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军事战争通史-第2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南宋绍兴三十一年(金大定元年,1161年)十一月,在宋金战争中,宋军在采石(今安徽马鞍山市西南)江面上击败金军的一次重要水战。

    是年,金主完颜亮集兵大举南下,企图灭亡南宋,十月初,金帝完颜亮亲率王力17万人进抵淮河北岸,欲从寿春渡淮。南宋担任淮西防务的建康都统制王权,闻金军来攻,不加抵御,加之宋江、淮、浙西制置使刘锜奉命退守长江,致使金军顺利渡过淮河。宋军退至和州(今安徽和县),将士纷纷请战,王权诡称奉旨弃城守江,便乘船先逃,部队随之败退采石,统制官姚兴力战身亡。完颜亮进入和州后,拆房造船,临江筑坛、杀黑马祭天,准备十一月初八渡江。由于宋军不战自溃,王权被宋朝廷罢职,而接替王权负责江防的诸军统制李显忠尚未到任,江防部队无人指挥,处于一片混乱状态,难以抵挡金军的进攻。如果长江天堑不能固守,则南宋政权将危在旦夕。十一月初六,宋廷前来采石犒师的中书舍人、督视江淮军马府参谋军事虞允文见军无主帅,情势危急,便挺身而出,主动担任江防指挥,召集统制张振、王琪、时俊、戴皋、盛新等人聚议,动员和组织部队抵御金军进攻。当时,宋军江防部队仅有集结后的王权余部1。8万人,只及金军的1/10。但金军用于渡江的船只,是临时拆用民房的木材建造的,很不牢固,而宋军则拥有蒙冲、海鰌、车船等多种战船,船体坚固,机动性好,攻击力强。根据交战双方的兵力情况和战区的地形,虞允文对江防作了周密的部署:以步,骑兵荫蔽在江岸高地后面,严阵以待,以水军为主力,部署在江中,凭借水战长技,加以水陆结合,以御金军。水军共分为5部分:两部分分别防守江岸的东段和西段,为左右两翼;一部分居中,作为主要突击兵力;另两部分荫蔽在港汊中,充当预备队。

    十一月初八,完颜亮就督数百艘船只自采石西杨林渡向南岸进发,金战船绝江而来,涌向南岸,70艘先头船已迫近岸边。虞允文沉着指挥,时俊执双刀奋勇出击,士卒无不以一当十拼死抵抗。水军则以海鰌船猛冲金军船队,并施放霹雳炮迷敌眼目。由于金军不熟悉长江的水文情况,船只的稳性和机动性又很差,大部分船只被海鰌船撞沉。虞允文又组织弓箭手齐射,金兵纷纷落水。金军虽伤亡惨重,但从早至晚仍激战不退。此时,恰好有宋军败兵300余人自光州退至采石,虞允文授以旗鼓,令其从山后转出,作为疑兵。金军以为宋援军赶到,开始撤退。虞允文为不给金军以喘息之机,乘夜先分海舟缒上游,遣战船载薪截金人于杨林河口。宋军水陆配合,大败金军,歼敌4000余人,首战告捷。虞允文判断,次日金军仍将进攻,便连夜调整部署,将一部战船置于上流。以另一部兵力堵截杨林口(今安微和县东20里),封锁金军船只出江的河口,待机歼敌。

    第二天(十一月九日)清晨,金军果然再次发起进攻。宋水军乘胜上下夹击,先以神臂弓射退金骑兵,继而海蝤船横冲直撞,霹雳炮声震如雷,烟雾迷漫。宋水军再战获胜,焚敌船300艘。

    十二日,完颜亮在采石渡江失败后,率军退至扬州。虞允文料定金军将改在瓜洲渡江,占领京口(今江苏镇江),继续南侵,遂于十一月十六日率军1。6万人到达京口。宋军的其他部队也相继陆续到达,总兵力达20万人。但水军力量薄弱,海鰌船不满百艘,戈船也只有50艘。虞允文一面修造战船,一面加强江防部署,命士兵踏车船在江上往返巡逻,以壮声威。金军见宋军预有准备,防守严密,终末敢渡江。

    由于采石失败,京口又不得渡,军事上的失败加剧了金朝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十一月二十七日,完颜亮为部属杀死,金军全军北撤。

    点评:采石之战的胜利是南宋官兵同仇敌忾,英勇奋战的结果,也是同虞允文的指挥分不开的。虞允文本一个文官,他到采石只是执行慰问部队的任务,但当他见到金军即将渡江,南宋已处于危在旦夕的紧急关头,便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指挥部队抗击金军。他胆略过人,判断敌情准确,部署兵力得当,不仅将水军和步、骑军进行了纵深梯次配备,而且兼顾了战线左右两翼的安全,同时还掌握了预备队,以应付紧急情况和扩张战果。他针对金军不习水战、渡江船只又不坚固的弱点,以装备精良、战斗力较强的南宋水军作为主力,鏖战江中,以强击弱,使金军船毁人亡,无法靠岸。由此,南宋采石之战的胜利,水军起了决定性作用。此战的特点是,宋军因势利导,战法灵活多变,充分发挥水战之长,创造了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采石矶水战告捷,阻止了金军渡江,从而保卫了长江防线,使金朝攻灭南宋的战略计划遭到彻底破产,南宋得以转危为安,保持长期偏安的局面。

中国战争 蒙宋联合灭金蔡州之战

    宋绍定六年(金天兴二年,1233年)十月至宋瑞平元年(金天兴三年,1234年)一月,蒙宋联军与金军在蔡州(今河南汝南)进行的一次攻防战。

    金军在蒙军攻击下,节节败退,金哀宗完颜守绪以东京(今河南开封)残破难以固守,被迫弃城迁至城池坚固的蔡州,并征集精兵万余,马干余匹,企图固守蔡州以挽回败局。蒙古为消灭金朝,遣使联宋攻金。十月,宋派孟珙等率军2万,北上与蒙将塔察儿合师围蔡州。十一月,金以万余人自东门出战,孟珙率部邀其归路,掩杀至汝水,从被俘军士处得知城中断粮,遂与塔察儿分别加强防御,以防金军突围。塔察儿遣部将张柔率精兵5000攻城受挫,张柔中箭,孟珙遣先锋将其救出。十二月,孟珙率部败金军于石桥,进克柴潭楼,斩俘金军500余。翌年一月,蒙宋联军向蔡州发起总攻。金哀宗完颜守绪见势危急传位完颜承麟。蒙古塔察儿率部攻西城,孟珙攻南门,经激战,塔察儿和孟珙两部先后攻入城内,金完颜仲德率千余人巷战抵抗,败赴水死。蒙宋联军乘势进克内城,金哀宗自谥,完颜承麟被杀,金朝遂亡。

    点评:此战,金军虽有固池坚城为依托,但势为孤城,军心涣散,斗志低沉,加之粮草不继,终为蒙宋联军击败。蒙宋联军在攻坚不利的情况下,积极出击,创造战机,利用军心士气,一举攻克坚城攻灭金朝。

中国战争 元攻宋常州之战

    元至元十二年(南宋德枯元年,1275年),在忽必烈灭宋之战中,元军攻占宋常州(今属江苏)的作战。

    至元十二年三月,丁家洲之战后,元军迅速东进,占领建康(今南京)。继而遣兵四出,破镇江、常州(均属江苏)、广德军(今安徽广德)等地。宋廷为挽救危局,命主战将领张世杰为保康军承宣使、总都督府诸军。张世杰遣部将阎顺、李进进军广德;谢洪永进军平江(今江苏苏州);刘师勇、李山进军常州。五月初七,宋都统制刘师勇在姚?、陈炤的协助下,复常州。宋廷命姚?为知常州,陈炤为通判,率军守城,派副都统王安节率军加强守城。晋陵人胡应炎也选壮勇之民3000人,护国寺的万安、莫谦之长老,组织500和尚协助守城。八月十二日,刘师勇、殿前都指挥使张彦收复吕城(今江苏丹阳东南)。九月,右丞阿塔海见吕城失守,于二十七日遣万户怀都、忽剌出、帖木儿等率军攻破吕城,宋军南逃,元军追击至常州,获战船100余艘,擒张彦等人。十月初八,阿塔海、怀都、忽剌出等率军围攻常州。守将姚?、陈炤、王安节、刘师勇等力战固守,元军久攻不克,逐渐增兵。姚省急遣人向朝廷求援。二十六日,宋援军至五牧、虞桥(均在今常州东南),遭元军阻击败退。常州孤立无援。十一月十六日,中书右丞相伯颜率军至常州,与阿塔海会兵围城。招降被拒,伯颜即亲临南城督战。命降人汪良臣胁迫乡民运土堆垒,土至并人以筑之,垒高与城齐,上置火炮,焚其牌杈,又发火箭烧城内建筑,昼夜攻城不息。城中危急,姚?等守城益坚。十八日,伯颜命架云梯、绳桥,指挥帐前军携赤旗奋勇先登,诸军见伯颜旗已立城头,四面并进,蜂涌而上,迅速占领城头。姚?在阵前指挥,与诸将士拼死力战,因寡不敌众,英勇战死。元军破南门而入,万安、莫谦之等高举“降魔”大旗,杀向南门,力单无援,500和尚全部战死。城破,王安节、陈炤、胡应炎等率兵与元军巷战,亦因体力不支,先后阵亡。刘师勇转战至北门,乘乱突围,仅带数骑逃往平江。元军破常州后,伯颜下令屠城,常州军民被杀几荆常州背靠运河,面临长江,扼运河襟要,是临安的重要屏障。元军集中主力破常州,攻取临安尤如高屋建瓴。 

中国战争 陈家岛海战唐岛海战

    南宋绍兴三十一年(金大定元年,1161年)十月,在宋金战争中,宋舟师在胶西(治今山东胶州市)陈家岛海域全歼金军水师的一次著名水战。

    黄天荡之战后,金朝虽长期未大举进攻江南,但灭亡南宋的国策并未改变。南宋绍兴十九年(1149年)九月,完颜亮篡夺了金朝帝位,第二年即着手部署和准备伐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九月,完颜亮发兵60万人,分4路进攻南宋。一路由凤翔(今陕西凤翔)攻取大散关,作战略配合,牵制宋军。一路自蔡州(今河南汝南)进军,威胁荆襄,控制长江中游战略要地,从侧翼掩护主力。完颜亮亲率主力出寿春(今安微寿县),企图渡淮河,过长江,进窥临安。另由苏保衡为浙东道水军都统制、完颜郑家奴为副,率领水军3万、水手4万、战船600余艘,由山东半岛浮海南下,企图在杭州湾登陆,与主力夹击临安,一举灭宋,于十月抵陈家岛。

    在大敌当前的紧急关头,南宋原岳飞部将,浙西马步军副总管李宝自告奋勇,愿率所部战船120艘、水军3000人,浮海北上,阻击金国水军。八月十四日。李宝率水军自平江(今苏州)启航。出海以后,一连三日狂风大作,船只被吹散,只得退泊明州关澳(今舟山群岛),收集失散的船只,进行休整。九月,李宝得知宿迁人魏胜乘金军即将南犯之机,起兵收复了海州,遂从关澳出发,十月进至东海。这时,海州正在受到金军围攻,处于危急之中。李宝闻讯立即率军登陆支援,大败金军,立解海州之危。随后,李宝水军继续北上。李宝水军驶抵石臼岛(今山东日照附近)时。巧遇前来投诚的金军汉族水兵,得知金水军已经出海,泊陈家岛(又名唐岛,今山东灵山卫附近),与石臼岛相距不远。金水军共有战船600艘,官兵10万人,在兵力数量上占居绝对优势。但金军不习水战,害怕风浪,水手多由被征来的汉人担任,而金人官兵则王舱内休息。根据这一情况,李宝决定荫蔽接敌,突然袭击,火攻破敌。

    十月二十七日,风向由北转南,宋水军战船乘风疾驰,李宝率舟师转山而出,突然向金军进攻,金军不习惯海上风浪,都睡在船舱里,金水军战船的水手都是被迫征来的汉族人。遥见宋军战船驶来,便把金兵骗至舱中,因此,宋水军得以突然冲入金水军泊地。一时间,“鼓声振垒,海波腾跃。敌大惊,掣碇举帆(起锚升帆),帆皆油缬,绵亘数里,风浪卷聚一隅,窘束无复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