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唐朝当皇帝-第2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方翼看着消失的李恪一行人,虽然阿史那云穿着突厥服侍,但他会是看出了一些倪端,再想到李恪身边的黑甲骑兵,联系到大唐刚打败突厥的战况,他很快就分析出了李恪和阿史那云的身份。不过李恪没有在王方翼面前点破自己的身份,但王方翼对坊间传说的李恪的各种神勇的传闻知之甚多,视李恪为自己的偶像,现在看到远去的李恪,再想起李恪告诉他的那句话,他的目光中露出坚定不移的目光。

李恪很欣赏王方翼。

因为,王方翼不但的大唐高宗年间的名将,而且,他最大的有点就是忠心不二。

历史记载,王方翼的祖父王裕,在唐高祖武德年间曾出任随州刺史,后来娶唐高祖李渊的妹妹同安大长公主为妻,从而使王氏的地位再次得到提高,甚至于王裕后来官至开府仪同三司。死后,被赐谥号为“文”但是,在唐太宗时期,李世民因公主年长,多次到王家看望公主,赏赐不计其数。王方翼的父亲王仁表,贞观年间官至岐州刺史,但在王方翼很少的时候便去世了。王仁表死后,王方翼和母亲李氏被公主从京城逐出,只好迁居到凤泉别业。由于王氏富贵已久,所以凤泉的产业多已荒废。王方翼当时虽然年幼,却是孝子,为了减轻母亲的负担,便主动和佣人共同劳动,同甘共苦。功夫不负有心,经过数年的经营。王氏在凤泉的产业已是“辟田数十顷,修饰馆宇,列植竹木,遂为富室”数年之后王方翼和母亲回到了长安。

至于,王方翼是仕途,李恪倒是记得很清楚,他对这个大唐名将的生平有所了解,记得有一次,王方翼走夜路,忽遇一个身高丈余的人。王方翼并未害怕,引弓将其射倒。待走近一看,原来是配木,后来这件事传到了唐太宗的耳朵里,将王方翼提升为右千牛。

特别让李恪记忆很深的还有一件事情,那就是在唐高宗显庆四年(659年)礼部尚书许敬宗秉承武则天皇后的意旨,陷害长孙无忌。由于王方翼的好友凉州长史赵持满是长孙无忌的亲属,许敬宗唯恐留下赵持满对自己不利,就诬陷赵持满与长孙无忌一同阴谋反叛。结果赵持满被杀,尸体被扔弃在城西,他的家属均不敢去收尸。王方翼闻讯后,感慨地说,“栾布之哭彭越,大义也;周文之掩朽骼,至仁也。绝友之义,蔽主之仁,何以事君?”

说完,派人将赵持满的尸体收殓,然后又按礼仪将他埋葬。唐高宗肯定王方翼的做法,没有加罪于他。王方翼的侠义之举不仅使他在当时声名远播,也使后人对其赞颂不已。

所以,对于这样的名臣干将李恪绝对不会便宜了李恪,更加不会让他成为长孙无忌的爪牙。

但是,李恪还是没有表明自己身份,那是因为他觉得以王方翼的聪明看到阿史那云和黑衣鹰卫不难猜出自己的身份,还有就是他不想过多的参与王方翼的成长,他只是想给这个名将留下一个好的印象而已。

再者,李恪也有自己的担忧,现在是特殊时期,没准长孙无忌、太子李承乾还有魏王李泰的人就在一旁监视自己呢,他要是这个时候以亲王身份太过看重一个孩童,这难免会让长孙无忌等自己的敌人有所企图,没准会害了王方翼。

所以,有了这些方面的顾虑,李恪跟未来大唐的名将只是照了一次面而已。

等李恪来到西市,他对身边的王中长说道,“你告诉朱童,给本王查清王方翼的家在何处,家里还有什么人。”

“诺”王中长应声道。

“殿下,你想……”

阿史那云很想问李恪这么做的目的,但话到嘴边,她突然想到了女人不敢政的教训,便闭口不语。

“云妹,没事的,本王只是想去看看这个男孩而已!”

李恪对阿史那云微微一笑回答道。

“恩”阿史那云点点头,乖巧的跟在李恪的身边。

长安城的东西两市可谓是长安最为繁华的地方,阿史那云久在漠北草原,自然对这里的每一件东西都很好奇,李恪看到阿史那云喜欢的东西,不管是好坏对会她买下来。虽然,像东西市里买的这些东西汉王府就有,而且比这里买的要好很多倍,但看到自己出钱买下这些东西时阿史那云高兴的样子,李恪就很满足,他觉得为了博得阿史那云的笑,他这样做很值。因此,等到李恪和阿史那云两人逛完东西两市的时候,李恪给阿史那云买的东西足以占用了两名鹰卫的马屁。

“现在我们去那呢?”

李恪问一脸的流连忘返的阿史那云道。

“恩——我想想啊!”

阿史那云皱眉想,半天她才开口说道,“我今天有点累,要不你送我回去吧!”

“累?”

李恪重复道,他没有想到阿史那云会说自己累,想回去休息,但见她脸色的兴奋之意,李恪觉得阿史那云根本没有累。不过随即他便想到了阿史那云为什么会这么说,因为,阿史那云是照顾自己,想怕她耽误自己的事情。

“行,那本王就送你回去吧!”

李恪疼惜的拉着阿史那云的手说道,他觉得自己能够娶到这个善良的处处为自己着想的女孩子是他今生最大的幸福。

西市距离鸿胪寺安排给突利的行辕不远,李恪和阿史那云没走两步就到了行辕的门口。但李恪没有进行辕去见突利,阿史那云也没有招呼李恪进去,两人都很清楚这个时候李恪跟突利需要保持距离。

李恪目送阿史那云进了行辕,他这才骑兵回到了汉王府。

李恪刚回到书房,就见朱童疾步进来给李恪说道,“殿下,卑职已经查清王方翼一家已经不在长安城,而是在城外的一个叫凤泉的地方,王方翼幼时丧父,与母亲李氏相依为命。”

“恩,本王知道了,你下去吧!”

李恪对朱童道。

“诺”朱童离开了书房。

要是王方翼在长安城,李恪还想晚上去他家里看看这个未来的名将,但现在听说在长安城外,李恪便打消了今晚去探望的心思,他将心思放在了最近朝堂上的争论不休的关于突利和突厥安置和立功将士的封赏上面。

其实,突利和打败突厥的立功将士的封赏李世民跟中枢大臣早已讨论完毕。

可是,自从李恪和李靖回京,苏定方和陈其所获的财宝以及突利的联姻等出现,这使得李世民不得不得推翻之前的早已定下的封赏,跟房玄龄、杜如晦和长孙无忌、魏征等人开始重新讨论。

第四百零八章 新的封赏

两仪殿。

除了大唐皇帝李世民之外,还有房玄龄和杜如晦、长孙无忌、魏征、王珪、萧禹以及褚遂良和岑文本。

本来中枢议事,岑文本是没有资格参与其中的。但是,岑文本和房玄龄负责北征大军的粮草辎重问题,李世民觉得讨论北征将士的军功封赏应该让他参与,所以,岑文本便也在这种中枢大佬之中。而两仪殿内,除了褚遂良是秘书郎,负责诏书的起草以及岑文本这个异数之外,像萧禹、王珪和房杜二人都是三省的最高长官,像长孙无忌和魏征都有参政之权。所以,现在的两仪殿这些人才是真正大唐的大佬们,他们才是左右大唐政局的风云人物。

“恩,这份奏报你们都看到了吧?”

李世民将苏定方和陈其缴获的钱财的清单递给了一旁的长孙无忌道,“他们两人立下的这份功力很大啊,所以,我们之前对他们的封赏可能有失妥当,这次还需要再议意。”

苏定方和陈其的封赏还有职位的安排都跟所以立功将士封赏有关系,他们两人要调整,那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其他将领的军功自然要重新安排才行。

所以,众人在听到李世民的这句话的时候开始苦苦思索良策。

他们所谓思索可不是怎么重新封赏苏定方和陈其,而是在想怎么利用这次机会给自己捞取最大的好处。

所以,众人之中谁都不愿第一个开口提出意见,即便是房玄龄和杜如晦这两个不依附于任何皇子的中立派,他们两人也不敢第一个开口,他们虽然没有参与到任何一个皇子的夺嫡之中,但审时度势的他们两个人也不想李恪等三人是之中任何一个人的势力过大,所以,力争使权利的平衡的他们两人自然也很谨慎。

众人都有自己的心思,如此一来,两仪殿里突然变得安静了下来,李世民倒是成了冷场帝,没有人附和他。

李世民看到众人都不说话,自然清楚他们的心思,不过他也不恼怒,身为帝王的他也很无奈。所以,他看中了众人一眼,轻声的咳嗽了几声。

“皇上,微臣以为我们还是先讨论突厥的安置问题和对汉王的封赏,再讨论立功将士的封赏不迟!”

萧禹倒是不卑不亢,敢说敢言的建议道。

“恩!”

李世民点头道,“那就先把怎么安置突厥和突利的封赏定下来再说吧!”

因为,突利提出了要跟大唐联姻的请求,李世民也没有拒绝突利的请求。所以,众人以为大唐跟联姻的迟早的事,而既然大唐和突厥突利联姻,那突利的封赏自然要重新商议。起初,李世民和房玄龄、长孙无忌等对突利的封赏是将突利故地设置为顺州、裕州、化州、长州等四州,以突利为北平郡王兼顺州都督,掌管四州军务,颉利故地为六州,置定襄、云州两都督府。又为了安抚突厥人,将阿史那苏尼失封为怀德郡王,阿史那思摩为怀化郡王,两人皆归属于突利治下。将颉利的故地分为六州,分别置定襄和云州两都督府,全部都归并州大都督治下。这样一来的话,突利的封赏很封侯,又封赏了两个阿史那的王子子弟笼络了突厥人,即便是颉利和突利的属地被大唐控制,突厥也不会有太大的抵触情绪。

可是,现在突利提出联姻,这个封赏就必须要变。因为,大唐一旦跟突利联姻,突利跟大唐的关系又近了一步,他不但成了大唐的亲贵,而且还成了大唐盟友和大唐边防上的最为坚实的一道屏障,所以,在这种情况,李世民要再依照以前的封赏的话那就显得他吝啬,这样会让突利寒心。

“皇上,微臣的建议是,将突利属地四州中的化州、长州两州划归到幽州都督府治下,再将幽州都督府提升道幽州大都督府的级别,将剩下的图论河、顺州、裕州于襄城城置定襄都督府,再将颉利的六州置同州大都督府,就让突利以北平郡王的身份掌管同州大都督府的大都督吧!”

萧禹开口说道,“这样就减去了顺周、云州和定襄三个都督府,增加了幽州大都督,正好让苏定方出任幽州大都督府的大都督,就解决了他的封赏问题。”

“恩”李世民沉点头道,他觉得萧禹的提议不错,减少了三个下州都督府,增加了一个大都督府,这样就更加利于管理幽北草原。再者,李世民从萧禹的话中提出了一层意思,那就是提升了幽州大都督之后,幽州大都督府兵力对增加,这样即便是突利再有二心,凭借幽州的军事实力也能跟他周旋一二等到大唐的援军到达,不至于出现控制不了的局面。所以,对萧禹提出的幽州大都督由苏定方担任李世民也没有意见,他觉得以苏定方的军事才能,确实能够担当防备突利和突厥人的重任,要放别人他还真不放心。

李世民已经答应了萧禹的建议,长孙无忌和王珪两人对苏定方升迁至幽州大都督的位置即便不满意也不敢反驳,只是心里震惊于李世民对李恪的宠爱,毕竟苏定方是李恪的人,李世民能够让苏定方担任幽州大都督的官职,里面肯定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