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争的猛犬-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有,詹姆斯爵士。我用了化名,谁也没有对此发生疑问。”

  “在赞格罗有人知道搜集这些资料与他们有关吗?”

  “不会。我使用现成的档案材料,虽然它们是十分稀少的。我到了几个本地和欧洲大陆的大学图书馆去,做标准的参阅工作,还读了一本赞格罗本国出版的旅行指南;尽管事实上那已经是五年前殖民时期的遗物了。我始终对他们说我寻找资料是写毕业论文,题目是《非洲殖民时期以及殖民时期以后的形势》,这不会有人不同意。”

  “很好,”曼森说,“待会儿我再读这份报告,现在你先给我说个概况吧。”

  恩丁答应着,从卷宗里取出一张地图,在办公桌上展平。这张地图显示了标着赞格罗的一部分非洲海岸。

  “你瞧,詹姆斯爵士,它就像在这儿海岸上的一个飞地,北部和东部与这个国家接壤,南部边界很短,与这个国家交界。还有一面就是海了,在这儿。

  “它的形状好似一只火柴盒,短的一条边沿海,长的几条边伸进内陆。在旧殖民时代争夺非洲时,边界完全是任意扩展的,在地图上只是标上几条线罢了。其实,那儿并没有生效的边界,由于几乎完全没有纵横的公路,所以只有一个关卡,这儿,在向北通往邻国去的公路上,所有陆上交通出人都从这条公路走。”

  詹姆斯·曼森爵士琢磨了一下地图上的这块飞地,咧开嘴笑了。

  “那么东部和南部边界怎么样呢?”

  “没有路,先生。完全没有道路可以出入,除非你从丛林直穿过去,而大部分地方都是不可穿越的丛林。

  “呢,从国土大小来说,它有7000平方英里,70英里沿海,100 英里深入腹地。首都是克拉伦斯。200 年前有一个船长首次到那儿去取淡水,从此那儿就以他的名字命名了。在这儿——海岸的中点,离北部边界和南部边界都是35英里。

  “首都后面是狭窄的沿海平原,除了丛林里土人的小块林间空地外,这是该国惟一的耕作区域。平原后面是赞格罗河,水晶山山麓小丘,然后是丘陵本身。此外,就是连绵不断的丛林,一直伸向东部边界。”

  “别的交通情况?”曼森问。

  “实际上根本就没有公路了,”恩丁说,“从离海边相当近的北部边界发源的赞格罗河,流经除了南部边界以外的大部分地区,一直流人大海。在人海口,有几条防波堤和一二间棚屋,构成了一个小港口,供出口木材用。那儿没有码头,而木材生意自从独立以来实际上已经停止了。由于赞格罗河几乎与海岸平行,在60英里的流程中倾斜着入海,所以事实上它把这个国家划成两半,河岸向海的一面有一块沿海平原,海岸边是一片红树沼泽地,大小船只在整个海岸都无法靠岸;另一面河岸向着内陆。河东是丘陵,丘陵以外就是腹地了。这条河可以供驳船航运用,可是没有人对它感兴趣。它北边的邻国在海边有一个现代化的首都,那儿有一个深水港;赞格罗河就在一个淤泥堵塞的人海口终止了。”

  “木材出口生意情况如何?木材是怎么运出去的?”

  恩丁从卷宗里取出一张大尺寸的地图,把它放在桌上。他用铅笔轻轻敲着地图上赞格罗南部的出海口。

  “木材是在内地采伐的,有河岸上的,也有西部山麓丘陵里的。那儿仍然有相当好的木材。可是自从独立以来,谁也对它不感兴趣了。伐下的圆木顺流而下到达海口,堆积在那儿。大船到了,可以停泊在近海处,用装上发动机的小船把木筏拖到大船旁,然后大船再用自己的摇臂吊杆把圆木吊上船。始终是小笔生意的。”

  曼森神情专注地盯着那张大尺寸地图,上面包括了70英里的海岸,那条河流几乎和海岸平行,20英里的内陆,在海岸和大海之间有一条不可穿越的红树沼泽地,还有河后面的丘陵。他能认出水晶山来,不过他却闭口不提它。

  “主要的公路呢?一定有几条路。”

  恩丁越解释越起劲。

  “首都在这短而宽的半岛向海的一端,面对公海。这儿有一个小港口,是这个国家惟一真正的港口。在这座城市后面,半岛就和主要的内陆连成一片。有一条公路通过半岛的中心,向内陆伸去6 英里,一直向东。然后有一个十字路口——在这儿。右边有条岔路,那是7 英里的一段红土路,接下去是20英里的黑土路,在赞格罗河出海口岸边终止。

  “左边另有条岔路,向北去,经过河西平原,一直伸向北部边界。这儿的一个关卡由十来个睡眼朦胧的吊儿郎当的士兵守卫。有几个游客告诉我说,反正他们看不懂护照,所以也就不知道上面是否有签证。只要贿赂他们一二个英镑就能过去。”

  “通往腹地的路怎么样?”詹姆斯爵士问。

  恩丁用手指点着。“地图上甚至还没有标出来,因为它太小了。其实,如果你顺着向北去的那条路走10英里,就有一条岔道向右拐,通往腹地。那是条土路,它穿过其余的平原,然后到达赞格罗河边,河上有一座摇摇晃晃的木桥……”

  “这么说,那座桥是联结河两岸的这个国家两部分的惟一通道了?”曼森好奇地问。

  恩丁耸了耸肩膀。“这是车辆交通惟一的通道。不过,那儿几乎没有车辆交通。土人靠独木舟渡过赞格罗河。”

  曼森换了个话题,虽然他的眼光从未离开过地图。

  “生活在那儿的部落情况如何?”他问。

  “有两个部落,”恩丁说,“河东一直到腹地的尽头是文社族人地区。其实,更多的文杜族人居住在东部边界上。我说过那儿的边界是不定的。文杜族实际上还处在石器时代。他们甚至很少渡河离开他们的丛林家乡。河西平原一直到海边,包括首都所在的半岛,是卡耶族人地区。他们仇视文壮族人,文杜族人也仇视他们。”

  “人口呢?”

  “在腹地的人口几乎无法统计。官方公布全国是22万人,也就是有3 万卡耶族人和估计有19万文杜族人。不过,除了卡耶族人的人口数字可能是准确的以外,其他完全是猜测。”

  “那么他们进行过选举吗?”曼森问。

  “这仍然是世界上的秘密之一,”恩丁说,“反正那儿是一个混乱不堪的地方。他们有半数人不懂选举是什么意思,或者不知道他们选什么。”

  “经济呢?”

  “所剩无几啦,”恩丁回答,“文社族地区什么也不生产。许多人仍靠在甘薯和木薯地里种点作物生活,那些地是由文壮族妇女在丛林中开辟的。妇女们什么活儿都于,活儿都非常轻。除非你付的钱多,她们才肯搬东西。男人打猎。儿童中流行疟疾、沙眼。血吸虫病,并且都营养不良。

  “沿海平原地区有殖民时代的种植园,种着低品级的可可、咖啡、棉花和香蕉。那些种植园由白人管理,归白人所有,使用土人劳动。那些作物都不是高质量的,不过也足够@足一些定居在此地的欧洲客商和殖民当局了,并能换回一点硬通货币来支付最低限度的进口。自从独立以后,那些种植园都被总统国有化了,总统赶走了白人,把种植园给了他的党徒。现在那些种植园濒临绝境,到处蒿草丛生。”

  “有数字吗?”

  “有,先生。在独立前的最后一年,主要作物可可的总产量是3 万吨。去年是1000吨,没有客商去买,那些可可仍然烂在地里。”

  “那么其他作物呢,咖啡、棉花、香蕉怎么样?”

  “香蕉和咖啡由于缺乏管理实际上已经不生产了。棉花遭到虫害袭击,那儿没有杀虫剂。”

  “目前经济形势如何?”

  “完全是灾难。破产,钱成了毫无价值的纸,出口降低到几乎没有,也无从进口。联合国、俄国和前宗主国政府给他们救济物资,可是这个政府总是到处去卖救济物资来捞取现金,因此,连那三个来源也断了路。”

  “它是个名副其实的香蕉国吧,嗯?”詹姆斯爵士前哺地说。

  “不折不扣的香蕉国。腐败、邪恶、野蛮。近海有丰富的鱼产,可是他们不会捕鱼。他们的两条渔船是由白人驾驶的,其中的一条被军队里的恶棍砸烂了,两条都不能用了。后来,船尾的发动机也锈坏了,就被扔了。因此,当地人患缺乏蛋白症,而山羊和鸡又不够分。”

  “医疗方面呢?”

  “克拉伦斯有一所联合国开办的医院。那是这个国家惟一的一所医院了。”

  “医生呢?”

  “有两名赞格罗人是有资历的医生。一个被捕死在牢里,另一个逃亡了。传教士被总统当做帝国主义势力赶跑了。他们多数是专门治病的传教士,还有牧师和神父。修女被训练当护士,可是她们也被赶走了。”

  “那儿有多少欧洲人?”

  “在腹地可能一个也没有。在沿海平原有两三名联合国派去的农学家和牧师。在首都大约有40名外交官,其中20名是俄国大使馆的,其余分散在法国、瑞士、美国、西德、东德和捷克使馆。此外还有5 名联合国医院的工作人员,以及5 名技师、管理着发电机。机场塔台、自来水厂等等。那儿想必还有另外50名贸易商。经理、实业家,他们坚持下来希望情况能有所改变。

  “事实上,6 个星期前有过一场争吵,有一名联合国的工作人员被打得半死。5 名非医疗人员的技师被胁迫离开那儿,他们都在各自的大使馆内避难。现在他们可能走光了,在这种情况下,水。电、机场将很快不能使用。”

  “机场在哪儿?”

  “在这儿,在首都后面半岛底部。那个机场没有国际标准,所以你想坐飞机去,就先得搭乘非洲航空公司的飞机到这儿——北部的一个国家,然后换乘小型双引擎飞机,那种飞机一星期三班到克拉伦斯去,法国公司获得了这项特许,尽管目前几乎是不经济的。”

  “从外交的角度来说,谁是这个国家的朋友?”

  恩丁摇了摇头。

  “他们没有朋友。没有人对它感兴趣,因为那儿太混乱了,甚至非洲统一组织也被这个地区弄得十分尴尬。它是那么默默无闻,谁也不曾提起过它,新闻记者也不上那儿去,因为它从不引人注目。这个政府狂热地反对白人,所以谁也不愿意派工作人员到那儿去管理什么,并且也没有人去投资,因为有被戴党徽的阿猫阿狗没收的危险。那儿有一个党的青年组织,他们想揍谁就揍谁,因此人人都生活在恐惧之中。”

  “俄国人怎么样?”

  “他们有最大的外交使团,在总统一窍不通的外交政策上,可能对总统影响最大。总统的顾问主要是莫斯科训练的赞格罗人,虽然他本人并没有在莫斯科上过学。”

  “那儿有什么潜在的自然资源吗?”詹姆斯爵士问。恩丁缓缓地点点头。

  “有的,只要好好管理这个国家,把自然资源开发出来,就完全可以使人民的生活水平有很大的提高。那儿人口少,需求也就较小,他们能够做到自给自足的。此外,他们还需要根据当地的情况建立起自己的地方工业,以出口一些产品换回少量的外汇,来支付一定的进口需要。其实,一些国际援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