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周郎-燕歌行-第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用心急如焚这四个字来形容秋水此时的心情,是再恰当不过了。令他如此着急上火的,却不是张飞鸿,而是密函上所写的另一件事。

  他万万没想到殷朝歌刚刚自大理返回中原,便中了圣火教的圈套,让圣火教给“请”到总舵去了。

  和第五名一样,他也将殷朝歌视为生平不多的几个好朋友之一,当然不能坐视殷朝歌陷入圣火教之手而不管。

  三天来,白袍会的人几乎是全班出动,动用了一切能拉得上的关系,却还是没能探听出圣火教的总舵到底在哪里。

  自慕容冲天执掌圣火教以来,圣火教在中原几乎没什么大的行动,中原武林自是不清楚圣火教现在的情况了。

  想到慕容冲天,秋水不禁又想起第五名在密函中提到的另外一个人——慕容旦。

  虽然他没见过慕容旦,但仅从他在大理的所做所为就可以看出此人也是个极难对付的扎手人物。

  为了张飞鸿的复国计划,竟然杀了自己的师叔,而且干得很突然,很冷静,很利落,丝毫不拖泥带水,这个年轻人也实在太可怕了。

  如果张飞鸿身边全是慕容旦这一类人物,则他们一旦真的起兵,还真够明廷喝一壶的。

  秋水使劲晃了晃头,又将思绪拉回到该如何才能营救殷朝歌这件事情上来。

  他又仔细看了一遍第五名的密函,叹了口气,将密函凑近桌上的烛火,不一会儿,密函就成了一堆卷曲的纸灰。

  他拍了拍手,大声道:“云湖,无濑!”

  范云湖肖无濑应声走进房间。

  秋水道:“派出去的人都回来了吗?”

  范云湖道:“都回来了。”

  秋水道:“有什么新消息吗?”

  范云湖道:“没有。我们已经向十七个门派打听过了,没人知道圣火教总舵的确切位置。”

  秋水的脸色更难看了,阴沉的就像是暴雨将至前的天空。

  肖无濑悄悄叹了口气,道:“第五帮主带着徽帮的一百一十四名好手,三天前已经到达榆林。”

  秋水一瞪眼,道:“老子早就知道了……哼哼!光带着人跑到榆林去有什么用,找不到圣火教的总舵,就算在榆林驻扎上千军万马,还不是白搭!”

  范云湖低声道:“殷公子是在榆林附近被带走的,在榆林一带打探消息,只怕要容易一些吧。”

  秋水一拍桌子,叫道:“放屁!放屁!放屁!”

  范、肖二人都不敢吱声了。

  他们跟着秋水已经八九年了,还从未见过他现在这个样子。

  秋水气哼哼地瞪着他们,忽然道:“云湖啊,你知不知道老子为什么说你是在放屁?”

  范云湖道:“弟子不知。”

  秋水道:“殷小子第一次被抓是在徐州,按你刚才的说法,那我们现在就应该去徐州附近打探消息去了?”

  范云湖顿时涨红了脸。

  秋水接着道:“自徐州到榆林足有一千四五百里地,圣火教能在不到十天的时间里带着两个大活人神不知鬼不觉地跑上一千多里地,有谁敢断定他们现在到底跑到哪里去了?你敢说他们现在还在榆林附近?”

  肖无濑道:“云湖师兄的意思是,既然圣火教的行踪最后是出现在榆林,应该能在附近找出一些蛛丝马迹来。”

  秋水直摇头:“不通。还是不通。第五名是个什么人你们知不知道?”

  肖无濑笑道:“不过是个老爱在帮主您老人家这里打秋风的老财迷呗。”

  秋水冷着脸道:“你看看你,咹,跟了老子这多年了,就只学得一副好油嘴,你也是个有老婆的人了,怎么就没有半点稳当劲儿呢!现在是让你油嘴滑舌的时候吗?”

  肖无獭吐了吐舌头,道:“帮主教训得是,无濑今后再也不敢学帮主油嘴滑舌的功夫了。”

  秋水狠狠瞪起了眼,直瞪得肖无濑不敢抬头,方道:

  “唉,你们不知道,第五名那老小于简直就不是人!”

  范云湖忍不住问:“不是人?第五帮主不是人?”

  秋水道:“当然不是!他是个油成了精的老狐狸了。

  你们也不想想,油成精的老狐狸都找不出一点线索来,你们去能找出什么来?难道你们的鼻子比狗鼻子还灵?”

  肖无濑小声嘀咕道:“帮主的本事,我们连一成还没学到手,我们的鼻子当然比狗鼻子差多了。”

  秋水又瞪眼,却绷不住笑了起来,骂道:“无濑啊,你可真是个无濑!”

  笑过一阵,秋水的心情好多了。

  越是遇上了困难,就越是要能保持一个良好的心境。

  只有心境平和,思路才会清晰。

  秋水调节心情的办法就是和几个心爱的弟子一起胡天胡地、没大没小地胡侃一通。也正因为这个,他才最喜欢肖无濑。

  肖无濑总是能在他心情不好的时候想出些鬼话来让他开心。

  现在,他就不心烦也不急躁了。

  于是他一下子想起了很多事情。其中之一就是,据木潇潇所说,向守志和路不平是带着她和殷朝歌向西走的,而且后来突然出现的李乾元等人,好像也是自西而来。然后他又想起了一个传闻,据说幕容冲天与瓦刺的关系一直都很不错,甚至还曾出动过圣火教的力量帮助也先的父亲脱欢统一蒙古诸部。

  看起来,圣火教的总舵极有可能就设在沙漠中的某一处绿洲。

  秋水一下来了精神。

  他决定带上白袍会全班人马,取道大同,前往榆林与第五名汇合。

  虽说绕道大同要多走二百多里地,但他这样决定,是有其充分的理由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大同附近有徽帮的一个大马场。

  此去榆林,路途遥远,没有好的马匹代步,是不行的。再说,到达榆林后很可能就会与圣火教发生冲突,所以他们必须保持体力的充沛。

  另一个原因是如果自北京直趋榆林,势必要经过很多道关卡,白袍会全班人马足有二百余人,如此庞大的一支队伍,一路之上势必会引起官府的注意,引起许多不必要的麻烦。而从大同到榆林,一路之上几乎都是荒漠、戈壁、草原等无人地带,走起来要安全的多。

  到了大同,秋水便下令让所有的人都换上了瓦刺服饰,这一行人看上去就像是一小队牧民。而在边境地带出现这样一队瓦刺牧民,无论是明军还是瓦刺人就都不会感到奇怪而多加注意了。

  就算沿途有圣火教的暗桩,凭他们现在的装束,也完全可以蒙混过去。

  时令已是深冬,加之沿途皆是苦寒之地,有时一整天都碰不上一个人,甚至看不到一棵树,一根枯草,但二百多人统一行动,到也不觉寂寞。

  秋水一路上直觉得自己太笨。

  以前怎么没想到在严冬时将他们拉到这寒风刺骨,荒无人烟的沙漠戈壁中来磨练呢?

  在这种严酷的自然环境之中,加上他一贯严格苛刻的要求,这些身负血海深仇,时刻都想着练好武功、尽早复仇的汉子们在武功方面的进展必定会比在平常的环境之中要大得多。

  而且,这种环境更能磨炼一个人的精神力量。

  在生死相争的决斗中,精神力量往往比武功更能决定一个人的生死存亡。

  想到这里,秋水确信圣火教的总舵一定就设在沙漠之中。因为慕容冲天一直意欲重振圣火教,重新入主中原武林,这些年中一定会励精图治,对部下的作战能力和精神力量诸多方面的训练也必是非常重视。

  除了这西北苦寒之极的大沙漠,只怕再也找不到更好的训练场所了。

  秋水决定,以后每年冬季,都要将白袍会拉到沙漠中来做一段时间的强化训练。

  他一面盘算着这个计划的具体细节,一面抚起了颌下花白的胡须。

  这种时候,他是最最不愿有人来打扰他了。

  偏偏有人来打扰他了。

  负责押后的铁千秋和范云湖急驰到他身边,低声道:

  “帮主,后面有人追来了。”

  秋水不经意地道:“附近有很多瓦刺的牧民,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铁千秋道:“来人是江湖人服饰。”

  秋水勒住马缰,侧耳听了听,淡淡道:“唔,四匹马,赶得还挺急嘛!”

  他沉吟着,道:“你们怎么就肯定这些人是冲咱们来的?”

  铁千秋道:“咱们进入瓦刺已经四天了,后面从没有人跟得如此紧,这几人想必是从大同一路追来的。”

  马蹄声已清晰可闻。

  秋水点点头,沉声道:“严加戒备。没弄清来人意图前,不得做出任何反应。”

  四匹马很快接近了,却没有要停下的意思,转眼间就超过了他们,一直往西奔去。

  只有一个玉带貂裘、公子哥儿打扮的年轻人远远地回头看了一眼。

  秋水很不高兴,冷哼一声,道:“现眼吧?以后不要这么一惊一乍地,这么大的地方,咱们走得,别人就走不得?”

  铁千秋、范云湖闹了个大红脸,一声不吭地拨马回后队去了。

  秋水嘴上虽说得轻松,心里却也升起了一点疑云。

  “刚才过去的这四人会不会是圣火教的信使呢?”

  他转头道:“无濑,你带几个人,跟上去看看是不是有什么可疑的地方。”

  如果这四人真是圣火教的信使,反倒是一件好事,秋水真真是求之不得。这样一来,他就可弄清圣火教总舵的确切位置了。

  可惜的是,他们并不是圣火教的人。

  当天夜里,肖无濑回到白袍会的宿营地,说白天那四人已在前面约六十里处宿营。他悄悄摸近了他们的帐篷,虽然没有弄清他们到底是什么来路,却从他们的交谈中知道了他们也是要去榆林,而且听口气,他们不太像是江湖人,当然更不会是圣火教的人了。

  秋水颇有些失望。

  如果他知道曾回头看了一眼的公子打扮的人便是第五名密函中提及的慕容旦,只怕会后悔地恨不能一头碰死了。

  ***   ***   ***

  慕容旦知道今天碰上的那群人正是近来在中原武林哄传的沸沸扬扬的白袍会。

  他自济南赶到大同,找到田、李三人后,四人l略加商议,便决定先赶往榆林。

  因为韩广弟带着他的“燕云一百单八骑”自张飞鸿到达亦集乃后,一直驻扎在亦集乃东南一百余里的一块绿洲上。

  只有先与韩广弟汇合,弄清张飞鸿现在的处境之后,才好计划下一步的行动。

  慕容旦已将他在大理的遭遇和盘托出,田军剑却对他的担心很不以为然。

  一件事情的成功与否,最主要的是看你花费多大精力去做和如何去做,跟它进行的秘密与否,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慕容旦虽然暴露了复国计划,但同时也争得了大理段氏和思机发这一路强援。

  只要能多获得几路强援,他们尽可以提前起兵,也就不在乎计划是否泄露了。

  再说,计划迟早总是要实施的,一旦起兵,则天下皆知,又怎么谈得上泄秘不泄秘呢?

  更何况当时慕容旦也只向林抚远谈到张氏有复国计划以及在海外和中原都已蓄积了一定的实力,并没有涉及中原任何一个据点的具体情况。

  就算明廷能很快得知消息,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