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人物天赋系统-第18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南也清楚,本来他的初衷是给这次武官选拔的第一名一个卫将军的,但是后来思虑了一下。准备将车骑将军分成左右,让徐晃担任右车骑将军,贾逵担任左车骑将军。当然,汉人以右为尊,自然是徐晃大过贾逵,但是在官阶上,都是从一的高官,俸禄什么的,都是相同的。

    除此之外,林南还注意到了郝昭和令狐邵两个人的表情,当即道:“令狐邵、郝昭听封”

    令狐邵、郝昭本来还在羡慕嫉妒恨中,忽然听到林南的话语,两个人都是一愣。

    “还愣在那里干什么?还不快点给陛下跪下领取封赏?”赵云这时走了过来,指着令狐邵、郝昭两个人说道。

    令狐邵、郝昭两个人登时跪在了地上,感激涕零,急忙高声呼喊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林南道:“你们两个也表现不俗,令狐邵担任偏将军,郝昭担任裨将军,皆为正五的官,另外每个人各赏赐一千银币以做鼓励。”

    “谢陛下隆恩。”令狐邵、郝昭一起叩头道。

    林南转过身子,对其他七十五个人说道:“你们能走到这一步,已经很不容易了,从今天开始,你们全部担任都尉一职,属于我华夏国正七的官,至于怎么样分配,等明天我会让虎威大将军贴出任命状的。”

    “万岁万岁万岁”一群人都欢喜地高声呼喊道。

    武官的选拔正式落下了帷幕,贾逵出人意料的夺得了冠军,其余表示愿意参军的一共有一万人,林南也都做出了合理的安排,全部编制成了一支新的军队,让贾逵出任这支部队的主将,郝昭、令狐邵为副将。

    大赛结束后,林南在赵云等人的陪同下,策马去了谷城,准备进行文官的选拔。

    傍晚的时候,林南抵达了谷城,华夏国枢密院太尉卢植、盖勋,内阁丞相管宁、钟繇,带着谷城的大小官员,一起将林南迎入了城内的县衙。

    林南刚一坐下,便问道:“武官的选拔已经在今天落下了帷幕,关于文官的选拔,你们可有什么好的意见吗?”

    管宁先说道:“启禀陛下,文官的选拔是要充任地方官员的,如果选拔不好,就会弄巧成拙,臣以为,当择选其优良者录用,并且要考校一下他们解决政事的能力,只有如此,才能造福一方。”

    林南觉得管宁说的很对,这正是他头疼的地方,选拔文官绝对不能像选拔武官那样简单粗暴,毕竟一旦选定,可是让他们去治理地方,如果从政能力低下,又或是心术不正,肯定会祸害一方。

    他忽然想到了汉朝的察举制,不得不承认,这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给大汉输入了不少从政的人才,只要每一项环节都保持公正的话,还是很不错的一套选拔人才的治理。

    他想了想,说道:“参加文官选拔的一共有三万八千多人,而我们之前预算的地方官员的缺口是在五百多名,如何选拔才是关键,你们有何意见?”

    钟繇道:“启禀陛下,由于陛下之前在檄文中说的很清楚,只要有才,就予以录用,不考虑忠孝仁义等问题,所以致使一些无良之人滥竽充数,臣以为,当可先用前朝察举制清除一部分,然后再集思广益想出一个切实可行的好办法方为上策。”

    卢植反驳道:“不可陛下的话就是圣旨,如此做法,岂不是违背了陛下的初衷?”

    “那以太尉之言,当如何应付?”钟繇问道。

    卢植道:“虽然说县衙官署缺少的可用人才在五百多人,但是报名的有三万多人,如何将这三万多人全部纳入官僚体系,实在是个很难得事情。不过,可以将官员地方化,每县以下,皆有乡,前朝乡置有秩、三老、游徼;亭有亭长,里有里魁,民有什伍,边县有障塞尉。如果将所选拔的官员全部充任到地方,别说三万多人,就是再多上三万多人也不够用。”

    林南听完之后,忽然觉得豁然开朗,他觉得自己的眼前仿佛看出了一个很大的官员缺口,当即说道:“卢太尉言之有理,可先以察举制择优选拔所需要的官员,其余的则全部纳入到地方,人不落空,这样就简单多了。但是选拔还是要走个形势……”

    他想了一会儿,这才说道:“这样吧,这几天,由你们选出最优秀的前十名,我亲自见他们,然后当众出题考校他们一番,终究还是要有个状元的。”

    “诺”

    商议已定,林南顿时觉得轻松了许多,反正是只要报名参加的,都会当官,人不落空,所以也没有什么好担心的。

    接下来的几天,文官的选拔正式开始,由管宁、钟繇、卢植、盖勋四人主持,经过差不多十天的选拔,终于进入了尾声。

    最后,由钟繇呈上了最优秀的十名候选人,把名单交给了林南。林南看完之后,倒是颇感意外,因为在名单上,他竟然看见了司马懿和楼班的名字。

    “你确定司马懿和楼班都参加这次文官的选拔了?”林南不敢相信地看着钟繇,问道。

    钟繇点了点头,说道:“臣十分确定,司马懿和楼班确实身在其中。”

    “你们没有放水的行为?”

    “放水?”钟繇不明白地问道。

    “哦,你们没有玩忽职守吧,那司马懿才是十一岁的孩子,楼班虽然大点,也不过才十五六,他们两个人怎么可能会在三万多人中脱颖而出呢?”林南不敢相信地问道。

    “陛下,臣等确实不曾有半点放水的行为,一切都是公平的,没有一点徇私枉法。”钟繇现学现买,当即说道。

    林南也觉得不太可能有放水的嫌疑,因为他这一次是弄了四位主考官,管宁、卢植、盖勋、钟繇都是以清正廉明为世人之楷模的。只是,他很意外,为什么司马懿、楼班会入选最优秀的前十名。

    “陛下,那现在怎么办,要不要见见他们?”钟繇试探性地问道。

    “见我倒要看看,司马懿是如何的出类拔萃的,让他们全部进来。”

    话音一落,钟繇命人把那十个人全部叫了进来,年龄参差不齐,最大者三十多岁,最小的才十一岁。(。。)

    :

第933章【胜出】() 
谷城的县衙里,十个人站成了一排,见到林南时,都一起跪拜道:“草民叩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都起来吧,十位智士,都请坐下吧。 【,”

    林南一边说着,一边盯着司马懿看,此时的司马懿已经和四年前的那个尿尿玩泥巴的孩子大大的不同了,坐在那里,一动不动,眼睛空无一物的看着前方,深邃的目光中你永远都无法将他看透,少年老成,这成熟的也太过份了,一个十一岁的孩子,居然会有如此惊人不俗的表现。

    他又扭头看了楼班一眼,倒是楼班见到林南看他时1u出了灿烂的笑容,反观司马懿面无表情地坐在那里,好像跟他从未见过一样。

    四年来,司马懿和楼班都跟随管宁、邴原、蔡邕在聚贤馆学习,四年当中到底学习成了什么样子,林南也没有过问过,因为他每天都很多事情要处理,哪里顾得上司马懿那个未成年的小毛孩子。

    此时,司马懿就坐在他的面前,他见过之后,却现司马懿彻底的变了,变得竟然是那样的成熟,这样的成熟是不应该出现在一个孩子身上的,如果出现了,也只能说,这个孩子的心理已经达到了极致,成熟的让人觉得很可怕。

    “陛下……”钟繇见林南一直没有话,便在身边提醒道。

    林南这才反应过来,说道:“你们自报一下姓名吧,从左边第一个先开始,让我也认识认识你们。”

    “草民王凌字彦云,太原祁人。”坐在左边第一个的青年说道。

    钟繇站在林南的身侧,听到王凌的话后,便小声对林南说道:“此人乃前朝司徒王允之侄……”

    “哦。原来如此。”林南点了点头。

    接着,一个二十多岁的汉字朗声说道:“草民苏则,字文师,扶风武功人。”

    钟繇又低声附耳道:“陛下,此人少小闻名于世,曾在凉州酒泉当过太守。后来马腾称帝,遂辞官远遁,辗转才来到了我华夏……”

    林南又点了点头,不得不佩服钟繇对人才的了解。

    接着,第三个人只有十五岁六岁,当即说道:“草民高柔,字文惠,陈留圉人。”

    钟繇道:“此人乃袁绍外甥的族弟,颇有才华……”

    “嗯。”

    第四个人说道:“在下崔林。字德儒,清河人。”

    钟繇刚要开口解释崔林的来历,便听林南小声说道:“丞相大人,这个我认识,他不是崔琰的弟弟吗?”

    钟繇笑道:“是他是他。”

    “在下杜畿,字伯侯,京兆杜陵人。”第五个二十七八岁的人站了起来,朗声禀告道。

    钟繇这次没有说话。或许是因为不太了解。

    紧接着,右边的第一个人站了起来。一脸笑意地说道:“启禀陛下,某姓蒋,名干,字子翼……”

    “蒋……蒋干?”林南不等蒋干说完话,便略微吃惊地失声道。

    “正是区区不才,没想到某之姓名陛下已经了然于胸。呵呵……”蒋干人长的仪表堂堂,皮肤白皙,穿着上也很华丽,是在座里面穿的最好看的一个,也同样是长的最好看的一个。十七八岁的年纪,真是一个花样美男。

    林南自知失态,可是蒋干的厚脸皮也让他见识了,这个人凡是看过《三国演义》的,都不会陌生,蒋干盗是其中最有名的一段。

    “嗯嗯嗯……我确实知道你,你且坐下吧。”

    钟繇低声说道:“陛下,这蒋干是江淮才子,以才辩见称,独步江、淮之间,莫与为对……”

    “嗯。”

    接着楼班站了起来,抱拳道:“陛下,我叫楼班……”

    他说到一半,突然止住了话,想了半天,后面竟然不知道说什么了,最后只好尴尬的说道:“没了。”

    林南听了不禁失笑,紧接着,司马懿站了起来,他此时穿着一身长袍,十一岁的年纪,个头却只比楼班低半个头,看来这四年来在蓟城好吃好喝的,没少长个子。他低身鞠躬,举手叩拜道:“庶民司马懿,字仲达,河内温人,叩见皇上。”

    他不叫陛下,却叫“皇上”,实在让林南听了好奇,问道:“你为什么和别人称呼我称呼的不一样?”

    “人云亦云,不如另辟蹊径,陛下二字,并非是称呼至高无上的皇帝的,所以小子不敢称呼,只能以皇上二字代替,也只有此二字,才能彰显帝王之威严。”司马懿不慌不忙地回答道。

    林南好奇地问道:“哦,那陛下二字,可有什么来历吗?”

    “有的。”司马懿淡淡地回答道。

    “那我洗耳恭听。”林南道。

    司马懿毕恭毕敬地朝着林南施了一礼,缓缓地说道:“‘陛下’中的‘陛’字,实际上是指帝王宫殿的台阶。内阁丞相蔡邕蔡大人曾经解释说,皇帝派他的近臣拿着兵器站在宫殿的台阶下,以防不测。所以,陛的下面是皇帝的近臣……”

    “嗯,有点意思,继续说”林南见司马懿在卖关子,便顺着他的话说道。

    “遵旨。”司马懿又向着林南施了一礼,继续说道,“皇帝至高无上,臣子不敢直接同他交谈,只好让皇帝的近臣代为转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