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娱乐天王-第3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东方梦工厂拍的电视剧,就是凤凰电视台黄金剧场栏目收视率的救命稻草。

    。。。

第531章() 
2002年1月10日,元旦的节味还没有过去,各地的商场依然还在借着元旦的名头在做各种促销。'顶_点'。''。CO

    不过随着元旦的过去,新的一年春节即将来临,元旦仿佛就是农历春节的预热,一些商家也已经开始悄然启动有关春节的促销方案。

    年尾已临,过年的味道也在疯狂花钱的节奏中,越来越浓。

    在燕京的东方梦工厂公司里的一个房间,突然传来一阵大声吼叫!

    “我靠,终于尼玛剪完了,累死我了!”

    这个声音赫然就是杨铭的!

    当杨铭发泄一般的喊完之后,整个人就有点虚脱的瘫坐在椅子上久久不想动。

    ——嘎吱。

    刘信盛推门进来,看到杨铭的样子,立即小跑过来,充满笑容的问道:“铭少,剪完了?”

    “完了!”杨铭无力的说道,本来他还想挥一挥手臂,但是刚抬手,就感觉身体的虚弱,放了下去,还是歇一会吧。

    整整10天!他连元旦都没有回家,也没有和苏苏一起花前月下,整天带着剧组在拍摄《舌尖上的华夏》这部纪录片!

    杨铭实在没有想到仅仅是一个不到9分钟的加长版预告片,竟然会引来这么多人的关注。

    媒体和民众关注就算了,那是预料之中的事情。

    可是官府那边,竟然也有诸多衙门和大佬纷纷电话到东方梦工厂这边,关心《舌尖上的华夏》这部纪录片的拍摄情况。

    国宣部,教育部,文化部,外交部,甚至到最后就连总理办公室也打电话到杨铭手机上,亲切关心询问这部纪录片的拍摄进展。

    官府各大部门的热情关注,以至于负责国家宣传片这件事情的郭部长,每天都要给杨铭打一个电话,关心一下拍摄的进度,差点没把杨铭给逼疯。

    本来他还准备趁着元旦的机会,带着苏苏回老家轻松一下,现在面对这么多部门和大佬们的关心,杨铭的想法彻底泡汤了。

    他又不是不识好歹的人,这么好在上层留下印象的机会,他是绝对不会放过了,他已经得罪了张家这个政治巨人,现在要是再在官府其他人脑海里留下不顾全大局的印象,那杨铭在华夏的前途算是完了。

    不过,杨铭自然没有这么蠢,整整10天,他带着剧组不眠不休,抓紧一切时间拍摄各种镜头,现在又经过一天一夜的时间,从海量的素材之中,终于完整的第一集给剪出来了。

    “杨铭,那我先回去了!”闻声在杨铭身边站起来说道,他是这部纪录片的配音员,也忙碌了一个早上,不过相对已经忙了一天一夜的杨铭,他还算是非常轻松的。

    “啊,那我送送你!”杨铭闻言准备站起来送闻声离去。

    可是,当杨铭站起来之后,就感到身体一阵虚弱,摇摇晃晃差点没倒下去,闻声老师见状吓得赶紧扶了一把杨铭,说道:“别,别,你还是休息休息,别累坏了,赶紧的!”

    说实话,本来一向自视甚高的闻声老师,对这次和一个年轻人导演合作,嘴上不说,但心里还是有一点别扭的。

    但当之前杨铭弄那个不到9分钟的视频时,闻声老师通过杨铭为他写的那些旁白,心中就已经彻底佩服了杨铭,这绝对是一个才华横溢的少年。

    现在这个年轻人为了拍摄,而起早贪黑,甚至此刻已经30多个小时没有睡觉,这种认真刻苦对待拍摄的精神和态度,不要说当下的年轻人,就是他们这一辈的中年人之中,也很少有像杨铭这么拼命的了!

    要知道,闻声通过网络上的新闻报道,按照一些人的估算,杨铭现在可是有着至少10亿的身家,年纪轻轻,就已经站在许多人拼搏一辈子,都难以仰望的巅峰。

    然而即使这样,杨铭现在依然如同一个普通导演一般,为了拍摄赶进度,而疯狂拼命,这种对待专业的态度,绝对值得所有导演人敬佩。

    闻声老师也是如此,他现在对杨铭的改观已经彻底改变,用年龄去衡量一个人的成就,实在是太肤浅了。

    至少这个规则,放到杨铭身上是一点用都没有。

    杨铭也感觉到自己的身体和精神,已经到了极限,如果不是底子好,一般人早已经晕到了,他向闻声老师抱歉的笑了一下,然后对刘信盛道:“刘哥,那你就帮我送送闻声老师,等回头开庆功会的时候,我一定给老师敬酒。”

    “你放心好了,这个庆功宴会,我一定会参加的。”一向以冷静睿智自豪的闻声老师,此时也不禁心情激荡起来,他已经看过第一集的完整成片了,可以说,没有人比他更对这部纪录片有信心了。

    甚至,闻声老师有种预感,自己在语言方面的天赋,将会凭借这部纪录片,会彻底走上人生巅峰。

    随后,互相告辞之后,刘信盛就送闻声老师下去了,杨铭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刚在沙发上躺下来,刘信盛就回来了。

    “我已经给你叫了一些吃的,等下就来了。”刘信盛走进来对杨铭说道。

    “谢谢刘哥了。”杨铭躺在沙发上,找了一个舒服的姿势,才感觉整个人轻松了一点。

    “铭少,那现在你已经拍出来的第一集怎么弄?给凤凰电视台那边播放吗?”刘信盛小声的问道。

    杨铭听到这个问题,眉头一扬,双眸凝聚,想到一个问题,自从他放出那段不到9分钟的预告片之后,国家电视台的郝主任,已经给他打了好几次电话,用各种方式试探《舌尖上的华夏》这部纪录片是否可以放到国家电视台播出。

    为此,郝主任在台里领导的示意下,给杨铭开出了不少令人难以拒绝的好处。

    不仅价格好说,另外还有不少令杨铭心动的好处。

    毕竟国家电视台还是国有企业,相当于官府的嫡亲儿子,而其他电视台因为悠久历史,尽管现在已经改制,但至少也是小妾生的,至于像凤凰电视台这种刚刚成立的,在行业内虽然现在影响力不错,但是地位却着实不高。

    这是先天缺陷,没有办法的事情。

    国家电视台拥有的资源实在太多,郝主任的话语中透露出些许,已经让杨铭心动不已,现在他听到刘信盛的询问,想了好一会,才下决心。

    “还是按照计划,让凤凰电视台首播这第一集!”

    ————

    还有一更,但是要到11点半左右了,大家还是不要等了,明天我会尽量调整一下更新的时间,不会弄的这么晚。

    。。。

第532章 我们还要拍吗?() 
“真给凤凰电视台首播?”刘信盛小心翼翼的询问道?

    “嗯!”杨铭躺在那里微微点了点头,他自然知道刘信盛心里在想什么,站在东方梦工厂总经理的角度,他想要把这部纪录片利益最大化,首选自然是国家电视台。

    但杨铭自然不能这么做,凤凰电视台也是他的产业。

    固然这次与国家电视台合作,可以获得一些支持,但这些都是建立在沙滩上,一个大浪卷来,立刻会化为乌有。

    而凤凰电视台不同,不管怎么样,那可是自己一手建立的。

    打铁还需自身硬,如果真当他成长到一定的地步,任何人都不能忽视自己,他也就不用再看别人的眼色。

    “好吧,估计等下吴元芝那边听到这个消息,肯定会高兴的要死!”刘信盛无奈的说道。

    杨铭闻言还没说话,他的手机就响了,拿起手机一看,不由笑道:“说曹操,曹操就来电话了,哈哈!”

    显然这个电话就是吴元芝打过来的。

    “杨铭,《舌尖上的华夏》第一集已经好了吧,那我就开始安排首播的时间了啊!”电话里传来吴元芝犹如机关枪的话语。

    “额!”杨铭听着电话里吴元芝一点不想让自己发表意见的声音,苦笑一下,拍了拍脑袋,打断吴元芝的话,说道:“吴姐,你在梦工厂这里安排了间谍啊?怎么我这一结束你就知道了啊?”

    “不管我有没有安插间谍,反正你拍的这部纪录片一定要拿到凤凰电视台首播,我会放到晚上黄金时间段播出,你要知道,你可是凤凰电视台的老板哦!”吴元芝在电话里顾左言他,然后将了一下杨铭的军,紧跟着她没等杨铭说话,就立即继续说道:

    “上次那部《我是特种兵》就算了,有军队的因素,这次我不管其他的,这部纪录片必须要在凤凰电视台首播。”

    杨铭听到吴元芝这话,敢情这位大姐心里还对上次《我是特种兵》这部电视剧,无论是第一部还是续集,都被安排到国家电视台首播,深有怨言啊!

    不过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毕竟这部电视剧的拍摄,军方可是出了不少力,以军方和国家电视台多年的合作关系,自然不可能拒绝国家电视台那边的要求。

    上次有关《我是特种兵》的谈判中,杨铭能从国家电视台手里抢下一大块肉,已经是非常不容易的事了。

    看到吴元芝如此焦急不依不休的模样,杨铭知道不能再拖了,要是他再不给出答案,估计吴元芝绝对会亲自杀到燕京这边来了。

    “吴姐,你放心好了,《舌尖上的华夏》这部纪录片就放到凤凰电视台首播,就14号吧,下周一首播,一周一集!”杨铭说道,按照他的计划,以及这几天其他分剧组反馈上来的拍摄进度,下周应该全部能够拍好素材,然后就是剪辑了。

    距离第二集播出,至少还有11天的时间,足以把《舌尖上的华夏》第二集制作好了。

    吴元芝听到杨铭的答案,立即眉开眼笑起来,在电话里把杨铭夸得跟花似得,就在杨铭准备挂电话的时候,吴元芝又问道:

    “杨铭,我想让《广粤日报》转载你的,从《射雕英雄传》开始,你说怎么样?”

    “这可以吗?”杨铭还真没有想到吴元芝会提出这个建议,要说在报纸上连载,尤其是《广粤日报》这种在珠三角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纸媒上连载,杨铭还真没有想到这个主意。

    如果是一份娱乐性的报纸,杨铭还可以理解,但是《广粤日报》可是一份严肃的报纸,就算上面有些文学内容,基本都是散文之类的文章。

    “会不会不严肃啊?”杨铭不放心的问道。

    “怎么会?你多虑了,毕竟现在随着智能手机和电脑网络的发展,纸媒的发展已经每况日下,如果再不改革就会落后了,再说在报纸早期发展的时候,为了抢夺用户,又不是没有连载过,这个方法不算出格,你放心好了,杨铭!”吴元芝缓缓的向杨铭解释道,“这个主意,还是长行提醒我的,不仅可以提高《广粤日报》的销量,还能提高你杨铭在文学界的知名度!”

    “好吧,那你来安排吧!”杨铭想想也没有拒绝这个好意。

    陈长行毕竟是专业做媒体出版的,对于文学这块的了解,肯定要比杨铭和吴元芝深入,他的建议自然肯定要比他们两个靠谱。

    再说,杨铭想到前世金老爷子当年的,不也是在《明报》上连载发表,而《明报》正是通过他的连载,才会有了日后的辉煌成就。

    现在杨铭在文华以及通过大白出版社发行的,正是《天龙八部》。这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