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后的叹息-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列。在对待中国和朝鲜的问题上,福泽谕吉则提出了**而无理的主张——侵略和征服。
    “脱亚入欧”思想对日本走上侵略扩张道路。
    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力。福泽谕吉曾经说过一段让世人深感震惊的话语。他说:“我国对待中国、朝鲜之法,无须因其为邻国而有所顾忌,只能按照西洋人对待彼等之方式方法加以处理。”西方列强对待中国和朝鲜的方法不就是侵略吗?所以说,“脱亚入欧”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日本对朝鲜和中国发动侵略战争。
    由此可见,摆脱西方列强奴役,建立资本主义制度,实现“脱亚入欧”,是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政治原因。
    日本是一个岛国,国土狭小,资源不足,国民贫穷,要发展资本主义,必须向国外掠夺原料和开辟贸易市场。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动用武力,进行侵略和扩张是唯一的选择。那么,日本发动侵略战争为什么要首选中国呢?这是因为,日本环顾四周发现,向东掠夺,是太平洋东岸新兴的富强的美国;向北掠夺,北方虽也物产丰富,但已被俄国所占据;向南掠夺,尽管南亚各国物产丰腴,但已被英、法、西班牙等国家所侵占。唯独西方亚洲大陆上的中国,地域广阔,物产丰富,人口众多,而中华帝国又处于落后软弱的晚清时期,虽然历经鸦片战争,西方列强蜂拥而上,试图瓜分,但没有哪一个列强能够独霸这个庞大而古老的国家,对日本来说,跻身列强中间,“机会”多多。
    所以,掠夺资源和扩大贸易市场,是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经济原因。
    接下来就要说到文化了。谈到日本的文化,有人会提出这样的问题:日本不是一个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国家吗?怎么会滋长出侵略扩张的思想呢?这就要看看中国文化是怎样开始影响日本的。
    在我国的先秦时期,文化已经十分繁荣,但这个时期的日本,还处于渔猎时代,农耕文明还没有产生。
    到了我国的秦代,中华文化开始大规模影响日本。关于这一点,司马迁的《史记》中有一段详细而生动的记载。
    司马迁在《秦始皇本纪》和《淮南衡山列传》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秦始皇在位37年,曾5次离开都城出巡。秦始皇二十八年,也就是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第二次出巡时到达山东半岛的芝罘,也就是今天的山东烟台。他在登上芝罘岛的时候,忽见在大海深处,云雾之间,出现了山川、人物等各种景象,蔚为壮观,这令秦始皇心旷神怡。其实这种景象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海市蜃楼,而秦始皇却以为那就是仙境,于是勾起他长生不老的遐想。
    有一个齐国人叫徐福,是一位方士,方士就是古代从事求仙、炼丹的人,他投秦始皇所好,说在大海之上,有三座神山,名曰蓬莱、方丈和瀛洲,上面居住着神仙,可以派人带数千个童男童女,前往索取长生不老之药。徐福还自告奋勇,愿意前往。秦始皇听后非常高兴,同意徐福从山东半岛南部的琅玡出发,出海求仙。
    方士一般都具有丰富的科学知识,比如天文、地理、航海、医术等。徐福非常清楚,海上并没有什么仙山仙药,他主动出海求仙的目的,是想利用秦始皇所提供的优异条件,达到在海外构建一个理想社会的目的。可是,徐福的第一次出海无功而返。
    9年以后,也就是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出巡,来到琅玡,他迫不及待地召见徐福,询问是否取回长生不老之药。徐福因耗费了大量人力财力,而没有取得仙药,害怕受到责难,不敢说出实情,便哄了粮食种子、各种工匠,以及善射的弓弩手。这次出海,徐福一举获得成功,他来到了“平原广泽”之地,可是,他并未取回长生不老之药,而是一去再不复返。自此以后,在漫长的岁月中,中国的先进文化不断传入日本,深深影响着日本社会。
    由此可见,日本人侵略中国之野心,从明朝开始戚继光抗倭开始,一直持续到了今天的钓鱼岛事件!
    日本人之野心不容小觑!
    
    ☆、第十五章 帝国的女人
    第十五章 帝国的女人
    
    纵观各个朝代,每个真命天子都有自己的王后,上至秦王之后芈月!下至爱新觉罗。溥仪之妻婉容格格。
    光绪帝爱妃,珍妃格格。他他拉氏,清朝皇亲国戚,八旗子弟,掌控正红旗!为光绪帝最为受宠的妃子珍妃的丈夫,清德宗光绪皇帝(爱新罗觉。载恬)光绪帝珍妃的姐姐端康皇贵太妃(即瑾妃)
    陵寝
    清朝的紫禁城很大很大,运用今天的测量工具,专家们测量了清朝的遗迹。
    整个紫禁城的面积,长约五公里宽约五公里,整个建筑建筑面积达到了二十五平方公里,也许二十五个平方公里大家不知道是什么概念,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紫禁城相当于现代的十好几个大学的面积,可想而知,当年的紫禁城何等耀眼,何等风光,但是随着历史的潮流,现在的紫禁城只能是北京城里被无数人瞻仰的文化遗迹!
    恪顺皇贵妃(1876年—1900年)他他拉氏,满洲正红旗人,人们一般习惯按她曾获封的珍妃来称呼她,为清朝光绪皇帝的仅有的两个妃嫔之一,也是最为受宠的妃嫔。
    珍妃生于光绪二年二月初三,为礼部左侍郎长叙之女。长叙有三子、五女。长子、次子、长女、次女、三女均为原配妻子所生;三子、四女、五女皆为妾生。四女就是后来的瑾妃,五女就是珍妃。
    后宫佳丽三千,吾皇独宠一人,这是哪个时代的缩影,也是珍妃的时代!
    珍妃生的不算美丽,但也不算难看,它本就生着一张古典的脸,鸭蛋脸面,鼻梁不算太高,一张樱桃小嘴和乌黑的又有些柔弱的眼睛是珍妃的标志。
    有关珍妃的故事,我记忆最为由心的就是,慈禧太后的一巴掌,掴在了珍妃的脸上,慈禧嘴里大骂珍妃:贵为皇妃,不知廉耻,不识抬举的东西。
    可以说珍的一生是凄惨的!
    就是到了死神逼近的那一刻,珍妃也没能和载恬见上一面。
    以下是我搜集的关于珍妃的一生,在其出身和临死之前,珍妃所经历的一切的一切!!!!
    清光绪帝载湉妃——珍妃
    公元一八九五年,一队日军绕道从山东的荣成湾登陆,占领了威海卫的南北两邦炮台,与此同时日本海军封锁了威海卫港口的海面,于是躲在威海卫的中国北洋舰队成为瓮中之鳖,全军覆灭,甲午中日战争以中国的惨败告终。堂堂的天朝大国——中华,竟然被小小的东瀛倭寇打败,全国哗然,康有为与他的学生梁启超掀起“公车上书”,反对李鸿章代表清政府签订的《马关条约》,主张变法维新。甲午战争的失败,也加剧了朝廷内部以光绪帝为首的帝党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后党之间的斗争。光绪帝大力支持康有为等人的维新运动,而光绪帝的宠妃珍贵妃也积极投身于变法活动中。
    珍贵妃是满洲镶红旗人,祖父曾做过湖广总督,父亲长叙官居侍郎,大伯父长善是广州将军,珍贵妃自幼就和后来做了瑾贵妃的姐姐寄住在广州的大伯父家中,慕岭南风物,厌北地寒冬。广州是当时最大的对外开放口岸之一,新思潮不断涌现,后来与康有为一起发起组织强学会的文廷式,当时在广州正好做还是小姑娘的珍贵妃的老师,对她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先是清穆宗同治皇帝驾崩时,因为没有子嗣,曾经面告军机大臣李鸿章,希望在自己死后由贝勒爷载澍入承大统,并口授遗诏,叫李鸿章记下来。可李鸿章写完遗诏后,先到储秀宫,急急地报告慈禧太后,把袖中藏着的遗诏也递给慈禧,慈禧勃然大怒,一把将同治的遗诏撕得粉碎,会同慈安太后紧急召开亲王大臣的议政大会,决定以醇亲王奕环的儿子,年仅四岁的载湉作为同治的继承人。醇亲王奕环是咸丰皇帝的七弟,为人懦弱,没有主见,他的妻子叶赫那拉氏便是慈禧太后的亲妹妹,如此,载湉就是慈禧丈夫咸丰的亲侄儿,也是她自己的亲外甥。弄这么一个小皇帝进宫,慈禧既可垂帘听政,还可以从小耳提面命地对皇帝教导,注入亲情,从而稳稳当当地把一个握有生杀予夺大权的皇帝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中。
    同治帝是在一八七四年驾崩的,到一八九0年的时候,光绪帝已长大为人,应该娶妻生子了,而光绪一旦立后,就是他已完全成熟的标志,那么慈禧就必须把权力交给光绪,这对慈禧来讲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为光绪帝选好一个皇后,以便自己仍能控制光绪就成了慈禧的当务之急。在这方面她是有教训的,十几年前,为亲生儿子同治皇帝选后时,她本是属意瑜妃,可同治皇帝却偏偏把皇后的象征“镶玉如意”给了崇绮的女儿,以至于后来婆媳母子之间弄出许多十分不堪的事来。”因此这次为光绪择后,她老早就打定了主意,副都统桂祥是慈禧太后的亲弟弟,他的女儿静芬以内侄女的身份成为光绪的皇后,是亲上加亲的天作之合。更何况静芬还读书不多,识见有限,正好自己将来继续私心自用,揽权自恣,高下随心。
    当时,王公大臣对慈禧的如意算盘都已有所耳闻,当时北京城里都已流传着讽刺慈禧为光绪选后的诗:但冀门楣属外家,何尝钟鼓求佳偶。
    本来王公大臣的女儿一旦选上后妃,不啻是含巢燕子飞上枝头而成凤凰,全家也可以跟着沾光不少,但这次慈禧下诏为光绪选后,一件挤破脑袋都要凑上一角儿的热门大事,却冷冷清清,只有五名少女应征。除了副都统桂祥的女儿静芬以外,就是江西巡抚德馨的两个女儿鸾、凤姐妹,和传郎长叙的女儿瑾、珍姐妹,很多合乎条件的人家把自己的女儿都藏起来,大家想尽管皇宫中有享不完的荣华富贵,那仪节繁复,起居都不自由也是十分麻烦的,更何况皇宫中还生活着一位老佛爷慈禧,稍不如意就有杀身之祸,而皇后又早已内定了呢?
    选后的仪式是在太和殿进行的,慈禧太后端坐在上方,光绪皇帝一旁侍立,荣寿固伦公主等立在慈禧太后身后,慈禧的座前放有镶玉如意一柄,大红绣花荷包一对,选中为皇后的就授给如意,选为妃子就授给荷包。那五个备选少女在大殿上一字排开,桂祥的女儿静芬胖嘟嘟、矮墩墩,面貌倒还端正,比光绪大着两岁,被慈禧排在最左边,依次是德馨的两个女儿、和长叙的女儿瑾、珍两姐妹,德馨的两个女儿长得明艳照人,还有些妖饶的韵味。瑾、珍两姐妹同父异母,禀赋与模样完全不同,谨姐儿体腴而厚道,有“木头”的雅号,珍妹子聪明活泼,俏丽大方,是一个知书达礼,见过世面的旗下小姐。慈禧太后在座位上慢慢地开口说话了,意思是后妃的选择关系着大清的国脉民命,关系着皇帝的终身幸福,谁堪母仪天下,由皇帝自己决定吧!
    光绪皇帝听慈禧这么说,拿着如意走到德馨的两个女儿跟前,意思是想从她们之中选择一人为皇后。就在这时,慈禧太后厉声喊了一声:“皇帝!”光绪自幼就被她的恶言厉色吓破了胆,此刻闻声愕然,仓皇之间又走近了瑾、珍两姐妹,慈禧太后满脸怒容,疾步向前,夺过如意,把它交到静芬的手中,同时以目示意把一对荷包交给了瑾、珍两姐妹,择后大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