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军事战争通史-第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年十二月,冯异与赤眉军战于华阴,相持60多日,战斗数十次,降赤眉将卒5000余人。时邓禹东归与赤眉军交战,大败;冯异率军救助,亦大败(参见湖县之战)。三年闰正月,冯异大败赤眉,追至崤底,降赤眉8万余人(参见崤底之战)。三月,赤眉余部10万余人于宜阳陷入刘秀重兵包围,因粮尽力竭,全部投降(参见宜阳之战)。同月,冯异西入关中,扫除沿途割据势力,抵上林苑(今陕西西安市及周至、户县交界处)屯兵。据蓝田称王的延岑纠合盘踞长安的张邯,进攻冯异,被击破。延岑经武关(今陕西丹凤东南)逃往南阳郡。

    点评:刘秀夺取洛阳,西定关中,为其建立东汉政权创造了极为有利的形势。

中国战争 刘秀统一河北之战

    新莽地皇四年(汉更始元年,23年)十月至东汉建武二年(26年),刘秀击灭王郎及河北各部农民军,统一河北地区的作战。

    新莽地皇四年九月,王莽政权败亡,绿林军拥立的更始政权迁往中原重镇洛阳。十月,更始帝刘玄令刘秀以破虏将军行大司马事持节北渡,镇慰河北诸州郡。刘秀利用绿林军声威,打着汉宗室旗帜,除王莽苛政,复汉官名,罢免污吏,宽释囚徒。十二月,故赵缪王子刘林以卜者王郎诈为汉成帝子,立为王,都邯郸(今属河北),河北诸郡国多降附。

    时刘秀随从寡,欲北徇蓟(今北京市西南),而故广阳王子刘接起兵蓟中应郎,刘秀不敢北进,乃南经饶阳(今河北饶阳东北),转奔信都(郡治信都,今河北冀县)。太守任光等迎之。刘秀发两郡精兵4000,以农民义军城头子路、力子都部名义主动出击,先后攻克堂阳(今河北新河西北)、贳县(今河北束鹿西南),攻降下曲阳(今河北晋县西北),北击中山国(治卢奴,今河北定县),兵至数万。于是南下并传各州郡,合击王郎。破王郎大将李育于柏人(今河北内丘东北)及广阿(今河北隆尧东)。上谷太守耿况、渔阳太守彭宠各派突骑助攻王郎。时更始帝刘玄亦派尚书谢躬率马武等六将军征讨王郎。

    五月,刘秀与谢躬合军攻破邯郸,斩杀王郎。刘秀势力渐强,刘玄恐其势大难制,特封为萧王,诏命撤兵回长安(今陕西西安市西北)。刘秀借口河北未平,拒不从命。是时,河北大小数十支农民军,仍在河北地区坚持斗争,成为刘秀占据河北的主要障碍。刘秀遂在黄河以北广大地区与各部农民义军展开一场大规模作战。更始二年秋,刘秀亲自率首先进攻活动于郫(今河北束鹿东南)、清阳(今河北清河东南)、博平(今山东茌平西北)的数十万铜马军。月余,铜马军因补给不继,向馆陶(今属河北)撤退。刘秀乘势追击,击败铜马军。随后,铜马军会同高湖、重连部义军,再与刘秀战于蒲阳(今河北完县),大败而降。铜马军遭重创之际,赤眉别帅、青犊、大彤、上江、铁胫、五幡等部10余万义军正在射犬聚(今河南武陟西北)一带集中,尤来义军亦驻扎于射犬聚以南。射犬聚地处河内(郡治怀县,今河南武陟西南),向西南渡过黄河,可直入河南、西向关中(指函谷关以西地区);向北则直接威胁刘秀。刘秀在收编铜马军后,未等射犬聚的义军行动,迅即从东北方向直攻射犬聚,并说服驻兵于邺(今河北临漳西南)的更始尚书谢躬,与其同时行动进攻尤来义军。射犬聚义军作战失利后散走;尤来义军在山阳(今河南焦作市东)至隆虑山一带击败谢躬军。刘秀派吴汉、岑彭乘机袭据邺城,及谢躬还邺将其斩之,其众悉降。此战后,赤眉别帅、青犊、铜马、尤来等部分义军转入关中活动,余部则陆续向北转移。

    更始三年正月,赤眉军攻更始政权迫近长安。为建立稳固的河北根据地,刘秀派邓禹率精兵2万沿黄河北岸西进抢占河东(郡治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禹王城)地区,另以寇恂抢占河内;冯异率兵守孟津(今河南孟津东北,孟县西南黄河上),以拒洛阳更始军北上;刘秀亲自率军向北追击尤来、大抢、五幡等部义军,在元氏(今河北元氏西北)、卢奴(今河北定县)等地,连破之。刘秀乘胜轻进,于顺水被义军所败,几乎被擒杀。义军北撤安次县(今河北廊坊市西北),为刘秀所败,余部转战于渔阳(郡治渔阳,今北京密云西南),再为刘秀军所破,遂继续向右北平无终(今天津蓟县)、土垠(今河北奉润东南)之间转移。刘秀引兵还蓟,另派吴汉等13将追击义军至浚靡(今河北遵化北)。义军散入辽西、辽东,后为乌桓击掠略尽。其时,赤眉军已进入关中,累败更始军。刘秀以河北农民军不足畏,遂率军南下,与赤眉军争天下。

    点评:刘秀击破河北义军,占据了黄河以北广大地区,实力大增,为其成就帝业创造了条件。更始三年(建武元年,25年)六月,刘秀即帝位于鄗(今河北柏乡北)南。

中国战争 马援征岭南之战

    东汉建武十八年(42年)三月至十九年春,伏波将军马援平定岭南征侧、征贰起兵的作战。

    秦汉时期,交趾郡(今越南北部平原)、九真郡(今越南清化、义安东部平原)、日南郡(今越南广平、顺化、广治、承天四省)仍处在氏族社会末期和奴隶社会初期。汉虽在其地设立郡县,但基本上依俗而治。郡守、县令的统治很松,基层政权仍掌握在雒王、雒将、雒侯手里,故称其民为雒越。东汉初年,锡光、任延分别任交趾、九真太守,教其民耕稼,制衣冠履,设媒娉,立学校,二郡之民进入文明社会。建武十三年(37年),苏定出任交趾太守。麓冷县(今越南水富省安朗县夏雷乡)雒将女儿征侧、征贰姊妹不从法规,苏定以汉法绳之。征侧怒,遂于十六年二月,举兵攻苏定。九真、日南、合浦(郡治合浦,今广西合浦东北)等地的越人也起兵响应。各郡守纷纷内避,岭南60余城尽被占领。征侧自立为王,派兵分驻险要,企图称雄岭南。十七年十二月,光武帝刘秀诏令长沙、合浦、交趾制造车船,修建道路桥梁,开通山谷险道,储备粮草,操练水军,集结队伍。同时加封马援为伏波将军,命其督率扶乐侯刘隆、楼船将军段志征发长沙(郡治临湘,今湖南长沙)、桂阳(郡治郴县,今湖南郴州)、零陵(郡治泉陵,今湖南永州)、苍梧(郡治广信,今广西梧州)兵2万人,大小船只2000艘南下征讨征侧、征贰。各路至合浦,水陆两路均缘海而进,中间随山开道干余里。十八年春,抵交趾浪泊(今越南东京州封溪县红河与苏厉江间)。首战告捷,斩首数千级,收降万余人。乘胜将征侧残部逼入禁溪(在麓冷县境)洞穴之中,封锁洞口将其围歼。交趾悉平。战后,马援整顿当地行政机构,健全郡县制,参照汉律修订法律,兴建城池,开渠灌溉,推广铁器牛耕,得到当地百姓欢迎。

中国战争 疏勒城之战

    东汉水平十八年(75年)二月至建初元年(76年)正月,在东汉与匈奴的战争中,汉西域戊校尉耿恭坚守疏勒城(今新疆吉木萨尔境),力挫匈奴数万兵众的防御作战。

    十八年二月,北匈奴左鹿蠡王率骑兵2万进攻车师后王(治务涂谷,今新疆吉木萨尔南博格多山中),耿恭遣其司马率300人救援,全部战死,匈奴骑兵乘胜击杀车师后王安得,进围戊校尉驻地金满城(今新疆奇台西北)。耿恭命士兵以毒箭射匈奴兵,匈奴士卒中箭后伤口溃烂,全军恐惧,又时逢暴风雨,耿恭趁势出击,匈奴死伤甚众,遂撤围而去。耿恭料匈奴定会再来,便选定城傍有涧水流过的疏勒城据以固守。七月,北匈奴复来,断绝水源,围攻疏勒。耿恭亲率士卒掘井,得泉水涌出,匈奴人以为神助,再次引军退去。十一月,明帝死,车师乘机叛乱,与北匈奴联兵再攻耿恭。恭激励士卒死守。数月后,城中食尽,致煮铠弩食其筋革。匈奴单于增兵猛攻,不能下。建初元年正月,酒泉太守段彭率兵攻破交河城(今新疆吐鲁番西北交河故城),北匈奴掠走,车师前国降。原耿恭军吏范羌自请率2000人至疏勒城迎救耿恭等。耿部尚余26人,至玉门关者仅13人。

    点评:此战,耿恭指挥若定,力挫数万敌军,终得以保全而归。

中国战争 天水之战

    东汉建武八年(32年),在东汉平陇西之战中,光武帝刘秀率军进攻天水(郡治襄平,今甘肃通渭西北)的作战。

    八年正月,中郎将来歙袭占隗嚣战略要地略阳(今甘肃秦安东北),隗嚣久攻不下,兵力疲惫。闰四月,刘秀乘机率吴汉、岑彭、耿弇、盖延等数万军进攻陇西(今甘肃中东部地区)。兵至漆县(今陕西彬县),诸将多以险地不宜深入。马援“堆米为山”,向光武帝指点陇西形势及进军路线。光武喜,次日晨即进军。军进至高平第一城(今宁夏固原),凉州牧窦融率河西五郡(指敦煌、酒泉、张掖、武威、金城)太守及羌、小月氏等步骑数万、辎重车5000辆与刘秀会合,分数路攻陇。隗嚣大将13人及部众10万余人不战而降,隗嚣逃至西城(今甘肃天水西南),援陇蜀军李育、田弇逃至上邦(今甘肃天水)。汉军占天水16座属县,刘秀派吴汉、岑彭围西城,以耿彝围上邦。

    点评:此战,马援以“堆米为山”做为地图,献策光武帝,是此战取胜的重要原因。隗嚣军主力基本上被汉军消灭。

中国战争 下曲阳之战

    东汉中平元年(184年)十一月,黄巾农民起义中,河北黄巾军在下曲阳(今河北晋县西北)被汉左中郎将皇甫嵩部击灭的一次重要作战。

    中平元年十月,皇甫嵩攻下广宗(今河北威县东),击杀张梁。十一月,皇甫嵩与巨鹿(郡治瘿陶,今河北宁晋西南)太守郭典合兵乘胜进逼黄巾军张宝部驻守的下曲阳。两军激战多日,义军连连失利,张宝战死,被斩杀、生俘者10万余人。皇甫嵩收集义军将士尸首,筑“京观”于城南,以显示其战功。

    点评:此战,皇甫嵩将河北黄巾主力全歼,黄巾起义宣告失败。

中国战争 漳水之战

    东汉建武二年(26年)春,在刘秀统一河北之战中,于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东漳水之上击灭檀乡义军余部的作战。

    二年春,檀乡农民军与五校义军合兵进扰魏郡(治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邺镇东)、清河(郡治清阳,今河北清河东南)。光武帝刘秀派大司马吴汉率王梁、朱祐、杜茂等九将军讨之。吴汉与檀乡部义军战于邺东漳水之上,义军战败,被斩首降者10余万,余部退入西山,推黎伯卿为首领,据险抵抗。吴汉乘胜驱兵攻破西山,黎伯卿战死,余众死伤殆尽。刘秀再命王梁,杜茂率兵安抚魏郡、清河、东郡(治濮阳,今河南濮阳西南),平毁义军所有营垒。

中国战争 祝阿、临淄之战

    东汉建武五年(29年)十月,在东汉统一关东之战中,建威大将军耿弇击灭关东割据势力张步部于祝阿(今山东长清东北)、临淄(今山东淄博市东北临淄故城)等地的著名作战。

    王莽末年,琅邪人张步聚众数干,占据琅邪(郡治东武,今山东诸城)。梁王刘永见张步兵强,拜其为辅汉大将军,督青、徐二州。三年,立张步为齐王,张步以剧县(今山东昌乐西北)为中心,攻占今山东北部大部地区,与梁王刘永联合拒汉。五年十月,耿弇率骑都尉刘歆、泰山太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