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军事战争通史-第4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2月,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在山东省临沂以南至莱芜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运动战战役。

    当年1月,国民党军在其最高统帅蒋介石部署下制订了“鲁南会战”计划,以23个整编师53个旅,采取南北对进的部署,企图与华东野战军决战于临沂地区。同时,从冀南、豫北抽调4个整编师集结于鲁西南地区,以便阻止华东野战军西进或晋冀鲁豫野战军东援。国民党军参谋总长陈诚坐镇徐州督战。1月底,由整编第19军军长欧震指挥的8个整编师20个旅为主要突击集团,分三路由台儿庄、新安镇(今新沂)、城头一线向临沂攻击前进,第2绥靖区副司令长官李仙洲指挥的第73、第12军及整编第46师,为辅助突击集团,自1月中旬起,由明水(今章邱县)、周村、博山一线南下,向莱芜、新泰地区开进,策应南线的作战。

    时华东野战军主力集结于临沂地区休整待机。面对国民党军的进攻,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陈毅、副司令员粟裕、副政治委员谭震林企图采取各个击破、逐次歼敌的手段,首先诱逼南线进攻的三路国民党军突出一路,予以割歼,再及其余。南线国民党军始终坚持密集靠拢,齐头并进。而北线的李仙洲集团3个军(整编师)以梯次配置的队形,孤军深入,于2月初占领莱芜、颜庄一线。华东野战军陈、粟、谭依据敌情的变化,果断改变战役计划,转兵北上,歼灭孤立分散的李仙洲集团。除以第2、第2纵队伪装全军,在临沂以南采取宽正面部署,迷惑并阻击南线国民党军,主力第1、第4、第6、第7、第8纵队于2月10日起,以急行军隐蔽北上,同时以驻胶东、渤海地区之第9、第10纵队迅即开赴莱芜地区参战。并布置地方武装在兖州以西的运河上架桥,造成华东野战军将向晋冀鲁豫野战军靠拢组假象。15日,华东野战军主动放弃华东解放区首府临沂。蒋介石、陈诚误认为华东野战军伤亡过大、无力再战,遂令李仙洲集团加速南进,协同欧震集团,聚歼华东野战军于临沂以北地区。

    18日,华东野战军主力7个纵队进抵莱芜周围地区,完成对李仙洲集团主力的战役合围。李仙洲集团察觉有被围歼的危险,迅即收缩兵力于莱芜城,并令驻博山之第73军第77师即开莱芜归建。华东野战军除以主力荫蔽待机外,以一部攻取锦阳关,构成对明水方向援军的阻击阵地,以一部进攻莱北吐丝口镇(今口镇),切断李集团北撤通道,另以一部担负伏击第77师。20日上午,由博山南开之第77师进至博(山)莱(芜)公路上的和庄、不动地区,被预先设伏于该地的第8、第9纵队主力一举歼灭。20日晚,华东野战军对困守莱芜的李集团发起全线攻击,至21晨,攻占莱芜城郊的几个要点,打退守军的连续反扑。攻占锦阳关,包围吐丝口镇守军。李仙洲固守无力,待援无望,在第2绥靖区司令官王耀武的指令下,于23日率其指挥部及第73军、整编第46师向莱芜以北突围。整46师师长韩练成在解放军敌工干部策动下,临阵放弃指挥脱离部队,更增加了突围部队的慌乱。

    华东野战军主力4个纵队在莱芜至吐丝口镇的公路两侧设置袋形阵地,并以由南线赶来参战的第2纵队部署于蒙阴地区,以防李集团向西南撤退。上午10时,李集团的先头部队进至芹村、高家洼一线,即遭部署于吐丝口镇的第6纵队的顽强阻击。中午,当李仙洲集团的后尾撤出莱芜城时,第4纵队一部立即抢占该城,断其退路。同时,由第1、第7、第4、第8纵队组成的东、西两突击兵团向拥挤于南北约2公里、东西约3公里的狭窄地域的李仙洲集团,发起向心突击,采取穿插分割战术,仅经5小时,歼灭该集团,俘李仙洲。第73军军长韩浚率余部千余人钻隙撤入吐丝口镇,会合新编第36师向博山方向撤退,被部署于青石关地区担任阻击的第9纵队歼灭。华东野战军乘胜发展攻势,收复胶济铁路西段及其两侧的县城13座,使鲁中、胶东、渤海解放区连成一片,改善了山东战场的作战态势。

    莱芜战役期间,华东各级支前机构和民工支前制度已趋于完善。中共中央华东局在战前还专门发出了加强战勤保障工作的指示,要求各级最有威望、最有能力的党政主要负责人亲自主持支前工作。战役期间,在通向战区的漫长补给线上,50万民工日以继夜地前送粮弹,后送伤员。当我军改变作战方向后,广大民工也迅速调转方向,向莱芜地区紧急输送粮食弹药。实践证明,战区支前工作发动的充分和组织的严密,是保障战役、特别是大规模运动战役胜利的一个重要因素。

    莱芜战役中也充分暴露了国民党军内部的派系矛盾。正如战后敌军的一些高级军官所说的:政治上的派系之争反映为作战指挥上的不统一。陈诚与何应钦的矛盾,直接体现在战役指挥上陈诚与王耀武的分歧上。这种情况,促使不少高级军官间离心离德,人人自危,宁愿在战后的战役检讨上打官司,而在战场上则各保实力。

    点评:此战,解放军以伤亡8800余人的代价,3天内歼灭国民党军1个绥区前进指挥所、2个军(整编师)部、7个师(整编旅),计56800人,其中俘敌46800人,毙伤10000人(连同南线及胶济路东段的作战,共歼敌7万余人),并乘胜解放了博山、淄川等十三座县城,使渤海、鲁中、胶东解放区连成一片,严重打击了敌人的气焰,打破了国民党军南北夹击的计划,为尔后粉碎国民党军对山东的重点进攻创造了有利条件。通过这一作战,华东全军对毛泽东的运动战思想体会更深,执行得更为自觉,集中统一的观念也得到了进一步加强。莱芜战役也为我军实行大规模的运动战提供了可贵的经验,主要是:一切作战行动均应从有利于歼灭敌人着眼,哪里便于歼敌就到哪里去打,不惜暂时放弃重要城市;集结最大而有活力的部队,持重待机,保持主动;诱敌深入,坚持在运动中求歼孤立突出之敌;善于利用敌人的弱点和矛盾,制造敌人的错觉;敌变我变,实施灵活机动的指挥。

    
中国战争 莱阳战役

    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12月,在胶东战役中,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一部在山东省莱阳地区向国民党军发动的攻城打援战役。

    胶高追击战后,国民党军范汉杰兵团被迫退守青岛、龙口、蓬莱、福山、烟台等沿线点线,仅以整编第54师一部及土顽共5000人困守胶东腹地莱阳城。莱阳为胶东半岛的枢纽,华东野战军东兵团决心攻克该城,以利解放区的建设和交通。4日,东兵团第7纵队对驻守莱阳的国民党守军发起攻击。7日扫清外围据点,9日攻入城内,国民党军一部困守城隍庙核心据点顽抗。东兵团乃调第13纵队第37师加强攻击力量,在猛烈炮火掩护下,至13日将守军全歼。在解放军攻击莱阳期间,国民党军抽调8个旅的兵力,分前后梯队由青岛驰援。东兵团第2纵队在地方部队配合下,自8日至13日,于水沟头以南地区,击退国民党军4个旅的攻击,遂后主动撤出水沟头阵地。国民党军妄图重占莱阳,以整编第64师和第57旅于14日进占水沟头一线,以整编第54、第8师共4个旅的兵力,向莱阳攻击前进。东兵团第13纵队在第9纵队的配合下,节节阻击,予国民党军以重大杀伤,击毁坦克2辆。第7纵队于23日迂回国民党军侧后,占领姜山镇,并于25日毙伤俘参加进犯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员5人。国民党军在正面攻击受挫,后路受到严重威胁的情况下,于26日由桃园庄一线仓皇回撤,29日全部退至灵山一带。是役,解放军攻克莱阳,歼灭国民党军及土顽共1。7万余人,恢复了保卫战开始时的胶东内地局面。

中国战争 涞水战役

    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12月至1948年1月,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人民解放军晋察冀野战军在河北省涞水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一次围城打援战役。

    国民党军华北“剿匪”总司令傅作义以6个军1个师配置在北平(今北京)、天津、保定三角地区,对付人民解放军的进攻。为打破其防御体系,配合东北人民解放军的冬季攻势,晋察冀野战军司令员杨得志,政治委员罗瑞卿决定集中5个纵队及地方武装一部,破击铁路,创造打援条件。12月27~29日,晋察冀野战军首先以第2、第3、第4纵队及第1纵队和地方武装一部,对北平至保定、北平至南口铁路线展开破击战,华北“剿总”发现解放军主力出现于平保段后,急将企图增援东北、及位于平津段的3个军转用于平保段。1948年1月7日晋察冀野战军以第6纵队佯攻保定,迫使华北“剿总”令3个军和1个师往援。晋察冀野战军为继续调动和分散国民党军主力,决定采取“围城打援”战法,以第3纵队第7旅和第8旅一部于11日向涞水县城发起攻击,第8旅主力在城东拒马河西岸阻援,第9旅位城东南之西义安、庄瞳地区担任预备队;第1,第2纵队在涞水城东、城南地区阻援,以保证第3纵队翼侧安全。当夜,国民党军第35军军部率新编第32师和第101师两个团由保定乘汽车驰援涞水。12日,新编第32师占领庄疃后,被晋察冀野战军第3纵队第9旅包围,第35军军部及第101师被第1、第2纵队所阻。随后,第3纵队将第8旅主力、第7旅一部及纵队山炮营由涞水县城调至庄疃,会同第9旅攻歼新编第32师。13日,围攻庄疃之部队在炮火支援下,突入村内,经过激战,全歼新编第32师。与此同时,第1纵队在温辛庄歼第35军军部600余人;第2纵队在武村、高洛地区歼第101师一部。此役,解放军歼灭国民党军8070人,其中俘敌1570,毙伤6500人。

中国战争 兰州战役

    1949年(民国三十八年)8月至9月,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对甘肃省会兰州国民党军进行的城市攻坚战役。

    是年8月中旬,国民党政府行政院长阎锡山在广州召开由西安绥靖公署主任胡宗南、西北军政长官公署长官马步芳、副长官马鸿逵等人参加的“西北联防会议”,拟制了“兰州决战”计划,企图以马步芳4个军及新成立的骑兵军共9万余人依托兰州坚固城防和黄河天险,吸引、消耗第一野战军主力,以集结在中卫、中宁地区的马鸿逵部主力伺机转向兰州,以胡宗南部主力由秦岭出陇南,三路夹击,挫败第一野战军于兰州外围。

    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遵照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的指示,为解放兰州,打开进军新疆、宁夏的道路,决心发起兰州战役,求歼青海马步芳部主力。具体部署:以第19兵团之第64军进至固原、海原地区钳制马鸿逵部,使其不能出援兰州;以第18兵团(欠第62军)及第7军在宝鸡天水地区,钳制胡宗南部,保障主力侧翼安全;以第19兵团主力为右路军,由静宁沿西(安)兰(州)公路经定西向兰州城东进攻,以第2兵团为中路军,由通渭经定西以南直取洮沙后,再由南而北向兰州进攻,以第1兵团附第62军为左路军,由秦安、甘谷经陇西、渭源占领临洮,渡洮河攻占临夏、循化,尔后北渡黄河直取西宁,截断马步芳部撤向青海的退路。

    12日,第一野战军主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