建宁这个交易站点来与蜀中保持稳定的贸易往来之外,军事上的防备意义却也不用多说。之前陆仁通过军事威慑迫使刘备不敢向长安进军,就是在建宁这里集结了大量的兵力……吓唬人的那种兵力而已。当时事情发生得太突然,陆仁也来不及作好真正的战争准备,只能是动员着南中部族派人来建宁这里充充场面。反正很多的事情大家心里都有数,陆仁当时也就是要向刘备表个态。万一真的要打,陆仁会作好准备再另派兵马,也没必要动用南中部族的兵力。

    不再多扯,只说这一日一个二十几岁的女子赶到了建宁府衙,而一直被陆仁安排在建宁坐镇的荀攸也迎了出来,欣喜的把这个女子迎入了府衙之中。

    这个二十几岁的女子是孟获和祝融的族妹水灵,于陆仁最初向南中伸手的时候与邓艾结识,之后还去夷州当了求学生,后来毕业就嫁给了邓艾,而且还协助邓艾一起治理过南中地区一段时间。再往后邓艾被陆仁调往辽州,水灵就住在了夷州,依陆仁的安排处理一些夷州与南中之间的事务。这次陆仁想要动用南中的力量,水灵就被陆仁派到南中这里来进行劝说的工作了。

    说起来,水灵离开南中也挺长一段时间的了,而现在回来,这一路上见到的南中部族不说是大变了样貌,但比起那时她跟着邓艾离开南中的时候又好上了几分却是肯定的。而且在路上询问了一些部族的心态之后,水灵对这次的任务在心中也已经有了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