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军事战争通史-第3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宜黄、南城、黎川、南丰、康都、建宁等地集结完毕。中央苏区第一次反〃围剿〃胜利后,红一方面军3万余人分别进至永丰、乐安、宜黄、南丰以南,广昌、康都、宁都、石城、兴国以西和以东等地区,开展群众工作,打击地主豪绅武装,巩固与扩大了苏区。中国共产党苏区中央局和红一方面军总部发现国民党军即将发动第二次〃围剿〃的情况后,红一方面军总司令朱德、总政治委员毛泽东和中央革命军事军委总政治部、中共苏区中央局于3月17~26日,先后发出进行反〃围剿〃准备的指示。红一方面军各级领导机关研究和部署了作战指挥、军事训练、政治动员、给养补给等方面的工作。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部决定建立东、南、西、北、中路5个指挥部,将中央苏区划分为10个游击区,并规定各游击区以独立团、警卫营等地方武装为骨干,领导赤卫军、少先队,运用游击战术,执行扰敌、堵敌、截敌、袭敌、诱敌、毒敌、捉敌、侦敌、饿敌、盲敌等10项任务。苏区各级共产党组织和各级政府,组织、动员人民群众进行坚壁清野和支援红军作战。3月下旬,红一方面军以一部兵力在苏区北部边缘配合地方武装监视国民党军,主力南移至宁都、石城、瑞金地区,继续进行反〃围剿〃的准备和作战训练。

    4月1日,国民党军分4路开始进攻,开始对中央苏区第二次大规模围剿,以期消灭红一方面军,摧毁中央苏区。第19路军之第60、第61师主力由兴国向龙冈、宁都方向前进;第5路军之第28师、第47师1个旅、第43、第54师,分由泰和、吉安、吉水、永丰向东固、潭头、沙溪方向前进;第26路军之第27、第25师,由乐安、宜黄向大金竹、洛口方向前进;第6路军之第8、第24师、第5师4个团,由南丰、康都地区向广昌方向前进。各路国民党军在红军一部协同地方武装和赤卫军、少先队的阻击、袭扰下,行动缓慢,至23日,始进到江背洞、龙冈头、富田、水南、严坊、招携、界上、横石、广昌之线。国民党军在进攻中,采取军事、政治、经济、特务相结合的手段。按照〃稳打稳扎,步步为营〃的方针,每日只前进2。5~10公里,每占一地,即构筑工事和进行〃驻剿〃;召回地主豪绅,组织〃善后委员会〃和〃守望队〃,实行恐怖统治和欺骗宣传;大肆抢劫、烧杀,并毁坏禾苗,屠杀牲畜,制造苏区经济困难;派遣特务进入苏区,刺探情报,制造谣言,挑拨人民群众与红军的关系,扰乱红军的后方。

    中央苏区党政军民针对国民党军的进攻和破坏手段,采取了一系列对应措施。红军一部配合地方武装和赤卫军、少先队,广泛开展游击战,破袭国民党军的后方交通线,袭击其兵站,打击〃守望队〃和〃善后委员会〃,迟滞国民党军的行动,保证了红军主力进行反〃围剿〃作战的准备。与此同时,中共苏区中央局对反〃围剿〃的方针和红军作战方向问题进行了多次讨论,有的主张红军应分散到苏区外,进行游击战,把国民党军引出苏区;有的主张红军退出中央苏区,转移到云南、贵州、四川建立新苏区。毛泽东则坚决主张继续采取诱敌深入方针,把敌人引到苏区内,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粉碎敌之〃围剿〃;并提出先打较弱的第5路军,然后向东横扫,在闽赣交界之建宁、黎川、泰宁地区扩大苏区,征集资财,便于打破敌人下一次〃围剿〃。最后,中共苏区中央局肯定了诱敌深入的方针。4月20日,红一方面军主力由宁都、石城、瑞金地区出发,于23日转到退却终点龙冈、东固地区隐蔽集结,进行临战训练,准备求歼第5路军一部。

    此时,进攻苏区的各路国民党军在红军及地方武装的阻击、袭扰下,行动缓慢。至4月23日,始进到江背洞、富田、水南、招携、横石、广昌之线。5月10日,继续向中央苏区中心区推进。13日,国民党军第5路军第28师和第47师1个旅脱离富田巩固阵地,分两路向东固前进,于15日进到桥头江、择龙坑等地。中路第43师由水南进到大源坑、潭头;左翼第54师由严坊进占百富、沙溪。与此同时,第19路军之第60、第61师各一部经崇贤、方太向城冈圩前进;第26路军之第27师经大金竹向南团前进,第25师进占肖田、东韶、洛口;第6路军之第5师一部和第8师进占头陂、白水(今赤水)后,即在这一带〃清剿〃,第24师进驻广昌,第56师进至福建省安远汛(今安远)后,以一部兵力进入江西省〃协剿〃。红一方面军主力在东固山区持重待机20余日,终于等到了第5路军右翼部队脱离其富田阵地的极好时机。红一方面军抓住这一有利时机,5月14~15日,朱德、毛泽东决定集中兵力,歼灭由富田出动之第28师和第47师1个旅于运动中。部署是:以红3军团并指挥第35军为左路军;经江树头、固陂圩迂回到富田侧后进行攻击;红3军(欠第7师)为中路军,沿东固至中洞大道向桥头江一线攻击前进;红4军(并指挥红64师)、红12军(欠第35师)为右路军,分两路抢占九寸岭、观音崖两隘口,尔后向富田攻击前进,红3军第7师和红12军第35师一部位于枫边、城冈及方太、崇贤附近地区,阻击第19路军;红12军第35师一部位于潭头一带,协同地方武装一部,阻击第5路军之第43、第54师;对第6、第26路军,则以地方武装和赤卫军予以牵制。15日拂晓,红军各部按照上述部署开始行动。16日,中路军红3军主力和右路军之红4军、红64师,向正在沿中洞至东固大道东进的第5路军之第28师和第47师1个旅展开攻击,经激战,将其大部歼灭于富田、东固之间地区,残部逃向水南。担任迂回任务的左路军红3军团、红35军,攻占固陂圩,歼灭第28师兵站,当夜进占富田。红12军主力转向大源坑、潭头方向进攻,第43师逃向水南。17日,红一方面军主力向水南追击。逃向水南之国民党军,因在潇龙河上架设的便桥已被赤卫军拆除,河水深不能徒涉,便转向白沙。红3、红4军跟踪猛追,红3军团亦直插白沙河附近,于19日在白沙截歼第47师1个旅的残部和第43师一部,余部逃向永丰。与此同时,红12军攻占沙溪,第54师逃向永丰;第19路军也由城冈撤回兴国,随后又撤到赣州。两战皆捷后,红一方面军按预定计划,继续向东扩大战果。5月21日,红一方面军前锋部队进到中村附近,即与由南团向沙溪增援的第26路军之第27师第81旅的先头部队接触。据此,朱德、毛泽东决定歼灭进到中村之敌,乘势攻击南团。22日,红4军和红3军团向第81旅发起攻击,攻占中村。歼该旅大部,余部窜回乐安。当晚,红军追至南团,第25师仓皇撤回宜黄。红一方面军进到南团地区后,中共苏区中央局即留驻龙冈,另组成以毛泽东为书记的中共红军第一方面军临时总前敌委员会,负责指挥红军作战和领导战区地方工作。此后,红一方面军日夜兼程,继续向东急进。这时,国民党军第6路军慌忙由白水、头陂向广昌收缩兵力,并自5月23日开始,按第8、第24、第5师的顺序,由广昌地区向南丰撤退。红一方面军临时总前委决定,乘第5师4个团未及撤离广昌之机,攻歼该敌。部署是:以红3军经甘竹向南丰方向急进,追击北撤之第8、第24师;以红4、红12军攻击广昌城;红3军团为攻城总预备队。27日晨,红军直逼广昌城下。守军凭坚顽抗,红军激战终日,于21时攻克广昌城,歼第5师一部,余部逃向南丰。红军攻占广昌城后,归第6路军指挥的第56师约7000人,自闽赣边界之中沙仓皇撤回建宁县城。28日,毛泽东、朱德令红4军第10师北进,配合红3军继续追击第24、第8师和第5师余部;令红4军主力留广昌城开展工作;红一方面军总部率红3军团和红12军主力继续向建宁城前进,求歼第56师。30日,红军进到建宁城以西地区,31日突然向建宁城发起攻击,于18时攻占该城,歼第56师3个多团。至此,红军粉碎了国民党军对中央苏区的第二次大规模围剿。

    点评:此战,是中国战争史上灵活用兵、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也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一个重要战役,对我军军事思想的形成和今后的用兵都有着深远的影响。第二次反“围剿”所以能取得这样重大的胜利,主要原因红一方面军在毛泽东和朱德的指挥下,坚决从实际情况出发,毫不动摇采取集中优势兵力,诱敌深入,然后个个击破的方针,在苏区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援和地方武装、赤卫军、少先队的紧密配合下,集中兵力,连续作战,在15天中,由西向东横扫350公里,五战五捷,共歼国民党军3万余人,缴获各种枪2万余支(挺),炮30门,电台2部,并占领赣东、闽西北广大地区,巩固和扩大了中央苏区,进一步取得了反〃围剿〃的经验。一九四四年,朱德在总结这次胜利的经验时说:“一九三一年五月又粉碎了敌人第二次‘围剿’。这次反‘围剿’也打得很好。但这时已经有些不同了,因为项英来了,发生了一些分歧。但错误意见未占上风,红一方面军仍有毛主席领导,所以很快取得了很大胜利。这个胜利,仍是诱敌深入,集中力量歼灭敌人,依靠群众,依靠根据地而取得的。”

   

中国战争 第三次反围剿

    1931年7月至9月,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在江西省南部地区反击国民党军对中央苏区大规模围剿的战役。

    1931年5月,国民党军对中央苏区的第二次〃围剿〃失败(参见第二次反围剿)后,国民党政府主席、陆海空军总司令蒋介石,又很快于6月组织对中央苏区第三次更大规模的〃围剿〃。将其嫡系部队第14、第11、第6、第9、第10师共10万人调到江西省,连同原在中央苏区周围的和新调来的非嫡系部队,总兵力达23个师又3个旅共30万人。7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亲任围剿军总司令,何应钦为前线总司令,并聘请了英、日、德等国的军事顾问随军参与策划。这次〃围剿〃,蒋介石采取〃长驱直入〃的方针,企图首先消灭红军主力,摧毁苏区,然后再深入进行〃清剿〃。其部署:何应钦兼任左翼集团军总司令,指挥第1路进击军(第6师)、第2路进击军(第18军第11、第14师)、第3军团(第6路军第5、第8、第24师)、第4军团(第9师),从南城地区向中央苏区实施进攻,寻求红军主力决战;陈铭枢任右翼集团军总司令,指挥第1军团(第19路军第60、第61师和第52师)、第2军团(第26路军第25、第27师)、第3路进击军(第5路军第47、第54师),从吉安、永丰、乐安方向深入苏区,实行〃进剿〃。分驻南昌、吉安、樟树等机场之空军第1、第3、第4、第5、第7队,支援左、右集团军作战。另以第10师和攻城旅为总预备军,位于临川地区;以第77、第28师和第12师第34旅,位于吉安、泰和、万安、赣州等地,担任〃清剿〃,维护后方,并拦阻红军西渡赣江;以第23、第79师和骑兵第1师位于南城、临川、樟树镇地区,担任〃清剿〃和维护后方;以第49、第56师和新编第4旅位于闽赣边境,防堵红军东进。此外,还将第53师从河南省调往江西吉安待机。6月下旬,蒋介石将在宜黄、南丰以南地区活动的红军第3军第9师和第4军第12师误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