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人臣(gl)-第2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有等到回信的胡润之还是如约对六通壕沟发起了进宫,禁城的守军并没有接到开城迎接的指令,中规中矩的在城头放炮。受到猛烈攻击的漠南军队开始向京城城墙进攻,酋兹冒着炮火卷起的尘烟艰难的观察敌情,很快,他发现对手非常奇怪,每当自己被压迫得难以坚持之时,对方都会暂停攻击,给自己喘息的机会。而对方攻击的面似乎非常的单一,好像要努力将自己的人赶出壕沟,赶向城门一样。
    胡润之如愿了,六通壕沟为了补给方便,通向城门的那一边里城门不过数百米。城墙上的炮孔是均匀分布的,这里又离城墙太近,如果援军不在这里补充炮火,城门很容易成为薄弱的一环。大量漠南步兵不堪炮火,纷纷涌向城门。
    酋兹猜不到胡润之的背景,但是他觉察到这个人的用意绝不单纯。
    城门会不会开?
    胡润之在等待未时。
    酋兹紧紧的盯着双方的一举一动,在猛烈的炮火夹击中,在面对十万人压迫前,在被切断退路的绝境前,他为自己的四万人找到了一丝生机,但却需要等待。
    未时到了。
    城门紧闭,胡润之忍不住捏紧了手中的马鞭,狰狞的表情在炮火中时隐时现。
    这次进攻的停顿以之前不同,连城墙上的炮火都暂歇了。齐国的双方似乎都在揣度对方的用意,酋兹知道,自己的机会到了。这毕竟是战壕,酋兹迅速组织人力对面前的援军发动了猛烈的进攻。
    胡润之可不想在这里做没有必要的反击,他收兵了。
    这一夜,魏池并没有站在城头听命余冕的指挥,周文元将他请到了家里。面对内阁首辅的款待,魏池受宠若惊。
    未时,答案揭晓。
    听到城外炮火间歇,周文元放下了手中的茶盏,一改之前的闲散,目光似乎可以看到魏池的心里。
    停顿了片刻,周文元开口了:“魏大人,述老夫直言,今夜过罢,您可就过不成安逸日子了。”
    魏池被惊得差点把茶杯扔了,不知道怎的聊着聊着自己就被内阁首辅告知过不成安逸日子了。
    周文元写了两个字,塞到魏池手里。
    魏池迟疑的打开纸条,上面写着两个字。
    太子。
    天亮了,多日不见的阳光来得猛烈,大辰宫的琉璃瓦闪着璀璨的光。魏池坐在西苑,胡润之在城外,王允义的大军加急行军,还有两日路程,秦王更急,明日就到。
    魏池不曾想到,这一场战争不是结束,而是渐进j□j。
    胡润之知道谜底,他不甘心的看着空空荡荡的六通壕沟,将自己的雄心大志强压回心中。
    酋兹渔翁得利,带着他的四万人一路狂奔与大部队汇合。虽然再次违背了沃托雷的命令,但这次这位漠南王为此感到了庆幸!他的探子探到了秦王和王允义的动静。
    秦王之所以加急行军是因为他本人当然知道胡润之并不是自己派去的前锋。
    王允义此刻却是因为接到了王皇后病危的消息,面对此情此情,王允义的心情不比胡润之的好。
    京城的人民在历经战火的第六十三天,终于迎来了绝地反击。但似乎并不像刘桥镇大捷那样单纯,近五十万人人在平锦仅仅是轻微交战了半个时辰,四支队伍如同是盘旋在京城上空的雕鹰,非常默契的聚拢又散开了。
    陈玉祥松了一口气,近日来的焦虑顿泊让她不得不暂时将王皇后放在一旁。如今终于定局如愿,第一件事便是将这大好的消息告之她,算是她病重以来的第一件好事。玉祥简单收拾停当,准备带着太子一同前往,却听到通报,说魏池求见。
    “请魏大人进来!”
    魏池请了安,见到玉祥的打扮一时不知如何开口。
    “魏大人有何要事?”玉祥见他不说话,只好主动开口:“如果没有要事,本宫先去见见皇后,大人可以稍等片刻?”
    “不!”魏池话出口才觉察到失礼:“臣,臣,可让臣同往?”
    同往?
    “好啊。”陈玉祥见魏池脸色不对,想他可能有话要说。
    太子的轿銮在前,魏池作为臣子,理应跟在一旁。但过了一会儿,魏池放慢了脚步,陈玉祥见他如此,便对糖糖说:“路过御花园,停一停,本宫想去看看。”
    “皇姑姑,不去见母后了?”陈熵不知为何要停,此刻初春,花园里没有花草,是最没趣的时候。
    “魏大人,您请一同来。”
    魏池赶紧行了一个礼,快走几步。进了花园,玉祥将陈熵交给糖糖:“太子好好跟着糖糖,姑姑和魏师父说话。”
    陈熵赶紧点点头。
    转过门前矮树,惊起了几只寒鸦,花园的雪半化,半凝结,黑的黑,黄的黄。
    “魏师父冷不冷?”陈玉祥想起魏池并不像她那样有个小手炉。
    “不冷,不冷,臣怎会觉得冷?”魏池有些局促。
    “魏师父肯定是有话要对本宫说,不妨直说。”
    “公主可是,公主可是要去探望王皇后?”魏池思索着措辞:“臣,臣认为有些不妥。”
    陈玉祥听闻此言,一时错愕:“为何不妥?”
    “公主息怒!”魏池吸了口气:“王皇后是王将军,”
    陈玉祥打断了魏池的话:“是因为皇后背后的王家?是因为城外胡家,王家,还有本宫的哥哥秦王?是不是此刻本宫与太子应站在内阁一方?”
    “……”
    “若此刻去见了王皇后,京城的百官难免有异想,而胡家同样会因此以为本宫和太子会站在王家一处?”
    “……”
    “然后,然后局势会因此落得三家彼此相争,特别是胡家、王家这样的军权重臣,届时本宫和太子都难以自处?”
    “不是,不是。”魏池第一次见她如此激动。
    “所以,魏师父前来劝我不要去见王皇后,不要去见我濒死的亲人?”陈玉祥忍了许久的眼泪,在京城陷于危境的时候忍住了,此刻却忍不住了:“王皇后不只是大齐的皇后,王家的女儿,她还是一个人,一个普通的女人,你们!怎能忍心如此待她?”
    地位的相隔,让魏池悬在空中的手进退两难。
    寒风在阳光中并不减威风,吹在耳旁呼呼的响。
    陈玉祥垂着头,眼泪忍不住噗噗的落在雪地上,她眼前的这双手,手指被冻得通红,这双手终于缓缓的抬起,冰冷的手指帮她擦去眼泪。
    这份冷贴在脸上,令陈玉祥的心痛得撕裂。
    “别哭了,别哭了。”魏池轻轻的说:“这样吧,臣私自陪公主去皇后宫里,外人并不知道,料想是可以的。”
    “嗯?”陈玉祥以为自己听错了。
    “皇后的寝宫离得不远了,就让宫人们在这里等着,臣陪公主前往,穿过前面的门走不远就到了,应该很快,没人会知道的。”
    陈玉祥看着魏池的脸,还在犹豫。
    “来吧!”
    因为战事,宫里的宵禁时间变得很长,偌大的皇宫变得空荡荡的,没人清扫的积雪踩上去有轻微的响。魏池想要走快些,又怕这姑娘的小脚被积雪滑到,思索了一番,还是扶住了她的肩。魏池的大麾是黑色的,陈玉祥个子娇小,如此一遮掩,几乎笼得严严实实。
    淡淡的檀香味……
    淡淡的……
    陈玉祥安慰的对自己笑了笑。
    走了小半刻钟,终于抵达了花园的另一道门,远远地,皇后的寝宫就在前方,宫墙就在眼前。
    “等等。”
    “?”魏池只好停步。
    “魏师父,你看,”玉祥叹了一口气:“你看。”
    魏池顺着玉祥的手指向前看,却没看到人或者别的。
    “花。”
    高高的宫墙,露出一点颜色。
    迎春花,魏池想起了那个春天,自己坐在侧院的门前,和她看着账本。
    那天的话题似乎是:我们都很粘人?
    “就到这里吧,”陈玉祥的话打断了魏池的思路。
    “前面就是皇后的宫里了,不去了?”魏池不明白她为何改变了主意。
    “不用了,”陈玉祥看着远远的宫墙:“也许她在内阁眼中,甚至在她亲人的眼中,她都只是一位皇后,但我明白,她不过是个普通的妻子,是真心关爱我皇兄的人。为了这份感情,她付出了太多,太多。这是她作为王家的女儿,大齐的皇后逃不掉的责任,别人眼中是尊贵的荣耀,但我知道这才是最悲惨的压迫和屈辱。曾经我以为,自己能够自由的飞出去,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但如今我才认命,知道皇后和我没有区别,我们只是一个病弱一个健康罢了。魏池,我们回去吧。”
    “真的。”
    陈玉祥看到魏池犹豫不决,安慰的对他笑笑:“魏师父能陪我走到这里,我已经很知足了。”
    哪一个宫里没有宫禁?去了岂有不被人知道的呢?你愿意陪我走到这里,我真的,真的,很知足了。

  ☆、179第一百七十九章

179【正隆二年】
    周文元拉着魏池聊的时候;杨审筠同样不敢闲着。看完美世界最新章节,去眼快杠杠的。他如今最值得信赖的人向他提起了胡贵妃这个人。杨阁老思索良久;他自当官到入阁就没离开过京官的圈子;胡润之这个人怎样;他当真不了解。在他久远的印象中;这个人就是秦王旁边的一个帮衬;皇家的一个外戚,这人似乎很少惹事,自己几乎就不认识。如今他率兵首抵京城,算是个首功;但余冕却对他颇多质疑。余冕为人正直;这不是私怨所至;自己理应就此提个小心才是。
    毛以宣亲临了禁宫之内的那场叛乱;他非常详细的将魏池及胡杨林还有太监吕敬的作为告知了杨阁老。
    对于胡贵妃这个人,大家就熟悉很多了,从第二天她冲到耿太妃那里发难的行为就能看出,这个人不是个服软的善类。她亲哥哥如今大权在手,她不会轻易善罢甘休。如是以前,她要将魏池怎样那是魏池自己的事情,但是如今长公主和太子都站在魏池一边。太子仓促的登基并不能安定朝廷,如果太子想成为真正的帝王,他必须得到秦王、王家、内阁、以至于胡家的支持。但从这场战争来看,这几方的势力并不想对彼此友善。自己必须到胡贵妃那里探个底才可以。
    这场会面安排得并不顺利,因为胡贵妃不是个喜欢放下架子的人。杨阁老几经波折才和她约见在文渊阁。这位贵妃显然明白自己的价值,她摆出的要求非常明确:她要求自己尊为太妃,接替公主抚养小皇帝直至成年。
    “公主是要嫁人的,耿太妃如此安排实在是不为公主考虑。”胡贵妃难掩面上的得意。
    可惜胡贵妃并不是杨阁老这样的老狐狸的对手,杨审筠不咸不淡的和她攀谈,但是说的都是些客套闲话。绕来绕去确实越扯越远,杨审筠简直是把全国大小政策嘚吧嘚吧的唠了一遍。胡贵妃人是厉害,脑子好用,但是正经书没看过几本,唠着唠着就搭不上话了。
    得意的胡贵妃被折腾得一头雾水,杨阁老心满意足的走了。
    回到西苑,杨审筠陷入沉思:胡家不是善类,王家当然更不是,但是他们并不能称王,如今最可怕的其实是秦王。皇上年幼,虽然匆匆登基,换了年号,但毕竟是为战事所需,陈鍄的死活并没有个定话,就连宫内都还是称呼太子。如今危难已解,秦王显然才是最佳的帝国继承人。
    回忆起自己协助幼帝登基,杨审筠不禁满面冷汗。
    不论王家胡家如何打算,内阁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