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军事战争通史-第4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国战争 博白战役

    1949年11月至12月,在广西战役中,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与第四野战军各一部在广西省东南部博白地区追歼国民党军的作战。

    白崇禧的南线攻势被挫败后,其第3、第11兵团迅速后撤,解放军南路军于11月27日晚发起追击。30日下午,第43军得悉白崇禧部第3兵团部还在博白城内,即以两个团兵力奔袭博白城,当日20时进抵博白城郊,继而由东、北两门攻入城内,经巷战,将第3兵团部所在地图书馆大院包围,至22时30分攻入大院,歼灭兵团指挥部及警卫部队,并俘国民党华中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兼第3兵团司令官张淦。与此同时,由化县、漳江地区出击之第4兵团主力在追歼白崇禧第3兵团第48军一部后,进抵博白附近。在解放军围攻博白县城时,张淦曾令第7、第48、第126军火速增援,解博白之围。12月1日凌晨,上述3个军到达博白附近,得悉其兵团部已被消灭,顿时惊恐万状,不知所措。解放军第43军和第14军、第15军趁此时机紧密协同,发起猛烈合击。至下午3时,白崇禧第3兵团除第126军一部向西逃跑外,其余大部被歼于博白、陆川间。此战,解放军将国民党军白崇禧部第3兵团大部歼灭。

中国战争 察绥战役

    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9月至11月,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人民解放军华北野战军在察哈尔省(今内蒙古自治区、河北省等各一部)东部及绥远省(今属内蒙古自治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一次进攻战役。

    为配合东北人民解放军举行辽沈战役,牵制国民党军傅作义集团使其不能增援东北,并解放绥远广大地区,中国共产党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决定以华北军区野战军第2兵团和新组建的第3兵团发起察绥战役。9月5日,第3兵团由易县、涞源等地向山西朔县、代县地区开进。第2兵团为掩护第3兵团行动,向密云、通县、三河地区积极活动,牵制国民党军10个师于北平周围。23日,第3兵团在晋绥军区部队配合下,兵分5路由大同东西两侧向绥东进攻,相继攻克隆盛庄、丰镇、卓资山、兴和等地,直逼归绥。国民党军华北“剿总”急调第35军、暂编第4军等部10个师由北平、张家口地区星夜西援;30日进至集宁地区。第3兵团以一部兵力牵制归绥之国民党军,主力昼夜兼程回返丰镇、卓资山地区阻歼西援之国民党军。第2兵团为配合第3兵团打援,积极向北平以北、西北地区之国民党军发动攻势,连续破击宣化、怀来、南口一线铁路,攻克八达岭、沙城、赵川堡、崇礼等地,歼灭国民党军3个团,迫使西援之国民党军于10月5日东返张家口地区。第3兵团乘机于10月12日挥师转战绥西、绥北,至31日,先后收复与攻占陶林、武川、和林格尔、包头等地。此役,共歼灭国民党军21060人,其中俘敌12280人,毙敌8780人,有力地配合了辽沈战役的进行。

中国战争 长春战役

    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3月至10月,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东北人民解放军对吉林省会长春国民党守军的围困战。

    东北人民解放军的1947年冬季攻势,将东北国,民党军压缩于长春、枕阳、锦州三个孤立地区(参见东北冬季攻势)。3月,解放军先以5个独立师对长春形成初步包围;4月增加兵力,并组成围长指挥所;5月,集中两个纵队及3个独立师攻击长春,未克,遂实行长围久困,展开政治攻势和经济封锁。至9月,解放军多次粉碎长春守军突围和抢粮的企图,共歼其4000余人,并争取1。8万余人投降。10月14日,解放军攻克锦州,东北战局发生急剧变化,困守长春的国民党第60军军长曾泽生将军于17日率部起义。解放军控制长春东城。19日,西城防区内的新编第7军官兵也纷纷投诚。随后,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第一兵团司令郑洞国率部放下武器。至此,长春和平解放。

    点评:此战,解放军争取国民党守军1个军起义,1个军投诚,创造了长围久困、和平解放大城市的典型范例。

中国战争 陈官庄战役

    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12月至1949年1月,在淮海战役第二、第三阶段,人民解放军对国民党军进行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村落攻坚作战。

    黄维兵团在双堆集地区陷入人民解放军包围后(参见双堆集战役),蒋介石为保存其嫡系主力,决定放弃徐州,令徐州“剿总”副总司令杜聿明率邱清泉、李弥、孙元良3个兵团,避开华东野战军在徐州以南的正面防御,绕经萧县、永城,先解救黄维兵团,然后一齐南撤;令徐州“剿总”总司令刘峙到蚌埠,指挥李延年兵团、刘汝明兵团再次北进,接应杜聿明集团和配合黄维兵团的突围。1948年11月30日,杜聿明集团沿徐(州)永(城)公路,多路纵队,蜂拥向前滚动。

    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代政治委员粟裕,立即令渤海纵队占领徐州,令第12、第1、第4、第9、第8、第3、鲁中南、第10、第2、第11等纵队展开跟踪追击、平行追击与迂回拦击。2日晚,邱、李,孙3个兵团到达大回村以北孟集、青龙集、李石林、张庄寨、山城集、洪河集地区。人多车多,路途拥塞,部队建制混乱,前进缓慢,杜聿明决定就地整顿。3日上午,杜聿明收到蒋介石空投的亲笔倍,令其改向濉溪口方向攻击前进,协同李延年兵团,南北夹击,以解黄维兵团之围。杜聿明即重新调整部署,采取东、北、西三面掩护,南面突击,逐次跃进的战法,向南攻击前进。华东野战军针锋相对,从东、北、西三面攻击,南面阻击,对杜集团发动猛攻,终于4日将其合围在徐州西南65公里的陈官庄;青龙集、李石林地区内。

    6日晚,杜聿明决定各兵团分路突围,孙元良兵团在突围中被全歼,仅孙元良侥幸逃脱。邱、李两兵团害怕被歼,未敢突围,转为就地固守。华东野战军适时调整部署,集中10个纵队紧缩对杜聿明集团的包围。

    黄维兵团被歼灭后,杜聿明集团已成瓮中之鳖,为配合平津战役,华东野战军遵照中共中央军委决定,从12月16日至1949年1月5日,对杜聿明集团围而不打,转入战场休整,开展强大的政治攻势,瓦解被围的杜聿明集团。毛泽东为中原、华东人民解放军司令部写了《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规劝杜聿明等人“立即下令全军放下武器,停止抵抗”。在20天中,陆续投降的国民党军官兵达1。4万余人。

    为最后围歼拒不投降的杜聿明集团,华东野战军又一次调整部署。决定以第3、第4、第10、渤海纵队及冀鲁豫军区部队编成东集团;以第1、第9、第12纵队编成北集团;以第8、第2、第11纵队编成南集团,分别担任主要突击。特种兵纵队的炮兵分别配属3个集团。并采取各个歼灭与割裂突击相结合的战法,割裂邱、李两兵团联系,首先歼灭较弱的李弥兵团,尔后再歼邱清泉兵团。另以第6、第7、第13、鲁中南、两广纵队为外围拦截部队。

    1月6日16时,华东野战军发起总攻。经半小时至两小时的战斗,即攻占何庄、豆凹、李楼、郭营、李明庄等13个据点。7日,李弥兵团向西撤入邱兵团防区。华东野战军各纵队乘机发展进攻,又攻占青龙集等据点23处。杜明集团的防御体系至此全部瓦解。9日,国民党军统帅部出动20余架飞机并施放毒气,掩护杜聿明残部向西突围。华东野战军乘其混乱,于当日黄昏全线猛攻,多路突入,分割围歼,激战至10日16时,全歼杜聿明集团,俘虏杜聿明,击毙邱清泉。

    点评:陈官庄之战取得了巨大的胜利,这在中国乃至世界战争史上都是罕见的,人民解放军歼灭国民党军3个兵团部;10个军;25个师、1个骑兵旅,共26万余人,其中毙伤6万余人,俘虏17。7万人,投诚2。4万人;缴获各种火炮1699门、坦克107辆、装甲车26辆,及其他大批武器弹药,取得了淮海战役的最后胜利。

中国战争 成都战役

    1949年12月,在西南战役中,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对国民党军的大规模围歼战。

    8日,第二野战军主力进抵(四)川东万县、广安,川南铜梁、荣县一线,并解放了名城重庆;第四野战军已歼灭了逃往广西境内的白崇禧集团(参见广西战役)。此时,蒋介石授权川陕甘边区绥靖公署主任胡宗南,指挥川西所有国民党军在成都地区组织抵抗。在此情况下,第二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政治委员邓小平即以第3兵团主力由川东前出成都以东,并抢占成都以西的邛崃、大邑;以第5兵团主力及第10军由川南经乐山向成都以南挺进;第18兵团由陕南、陇南前出川北,以求聚歼国民党军于成都地区。11日,第3、第5兵团开始西进。第16军于19日在峨眉县金口河俘川湘鄂边绥靖公署主任宋希濂。至20日,第16军、第10军、第18军分别进占浦江、丹棱和眉山;第11军、第12军进占双流、新津以东及彭山。第18兵团在第7军、第19军配合下,自7日分3路猛迫由秦岭南撤的胡宗南部。至11日,第62军进占武都,争取国民党第119军起义,第60军、第61军等部进占略阳、勉县、城固、汉中。随后,第7、第19军留置陇南和陕南,第18兵团越过摩天岭、米仑山向川北疾进,先后前出到江油、绵阳、巴中一线,至此完成了对成都地区数10万国民党军的包围。21日,刘邓指示各兵团:追击阶段已结束,对被围敌军,仍先打弱点和集中兵力各个歼灭,并大力瓦解敌军。当日,国民党军第16兵团在金堂地区宣布起义。22日,胡宗南决定以主力分路向西昌方向突围。24日,其第5兵团由崇庆、新津分两路向南突围,当即遭到解放军的阻击。战至26日,第5兵团司令以下官兵5万余人被俘。少数逃往西昌。在此前后,由于解放军的有力争取和形势所迫,国民党军第15、第20、第7、第18兵团,先后于什邡、彭县、德阳与成都东南地区宣布起义。27日,解放军解放成都。至此,国民党军在大陆上最后一支主力战略集团数10万人宣告覆灭。此战,起义、投诚、被歼国民党军共30余万人,打破了国民党蒋介石企图盘踞川西,待机反攻的企图。

中国战争 翠微峰战斗

    1949年(民国三十八年)8月至9月,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44师在江西省宁都县翠微峰进行的剿匪战斗。

    翠微峰,位于宁都城西北5公里处,山峰陡峭,道路崎岖,易守难攻。以原国民党豫章山绥靖区司令黄镇中为首的股匪约2000人盘踞此山,构筑坚固工事,并将发电厂、修械厂设备及大批粮物搬进翠微峰金精洞,企图据险顽抗。8月29日,解放军第46军第144师解放宁都后,奉命围歼该股土匪。30日,解放军第144师完成包围部署,随即展开外围战斗。进攻部队采用小分队夜间突袭战术,逐个夺取匪外围据点。该师第432团的几个连队先后攻占菜子山、莲塘凹、太阳山、美抗、赤足寨,歼匪一个团部及各据点土匪大部。该师第428团强攻朝阳山,经一小时战斗,全歼顽匪。至9月19日,翠微峰的外围据点被全部攻占,余匪被压缩在翠微峰等几个孤立山峰上。9月23日6时30分,该师在军山炮营、战防炮营的支援下,向匪核心据点发起总攻。第428团第1连首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