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军事战争通史-第5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埃共和国在军事和政治上结成了联盟,从而向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跨出了重要的一步。

    红军统帅部和东方面军指挥部遵照党中央的指示,拟定了粉碎高尔察克的计划。根据这一计划,东方面军的部队编成两个战役集群:由第4集团军、土耳其斯坦集团军、第1集团军、第5集团军组成的南方战役集群,伏龙芝任司令员;由第2、3集团军组成的北方战役集群,绍林任司令员。南方集群负责实施主要突击。白卫军被迫把部分兵力从维亚特卡方向调至乌法方向,这就为东方面军北方集群实施反攻和解放伊热夫斯克—沃特金斯基地区创造了有利条件〔参见东方面军的反攻〕。5月,南方集群占领了布古鲁斯兰、布古利马和别列别伊,6月9日又攻占乌法。敌人被赶过了别拉亚河。6月底,东方面军各集团军展开总攻。但是,其他几条战线的形势却十分吃紧。彼得格勒的局势尤为危急。5月13日,尤登尼奇将军的西北军突破红军第7集团军防线,并利用该集团军司令部内部发生的背叛行为和某些部队的动摇,占领了格多夫和扬堡,5月25日,又攻占普斯科夫。敌人的舰队(兵力为12艘巡洋舰、26艘舰队驱逐舰、12艘潜艇及其他舰只)加强了在波罗的海的活动。与之对抗的苏维埃舰队(由2艘战列舰、1艘巡洋舰、12艘舰队驱逐舰、4艘潜艇及其他舰只组成)同敌军舰队展开了众寡悬殊的战斗。被得格勒的处境已极端危险。6月初,红山炮台和灰马炮台发生反革命叛乱。5月22日,中央委员会号召动员一切力量保卫彼得格勒。各工厂的工人都奋起保卫彼得格勒,北方各省的城市也向彼得格勒提供援助。彼得格勒四周都修筑了防御工事。6月10日,中央委员会认为彼得格勒战线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线,必须从预备队和从东线调来部分兵力。6月14日至16日,第7集团军和波罗的海舰队派兵平定了红山炮台和灰马炮台的叛乱,6月底,尤登尼奇的部队先后在奥洛涅茨方向和纳尔瓦方向被击退。

    南线的形势也很紧张。第11集团军在阿斯特拉汉地区同邓尼金部队进行了艰苦的防御战斗。南方面军曾试图在顿河区北部和察里津附近合围已被击溃的克拉斯诺夫残部,但未达到目的。乌克兰方面军在攻占哈尔科夫后,大量兵力被调往克里木和第聂泊河右岸乌克兰地区,这就使邓尼金得以将部分兵力从北高加索调往顿巴斯,并加强了那里的行动。由于东线形势紧张,南方面军未能得到补充,加之格里戈里耶夫和马赫诺举行暴动,南线的形势就更为复杂了。5月31日,红军总部不得不下令南方面军转入防御。当时有必要把部队从东线调往彼得格勒附近和南线。但是,党中央没有同意总司令瓦采季斯和共和国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托洛茨基提出的暂时停止东线进攻的建议。1919年6月15日召开的中央全会认为,当时的主要任务是打退邓尼金的进攻。全会批准了东方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的计划。该方面军按照这项计划展开了旨在解放乌拉尔的总攻〔参见东方面军的进攻(1919—1920)〕。7月1日,第3集团军在伏尔加河区舰队配合下解放了彼尔姆,第2集团军解放了昆古尔。7月13日第5集团军部队摧毁白卫军的顽抗,攻占了兹拉托乌斯特。1919年7月15日,第2集团军解放了乌拉尔的中心叶卡捷琳堡(今斯维尔德洛夫斯克)。第5集团军继续扩大战果,在起义工人援助下于7月24日攻克车里雅宾斯克。至此,高尔察克主要的军队集团遭受重创,终于被赶出了乌拉尔。苏维埃军队之所以在乌拉尔,尔后在西伯利亚取得战斗的巨大胜利,得力于当地居民的广泛支援和布尔什维克地下组织领导的游击队运动。俄共(布)中央政治局和组织局联席会议于7月19日通过了关于西伯利亚游击队问题的专门决议。至1919年底,西伯利亚和远东的游击队员总人数已发展到15万人。鉴于作战情况已产生变化,东方面军于8月中旬分编为土耳其斯坦方面军和东方面军。土耳其斯坦方面军下辖第1、4、11集团军和苏维埃土耳其斯坦的部队(由伏龙芝任司令员),任务是解放中亚细亚。东方面军下辖第3、5集团军(由奥尔德罗格任司令员),任务是彻底歼灭西伯利亚的高尔察克部队。

    2。粉碎邓尼金

    高尔察克的基本兵力在东线、尤邓尼奇的部队在彼得格勒附近相继被击溃以后,协约国把主要力量南移,将赌注主要压在邓尼金及其部队上。它们还计划利用与苏维埃共和国接壤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力量及白卫军将领尤登尼奇、米列尔等人的兵力。嗣后,英国陆军大臣丘吉尔声称,是他担任了“十四国进攻”苏维埃共和国的组织者。红军在邓尼金部队的不断攻击下被迫向内地撤退。6月间,邓尼金部队夺取了顿巴斯、顿河州和乌克兰的一部分。6月24日红军撤离哈尔科夫,6月30日撤离察里津。7月3日,邓尼金下达“关于攻占莫斯科的训令”,规定进攻的最终目的是夺占莫斯科。实施主要突击的方向是经库尔斯克、奥廖尔、图拉这条距离最短的路线。在这个方向上作战是邓尼金的最强大的军队集团,即由迈—马耶夫斯基将军指挥的“志愿军”;在中央进攻的是顿河集团军,司令官为西多林将军,在右翼进攻的是高加索集团军,司令官为弗兰格尔将军。

    1919年7月3日至4日,俄共(布)中央全会制定了动员全国力量同邓尼金作斗争的措施。全会对进一步完善最高军事领导机关非常重视,建议任命卡缅涅夫担任总司令以接替瓦采季斯,任命伏龙芝担任东方面军司令员以接替卡缅涅夫,任命叶戈里耶夫担任南方面军司令员,吉季斯担任西方面军司令员。全会还确定了根据新的军事任务来改革共和国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工作。

    7月9日,中央委员会向各级党组织发出由列宁起草的信,题为《大家都去同邓尼金作斗争》。信中提出的任务是“击退邓尼金的进犯,战胜邓尼金,同时使红军不停地向乌拉尔和西伯利亚胜利进攻”。这封信成为红军、各级党组织和苏维埃组织粉碎敌人的行动纲领。这时南线成了主要战线。彼得格勒、莫斯科、图拉等城市的工厂都为防御加紧工作。一支300万人的军队在加速建立,中央和地方的军事机关得到了加强。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和工会会员们被动员去前线。由于这一切工作,到1919年8月南线就集中了步兵和骑兵171000人。敌人共有步骑兵约151000人,但是他们的骑兵占优势。

    红军总部执行党中央七月全会指示,制定了南线的反攻计划,主要突击拟由南方面军左翼部队,即由第9、10集团军组成的绍林的特别集群担任,从萨拉托夫西南地域向察里津方向,尔后沿铁路线向顿河和库班河方向突击,辅助突击拟由第8、13集团军组成的集团担任(司令为谢利瓦乔夫),从库尔斯克和沃罗涅日以南地域向库皮扬斯克方向突击。计划考虑到红军在南方面军后撤过程中形成的兵力部署情况,要求部队插入邓尼金军队的后方,粉碎敌军渡过伏尔加河同高尔察克南方集团军会合的企图。但是,红军于1919年8月15日开始的反攻并未获取成功。邓尼金部队不仅阻止了南方面军前进,甚至还迫使其后撤。南线局势一天比一天危急。8月24日,列宁在为战胜高尔察克致工人农民的信中得出的结论说,为了取得胜利,必须竭尽全力巩固红军,加强部队和国家的纪律和秩序。他号召巩固工农联盟,建立粮食储备,揭穿社会革命党人和孟什维克的背叛行为,更紧密地团结在布尔什维克党周围,尽一切力量去粉碎革命的敌人。

    9月12日,邓尼金的“志愿军”在库尔斯克—奥廖尔方向再次发起进攻。得到什库罗的库班军加强的顿河集团军,向沃罗涅日实施突击。此时,东线形势恶化,红军在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附近失利以后,被迫退过托博尔河。鉴于当时的局势,俄共(布)中央九月全会又通过了进一步组织好同邓尼金的斗争的重要决定。给南线派去了优秀的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向部队输送了3万名共产党员、1万名共青团员和36000名工会会员。在为了补充党员队伍而举行的征收党员周期间,仅在国内中心地区就有20万人入党。9月30日公布的党中央关于顿河区工作以及对哥萨克的政策问题的提纲,是为了加速将哥萨克劳动群众争取到苏维埃改权方面来。9月27日,第9、10两集团军由南方面军调给新建立的东南方面军(司令为绍林)。不久后,第11集团军和伏尔加河—里海区舰队也编入该方面军。南方面军下辖第8、13、14集团军及随后调入的第12集团军,此外还得到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各一个师,切尔沃诺哥萨克旅及其他兵团的加强。为建立骑兵兵团采取了各种措施。根据列宁的指示,10月7日又调布琼尼骑兵军加强南方面军。马尔图谢维奇指挥的突击集群在奥廖尔西北集结。

    南线斗争日益紧张。红军被迫于9月20日放弃库尔斯克,10月13日放弃奥廖尔,图拉和莫斯科遭到了实际威胁。马孟托夫的骑兵军深深地插到了南方面军的后方。莫斯科,维捷布斯克、第聂伯河、切尔尼戈夫、沃罗涅日、坦波夫,沙茨克等整个地区宣布处于战时状态。在邓尼金进攻的同时,其他反革命势力也极为猖獗。在北方,米列尔构成了对彼得罗扎沃茨克和沃洛格达的威胁。尤登尼奇再次逼近彼得格勒。

    中央政治局估计了各条战线的情况以后,于10月15日作出指示:“只能首先从莫斯科—图拉地域的安全,其次从彼得格勒地域的安全角度”去制定全部作战计划。曾打算再一次研究从西方面军抽调部分兵力加强南方面军的可能性问题。决定由东南方面军进行顽强防御以阻止邓尼金同乌拉尔的哥萨克白匪会合,腾出的部分兵力调去保卫图拉和莫斯科。东方面军和土耳其斯坦方面军则应保障从乌拉尔向东面的进攻,并保障与土耳其斯坦的联系。

    10月中,在库尔斯克—奥廖尔方向双方的兵力对比发生了有利于红军的变化。南方面军(从10月11日起由叶戈罗夫任司令)和东南方面军的兵力,连同增援部队在内,共有指战员达18万人,火炮892门,机枪4416挺,伏尔加河—里海区舰队共有舰艇100多艘。邓尼金部队(包括志愿军、顿河集团军和高加索集团军)共有官兵112000人,火炮542门,机枪2236挺;乌克兰民族主义分子的部队共4万人。红军考虑到当时情况,把对邓尼金的主要突击改在奥廖尔—库尔斯克方向实施。10月10日,南方面军各集团军转入反攻〔参见南方面军的反攻(1919)〕,经过浴血奋战击败了邓尼金部队。在奥廖尔—克罗梅战役(1919)和沃罗涅日—卡斯托尔诺耶战役(1919)过程中,解放了奥廖尔(10月20日)、沃罗涅日(10月24日)、卡斯托尔诺耶(11月15日)和库尔斯克(11月17日)。

    在同邓尼金斗争的情况出现转折的日子里,彼得格勒附近发生了至关紧要的事件。9月28日,尤登尼奇的军队突破了第7集团军防线,于10月16日接近市郊。列宁指出,尤登尼奇的进攻“是一种机动,目的在于引开我们在南方的攻击”。建议彼得格勒苏维埃动员力量把尤登尼奇击退。10月21日,纳焦日内指挥的第7集团军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