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人臣(gl)-第2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当然不行,这是要硬功夫的,不过幸好学了一招半式,才出兵不久,魏池他们去探路的时候就遇到了伏兵,等我们赶到的时候,我看到他全身都是血,几乎以为他一定是快要死掉了,但幸好的幸好,我们赶到的够及时,他没事。”胡杨林现在都记得,魏池还没说话就吐了一口血,当时他的表情不知道是不是和这位公主的表情一样紧张得快要哭出来了。
    “臣以为,他是永远学不会武功的,但是也许命运真的要考验他吧,作为一个文臣,他偏偏经历了这样多的事情,等我们到达封义,他的武功真的已经像模像样了。”胡杨林心中不由感慨:“那一个多月的每一天,封义似乎都要被攻下了,但是似乎只要有他在,就能再捱一天,就这样一天一天有一天,终于等到了援军。记得有一次,我们从城墙上下来才发现,刀的刀口都卷得没法用了,刀柄都砍松了,正想着要换一把,敌军又涌了上来,就用着这样的刀,我们整整支撑了两个时辰,现在想来,真不知道是怎样活下来的。”
    胡杨林一口气说了好些才察觉到自己失态,赶忙闭嘴。
    “无妨,”陈玉祥没想到这个人和魏池的关系这样好,他口中的魏池是自己所不知道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让自己心动不已,虽然很想让他再多说些,但这样也许真的很失态:“胡大人请忙吧,本宫要去见皇上了。”陈玉祥对他友好的笑了笑,努力压抑了好奇的心,往书房里走去。
    胡杨林沮丧的垂着头,后悔自己一时失言。
    即将面临大考的陈熵和呆在京城里的学子一样忙得焦头烂额,陈玉祥进来坐了好一会儿了,他才发现。
    “吕敬,你为何不通报?”
    “皇上,奴婢通报了的呀。”
    陈熵挠挠头。
    “皇上,吕敬是通报了的呀。”陈玉祥忍不住笑了起来。
    陈玉祥在笑,但脸上的笑容却满是疲惫。陈熵有些心疼,便放了手上的东西:“姑姑既然来了,不妨配朕出去走走。”
    “好啊,”明明是个小孩子,却要每天好几个时辰这样忙碌,陈玉祥真是非常担心,赶紧站起来:“走,咱们到花园里去逛逛。”
    **月的天正是蓝的时候,微风拂面,心情似乎应该如此景色般清爽。
    “姑姑。”
    “嗯?”
    “父皇和父皇的兄弟们好么?”
    “啊,”陈玉祥觉得这个问题很艰难:“应该很好吧。”
    “姑姑,您应该对熵儿说实话。”陈熵没有兄弟,但是他能够感觉得到自己应该和百姓家的孩子不一样,如果他有兄弟,他一定没有办法像百姓家的孩子那样待他。
    “熵儿为何会想这个问题?”陈玉祥停下来,看着陈熵的眼睛。
    “因为,”陈熵的眼中闪过一丝悲伤:“父皇曾经告诉过熵儿,熵儿已经是太子了,不应该再和姑姑走得那样近。我明白父皇的意思,我便想,是不是在父皇眼里,连皇姑姑都是不值得信任的人。如果是这样,那他还信任谁呢?”
    陈玉祥心中一寒。
    “如今,父皇已经不在了,我终于敢问出这样的问题了,我不怕了。”
    仅有在自己登基前的那几日,自己惶恐,难受,像一个平民家的孩子那样,但是当自己坐上了皇位,取代了父皇,惶恐难受之中却似乎有一块大石头落地了。其实陈熵知道,自己绝不是父皇的首选,因为自己是庶出的孩子,所以自己一直努力着,怕有一天父皇的选择不再是自己,即便自己做了太子还是仍旧如此。这种冷漠根植在心底,压抑得他不能自拔。
    那父皇,你曾经是不是同样痛苦?痛苦得连与你没有任何利害关系的妹妹都不敢信任?
    陈玉祥摇摇头:“太祖皇帝一共有八个儿子,只有一个战死沙场,然后就,然后就。”
    因为猜忌,太祖皇帝一共换了三次太子,其中有一次还牵连到了自己的兄弟陈禧,为此他毫不犹豫的杀了与自己一同征战多年的亲弟弟,杀了自己宠爱的妹妹雍熙公主。直到这一次,才轮到了陈熵的父亲陈鍄,自己那时还年幼,但她仍旧记得陈鍄战战兢兢的样子,自己原以为燕王早就不是太子的人选,陈宿是他的同父同母的亲弟弟,他可以安心了,但是他没有,即便是坐稳了皇位,他仍旧不遗余力的要至燕王于死地!对于陈鍄来说,自己会不会和雍熙公主一样,会以夫家的身份参与朝政,成为他的心腹大患?
    “幸好父亲只有我这一个儿子。”陈熵露出了苦笑。
    “啊!”陈熵叹了一口气:“姑姑还记得么?以前魏师父带着我叠纸蝴蝶顽,那时候真是快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快活。”
    今天是个晴朗的日子,如果有漫天的蝴蝶,那真如那天一样。陈玉祥笑着点了点头。
    “那姑姑相信魏师父么?”
    “这,”陈玉祥觉得若是以往,自己一定会脱口而出,但现在,她认为应当想一想:“姑姑不知道。”
    自己了解魏池多少呢?说不定远不及他的朋友呢,自己又怎会知道自己应不应当相信他呢?
    “熵儿会相信魏师父的!”陈熵的眼中透露出温情与坚定:“也许帝王注定就是孤独,但朕会相信一直陪伴朕的姑姑和救朕于危难的魏师父的。朕,绝不会成为父皇那样的人,绝对不会。”
    “皇上!皇上!”吕敬从远处跑了过来。
    陈熵不由得皱了皱眉头,虽然吕公公陪伴他长大,但是这位公公这种大惊小怪的性格令他实在不喜。
    “余冕余大人病故了!”吕敬气喘吁吁。
    “啊,”陈熵冷冷的撇撇嘴:“周阁老怎样说。”
    “啊?”
    “余大人是朝廷重臣,他病故了,内阁怎样说?”陈熵看他迟钝的样子,忍不住有些烦。
    “啊!周阁老提议了人选接任,”
    “不用了,”陈熵打断了他的话:“余大人安定京城,对社稷有功,即日安排厚葬,不过余大人的职位是京城危情之中定了,没有接任不接任的说法,原职位依照吏部的规矩选定,不用谁提议。”
    吕敬不明白陈熵为何要给他说这些,只是呆呆的站着。
    陈熵竟然被他耗得没了脾气,只好给他解释:“周阁了越了规矩,若他还想着要推举谁,那朕便不会和他说这事,所以此次你代为朕去转告他。若他不明白,你提点提点他。”
    看着吕敬跑远的背影,陈熵苦笑:周阁老哪里需要你提点?吕敬是个好人,但是真的是个笨人啊!
    余冕病故了,各怀心思的满朝文武没有几个人真心缅怀他,倒是远在异地的王允义忍不住感伤了好一阵。想到余冕多年为人,心中不由的敬佩。
    “皇上竟然称此礼为厚葬,当真可笑。”
    王协山感慨:“区区孩童哪里能懂得这些?若不是余冕,哪有他陈家王朝?话说回来,若不是余冕,我王家何至于沦落至此。”
    是啊,如果京城没有余冕,蛰伏多年的王家真的就等来了机会。秦王罢了,胡润之之类更是罢了,即便是沃拖雷不过就是那般如此,这江山当真得异姓了。
    王允义笑道:“兄长都快八十了,竟然还有如此念想。”
    王协山不紧不慢了喝了口茶:“余大人尚且遭遇如此,老头子我如何不能存些念想!”
    周文元没有不臣之心,却不如两位王大人有涵养,他见到吕敬来回话便明白这些小皇帝不如他想得那般的糊涂软弱,心中便以最势利的方式权衡着起如何变个法子从余冕的死中捞些好处来。
    第二日,便有人上疏建议召余冕之子进京任职,算是对余大人的抚慰。
    到此,便有个别老大臣看不下去了,余冕的人品在朝中颇有佳评,虽他从不与人结党,但斯人已逝,竟然还有人算计着要拿他的后人做筹码,这当真是有些令人看不下去了。
    已经离官的杨审筠甚至直接写了一封信痛骂了周文元一顿。周文元没有搭理他,却没料到杨审筠早料到他脸皮厚,命人抄了一份传给了京城的太学生,正恰逢大考,京城满是学子,一时间传的沸沸扬扬。
    闹得不可开交之际,陈熵便只好求助魏池,魏池却正在被这件事情缠得焦头烂额。不为别的,正为他自己调入京城的两位学生:卫青峰、颜沛伟。这两位如今都是言官,正为着这个事情参周阁老呢。魏池知道周阁老是扳不倒的,但这两位上疏前并没找自己打过商量,如今可好,周阁老的人满朝都是,即刻吏部就发了令,要赶两位回去当县令了。
    “皇上,此刻唯有按兵不动,”魏池认真的想了想:“内阁本就负责国内各项大事,如今又没有真正的司礼监,余大人刚去,顾命大臣尚且难以与之抗衡,不如静观其变,待大考之前,时机到了,驳了内阁的意思,正好树立皇上的权威,又不至于太早与内阁对立。”
    “要如何拒绝内阁的请求呢?”陈熵明白魏池的意思,如今周文元根本不把自己放在眼里,如果任由他把局搅乱,自己的皇帝还真是越发没有权威可言了。
    魏池冷笑:“按照齐律,官员应当回家丁忧三年,即便是要入京为官,那是三年之后的事情了。”
    “啊!朕明白了!”陈熵豁然开朗。
    魏池内心却笑不起来,这个事情陈熵没想到尚且正常,满朝文武竟然没有人那这个正当理由拒绝周文元的无理要求,可见朝堂的风气有多坏。这么多年,周阁老为了排除异己不遗余力,把内阁的人都换成了自己的人,连自己的老师都不放过,先皇在其间是不是多有纵容?可这个恶果却要自己的幼子来吃,先皇是不是全然不曾想到呢?
    陈熵有了底气,便全心着力大考去了。魏池出得宫来却还要为他的两个学生奔波,几经周折总算是说服荀秉超帮这个忙。
    “真是的,明明是两个比我大十多岁的人,却还要我来给他们操心。”回到家,竟看到胡杨林在家里等他,问候之余,魏池忍不住对他抱怨。
    “你才是,明明是几十岁的人了,竟然到此刻还没吃饭,这才是要人操心。”胡杨林没好气的看着他。
    “话说,你为何来找我?”魏池一边张罗着吃饭,一边问。
    “今天是余大人出殡的日子,我本想与你一同去,谁知你竟然这会儿才回来。”
    “我竟然忘记了。”魏池突然感到惭愧。
    原本下午是要到衙门办自己的差事,魏池赶紧让益清去告了假,匆匆吃了饭,换了衣裳同胡杨林赶了过去。余冕的“厚葬”很冷清,老仆人引着魏池和胡杨林去上了香,就独自去忙了。魏池看了看香炉里的香灰,苦笑:“你看,通过不过十余人,以往总以为邪不胜正,可你看,如今周阁老权倾朝野,敢过来给余大人送行的不过就是这些人了。”
    时间不早了,等魏池和胡杨林祭拜完毕,老仆人便过来恭敬的行了个礼:“两位大人,失礼了,我家大人要出殡了。”
    虽然许多人迫于周文元的压力不好出席,但既然是“厚葬”,皇上许了的礼节还是有的。宫内派来的仪仗整齐的排在简陋的余宅门口,显得格格不入,衣着隆重的军官抬起余冕简陋的棺椁放在御赐的外棺里。也许是不知不觉,魏池忘了自己想要隐藏的立场,跟着仪仗走出了狭窄的院巷,突然间,他被眼前的场景惊醒了。
    不是太学生,不是朝臣同僚,当仪仗树起了于冕的名号,街上的百姓纷纷议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