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第9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任务来了,就算再困难,张无忌也得完成,不然这教主就没有意义。

    向杜兰取经。

    杜兰可知道明教的情况,教学没什么问题,杨逍虽然说不上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但至少都会。而且明教还有一个天然优势,就是有外语人才,开设外国语系进行翻译可是国际化的基础啊。

    “无忌,你有这样的想法很好。”

    张无忌苦笑,其实他觉得这就是底下的人想要和六大派比试,并不是有心教化万民。

    “明教当然也能办大学,而且有很多六大门派没有的优势,你们只要把握优势,绝对不会差。”“无忌,你说说现在大元最缺什么?”

    “缺钱?”张无忌心虚地回答道。

    “不,是缺人才,准确来说是语言人才。”

    “无忌无知,不能明白师公的话。”张无忌不懂为什么却语言人才,他觉得现在大元虽然动荡,可还保持八方来贺的威势,也不差啊,为什么缺语言人才?

    “错,现在大元的态度还是不够开放。外国人来必须要学习汉语,却只有很少的汉人学习外国语。这就是问题。”

    和未来全民学英语完全不同,这个年代想要来大元,就得学汉语。大元人学外语虽然也有,但那只是一门兴趣爱好,并不是必须的。官府倒是有专门的外语机构,可是一点也不专业,而且真正精通外语的人也得不到重用。

    杜兰认为这样的态度制约了大元的扩展,应该鼓励更多的大元人学习外语。

    “小昭姑娘就是难得的外语人才,可以做老师。”杜兰说道。

    “女先生?”张无忌还真没想过会有姑娘来教书育人,这太反传统了。没想到师公这么大年纪的人想法却如此先进开放。

    “舍不得?”

    张无忌不好意思地笑了,他对小昭很有好感,虽然只是个侍女,可是小昭一心为他着想,确实让张无忌难以割舍。

    “师公,真的会有人愿意来学习外语么?”不是张无忌胆子小,而是现在的风气就是如此,外语就是蛮夷的语言,只有汉语教化蛮夷的,哪有人主动接触蛮夷语言的?

    但话不能这么说,如果能将所有国家同化自然好,但显然不可能。同肤色的亚洲还好说,儒文化可以强势影响他们,但对白人就很难见效了。

    除非再出个秦始皇,从东亚一路砍到大西洋,然后再进行一次车同轨书同文的改革,不然的话还是要学外语。

    征服欧洲的战争太遥远,太劳民伤财了,所有的扩张都是有极致的,自古就有五服之地的说法,并没有错。

    欧洲早出五服了,按照古法,他们比蛮夷还要远。

    “不能封闭,要学习,技术先进只是一时的,每一个民族都有优点。我们不能将一时的技术优势当做是人种的优势。不管是汉人还是色目人,都要互相学习,学习他人的优点。”

    张无忌一听立刻点头,因为说的太有道理了。他深有体会,以前他不会武功被人瞧不起,可是后来他比所有人都厉害?所有的优势都不会永远保持,只有永远的学习没有永远的优势。

    一旦有人认为短暂的优势就认为是自己人种比其他人优秀,那么这样的人或者文明或者国家就到了灭亡的边缘了。

    “师公我知道了。”就开设外语大学,教授国人学习西方优点。

    “我给你写个章程,你按照上面的项目一条条做。最初的学生可以从明教本身找,也可以从义军的人里挑选,老师的话除了本国的外语专家也可以找色目人,很多色目人的汉语也都不错。”

    杜兰说什么,张无忌都点头,一人出主意一人负责执行,分工明确。

    在朝鲜半岛,一场新的战争正在策划中,郭家军准备进行一次登陆作战,跨过朝鲜湾登陆辽宁,为了这次作战他们特别建造了一艘旗舰‘辽宁号’,以表明他们对这次登陆作战的信心。

    不得不说郭破虏带领下成长起来的郭家军拥有全世界最先进的作战理念,不仅有空军海军,还训练多兵种混合作战。

    而登陆作战最考验的就是各兵种的协调。

    这次作战一旦成功,那么接下来还会有多次登陆计划,显然郭家军认为收复故土的时机到了。

    当然为了计划成功,他们也派人来到了中原寻找明教的盟友,他们的目的是一样的,现在可以合作推翻大元,至于如何分赃可以以后再说。

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汝阳王的努力() 
一夜之间,八百里加急的军情一封接着一封。

    丹东失守,抚顺失守,宝岛军已经直逼沈阳,即将占领辽宁全境。

    朝野震惊,一夜之间竟然接连有十二城失守,着实令人想不到。皇帝震怒,下令调集军队,准备要在辽宁与敌人开战。

    可惜这几年火车总是向南,榨取南方的利益,却还没有来得及向北延伸,所以不能利用火车来运兵。

    在调集兵力的时候,沈阳陷落。

    而同时南方也接连出现义军,朝廷是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突然就打起来了,而且还是海陆空一起上,看来郭家军是蓄谋已久,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必建功立业。

    明教作为起义军的主力,也是积极响应,张无忌也接收到了朱元璋送来的信件,请求他这个教主去主持工作。

    南方的起义军战斗及其惨烈,虽然是攻城克地,可是死伤也大。

    明教的义军现在还缺少一个统一的纲领,缺少战斗的理由,这就需要张无忌这位教主去宣传了。

    张无忌本来就想要出人头地,建功立业,自然不会放弃,于是放下手头的工作去参加战争。

    面对战争,六大门派也担心自己家里的情况,所以急着离开大都。

    但汝阳王却觉得不能让他们这么轻易离开,特别是不能让杜兰走,因为他觉得就是杜兰在挑起战争。要是杜兰走了,那就是放虎归山,后患无穷。

    所以汝阳王请兵把六大门派的住所给包围了,他认为这样可以拖延战争的脚步。

    那就不走了,杜兰告诉汝阳王六大门派就留在大都办学,反正现在大都还算平静。

    南北开花,大元王师虽然有最好的骑兵,可是敌人有自行车,机动性也不比马差。虽然不能起着自行车冲锋,可是现在是热兵器时代,自行车足以进行机动埋伏。

    时代变了,排队摆阵已经落后了,现在的战争依托的是壕沟和铁丝网,打的是阵地战。

    大元的作战思路落后,在战场很是吃亏。

    不过大元到底还是占据了大片国土,战争潜力比宝岛和义军都要大。而且西域各领主多多少少还是要给大元面子的,如果皇帝要求他们出兵,他们都会出兵的。

    关于战争,现在大都内很多人都在讨论,大部分人认为大元必胜,当然也有人认为大元现在是内外交困,在南北夹击之下,若是还有图谋不轨的人插一脚,那么就大元会陷入危机。

    比如现在宝岛军中就有很多扶桑武士,可见扶桑国的人还是向往大陆,一心想要往大陆扩张。说不定他们会来浑水摸鱼,扶桑这几年也没怎么安分过。

    当初大元新建,华筝就想过渡海征服扶桑,可是后来还是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成功。扶桑现在其实也不算是统一,虽然名义上整个国家只有天皇一个统治者,可是事实上是大名割据,现在是扶桑的战国时期,这也是武士的时代,在日本武士的地位相当高,只有武士才有剖腹的资格。

    除了武士之外,宝岛军里还有很多东南亚岛屿上的原始人,再远一点还有印度人,也是个多国联合部队。没办法,宝岛地少人稀,只能吸引移民来参战。

    此时汝阳王很着急,战争对国力的消耗是可怕的,前方的战士需要军火弹药需要粮草补给,几战下来国库没钱了。

    可能有人会不信大元几十年发展会没钱,钱肯定有而且有很多但不在国库,而在贪官和权贵手中。他们可不会拿钱出来资助皇帝。

    打仗的消耗比想象的要多太多了,皇帝现在成天愁眉紧锁,最大的问题是花了钱还打败仗,那更是气人。

    汝阳王看着皇帝,想要分忧。终于汝阳王将他的推论说了出来,他要告诉皇帝在这数百年的历史之中,都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

    汝阳王怕皇帝不信,是拿出了各种史料来进行辅证。

    ……

    皇帝听完之后只感觉是天方夜谭,虽然他也知道先祖华筝得天山仙子支持才建立大元,可是汝阳王的话太夸张了。

    “爱卿,你是否太危言耸听了?”

    “陛下,臣愿意以人头担保,只要招伪装成张三丰的杜兰对峙,定可以揭晓真相。”“臣认为这次大元危机,就是他们的阴谋。”

    皇帝却还是不信,“朕不相信会有人可以左右朕的国家,朕不信!”

    “陛下,那些都是事实,臣还听说郭家军的建立者郭靖就和杜兰有关系,郭家军分明就是他们埋藏的暗子,一定是他们暗中支持的。”“臣请旨愿意讨平天山,为大元除去祸害。”汝阳王是真忠臣,为了支援皇帝打仗,他是变卖家产,全力支持军部。

    现在看皇帝还不相信自己,汝阳王跪在地上痛哭流涕,他是真的不想眼睁睁看着这个国家被坏人破坏。

    “朕要证据。”皇帝最后说道,他给汝阳王一次机会:“你只要能拿出证据,朕就信你。”

    “臣一定找到证据。”

    不过回到家里,汝阳王却犯愁了,他找来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商量,到底怎么才能找到证据。

    “抓起来拷打。”有人说道。

    汝阳王心说当初他埋伏火枪手都没成功,怎么抓?

    最后汝阳王还是决定激杜兰,因为他认为杜兰一定会因为自大而说漏嘴的。到时候只要请皇帝躲在隔壁,一定可以成功。

    就这么决定了。

    汝阳王请杜兰去大都最好的饭店吃饭。

    杜兰很给面子,从办学的工作中抽身赴宴。

    “汝阳王,你**啊,前线大战正酣,你却在后面**地请客吃饭,你说你这是不是找死?”杜兰一来就恐吓汝阳王。

    汝阳王心说要不是为了国家,他可舍不得吃:“见笑了,我认为请真人吃饭还是应该的,我是有些事情要请教。”

    “看在徒儿的面子上,边吃边聊。”杜兰说道。

    上菜。

    汝阳王心说杜兰不可预料,虽然来之前和同志们已经打了几套腹稿,可是杜兰一来就打乱了计划,不过皇帝就在隔壁,必须要继续下去。

    “张真人,我最近重读史书,有一些发现,我请真人赐教。”

    “好说,我也喜欢历史。”特别喜欢篡改历史。

    汝阳王心说你高兴交流就好,一定要把你的真面目揭露出来:“自从上一次真人自称杜兰之后,我就查了史书,其中有不少关于杜兰的有趣记录,不知道张真人是否知道?”

    “他们怎么写的?”杜兰表示想听。

    看来能成,汝阳王按捺激动的心情,缓缓道来。

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历史内外() 
史书对杜兰的记录很少,不过基本记录还是很一致的,就是不正经,不看气氛,喜欢给人难堪。

    但史书从来不记录杜兰的力量,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杜兰的真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