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珍馐传-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地叠放好,方便拿取……

待清晨的薄雾散去,街上往来行人便多了起来,叫卖声,吆喝声,车马声,桥下渔船摇桨而过发出的欸乃声,交织在一处,好不热闹。

已有出来得早,两筐新鲜瓜果悉数售罄的农人,挑着扁担,里头放着自肉铺买的一挂猪肉,往回走了。

亦珍眼巴巴地望着那农人的扁担由远而近,复又去得远了,连瞥都不曾瞥茶摊一眼,更不消说停下来,买一碗酸梅汤解渴了。不由得有些失望。

汤伯看了,忍不住笑,“小姐,这大太阳还没上来呢。”

亦珍闻言,大力点头。是是是!这大太阳还没上来呢。等日头升得再高些,顿时骄阳似火,热力四射,路人个个晒得汗出如浆,口干舌燥,定是要到凉亭里来歇息片刻,喝一碗清凉消暑的酸梅汤,再吃点茶果……

亦珍几乎能看见铜钱哗啦啦流进钱匣子里的画面,赶紧将两手在胸前交握,在心里祷告:阳光猛烈一些,再猛烈一些!

汤伯哪有看不懂的?在一旁暗暗发噱。

果不其然,又过了半个时辰,太阳升至正空,将青石条铺的地面烤得火烫,来来往往的路人开始耐不住五月的暑热。

有个绿伞骔巾,穿马尾罗道袍,脚踩大红履的年轻书生,身后跟着个书童,主仆二人一前一后,进了半闲亭。

那书生在凉亭内坐定,自袖笼里摸出几枚铜钱来,交给自家的书童,轻声吩咐:“岁安,去买两碗酸梅汤来,并要两样茶果。”

“是,公子。”叫岁安的书童双手接了铜钱,来到茶摊前,“汤伯,来两碗酸梅汤,加两样茶果。”

“老规矩,茶果要蜜枣与南瓜子仁?”汤伯收下一把铜钱,问。

“是,老规矩。”岁安点点头,“前两日怎么不见汤伯来摆茶摊?”

汤伯一边取了茶碗,一抖腕子,将碗口翻上来,自装蜜糖的小瓷罐子里舀了一小勺桂花蜜盛在碗底,一边对岁安说:“前两天小老儿主家有事,实是无暇旁顾。”

说罢取了细柄竹杓,从大瓮里舀了酸梅汤出来,倒在碗里,另兑了一勺沁凉的井水,然后放在托盘上。又拿了小碟,装上蜜枣与南瓜子仁,一并端进凉亭里。

亦珍在一旁看得仔细,满满两杓正好是一碗酸梅汤,不多不少。

那书生与僮仆在半闲亭内侧身望着河上渔舟,悠悠然品酸梅汤,吃茶果,好不惬意。

汤伯小声交代亦珍:“沈公子主仆年轻,火气旺,一般来喝酸梅汤,都是桂花蜜在碗底,一杓酸梅汤,兑一杓沁凉的井水为宜。倘使来的是妇人孩童,热豁豁的天气里,要是一碗沁凉的酸梅汤下肚,只怕肠胃要吃不消。所以若是妇人孩童来买酸梅汤,顶好是用晾凉的开水,这样不伤脾胃。”

亦珍恍然大悟,难怪天气再热,母亲与汤妈妈都不许她喝家里沁沁凉的酸梅汤,只准她喝温凉不展的,原来是这个道理。

那书生主仆吃完酸梅汤喝茶果,歇得差不多,便出了半闲亭,继续往家去了。

亦珍进凉亭,将两只空茶碗并空果盘收出来。汤伯接过去,“小姐,放着我来洗。”

亦珍扎着手旁观,觉得自己实帮不上什么忙。

汤伯拿水瓢舀了一瓢水,倒进用过的茶碗里,来来回回荡一荡,朝后倒在城河中,又舀了一瓢,细细地冲洗干净了,扣在细竹托盘上头沥水。待直起身,看见亦珍一副“没事做甚无聊”的表情,不由得一笑,“小姐,等东海翁的弟子下了学,这一路就热闹了。”

话音才落,便见一行三四个同前头来吃酸梅汤的书生一色式样打扮的年轻公子,人手一柄绿伞,头戴软翅纱巾,身穿交领、大袖道袍,脚踩红底浅面儿云头如意鞋,腰悬玉腰牌,有说有笑相偕而来。

作者有话要说:一觉醒来,外面的世界银装素裹~大家所在的地方,是否也是一夜飘雪呢?如此寒冷的冬天,推荐一款简单又补益的养生茶给大家。红枣枸杞茶:红枣三枚,枸杞一小把,热水冲泡饮用。红枣补血养颜,枸杞益肾明目,尤其适合面对电脑长期久坐的女生~

☆、4

第三章 桥头初遇

一行人来到凉亭前,收了伞,先后拾阶而上,进了半闲亭。自有伶俐的小厮上前去,替公子们将凉亭内的木椅抹干净了,道:“公子请坐。”

亦珍见这一行人数不少,便学着汤伯的样子,取了茶碗出来,先一一舀了桂花蜜倒在碗里备用。

果然没一会儿,便有个圆脸细眼小厮从凉亭里出来,跑到茶摊跟前,笑呵呵递上一角碎银子,“汤老伯,来四碗酸梅汤,查公子要多加一勺桂花蜜,方公子的酸梅汤要浓些,谢公子前些日子染了风寒,才方好了,今日的酸梅汤且不要凉的,我们公子桂花蜜要略少些,另配六色茶果,再来四碗凉茶……”

凉亭里一个冗长脸肤色略深的公子摇着一把鸡翅木扇骨京元纸扇面绘着松友图,挂着玉扇坠的折扇,坐在亭内扬声对亭下的小厮道:“秋河,就你话多。”

小厮想来素日里就不惧他家公子惯了的,是以“嘿嘿”一笑,“公子您这可是冤枉小的了,小的这不是想把诸位公子都伺候得妥帖了,好多得几个赏钱,存着以后……”

小厮那后半截话在瞥见大眼生生的亦珍后,咽了回去,一双细眼笑得只剩一线缝大,“烦请小娘子东西上得快些。”

说罢返身回到凉亭。

半闲亭内,白白胖胖的查公子汗津津地大力摇着玉骨鸦青纸洒金折扇,整个人靠在凉亭的栏杆上,“这天气,真真热得吃不消。”

说罢自袖笼里取了汗巾出来,囫不囵统地在脸面上擦了一把,又塞回袖笼里去,大是羡慕地朝坐在他斜对面,轻摇折扇,意态悠闲的年轻公子道:“还是方贤弟适意,如此天气,仍清凉无汗。”

一旁斯文瘦弱的谢公子以折扇遮着口鼻,轻轻咳嗽两声,“仲直有所不知,方贤弟身上佩着一块采自南蛮干昔山的寒玉,其质冰冷清澈,在夏季尤其清凉宜人。”

方公子轻笑,“哪有谢兄说得如此神奇,不过是块玉璧罢了,戴得久了,一样是暖的。”

那冗长脸的公子合拢折扇,对查公子道:“方贤弟好东西见得多,自是不像我等觉得新鲜。”

正说着话,汤伯在前端着茶盘,亦珍随后端着茶果,送进凉亭里来。

汤伯将四盏酸梅汤一一放在凉亭中间的木桌上,亦珍则将梅花茶果盘摆在木桌正中,另将一只青花瓷阴阳碟儿放在兀自以折扇遮口,偶尔咳嗽一声的谢公子跟前。

等东西都摆后了,汤伯道一声“公子请慢用”,便叫了亦珍一道退出凉亭。

瘦弱的谢公子看了看自己眼前阴阳碟儿里的一样盐金橘,一样甘草橄榄,不由得格外多看了亦珍一眼。

他前些时候贪凉,夜间吩咐丫头将薄丝棉锦被换成了夏日里才用的金丝锦被,哪料夜里便着了寒凉,次日一早就发了热。气得祖母将那晚他屋里值夜的丫鬟婆子统统打了板子,送到乡下庄子上去,另调了仔细谨慎的大丫鬟同婆子照料他的起居。又延了县里最好的大夫来,服了数帖药,这才好了些,只是咳嗽未止。

老大夫叮嘱他,口中无味,可以吃一枚甘草橄榄,盐金橘亦可,皆有清肺利咽生津之功,止咳化痰健胃之效。是以家中总备着甘草橄榄与盐金橘,供他随时取食。

适才霍公子提出今日由他做东,请几位同窗吃酸梅汤,他自是不提自己这些日子应少食甜腻之物,不料这茶摊的小娘子竟如此乖觉,只听霍家的小厮说他风寒才好,便另配了甘草橄榄同盐金橘与他。

这边谢公子多看了亦珍一眼,那边厢查公子便停下手中频频摇动的折扇,往亭外在茶摊里忙着给过路的行商盛酸梅汤的亦珍身上望去。

只见她不过十二、三岁年纪,梳丱发,穿水绿色素紬窄袖褙子,身量还未长开,面目生得十分普通,站在正午的太阳底下,阳光自顶而踵,将伊拢在其中,似在她周身裹了一层金边儿一般。

有那行商,身后跟着脚夫,急匆匆赶路,走得又累又渴,来到茶摊前头,掼下十数枚铜钱,高声吆喝:“来一碗酸梅汤,并几碗凉茶。”

她便清脆地应一声:“哎,这就好。”

然后手脚麻利地为汤老伯递碗送盏。

那行商接过茶碗,也不坐,只管站在茶摊前,当街鲸吞海饮,“咕嘟咕嘟”将整碗沁凉的酸梅汤喝下肚去,然后一抹嘴,叹一声:“舒服啊!”

只把查公子看得目瞪口呆。

那行商待脚夫吃罢凉茶,一声吆喝,便又大步流星赶路去了。

谢公子笑着对瞠目结舌的查公子道:“他们自有他们的快意,我们自有我们的逍遥。”

查公子拿扇子一拍掌心,“谢贤弟说得是。”

霍公子一边吃酸梅汤,一旁小厮秋河替他将榧实剥出来,放在帕子上。

“五月十五,西林禅寺的月望诗会,诸位可打算去?”谢公子喝一口温凉的酸梅汤,拈起一颗盐金橘来,咬了一口含在嘴里,问在座的三人。

霍公子颌首,“自是要去的,我已经收到诗会的帖子。”

方公子懒洋洋摇了摇折扇,“做诗,我是不如诸位的。”

谁要跑到一群老和尚鼻子底下吟诗作赋?方公子腹诽,他倒宁愿走马看花,章台赏月。

“方贤弟,同我们一道去嘛,人多热闹。松江府的才子到时都会到场,”查公子当空拱一拱手,“听说督学大人亦会出席,正是我等表现一番的机会。”

谢公子闻言,蹙眉轻叹:“不知祖母肯不肯让我出门。”

众人不由得一阵默然。

谢公子是谢家三代独孙,兼之谢老爷前几年因病瘫在床上,谢夫人为此愁肠百结一病不起,不多时便撒手人寰,整个谢家倒要靠老夫人一手支撑,主持中馈。因此谢老夫人视唯一的孙子为命根一般,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惟恐一个不留神,宝贝孙子会出了差池。除开到庆云山庄师从东海翁学字,谢老夫人几乎完全将他拘在家中,极少允他外出的。

方公子见谢公子情绪低落,“啪”一声合拢折扇,在手心轻轻一拍,一反稍早懒散模样,“停云想去?”

谢公子点点头,一年一度由西林禅寺法王扁主持发起的月望诗会,乃是松江府文人举子以诗会友的盛会,甚至有学子从江浙远道而来,只为一睹诗会的盛况。

他作为松江府本地秀才,自然希望能躬逢其盛。

方公子粲然一笑,“既然停云想去,也不是没有法子的。”

他本就生得唇红齿白,这样一笑,简直灿若星辰,亭中诸人一时竟看得呆了,好半晌查公子才出声问:“稚桐有何法子?”

方稚桐以扇点唇,卖关子,“山人自有妙计。”

听得查公子抓了两颗长生果掷了过去,“吁!”

四人在半闲亭内笑闹片刻,吃罢酸梅汤,身上汗意略收,便一道出了凉亭,相互作揖道别。

亦珍手脚利落地步入亭内,收拾茶碗果盘,水绿色的身影仿佛一抹清净的凉风,不疾不徐,教人心旷神怡。

查公子在亭外同霍公子谢公子道别,带着小厮与方稚桐并肩前行,玩笑道:“这茶摊中的小娘子,手艺倒比你家里的大丫鬟强,只可惜姿色略逊几分,否则放在屋里,也不失为美事一桩。”

方稚桐听他此语,不由得回首,瞥了一眼正从亭中端着茶盘出来的亦珍。

大抵他们离凉亭不远,查公子的嗓门又响,说的话悉数被小娘子听了去的缘故,伊瞪圆了眼睛,鼓着腮帮子,一副怒从中来的模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