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上官鼎铁骑令-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钟声浩荡——

  少林数以千计的和尚集在长生院中。

  芷青他们也被邀请参与在长生院中集会,云台钓徒白玄霜父女也在长生院中。

  正在少林开府会期!

  钟声渐磐,司礼的弟子提气呼道:“肃静!”

  登时大院中立刻沉静无声!

  老方丈百虹大师缓缓站起身来,口宣佛号道:“百年前天净师祖仗着一片精诚佛心,坐禅六十年终于冲破佛门第十三层大界而臻上道,于是天净师祖决心要以肉身修证达摩祖师肉体飞升大道。”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又道:“天净祖师用佛门大般若心法中‘移山过海’的秘技用万斤巨石将自己封在后山极乐谷中,师祖向道诚心,足令吾等惭愧——”

  说到这里,所有的和尚都低首暗念佛号。

  百虹大师续道:“师祖封石之先,在石上留下‘唵嗒叭罗摩仑呢牟’八字真言,乃是要吾等在百年之后今日移开。巨石,参证师祖法体,若是师祖确已达到金刚不坏肉身,则依达摩祖师之预言,吾等可于极乐谷中新开府地,从此吾派光芒万丈——”

  说到这里,百虹大师住了口,长眉低垂,坐了下来。

  霎时众和尚梵唱声起,所唱正是西方接引大师贝罗心经,芷青等人虽是不懂,但是自然感到一种肃穆,各人都悄悄低下了头。

  三唱已毕,百虹大师大袖一扬,走到殿门口,回身对芷青道:“岳公子先请。”

  芷青知道自己三人乃是此次唯一的外宾,百虹大师乃是把自己当做铁马岳多谦来对待,在这情形下,绝不能故作客气,当下向众和尚一揖到地,恭恭敬敬走了出去。

  一行人走到山后,三转两转使来到极乐谷前,果然一块巨大无比的岩石矗立谷前,把入口之道封得密不容人。

  百虹大师走到石前,停下脚来,众人也跟着停了下来,芷青等一眼望去,只见大石上果然刻着斗大的“唵嗒叭罗摩仑呢牟”八个字。

  百虹大师大袖一挥,后退两步,后面八个和尚齐步上前。

  这八人全是二代弟子中的最高手,全是五十岁以上的年龄,八人走到巨石之前,向百虹禀道:“师祖神功岂是弟子等能及,弟子合八人之功只怕也无此能。”

  百虹大师道:“汝等合施‘孔雀大罗八式’,各执一方,勉力一试便了。”

  八人道:“弟子遵命。”

  说罢八人分站一方,齐力猛吸一口真气,只见八人僧袍一齐鼓将起来,就如由内吹鼓起来一般,八人大喝一声,第一人迅速推出一掌,那石动也不动。

  第一掌才出,第二人也是一掌推出,其余八人依次出掌,最后一人一掌推出,第一人正好推出第八掌,只听风雷之声大作,一声尖啸从八人掌风中升起,那巨大岩石骇然移开数尺!

  岩下百年积尘随势飞扬满天,好一会才飘落清净,百虹大师当先入谷,众人也随着进入。

  羊肠小道通谷底,众人觉到一股浊气迎面而来,显见这谷底空气甚是潮湿。

  芷青等三人东张西望,只见谷中两壁全是天然山洞,那些洞整齐划一,有如人工所为,心想若是和尚们在这些洞中修炼,端的是个好所在。

  忽然前面和尚跪了下来,芷青等人一看,只见前面一块凸出的大石上端端坐着一个一个和尚,看来正是圆寂百年了的天净大师。

  三人虽非佛门弟子,但是也跟着跪了下去,只听百虹大师的声音道:“我佛有灵,天净师祖仗一股浩然道心终于修成不坏大道,从此极乐谷是我少林之新府地,众弟子可移此修炼,赖师祖余荫或可早证大道。”

  霎时梵唱之声大作,芷青等人仰目上视,只见那天净师祖白眉长须,面色红润,死了百年犹如入定练功一般,不由心生敬佩。

  百虹大师道:“八大弟子前来恭移师祖法驾。”

  只见先前那八个和尚一齐出前,在石岩下默祝一番,一起扶着那石岩,暗运神功,轰然一声,那石盘竟被击起,盘上天净大师肉身在跟着抬起,八人转身抬着石台走出谷底,所经之地,少林弟子顶礼不已。

  大典既毕,接着就是少林第三代弟子的测验,也就是测量第三代弟子的佛学武功够不够得上自行修炼的程度,若是能通得过这考验,就能移入极乐谷新府,自行面壁苦修,以求上道。

  这对少林弟子来说端的紧张万分,因为若是通不过这关,就得再等五年之后才有资格参加第二次测验。

  芷青等人也在这测验之中见识到少林百般武学,名门大派,端的了得。

  日子过得真快,一眨眼,芷青等人在少林寺已留了五天,岳芷青专心地留意闻名天下的少林绝学,每场少林弟子试艺他都不放过,潜心从少林寺弟子初窥堂奥的功夫中推测少林最上乘的达摩神功。

  这些日子中,他完全醉心于武学中,令他暂时忘怀了终南上的妈妈、幼弟和单骑赴敌的爹爹。

  一方和卓方即陷入莫名的迷惘中,他们觉得这五天,他们心灵中的感受,要超过在终南山上五年的感受,也分不出是喜还是忧。

  是时,终南山山上正是天崩地拆,风云变色……

  长生殿内,第三代弟子中第一高手智伯和尚正在接最后一场“罗汉堂”的考验,智伯和尚年纪不过二十五六,但是天资之高实所罕见,不仅百经精熟,少林祖传的七十二件绝技也都样样学得超群拔伦,这罗汉堂原是别师出山时才考验弟子,并非第三代弟子此时应受之考验,但是智伯和尚功力超出群僧许多,所以令他此时就提前试闯罗汉堂。

  芷青久闻少林罗汉堂十八尊铜人机关厉害无比,这次竟能见识,自是大喜过望,拉着卓方一同入堂参观。

  智伯和尚年纪虽轻,但功力卓绝,一口气冲破六道防线,到第七尊罗汉用少林金刚掌出击时才算稍受挫顿。

  只见智伯和尚小心翼翼施展十八路小擒拿手,与铜制罗汉打得顾盼生姿。

  这时,寺外静极了,几乎所有的人都入内注视这场拼斗,只有两个人闲情逸致地在竹林中逛着——

  这两人正是岳一方和温柔美丽的白冰。

  从他们的形色上可以看出他们已是熟络得有如多年老友,他们笑着,走着,最后坐在树下。

  白冰手中拿着一卷书,那是唐人的诗抄。

  “你喜欢读书?”

  “不,我只喜欢读些不正经的书。”_

  “这是不正经的书么?”他看了看她手中的诗抄。

  “当然,爹爹老叫我念那些厚厚的经典,真是烦死人。”

  他同意这一点,连忙应道:“正是,我也讨厌那些,咱们可不象君弟,啊——君弟是我最小的弟弟。”

  “什么?你还有一个弟弟?”

  “嗯,他是天生一个书呆子,除了书什么也不管,连爹爹教他武艺他都不要学。”

  “岳老伯威震天下,他老人家武艺一定高得紧了?”

  “我真不知要几时才能学到爹爹那般武功。”

  “你的武功也很好吧?”

  他忽然正色道:“比大哥差远了。”

  她奇怪地看了他一眼,忽然,他们稚气地相视而笑。

  他们一点也不觉得这样的谈话是冗长的,一方从她手中接过诗抄道:“我瞧瞧是什么书。”

  他随手一翻,正是李白的长干行,念道:“门前迟行迹,—一生丝苔,谷深不能扫,落叶和风早。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哈,这玩意儿去问君弟,保管对答如流。”

  “喂,岳老伯到底到陕北去找谁了啊,那天你哥哥说是为你范叔叔报仇,找谁报仇啊?”

  一方征了怔道:“他——他是找胡笠去了。”

  “胡笠?剑神?”

  “正是!”

  小姑娘憧憬着两个盖世奇人拼斗的神威凛然,不禁脱口道:“你说他们谁会赢啊?”

  一方笑道:“还用问吗?”接着又强敛笑容补了一句。“不过鹿死谁手,却也未知。”

  白冰瞧他故作担忧之状,也抿嘴笑了起来。

  开府大会还剩最后三天。

  一方愈变愈沉重了,卓方更是显得心事重重,整日也不见他开一句口,芷青可不管这些,他用心把金刚拳和岳家的“秋月拳招”相印证,要以金刚拳招之威猛补秋月拳招之阴柔。

  这时候,竹林丛后,小溪边,一个白衣姑娘正悄悄地沉思着。她坐在草地上,衣裙是白的,皮朕也是白的,但是她的脸颊却是透着一股红晕,衬得那一双灵活的大眼睛益发可爱。

  她下意识地用纤指玩弄着衣角,一片枯叶落在她头发上她也不知觉。

  “爹爹说,他长得这般秀俊,心地又这般善良,确是一个了不起的少年英雄……”

  虽然她是想成“爹爹说的”,但是她的脸更红了。

  她眼前浮出岳一方的面孔,深情地望着她,她悄悄低下了头。

  但是,她的心更乱了,因为另一个沉默的影子又浮上她的心田。

  她轻叹了一声,仰首望了望天,拾起两个圆石头,放在手心中玩弄着。

  “卓方……岳卓方,这个人真怪,我从来也没见过这种人——”

  她忽然宛如看到卓方那沉默深刻的眼光,她又一次自问:“他干么要这样看我?”

  难道她真不知道么?

  红潮又悄悄涌上她可爱的脸颊,她悄悄地想:爹爹说,有的人只说不做,有的人只做不说,可是,可是他这人呀,什么总是慢慢的瞧,静静地听,仔细地想,想通了,既不说,也不做,却跑去——跑去睡觉了。

  她悄悄地笑出了声,但是一刹那,她的细眉又微微地蹙在一起。

  “噗通!”

  两个圆石头被丢进了水中,激成两个圆形的水纹,逐渐向外扩大,终于交叠在一起,于是静静的水面上产生了横直的叉纹。

  她的心也正像两颗石子一齐投水中,激起复杂的二道漪涟。

  她似乎悟到什么——

  “呀,我——”

  黑夜渐渐来临,灵山上古刹中传出阵阵钟声。

  一方坐在床边,他心中如波涛艇起伏不定。

  “不管怎样,我这一生也没有办法忘掉她的面容。”

  这句话他不知想了多遍,但是每一次都令他感到更深的焦急和不安。

  岳家三兄弟是分住在连引导的三个房中,他轻贴着板壁,隔壁大哥匀静的呼吸声阵阵传来,他自幼练武就养成了早睡的习惯。

  不知为什么,他忽然想起了妈妈和君弟,这些日子来他是头一次想到家,那茅屋小溪,高峦玄谷,都令他斗然生出无限的怀念。

  少时种种欢乐琐事一起涌上心头,尤其是兄弟间的嬉戏景更如历历在目,他想到当代大词人辛稼轩的词句“少年不识愁滋味”,他忽然觉得这些日子来他和卓方之间似乎有了一层隔膜,于是他象是斗然震惊了。

  儿时他和卓方的往事一幕一幕呈现眼前,一时间他心中想到的全是卓方的百般好处,他长叹一声暗道:“我有这样一个好兄弟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一方啊,你心胸窄狭到不能容你的同胞手足么?”

  “我先走吧,走吧,回家去吧,我留封信给大哥,他会为我向百虹大师告罪的,然后,回到妈妈君弟他们那里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