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多年以前,我记得-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边的路灯三三两两。陈是絮絮叨叨着以后跳舞时的注意事项,没听见陈达的回音,转过头,发现陈达正看着自己发呆,推一把他,“想什么呢?你。”
  陈达下了很大决心,说:“我可以吻你吗?”像一颗□□,炸红了陈是的脸,没准备好,可这种事也准备不好,陈是点了头,抬起头,仰起脸,眼睛闭得脸部的肌肉都跟着皱缩了。忍了半天,陈达还是笑出了声,陈是想偷偷睁开一只眼看一下状况,发现陈达笑岔了气,眼睛一下瞪得老大,死命捶他:“叫你笑,过了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了。”
  陈达求饶,“我错了,成不,我还你一个。”陈是还在气头上,没太听懂,陈达凑上来:“我是说还你一个吻。”然后就轻轻地凑上来了。陈是不知道什么时候闭上的眼睛,突然又睁开了,在陈达脸上扑闪扑闪,陈达痒得难受,也睁开了眼,陈是一见,又马上闭上了眼,这么一折腾,哪还有享受的气氛,陈达就放开陈是。
  两人分开后,好一阵都不知所措,感觉关系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都有些不好意思。陈达想着男生应该主动一些,在现在这个时候,就开玩笑地问:“你为什么要睁眼?”陈是手在地上胡乱比划,嘴里说:“这是我的初吻,我想看看对方的表情嘛!”
  陈达笑,昏黄的路灯,两人的脸都红得很,待热度退去,才各自回宿舍。这样以后的训练没人的时候,这个环节会被加进去的。很显然,陈达也是初吻,虽然陈是也不知道真正的吻该是什么样子,但绝不会是他们的状况,除了唇瓣贴在了一块,没有其他,也足够令两个初谈恋爱的人脸红心跳了。
  比赛如期进行,四对的表现也可圈可点,最后的压轴之吻将他们的表演活动推向□□,虽然评委褒贬不一,可观众看了个热闹,最后的名次是二等奖。一个小型冰箱,几百度电,加上免检宿舍,足够他们开心的了。
  比赛过后,就是预备党员转正的问题。陈达已经是预备党员了,陈是暂时还只是入党积极份子。预备党员要收纳班里同学的意见,陈达卡在了这儿。有一个人对陈达的入党持反对意见,就是曾经被陈是咬过的那位。
  怪异同学和陈达起了肢体冲突后,更加遭到排斥,更加地被孤立,把自己对现状的诸多不满全怪在了陈达头上,此次提意见算是公报私仇,他反对陈达入党的原因,只因一次在课堂讨论问题上,陈达提出了如下的质疑:中国□□是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可如今入党的很多都属于资产阶级,或是将来有很大可能成为资产阶级的人,而对于真正的无产阶级,他们的资格在一开始就被淘汰,他们希望找到对党的信仰,却找不到方向。
  这段话被怪异同学提出来,认为陈达这是反党言论,对党不忠诚。因为入党选拔极其严格,同学意见也不可忽视,辅导员找陈达谈话,希望他自己可以解决好这个问题。
  眼见陈达忧心忡忡,陈是安慰他:“不就入党吗?没什么大不了,咱不入了。”陈达摇头,“没那么简单,我将来是想从政的,不入党肯定不行,万一被这件事弄了个记录在这儿就更麻烦。”陈是第一次听陈达对将来的打算,没想到是这种情况,她也没想到这些事情这么复杂,难免也跟着担心。
  “要不,我去找他道歉,让他也扇我一巴掌,咬我一口?”陈达听了哭笑不得,“你还真想去找他道歉?”陈是头一撇,“大不了等你上了,我再去扇他一巴掌,咬他一口。”陈达笑,像摸宠物一样摸摸她的头,“你和她还真是像,你不怕疼,我也舍不得啊!”
  陈是觉得陈达说的和自己相似的人就是她自己,这样想,她也就问了,“你老说我和一个人很相似,是谁?叫什么名字?”果然如她所料,就是她自己,“你给我说说你小时候的事吧!”陈是有点好奇,陈达记忆里的情景又是什么样的。
  陈达从他们有记忆的部分开始叙述,那些从他口中说出的场景陈是也是历历在目,那些童年有过的欢声笑语都是一起经历过的,陈是听得很认真。陈达的叙述里还是隐去最难以释怀的残忍部分,陈是知道了小白的死去,小小白望着妈妈的尸体凄惨的“喵呜,喵呜”,梧桐树也生过病,还打过点滴,现在已经好了,不过也老了。陈达的中学在他的描述里显得十分的简单,一带就过了。整个回忆中都没有出现大人,陈是也不会去问,那些禁忌都会带来不好的感受。
  陈是问:“那我和陈晓,你更喜欢哪一个?”陈达笑:“这哪来的可比性?”陈是也就不再问了,哪一个都是她,不管是是记忆里的,还是现在生活中的。说了这么多,陈达的心情已经从烦躁到平静了,陈是问他:“那入党的事儿,你打算怎么办?”陈达说:“你不用担心,这点事还是难不倒我的。”
  陈达静下心来想对策,还是觉得很棘手,按他平时的表现,若是找老师还是有可能直接摆平的,但又怕怪异同学狗急跳墙把事情闹大,到时候也不好收场,若是找怪异同学直接沟通,估计会更难,若是不承认自己所说,那样也违背自己的初衷,也违背党的宗旨,被查出来情况更严重。
  思来想去,陈达决定既然自己觉得言论无错,为什么还要顾虑这么多,索性写了篇文章《我之看□□》,把自己对党的质疑和看法详尽地列出,发表在了校内杂志上。陈是也写了篇杂文,名叫《大学生针砭时弊,错了吗?》,发在了校报上。
  其实大家都有赌一把的心态,谁都清楚,中国的言论自由还在探寻发展阶段,万一这一步走错,陈达的问题也就大了。大学本来就是一个还处在热血的阶段,这个时候敢说真话是学生最大的也是最好的特色,如果连学生思考和保持自己判断的能力都要剥夺,信仰何在。
  负责入党事物的领导,和陈达进行了一次深刻的交谈,他很欣赏这个年轻人的勇气,为他的思想所感慨,同样的热血情怀每个人都有过,坚定走下去却是时间的问题。陈达是必须要入党的,不然会伤害学生的心,造成对党的负面影响,如今网络又是这么泛滥,万一事件流传出去对所有的大学生来说,都是打击。
  这一仗算是打赢了,陈达顺利成为一名光荣的党员。可是正如和陈达谈话的领导所忧心的,陈达未来的路,这件事是祸是福还难下定论。
  暑期的时候,陈是在B市待了一个月左右,和陈达做社会实践。往日的这些东西,只会让陈是觉得大学也渐渐成为滋生虚假的地方了。同学们的社会实践,要盖章的位置,好多都是在学校周围刻的假章,要写评语的位置,都是同学们互相完成的,写的报告也都是从网上找的,整个过程就是弄虚作假,形式主义。陈是心底也反抗过这种没有效果的活动,可当她真正投入时,才知道自己的可笑,盯着自己的不是章,不是评语,不是报告,而是自己想要好好做的心。
  他们的课题是《新生代农民工》,对于这次社会实践,他们一个团队是5个人,陈达学院的一个比赛,具体的策划已经获奖,得到了补助的经费,一群人觉得话题不错,就打算好好落实下去。五个人都是不同学院的,关注的点也都不尽相同,陈达是法学院的,当然考虑较多的权利问题,陈是是商学院的,考虑得就比较偏消费和休闲一些,其他学院的也各有想法。
  到了真正实施的时候,这一群呆在象牙塔里的学生们才感觉到了棘手。当初信心满满,觉得这个问题又热点,又好实施,新生代农民工或多或少都受过教育,沟通不成问题,大家年龄又相仿,比较能找到共同语言,可实施的时候,各种问题就来了。
  请负责人吃吃饭,经费就花了不少,趁农民工空闲的时候去却总碰不见几个人,碰见了大家又有些排斥,能说的又说的不多,想要得到的信息少得可怜。有的地方,上级还打好了招呼,员工只能透露正面信息。
  团队经过协商,决定改变策略,不在一伙人蜂拥而上了。大家分成了两拨,先在暗处观察他们的生活状态,得到初步印象,然后和他们搞好关系,询问比较深层次的问题。这样一来,进度就变得慢了,效果却好了不少。
  一个月快结束的时候,他们的任务也快完成了。一个大学生如果能沉得下心,去社会上走走,他会有很多的感触,会收获很多东西。一个月的时间,陈是收获的不仅仅是团队的友情,还有更多的感悟,那些书本里教不会的思考。
  新生代农民工里,有的是因为实在不愿意读书的,有的是因为家里实在困难的,有的是想读可是在读书这天路上找不到希望的。除了陈是想要获得的那些信息,新生代农民工都给了她这样一种感悟,他们很羡慕陈是他们,羡慕可以自由自在的在学校里,做一个实在的文化人,受人们的尊敬。
  一直都意识不到自己的幸运,不论是有继续深造的条件,还是有得天独厚的天赋,或是一直都不明所以地努力着,一步步往前走的时候,总是看不到走过的路是否笔直,只能一直向着前方。
  给陈达整理资料的时候,发现他的图片文件夹里很多东西,几乎很多的角落他都走过。见陈是对着照片发呆,陈达解释:“我有时候就会去街上到处看看,或参加活动,多出去走走,会让人思考的。”
  陈是对有些照片很震撼,有一些反映底层人民生活状态的图片让她触动,每一张照片都似乎在述说着一种现状和诉求。“你把这些资料发我一份吧,我想看看。”陈达点头,“嗯,每一组图片我都有整理资料,到时候一起发给你。”
  “你实践报告做完了吗?”陈是问。“我想做成论文,还在整理中,你也可以先试着写写,挺有意义的。”陈是没想到这些,陈达继续,“如果可以发在杂志上,对保研也有好处的,也算是给毕业论文练练手。”陈达说得陈是很有些动心,虽然报告已经做好了,但这么个有价值的课题,还是值得陈是继续研究的。
  陈是研究陈达发过来的资料,那些图片总让人思考,陈达的文字都是以论文的形式或报告的形式展现出来的,虽然显得有点墨守成规,有些找不到作者本身的感觉,但这是陈达自己的研究,自己用心灌溉的文字,从字里行间,陈是可以看到陈达的思想,对一个大学生来说,已经足够深邃。陈是有些震撼,也有些自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别人可以走得那么清晰,可自己呢?
  陈是精心所写的论文还是发表了,虽然是自己掏的钱,陈达的也顺利发表。在家的时候,陈是察觉了家里经济上的些许窘迫,外祖父母年事已高,小病
  大病不断,母亲也常年的身体不好,隐疾颇多,家里的人个个都像药罐子,泡在药里。陈是心酸,又无可奈何,家中只有母亲一个劳力,暑假回家的时候,母亲还在替人补课。
  转眼到了大三,时间总是过得快。下半年的时候,陈达和陈是去了北方,去那儿看枫叶林,地上铺的一层,阳关照下来,红的黄的交相辉映,陈达这才发现,陈是的头发已经好长了。
  两人不是逢年过节的出行,也不是周末,这时候的人并不多。两人漫步在小道上,一辈子好像能望到头,年轻时候拉着手跳跃,年老时候挽着手搀扶,如此一生,在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