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军事战争通史-第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始皇三十三年至三十四年(公元前214年—前213年),秦始皇遣将军蒙恬率军北击匈奴的一次大规模进攻战。

    战国时期,居住在中国北部的匈奴,已经进入奴隶制社会。占有今内蒙古、宁夏一带的广大草原地区。当时,中原各国忙于征战,无暇北顾,匈奴经常袭掠与其接壤的秦、赵、燕三国北部边地。秦始皇兼并六国后,为解除匈奴对秦的威胁,命蒙恬率30万大军北击匈奴。三十三年春,蒙恬统主力军从上郡(郡治肤施,今陕西榆林市南)北出长城攻其东;杨翁子率偏师由肖关(今宁夏固原东南)出长城攻其西。匈奴败逃。秦遂取河南地(今内蒙古乌加河以南及伊克昭盟地)。沿河置44县,移民垦守。因匈奴不断来攻,次年秋,秦始皇复命蒙恬军又北渡黄河,取高阙(今内蒙古狼山中部计兰山口),攻占阳山(今内蒙古乌加河北的狼山、阴山)、北假(今乌加河以南夹山带河地区)。匈奴不敌,向北迁徙。为巩固河南地区,秦置九原郡(郡治九原,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北)。为防匈奴南下,蒙恬奉命征发大量民工在燕、赵、秦长城基础上,修筑了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对巩固秦北部边地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战争 项羽、刘邦灭秦之战

    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三月至三年九月,项羽、刘邦继承陈胜、吴广未竟的事业,团结反秦力量,推翻秦王朝统治的战争。

    元年七月,陈胜、吴广首举反秦义旗,得到广大民众及各种反秦力量的积极响应。同年九月,楚名将项燕后裔项梁、项羽叔侄,杀会稽郡(治吴,今江苏苏州市)守殷通起义,聚集精兵8000余;刘邦起兵沛县(今属江苏)得2000人;另有英布、秦嘉、陈婴、郦商等及魏(今河南东北部)、赵(今河北南部、河南北部)、齐(今山东大部)等地的原六国旧贵族先后起兵。

    陈胜、吴广起义失败后,原六国旧贵族拥兵割据,各地反秦武装亦在继续积极抗秦。二年春,奉陈胜之命攻取广陵(今江苏扬州市)的义军将领召平,以陈胜名义封项梁为“张楚”农民政权上柱国,建议他引兵西进击秦,三月,项梁、项羽率军渡江北上,沿途收编陈婴、英布、吕臣、蒲将军等多部反秦武装,并击败占据彭城(今江苏徐州市)以东地区的秦嘉部,队伍迅速壮大。秦将章邯击灭陈胜、吴广农民起义军后(参见戏之战),为逐次消灭北方各部反秦势力,北上至栗县(今河南夏邑)。项梁遣朱鸡石迎战不利,退军到薛(今山东滕州市东南)时,刘邦率部归附。这时,义军已发展到10万余人。项梁得知陈胜败亡的消息,接受范增建议,拥立死于秦国的原楚怀王之孙熊心为王,仍称楚怀王,作为反秦号召。项梁自称武信君,掌握军政大权。

    章邯军在栗县击败朱鸡石部后,对魏、齐、赵等地的反秦力量发起攻击,击败齐、魏联军于临济(今河南长垣西南),乘胜进攻齐地的东阿(今山东阳谷东北阿城镇)。项梁率军援齐,大败章邯军于东阿城下。楚军追击至濮阳(今河南濮阳西南)东,再败秦军。章邯退入濮阳防守,同时,项羽,刘邦率军在城阳(今山东鄄城北老城镇东南)、雍丘(今河南杞县)、定陶(今山东定陶西北)、陈留(今河南开封市东南)等地连破秦军。九月,章邯得到补充,大破义军于定陶一带。项梁战死。为避免被秦军各个击破,项羽、刘邦等率部东撤到彭城一带,楚怀王也自盱台(今江苏盱眙东北)迁到彭城。

    章邯击败项梁于定陶后,认为楚地兵不足忧,即率军北上攻赵。同年闰九月,秦军攻占赵都邯郸(今属河北)。赵王歇、赵相张耳由信都(今河北邢台市)退守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之平乡镇)。章邯令王离、涉间率20万人围攻巨鹿,自率20万人屯于巨鹿南之棘原(今河北平乡南),筑甬道(两侧有土墙的运粮通道)至巨鹿城外,补给王离军。赵王歇几次派人向彭城楚军求救。楚怀王任命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军,率主力北上救赵;遣刘邦率一部分兵力(不足万人)乘关中(指函谷关以西地区)空虚无备,进军咸阳(今陕西咸阳市东北)。三年冬十一月(秦制,十月为岁首),宋义率军抵安阳(今河南安阳市),滞留46日,企图坐观秦、赵相斗,以收渔人之利。时天寒大雨,军中缺粮,士卒冻饿,且巨鹿危在旦夕。十一月,项羽多次建议立即北上救赵,义不听,反下令军中,不从命者皆斩;而整天饮酒高会。项羽遂杀宋义。楚怀王改命项羽为上将军,率军救赵。当时,巨鹿兵少食尽,赵将陈余及燕齐等国救兵畏惧秦军,不敢出战。

    十二月,项羽以英布、蒲将军率2万余人渡过漳水救赵,取得初战胜利。陈余复请救兵。于是,项羽亲自率主力渡河,下令凿沉船只,打破“釜甑”(炊具),每人只携三日口粮,以示誓死决战之心。至巨鹿,与秦军相遇,九战,大破秦军,绝其甬道,击杀秦将苏角、俘虏王离,涉间自杀(参见巨鹿之战)。诸侯军等敬服,拥戴项羽为诸侯上将军。尔后,项羽乘胜追击至漳水南岸,屡次击败秦军。章邯求和未成,率军后撤。项羽以蒲将军追击,至三户津(今河北临漳西),再破秦军。章邯率军南退,项羽又亲率楚军及诸侯军追击,大破秦军于汗水(漳水支流,位于今河北临漳附近)上。章邯连战失利,遭秦二世指责,进退无路。七月,遂率20万秦军降楚(参见漳汙之战)。至此,秦军主力全部被歼。项羽即长驱入关。

    三年二月,刘邦率军由砀(今河南永城东北芒山镇)出发西进。刘邦采用灵活机动的战术,避免攻坚,乘虚而进。攻昌邑(今山东巨野南)未下,转兵向西攻破陈留,随后,向南迂回,出辕辕关(今河南偃师东南)险道,攻克宛城(今河南南阳市),沿途不断发展壮大队伍。八月,用张良计,收买秦将,乘其不备,袭破通往关中的重要门户武关(今陕西丹凤东南)。是时,秦军主力已被项羽歼灭,秦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激化。丞相赵高逼杀二世,立子婴为秦王。九月,子婴杀赵高,派兵据守蛲关(今陕西蓝田东南)。刘邦绕过峣关,与秦军战于蓝田,三战三胜,遂破之。军至霸上(今陕西西安市东南),直逼咸阳。汉高帝元年(前206年)十月,秦王子婴出降。刘邦进占咸阳,秦亡。

    点评:此战,义军继承陈胜、吴广“伐无道,诛暴秦”(《史记·陈涉世家》)的政治口号,团结各地反秦力量,推翻了秦王朝。项羽在巨鹿之战中以“破釜沉舟”的决心,九战九捷,歼灭王离军,又以积极连续的作战,迫降章邯于汀水,歼灭了秦军主力。刘邦以少量兵力乘隙而进,战术灵活,并注意团结和收编沿途武装力量,壮大自己,终占秦都咸阳。

中国战争 戏之战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九月,陈胜、吴广农民起义战争中,起义军将领周文(又作周章)率军西攻咸阳(今陕西咸阳市东北)至戏(今陕西临潼东北新丰镇东南戏水西岸),遭秦少府章邯军反击而失败的一次作战。

    是年七月,陈胜、吴广建立“张楚”政权后,陈胜令假王(副王)吴广率主力进攻荥阳(今河南荥阳东北古荥镇),欲打通西入关中(指函谷关以西地区),进攻秦都咸阳的通道。因吴广久攻荥阳不下,故以周文为将军,率军从陈县出发,欲直取咸阳。周文军乘秦廷不备迅速西进,攻入天险函谷关(今河南灵宝老城东南北寨村之北,因在山谷中,险如函,故名)给秦廷以极大震恐。时,起义军已拥有战车千乘,步兵数十万人。九月,进至距咸阳仅百里的戏。此时,咸阳兵力空虚,但周文军没有继续进攻,使秦廷获得喘息和组织反攻的时间。秦二世令少府章邯组织一支由武装起来的刑徒和私家奴隶组成的军队,反攻义军。周文仓促应战,兵败,被迫率部退出函谷关。

    点评:义军在极短时间内,攻破函谷关,兵至咸阳附近,由于未能迅即进攻咸阳,对秦军的反击缺乏准备,终为章邯军击败。

中国战争 漳汙之战

    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七月,项羽、刘邦灭秦之战中,项羽全歼秦军主力章邯部于漳水(即今河北境内漳水),汙水(漳水支流,位于今河北临漳附近)的一次追歼战。

    是年十二月(秦制,十月为岁首),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之平乡镇)之战中,项羽歼灭秦军王离部。是时,章邯部20万人,屯于棘原(今河北平乡西南平乡镇南)。项羽率部乘胜追击至漳水南岸。章邯屡次败退,又受秦二世及赵高猜忌,派人向项羽求和未成,遂筹划退兵。项羽乘章邯狐疑不定,令蒲将军等奉一部兵力,日夜兼程渡过三户津(古漳水渡口,位于今河北滋县西南),至漳水南岸击败秦军一部,切断章邯军退路。项羽率主力于汗水,大败秦军。章邯惧怕秦廷责杀,再次派人乞降。项羽因军粮不足,准其所请。三年七月,章邯率秦军20万人,在洹水南岸的殷虚(今河南安阳)投降项羽,后被项羽全部坑杀。

    点评:此战,义军乘秦王朝内部矛盾激化,章邯求和、军心动摇之机,一面同章邯议和,一面派兵切断退路,继而发动进攻,全歼秦军主力,迫使章邯投降

中国战争 安邑之战

    汉高帝二年(公元前205年)八月,在楚汉战争中,韩信击败河东(郡治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禹王城)魏王豹于安邑的一次渡河进攻战。

    二年五月,楚汉两军在荥阳、成皋一线形成对峙后(参见成皋之战),魏王豹反汉。豹踞河东,南下可切断关中(指函谷关以西地区)与荥阳、成皋一线汉军的联络,与楚军形成对汉军的前后夹击之势;西向则可直取关中。八月,刘邦先遣谋士郦食其游说魏王豹未成。即以韩信为左丞相,率骑将灌婴、步将曹参等攻魏。魏王豹陈兵蒲坂(今山西永济西蒲州),封锁黄河渡口临晋关(今陕西大荔东),以阻止汉军渡河。韩信采用声东击西、避实就虚战术,集结船只,佯作由临晋关渡河,主力却直奔临晋关上游百余里处的夏阳(今陕西韩城西南),乘魏军无备,用木柙缚罂缶(一种简易渡河器材)迅速渡过黄河,直捣魏军后方重镇安邑。魏王豹率军仓促迎战,并急调蒲坂之兵北上救援。九月,汉军在安邑西南击败救援的魏军,并俘获魏将王襄,袭占安邑。魏王豹率败军东奔曲阳(今河北曲阳西)。汉军乘胜追击,再破魏军,生擒魏王豹。

    点评:此战,韩信出其不意灭魏,使刘邦得魏降卒补充前线,加强了对楚正面防御,并为尔后韩信灭代、破赵、降燕、克齐(参见韩信破代、赵、燕、齐之战),开辟北方战场创造了条件。

中国战争 白登之战

    汉高帝七年(公元前200年),在西汉与匈奴的战争中,匈奴冒顿单于以优势骑兵包围刘邦军于白登山(今山西阳高东南大白登镇。一说在今大同市东北)的作战。

    六年秋,汉将韩王信以马邑(今山西朔县)降匈奴,匈奴乘胜南下。七年十月,刘邦亲率大军北上,破韩王信于铜醒(今山西沁县南),击败匈奴和韩王信军于晋阳(今山西太原市西南古城营村)等地,转入追击。刘邦闻知匈奴冒顿单于居代谷(今山西代县北雁门山北),便派使者前往侦察。为诱汉军北进,冒顿单于在汉使者到来时,将精锐士兵和肥壮牛马都隐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