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军事战争通史-第5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武装干涉者和叛军的主要目的是夺取加泰罗尼亚,他们企图以此赢得战略胜利和左右战争结局。敌人预计由莱里达南北地域向巴塞罗那总方向实施主要突击。共和军指挥部的计划是:固守塞格雷河和埃布罗河一线,在敌人突击集团翼侧集结战役预备队准备实施反突击。加泰罗尼亚战役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自1938年12月23日开始,法西斯叛军以两个突击集团分别由特伦普地域(兵力较少)向东集团军防线和由塞罗斯地域(兵力较大)向埃布罗集团军防线同时发起进攻。装备低劣的共和军无力抗击敌军的猛攻。至23日日终前,敌人步兵和坦克突破埃布罗集团军的防御,向纵深推进10公里。共和军多次实施反冲击亦未能恢复原态势。12月24日,共和军总部决定使用预备队(步兵第5和第15军)进入交战。这两个军集结缓慢,缺乏组织,分散投入战斗,没有形成统一强大的反突击。1939年1月4日前,战斗极其激烈。敌军不断使用新锐步兵和坦克进入交战,继续向蒙特布兰克和塔拉戈纳发展突击。在埃布罗河下游进行防御的共和军被迫开始向巴塞罗那撤退。东集团军防御地带内的阿特萨—德塞格雷防区战斗十分激烈。叛军在两集团军接合部突破共和军防线,向塞尔韦拉方向发展进攻。共和军的战斗力逐渐减弱。武器奇缺影响很大。1939年1月15日,叛军和武装干涉者推进100—160公里,占领蓬斯、塞尔韦拉、塔拉戈纳一线。

    战役第二阶段(1。16—26),在战局严重恶化情况下,共和军沿略夫雷加特河构筑防线,企图将敌人阻止于沿利奥夫雷加特河构筑的后方防御地区。但叛军兵分四路猛烈突击,这一任务未能完成。这一地区易手就决定了加泰罗尼亚首府巴塞罗那和整个防御战役的命运。1月26日,共和军放弃巴塞罗那。

    战役第三阶段(1月27日—2月9日),共和军残部一面进行掩护怍战,一面向北撤退,先后放弃贝尔加、比克、赫罗纳。2月8日,共和军控制的最后一个据点菲格拉斯失陷,共和军余部以战斗行动掩护溃散人员北撤,25万共和军官兵越过边界进入法国境内,被法国当局解除武装。9日,叛军控制并封闭法、西边界。

    点评:在加泰罗尼亚战役中,共和军主力损失殆尽,控制区仅剩马德里周围和南部地区。叛军和德、意干涉军在兵力兵器等方面均占优势,战术上主动,选择有利突破地段连续突击;共和军在埃布罗河战役失利后被迫应战,处于被动地位,从而遭到失败。尽管如此,共和军仍能阻击敌军进攻达一月之久,使敌人有生力量和技术装备遭到重大损失。加泰罗尼亚战役是西班牙内战的重大战役之一。

    作战地图

世界战争 '现代…L'利沃夫战役

    1920年7月25日—8月20日,在对地主资产阶级波兰的战争期间,苏军西南方面军为粉碎波军利沃夫集团并攻占利沃夫,实施的进攻战役。

    至7月23日前,西南方面军(司令为叶戈罗夫,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为斯大林、别尔津)辖骑兵第1集团军(司令为布琼尼,第12、14集团军,在罗夫诺、杜布诺、卡缅涅茨—波多利斯基、普罗斯库罗夫地域重创波军。此前,西方面军已前出至格罗德诺、斯洛尼姆一线,并顺利向维斯瓦河进攻。西方面军司令员图哈切夫斯基错误地认为,方面军能够独自攻占华沙。总司令加米涅夫同意这一意见,命令西南方面军不向卢布林,而向利沃夫实施主要突击。根据这一决心,从7月底起,西方面军和西南方面军分别在不同方向进攻。西南方面军的任务是:骑兵第1集团军(4个骑兵师、3个步兵师)应于7月29日前攻占利沃夫、俄罗斯拉瓦并夺取桑河各渡口;第14集团军应进攻捷尔诺波尔、尼古拉耶夫;第12集团军应进攻海乌姆、卢布林,以保障战役的实施。利沃夫战役开始前,双方总兵力对比有利于敌,波军在西南方面军当面展开了一个编有第3、第2、第6集团军的重兵集团。

    战役开始时,骑兵第1集团军的战果最大。至7月26日日终前,该集团军攻占了布罗德。7月28日,前出到托尔戈维察、亚西诺夫之间斯特里河,威胁利沃夫。由于骑兵集团军已构成最大威胁,波军统帅部便投入第2集团军主力抗击该集团军,第2集团军主力实施了反突击并迫使骑兵集团军部队退至布罗德。但波军未能扩大战果,因西方面军于8月2日攻占了布列斯特,波军开始将第2集团军和第6集团军一部兵力调往卢布林地域和华沙。当骑兵集团军抗击敌人优势兵力反突击时,西南方面军其余集团军继续向西进攻:第12集团军强渡了斯特里河和斯托霍德河,于8月4日解放了科韦利并逼近西布格河;第14集团军前出到锡雷特河并开始渡河。

    8月11日,由于两方面军之间出现缺口破坏了协同动作,总司令加米涅夫命令西南方面军暂时停止利沃夫战役,调第12集团军和骑兵第1集团军驰援西方面军。但这一命令遭到西南方面军首长的抵制,他们于8月12日命令骑兵第1集团军重新开始进攻利沃夫。根据这一命令,骑兵第1集团军于8月13日转入进攻,经顽强战斗于8月14日再度攻占布罗德。8月13日,总司令加米涅夫又一次命令西南方面军停止进攻利沃夫,并将第12集团军和骑兵第1集团军转隶西方面军。但是,骑兵第1集团军在布格河遇波军顽抗而陷入持久战斗,实际上直到8月20日才开始把军队撤出战斗,因而未能攻占利沃夫。骑兵第1集团军失利的原因,是该集团军在夺取布罗德的战斗中已被削弱,而地形和坚固筑垒的利沃夫要塞地域又不利于骑兵行动。骑兵第1集团军被阻于利沃夫附近,未能及时驰援西方面军,从而影响了华沙方向的战斗结局(参见华沙战役)。骑兵集团军调西方面军后,第14集团军担负了解放利沃夫的任务。但第14集团军缺乏完成这一任务所必需的兵力兵器。该集团军在敌人优势兵力突击下,一开始便被迫转入防御,尔后向东撤退。

    点评:利沃夫战役未达预期目的,这是苏军统帅部过高估计自己的力量,过低估计敌军力量,以及在计划和指挥西南方面军和西方面军战役方面屡犯错误造成的结果。

世界战争 '现代…M'马德里保卫战

    1936—1939年,在西班牙内战中,中央阵线共和军为抗击叛军和武装干涉者而进行的马德里保卫战。

    法西斯叛军首领从发动叛乱最初时日起,就认为攻占马德里具有重大意义。他们企图以夺取首都来完成推翻共和政体并在全国建立法西斯专政这一主要任务。

    1936年7月,叛军首次进攻马德里。叛军在北面经瓜达拉马山,在西面沿塔霍河,同时从两个方向实施突击。主要力量集中在托莱多方向:2个步兵师和2个摩洛哥骑兵团在50—70门火炮、30—40辆坦克和近50架飞机支援下实施进攻。共和军是由一些人数不多的分散的民军组成的。这些部队训练较差,装备低劣。其中有许多女兵。共和军英勇奋战,粉碎了叛军从行进间攻占马德里的企图。法西斯叛军在兵力,特别是在技术装备方面占有很大优势,故能迫使共和军后撤。法西斯军队频频向马德里发动进攻。9月底,叛军占领托莱多地域(马德里西南70—80公里)。西班牙共产党为了替人民分担对首都和共和国安全的忧虑,坚决要求政府确保马德里,并在民军基础上创建正规军。共产党还倡议广泛动员马德里居民构筑工事和参军参战,组建人民军第一批正规部队。首都以西构筑了3道防御地区:第一道距城20—35公里,第二道距城12—15公里;第三道位于城郊。新军各旅开始组建。马德里防务是在频繁战斗中逐步组织起来的。法西斯叛军因初战获胜而陶醉,拚命扑向首都,同时企图由东南迂回该城。截至10月底,叛军攻占布鲁内特、平托、帕尔拉,以及马德里附近许多据点。10月29日,共和军在塞塞尼亚地域对由西南方向进攻马德里的敌军集团右翼实施反突击。6个尚未组建完毕的旅(1。6万人)参加了此次行动。共和军对新编坦克连(坦克15辆)和为数不多的飞机寄予很大希望。这次反突击由于在组织进攻和军队指挥方面存在缺陷,未能达到预期结果。但是,敌军由东南迂回马德里的计划终遭破产,叛军在这一方向的进攻也被阻止。然而整个局势仍很紧张,马德里危在旦夕。11月初,叛军进至马德里城郊。政府首脑拉尔戈·卡瓦列罗认为,为保卫首都继续战斗已无希望,遂将政府机关迁至巴伦西亚,并把保卫马德里的指挥权交给以米亚哈将军为首的“国防委员会”。该委员会由人民阵线各政党代表组成,但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共产党人。这对于保卫首都具有重大意义。

    政府突然撤退,引起一片慌乱。在这种形势下,共产党没有丧失革命的坚强意志。党中央号召首都军民:“一切为了保卫马德里!”。在市内各个街道上筑起了街垒。进行了志愿兵登记。新编部队开赴前线。另一极其重要的因素是首批国际志愿旅到达马德里:克莱贝尔(曼弗雷德·施泰恩)指挥的第11旅;卢卡奇(马泰·佐尔考)指挥的第12旅;波尔·阿尔曼和谢苗·克里沃舍因指挥的坦克分队(苏共志愿军)。这些日子里,马德里守城军民喊出了举世闻名的口号“不准越雷池一步!”。

    1936年11月,马德里保卫战进入新阶段。11月7日,叛军开始攻城。全线展开进攻,其左翼部队经“田园之家”公园实施主要突击。共和军顽强抵抗。敌军以巨大伤亡代价占领公园大部,并逼近曼萨纳雷斯河。叛军企图强渡该河和突入市区,但未能得逞。11月上半月,敌军继续进行毫无成效的冲击。共和军的作战特点是,把坚守阵地与对敌军集团翼侧实施短促反突击巧妙地结合起来。为此目的,中央阵线马德里指挥部动用了7个旅,其中包括2个国际旅和1个坦克群(T…26式坦克约50辆)。共和军坚守马德里,为建立人民军队、巩固后方、动员国家后备兵员和物资赢得了时间。

    正面攻城失败之后,叛军指挥部制定合围马德里计划,企图切断马德里与全国的联系,使其孤立无援,尔后一举攻占。围城任务主要由意大利远征军(4万人)负责。该军是墨索里尼法西斯政府于1936年底—1937年初派往西班牙的。战役总的企图是南面沿哈拉马河东岸,东北面由锡圭恩萨出发,对马德里同时分进合击。

    共和军指挥部也准备于2月12日实施进攻战役,战役目的是歼灭马德里地区敌军1个军。2月6月,叛军先发制人,在哈拉马河转入进攻。经3周苦战,叛军才夺取了河东一条狭窄地带,并将马德里一巴伦西亚公路置于炮火控制之下。共和军实施哈拉马河战役(1937),打破了叛军合围马德里的企图。哈拉马河一战,叛军已将全部预备队消耗殆尽,因此未能及时由东北方向对马德里展开进攻。直到1937年3月8日,才向瓜达拉哈拉实施突击,开始这一进攻。意大利远征军担任主攻。武装干涉者突破了共和军防线,因而马德里东北方向出现紧张局势。但共和军指挥部迅速变更部署,向瓜达拉哈拉方向调去数个旅(包括1个坦克旅),终于在瓜达拉哈拉附近挡住了敌军,尔后又将其击溃。1937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