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闲人-第7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谶言中倒是给出了一个提示: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是故虚胜实,不足胜有余

    好吧,所有人都凌乱了。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这一句很多人都知道,其出自老子的道德经。但是后面那句如同狗尾续貂的话又是什么鬼?其出自何处,又是个什么意思呢?

    道德经原文是,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按照这个字面意思,似乎两下里颇有些呼应之意。到好似是某种对道德经原文的释义。可是谁也不敢确定,毕竟所谓谶言,很多都是似是而非,具备相当的迷惑性。若只是那么简单的字面释义,那便不是谶言,而是讲学了。

    尤其是,这个谶言指示的还是一个人的情况下。若此,那究竟是针对这个人的表面特征,还是针对其性格又或是其他什么的?完全不好把握啊。

    那么,这种情形下怎么办?很快,有聪明人首先想到了某个途径:道德经!

    别管究竟是不是释义,既然开头点出的句子是出自这本道家典籍,那就肯定就和其有着割舍不了的联系。既如此,弄本道经回来研究一番,或许便能有所得也说不定。

    由此,便又衍生出一个传闻,说是道德经一书,也是有着很多不同的版本的。谶言中所语,其实就是从其中某个古老的版本延伸而来的。但究竟是具体是哪个版本,很遗憾,那就需要自己去摸索了

    于是乎,忽然一夜之间,京城中洛阳纸贵。原本并不怎么畅销的道德经,一下子成了抢手货。京城中各个书店书坊中,无论何种版本的道德经,瞬间被抢购一空。这使得原本只要一银的道德经,竟而被生生炒到了一个骇人听闻的高价,甚至最后就算有钱都买不到的地步。

    所有人似乎都魔怔了,没有人去考究这个谶言的来历和真假,从众,这个心理学上的名词,在这一刻体现的淋漓尽致。

    于是,书商们笑了,刻印商们也笑了。某个阴暗的角落里,某个无耻的人也笑了,笑的见牙不见眼的

    “讷言,这样行不行啊?一旦被人抓到,那那”英国公府上,后院苏默的书房中,武清县墨韵书坊的掌柜,张文墨满脸忐忑,紧张的一头的大汗,坐立不安的向苏默问道。

    一天,才不到一天的功夫,就因着单卖道德经这本书,他足足收获了两千多两大钱。这个疯狂的敛财速度,着实把张掌柜的吓着了。

    好吧,那个所谓的神石的谶言,就是苏默一手打造的。之所以能如此快的形成这种沛莫能御的洪流,得益于他早早在京城这边的布局。当然,最重要的是,其中还有那个最初的同盟,道门的全力配合。

    什么事情,一旦跟佛道两家牵扯上,在这个愚昧的时代而言,那便等于跟神秘事件有了联系。或者换一种通俗的说法,便是跟成仙得道扯上了关联。

    这个时代,真人啊、高僧啊什么的简直不要太多,而且还都有相当的市场。这从当年成化时,连宪宗皇帝都沉迷其中的事儿,便可见一斑了。

    有了道门的暗中奔走,传谣鼓动,这事儿真心是再简单不过了。对于张文墨的担忧,苏默表示毫无压力。眉花眼笑的数着刚到手的银子,嘴都快咧到腮帮子上去了。

    “怕个毛线!”举着一张广进钱庄的通兑银票看了又看,苏默头也不抬的随口撇嘴道。

    “大伙儿都在卖,又不是只咱们一家,所谓法不责众,便是如此了。再说了,真要抓,也得先去抓那些散播谶言的家伙吧,哪里轮的到你我。咱们啊,就是个平头老百姓,瞅准机会挣点小钱儿,没事儿。”

    好吧,这事儿张文墨也被瞒着,压根不知道始作俑者正是眼前这位。旁边侍立的胖子却是脸色古怪,一副便秘的表情。

    抓散播谶言的家伙?少爷啊,咱能有点节操不?人道是卸磨才杀驴呢,你老人家倒好,这驴还在磨上呢,您这就惦记着是红烧还是清蒸了,要不要这么没下限啊?

    还有,看这里,往这看,往这看,这还有个属于道门的家伙呢。您老这么当着我这道门的人,张口闭口的要打要杀的,你还真是不拿自个儿当外人啊。

    胖爷此刻,这叫个怨念深重啊。

    “可是”听着苏默的回答,张文墨欲言又止,满脸纠结。他是不知道这事儿的始末,但尼玛头天晚上就被通知大批运来各种版本,几乎把墨韵书坊京城分部整个快塞满了的举动,张文墨要是再猜不到里面的猫腻,那他真可以去跳河了。

    “没有可是!文墨兄,你只管放胆去做。我,自有我的道理!”苏默抬手蛮横的打断他,淡淡的说道。脑中浮起昨晚的神秘相会,一双细长的眼中,有莫名的寒光,一闪而逝。

第861章:文会开幕() 
畅春园,这是皇城中的一处皇家御用花园。里面有四时不败之花、万年长青之树……咳咳,好吧,这不是花果山水帘洞,其实就是专供皇帝避暑的一处景园。

    时值盛夏,这一天,畅春园中往日的静谧被彻底打破,以景致最好的揽翠亭为中心,一圈圈向外,各个花间树荫之下,俱都摆上了一张张桌案。

    其间,往来各个宫女都是盛装打扮,穿花蝴蝶一般,不时的将各色果品点心,还有御用美酒传递呈上。

    桌案后面,并不是平日里的胡凳高椅,却是复古式的毡垫凉席。三五成群的文人士子们跪坐其上,或吟喔诗词,或涂墨纵笔,杯来盏往之际,个个满面兴奋,意气风发。

    只是似有意、似无意间,都偷偷将目光瞥向最中间,以黄幔轻纱垂下围拢的揽翠亭那边,眼中闪过一抹热切和期盼。

    没错,今日正是皇后娘娘为太康公主举办的祈福文会开始了。皇后带着公主,和一众女眷们,都在黄幔垂栊的揽翠亭中而坐。而邀请来的京中各方少年才俊,则都散在周围,如同众星拱月一般。

    此次文会,明里暗里虽各有含义,然则对于这些应邀而来的各家青年才俊而言,他们才不会去关心这些,最多也就是为各自身后家族当个探子,又或是来围观一下看个热闹罢了。

    可除此之外,若有哪个在文会上展露出不俗的才华,幸运的被娘娘或者那位贵女相中了,又何尝不是一个飞黄腾达的机会?

    若真如此,一朝飞上枝头,即刻便是母鸡变凤凰、鲤鱼跃龙门,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啊。别的不说,至少少说也能少奋斗二十年的时光不是。至于各家长辈安排的任务,那则又是顺带手的次要之事了。

    所以,此时此刻,几乎每个人都在刻意而隐晦的展露着自己的才艺,如同开屏的孔雀也似,期望着能吸引到揽翠亭中的某道目光。

    亭子里,一身廻异这个时代的古怪装束的泰康小公主,被一大群名门贵女围着,不时的发出阵阵惊叹赞美之声,兴奋的小脸通红,两只大眼睛笑的都眯成一道缝儿了。

    那是一条典型的后世西方公主裙,以淡黄色的轻纱层层叠叠的编出裙摆,直到脚下鞋边处。束腰往下用竹篾从里做了暗撑,使得整个裙摆如伞盖般打开,如同盛开的花瓣儿也似;

    而上身,则采用紧身样式,偏在两肩处作成蓬松样,自上臂开始往下,则又是渐渐收拢下来,然后于手腕处以花边点缀一圈张开。

    整条裙子,除了在胸口正中额外缝制了一朵盛开的粉色小花,再无别的装饰,却愈发显得这裙子透出一份雅致简约的感觉。

    如此配上小公主那粉嘟嘟的小脸儿,白皙如瓷的肌肤,整个人便如同一个粉妆玉琢的瓷娃娃也似,简直要把人萌翻了的可爱。

    “哎呀,殿下这真是……可不是天上的仙童下凡了……。”

    “正是正是,适才我便奇怪,只道是自个儿眼花了,还以为是观世音大士身边的龙女显身了呢。这般美丽,真真不似人间气象呢……”

    “呵呵,都说登仕郎少年奇才,冠盖当世。别的且不说,单就这份机巧的心思,果然是名不虚传啊。”

    “对呢对呢,也不知那登仕郎脑子是怎生生的,竟如此了解咱们女儿家的长处。唉,倒是不知这裙子出自哪家巧匠之手,若是我也能得上这么一件,便是千金也是肯的。。。。。。”

    “哈,你这可不是发白日梦吗?这般奇物,世上能有一件已是不易,岂能人人都有?也便只有娘娘和小殿下这般人物,才能有这福缘。”

    “可不是这么说,怕是你我便有这福气,也穿不出这般好看来……”

    “什么呢,要我说呀,那本就是咱们小殿下自身生的美貌,便是那仙童龙女,也是比不上的……”

    众女子叽叽喳喳,各种谄媚赞叹如同不要钱般倾泻而出。她们都是各大家高门出身,自然早知道今日文会的来由。而在一早出门之时,也都得了家中长辈嘱咐,当然明白什么话能说,什么话该说。

    于是,言语中有直赞小公主的,顺带着也很是夸了苏大才子几句,这让也在张皇后身边团团而坐的王泌、程妹妹几人脸上颇有光彩,与有荣焉。

    倒是张皇后听着越说越过了,不由的含笑摆手道:“可不敢亵渎菩萨。要说这新衣好确是好的,然终是有些离经叛道,怕是落到那些朝臣们眼中,必要惹来非议的。倒是难为了讷言那孩子,便是宠着太康,难得了这一番心思。”

    说着,转头看向身边的王泌和程月仙二女,笑道:“讷言呢?可曾来了没,怎的也不见他来见本宫?”

    在外的名义上,行了正式的媒聘之礼,王泌和程月仙二女便是苏家大妇正房,皇后使她二人靠着自己坐了,问话自然也只是向她们发问。

    至于图鲁勒图,虽然顶着个蒙古公主的名头,但放在今日这个场合,却也只能再往后排。

    而这位蒙古公主倒也并不在乎,打从开宴伊始,便瞪圆了眼睛,好奇的看着一切。今日这般场景,却是大漠草原上压根不曾有过的奢华。母兔兔一颗心思,早被这些吸引了去,哪还顾得上什么排位座次的。

    更不要说,在她而言,只要能与爱郎在一起便已足够。至于说以什么名分,又或排在第几,却是从没有概念的。

    再有何二小姐和韩杏儿两个,则又是一番心思。她们二人说白了,身份地位本就不能与前面三女比肩。如今能同席而坐,一起来参加一国皇后举办的宴席,已然是从未想过的无上荣耀了,更哪里会去纠结什么位次之类的?

    尤其是韩杏儿,从踏入园子的那一刻起,便紧张的浑身冒汗。脚下如同时刻踩着云彩也似,轻飘飘的、晕乎乎的,完全不知身在何方了。

    此时此刻,便只能紧紧握着身边何二小姐的手,浑身紧绷着,大气儿都不敢出。可以说,若不是苏默一意鼓动,非要她来,她宁可自己单独躲在家里,花心思张罗着些苏默爱吃的吃食来的更惬意。

    这会儿听着皇后的问话,程妹妹和泌姐姐相互对望一眼,终是由程妹妹微微欠身回道:“回娘娘的话,奴姐妹几个自是一起来的,却并没与登仕郎同行呢。”

    她和王泌固然都是有了正式的媒聘之礼,然则一日没正式过门,那对苏默便不能以夫君称之。所以,在皇后面前,便也只能以官阶相称,却是正合适宜。

    张皇后眼中闪过一抹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