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闲人-第1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心中想着,脚下已然走到了前院。一帮苏府的家丁,正在石悦的带领下,排成几排整齐的嘿哈着打着套路;另一边,徐光祚果然早早来了,正专注的体会着苏默教授的几个搏击套路。旁边,张悦和徐鹏举悠闲的看着,徐鹏举还不时的打几个哈欠,显然一副没睡醒的样子。

    众人见苏默走过来,齐齐施礼相见。苏默摆摆手,示意他们继续,众人才在石悦的一声吼下,重新接续刚才的拳脚。

    这边徐光祚则只是用眼神儿打个招呼,略略颔示意一下,随即便又将精神转到自己的习练上。

    张悦遥遥招手,徐鹏举却眼睛一亮,哈的一声抢步迎了上来,急声道:“老大,今个儿你可不能撇下我啊,我才是你第一弟好不好。像昨个儿那事儿,若换成我,哪会像张悦那家伙那般不中用?就拿一卒子撒气,还不够掉份儿的。依着我,怎么也得把那帮丘八后面的头儿,整的他爹娘都不认识才行。”

    张悦就直翻白眼,懒得跟这草包计较。苏默抚着头,也是一阵的无语,这家伙才是真的叫看热闹的不怕事儿大啊。

    “鹏举啊,你看,哥哥出去办事儿,这家里也不能没人守着不是?正如你所,唯有你这个魏国公公爷在,才能镇得住场子不是?所以啊,你还是安心帮哥哥看家好了,今个儿还是悦哥儿跟着我就成了。”苏默语重心长的拍着他肩膀道。

    被捧了,徐鹏举咧着嘴,头仰的都快到天上了。只是猛地又反应过来,一把扯住苏默衣袖,脑袋摇的拨浪鼓似的。

    “不成,老大,你别蒙我。家里就算没我,不是还有那死人脸在吗?他定国公的牌子,可也一点不比我们魏国公府差,我还是跟着你比较好玩一些。”

    到这儿,脖子缩了缩,眼神儿在苏默眼角上还隐隐可见的淤青上瞄了一眼,低声道:“昨个儿那娘皮会不会又来?娘的,那婆娘凶的紧,交给死人脸对付最好。我比较擅长跟文人打交道,便只跟着老大,帮老大去外面扎场子,保证佛挡、神挡杀神,包老大你风光无限。”

    苏默好悬没背过气去。这货,合着是被何莹那拉拉吓出阴影来了,偏嘴上死鸭子嘴硬。还佛挡,神挡杀神?我嚓,你先把人挡住咯行不?

    暗暗鄙视着,嘴上却只能好言劝慰。只是徐鹏举这回算开了窍,怎么也是不肯。

    苏默无奈,实在懒得跟他磨嘴皮了,自顾拉开架势锻炼。徐鹏举也不恼,腆着脸跟在一边,笨拙的学着一起练,倒让苏默彻底没了脾气。

    一通活动之后,几人各自洗漱用饭。待到吃饱喝足,苏默换了身衣服出来,却见徐鹏举腆胸迭肚的早等在外面,身后八健卒一字排开,那叫一个气场张扬、气势汹汹啊。

    苏默看的眼晕,旁边张悦也是一脸的无语,冲他做个无奈的表情,苏默也只能摇头苦笑了。

    来都来了,看来只能让这货跟着了。当下仍是让石悦套了车,刚准备出门,却见一个差役跟着门子走进来,一见苏默,便赔笑叉手唱诺道:“苏公子,咱家老爷有请呢。”

第115章:沈松() 
自隋炀帝沟通南北西东数路水道,开凿了大运河,后面数朝又持续修通完善之后,大运河便成为了天下最重要的交通运输动脉。壹≥&nbp;≤<≦≤﹤≤<≤﹤≤﹤≤≦≦c≤≦﹤每日里不但往来商贩商船无数,更有许多南来北往的客船运行其上。

    毕竟,在这个交通工具、道路状况极其简陋落后的年代,骑马也好坐车也罢,数百里路下来,真能把人颠散了架。而坐船则相比起来,却是又快又舒适的多了。故而,也便成了一些达官贵人出门的选方式。

    便如这一日,运河上繁多的舟楫忽然一阵大乱,齐齐的向两边摇撸躲避中,一排五六艘大船张扬至极的一冲而过,引来不少的船上出阵阵惊呼。

    “贼死鸟,这般嚣张,便不怕撞翻了人!”

    “嘘!这位客官慎言,慎言啊。那可都是贵人,别撞翻了人,便是撞死了也是白死。”

    “嘿,贵人?屁的贵人!瞅瞅那旗子,那是东厂的旗号。这帮番子还当是早些年吗,如今可是弘治爷在位。弘治爷开明仁善,倘若真闹出人命来,就不信他们能落得好?”

    “嗨,你这人真是,弘治爷是开明仁善不假。可是弘治爷每日里不知多忙,只那些国家大事还顾不过来,你我这种屁民是不是落水了,难道还能告到御前去?行了,这不是咱们这种民能置喙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只消避开就好,何必闹那别扭。”

    “就是就是,出门在外,求的只是个平安,忍忍就过去了……”

    阵阵的议论声中,有怒的、有叹气的、有劝的,那五六艘大船却早已过去老远,只远远的能望到几个高帽皂袍的人按刀而立,犹自散着森森戾气。

    “嘿嘿,沈大人此番履新,一出手就是七品正印,前途可谓远大啊。日后可莫要忘了今日同船之谊,有那好生,休要忘了咱们才好。”

    中间一艘最大的官船上,甲板上撑着一张大盖。伞下一张几上摆着各色瓜果吃,一边一个坐着两个人,正相对而饮。

    此刻,话的却是左边一个一身褐色袍服之人,脸上虽在笑,却是腮肉颤动,正是常的那种皮笑肉不笑。两只不大的眼中,眼神幽幽,合着那笑容,宛如一条吐着信子的毒蛇一般。便在这盛夏骄阳之下,也让人由不得的生出一种冷腻腻的极不舒服的感觉。

    对面被称作沈大人的那人一身绿色官袍,肤色白净,年约四十上下,眉细眼狭,鼻直口方,加上一副三绺长髯,生的颇是俊朗。

    此刻听了对方的话,微微一笑,淡然道:“王档头该不会是误会了吧,沈某履新之地,不过只是个中县,地瘠人贫,何来的好生?”他口中应着,眼底一抹厌恶闪过,随即又极快的不见。脸上仍是一副微笑的神气,始终让人有种温文尔雅、如沐春风的感觉。

    只是这种感觉对上一般人也就罢了,但对面这位又哪里是个好打的主儿?听他言中颇有推搪之意,眼中顿时划过一抹不悦,冷笑道:“沈大人这是看不起王某吗?那武清之前若贫瘠二字也还罢了,可是如今凤水河边何等繁华,每日里流水怕是不下十余万两吧。这要是算贫瘠,嘿嘿,却不知我大明治下一千四百余县,又有几个敢称富庶的了。”

    他到凤水河边四个字时,眼中毫不掩饰的露出裸的贪婪之色。

    沈大人心中的厌恶更甚,暗暗叹气,也不知上面究竟怎么想的,非要自己跟这些阉狗门下尽量交好。自永乐以降,文人们对东厂的憎恶,甚至更甚于锦衣卫。自己堂堂七品正印,一县之令,若被传出去认为是阉党,那以后怕是举步维艰了,更不要做什么事儿了。

    只是心中恼归恼,却是无力抗拒,面上也只能强忍着挤出几分笑容解释道:“王档头这可真是误会了,沈某不过区区一个县令,又怎敢看不起档头。不别个,沈某再如何也就是替天子管着这一县之地吧。可是王档头可是身为天子家仆,那是帮天子巡守整个天下的啊,这哪有的比啊。王档头,沈某胆,你可莫要吓我啊。”着,又是一连声的叹气告饶。

    王档头脸上便露出几分傲然,斜了他一眼,似笑非笑的道:“嘿,沈大人倒是明白人,还知道咱们东厂是天子家仆啊。”

    这话便是毫不掩饰的讥嘲威胁了,沈大人白皙的面上一抹红晕划过,显然气的不轻,但终只是呵呵笑了笑,装作不在意的继续道:“王档头的凤水河边,沈某也是知道的。只不过王档头大概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那凤水新城开建伊始,便曾立下凭书,最初数年之内,官府只有管理权,并不能插手干涉其中任何相关商务事务。此凭书早已上报六部和内阁,陛下也亲自应允了的。试问,此情此势,沈某一个刚刚上任的县令,又如何能从中搞出什么生来?”

    他淡淡然来,待到提及内阁和天子之时,那王档头眼中一缩,已然没了先前的桀骜,露出几分迟疑之色。

    沈大人却还不算完,嘴角含着一丝笑容,端起酒杯轻啜一口,这才又慢悠悠的道:“这且不,不知王档头是否知晓,那凤水新城的盘子里,据可是张氏之人掌着最大的活计。嗯,这位张氏便是张娘娘的族人了,听寿宁侯和建昌伯对此也很是看重。呵呵。”

    他到这儿便打住了,只是呵呵了两声不再多言。对面王档头却是神色一凛,终于沉默下去。

    做为东厂的档头,他可以不在意那些文官大臣,甚至可以连王公勋贵都不在乎。但是,对于当今皇后一脉,却是借他一百个胆子也不敢有丝毫轻忽。

    当今天子对这位皇后的宠爱简直到了让人无法理解的地步,甚至为了这位皇后,竟然不纳任何嫔妃。诺大后宫中,至始至终便只有皇后一人。

    这种情形下,作为天子家奴的东厂,别是他一个档头了,就是督公也不敢有丝毫对皇后不敬。

    该死的,看来这一趟真是苦差事了。一点外快捞不到不,还要夹着尾巴心做人,否则一个不好触及到娘娘那边,怕是天王老子来了也保不住自己啊。

    想到这儿,他轻轻吐口气,抬头出几声干笑,道:“沈大人何必这么认真,在下也只是觉得旅途沉闷,随意个笑话罢了,沈大人可莫要当真啊。啊哈哈。”

    沈大人心下冷笑,面上却做出恍悟的样子,拍了下额头,苦笑道:“原来如此,倒是本官着相了。我便嘛,向来听闻东厂卯课的诸位兄弟最是豪爽仗义,又怎会真有那般心思。该死该死,沈某这可真是人之心了,恕罪恕罪啊。”

    王档头眼中厉色一闪而过,他如何听不出那话里隐含的讥讽,但面上却也只能假笑道:“过奖过奖,都是为天子办差,本着忠君为国罢了。”

    沈大人面上露出大以为然的神色,笑眯眯的看着他,忽然道:“的是的是啊。不过起这忠君为国,倒是王档头此次的差事非同可啊。听此次连锦衣卫牟指挥使都亲自出马了,若是被锦衣卫拔了头筹,且不会不会让天子失望,便只是督公那里也不太好交代了。”着,深深的看了他一眼。

    王档头心中就是一怒。这姓沈的,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锦衣卫和东厂向来不和,虽然都是天子家奴,但明争暗斗从来就没停过。此次武清查案,锦衣卫与东厂一明一暗,自然便也存了争个高下的心思。

    只不过这案子绝不是表面上那么简单,内中实在大有蹊跷。好多人都在猜测,这其实是臣权与君权的暗斗。但是王档头却是知道,这种猜测其实也仅仅只是个表象而已。从自己接到的密令中,他敏锐的能察觉到其后的诡谲凶险,让他想想都有些不寒而栗。

    还有这个沈松,密令中让自己尽量多配合此人。那么,此人又在这个事件中扮演了个什么角色呢?真的就是运气好,恰好补缺补了这个武清县令?

    这个家伙此时忽然提及锦衣卫,又是存的什么心思?哼,这些个文官最是恶心,一个个整天明面上道貌岸然,言必称忠君,口必言社稷,背后里的龌龊肮脏却比咱们厂卫更甚百倍。单这次事中,他们文官还不是斗得不亦乐乎?你拿锦衣卫来激我,我有何尝不能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想到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