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军事战争通史-第2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点评:此战,夏军准备充分,以诈和假降及声东击西之策,巧取金明寨。围延州据险设伏打援,以众击寡,大败宋援军。宋经略安抚使范雍疏于方略,不察夏军动向,指挥失措。刘平轻敌冒进,指挥不当,招致大败。

中国战争 宋辽战争之雁门之战

    辽乾亨二年(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年),在宋辽战争中,辽军进攻雁门(今山西代县),被宋戍边军将潘美偕杨业率部击败的作战。

    宋攻辽高粱河之战后,太宗赵光义因败,乃于河北、河东各要地,积粟屯兵,部署防御,以抗击辽军进攻。遂命潘美为河东三交口都部署,杨业知代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部署,分领所部驻守三交口(今山西太原北古城村)、代州(即雁门),捍边御辽。乾亨元年(979年),辽攻满城(今河北满城北)战败后(参见满城之战),继于二年三月,遣大军攻雁门。时潘美率兵巡抚至代州,即令杨业领麾下数千骑自西陉(今山西代县西北西陉寨)出,沿小陉迂回至雁门北口;自率所部出正面,合击大败辽军于雁门北岭,斩杀其节度使、附马侍中萧咄李,生擒马步军都指挥使李重诲,缴获铠甲、革马甚众。

中国战争 宋讨卜澜晏州之战

    北宋政和五年(1115年),宋军在泸南晏州(今四川省兴文)地区攻讨卜漏反叛的作战。

    宋泸州(今属四川省)南部少数民族久遭州官贾宗谅残暴压榨,积怨甚深。政和四年,贾宗谅枉杀夷人大首领斗箇旁等,激起诸夷人愤怒。五年正月,晏州多冈部大首领卜漏利用部族民众不满,集泸州长宁军管下百余村及思峨(今四川省珙县西北)之众10余万,乘上元灯节分兵四出,攻围乐共城(今四川省兴文东北)、长宁(今四川省珙县东)、武宁(今四川省长宁南)等寨堡,均不克,遂集兵攻陷梅岭堡(今四川省兴文北)。久安之蜀,闻惊骚动。梓州路转运使赵遹巡察至昌州(今四川省大足)闻讯,驰赴泸州,督贾宗谅率兵趋江安(今属四川),阻扼卜漏渡江北上。卜漏再攻武宁、乐共等地,贾宗谅出兵迎战,败绩。赵遹收拢余众进据乐共城,明示招安,分化诸部族;暗筑城寨,请调援兵,准备攻讨。部族首领斗岗、卜漏等先后接受安抚,但久怨未解,冲突依然不断。宋廷纳赵遹请求,先后调泾原、环庆两路兵数千赴泸南,并署赵遹为泸南招讨统制使,王育、马觉为同统制。十月十三日,赵遹率领3万余众由江安出发,分路进攻。以王育出乐共城路,马觉出长宁军路,别将张思政自中路出梅岭堡水芦毡,期共会于晏州轮缚大囤(今四川省兴文西南)。各路攻克晏州周围各村囤后,于十一月上旬先后抵达轮缚大囤。时各囤逃亡者集聚陡峭大山之上,以巨石筑垒为寨,外植木栅,扼守径路,俯瞰山下,严谨防守。宋军以强弩仰射,矢不及半,兵围四周,连攻数日不能克。赵遹发现一最陡处无设防,遂命属下捕猿猴数十只,以麻绳浸腊油缚于猴身,选善攀锐卒2000余人,乘夜暗携猴攀云梯潜登山顶,点燃油绳,放猴入寨。寨中竹木茅草庐舍顿时燃起大火,守军惊乱。宋军乘势破寨而入,斩杀3000余人,卜漏突围逃往山后轮多囤,旋被宋军俘获,泸南平。

    点评:此战,宋军在攻险破敌作战中,巧妙使用猿猴纵火取胜,成为古代战争中运用动物参战的成功战例之一。

中国战争 邕州之战

    北宋熙宁八年(1075年)末至九年初,交趾(今越南)军进攻宋广南西路邕州(今广西南宁)等地的作战。

    北宋中期以来,交趾不断向外扩张,劫掠宋边境。熙宁年间,知桂州沈起与其继任刘彝为御交趾,先后点集土丁为保伍,教习战阵,集海滨舟师教习水战,停止边地互市,因此引起交趾怨愤。是年十一月,交趾统治者以为宋正行变法,广西边防空虚,乃命辅国太尉李常杰率号8万兵,分水陆两路,大举攻宋广西路。水军渡过今北部湾,进攻钦州(今广西灵山)、廉州(今广西合浦),陆路直逼邕州。二十日,交趾军陷钦州。二十六日破廉州,继又破邕州太平(今广西崇左西北)、万古(今广西扶绥)等寨,杀土丁8000余。宋廷惧交趾军东下广州,命广西路经略司选募丁壮,坚守城寨,忽轻出战,同时遣兵南下,前往桂州(今广西桂林)、潭州(今湖南长沙)策应。十二月十日,交趾军进逼邕州,知州苏缄集2800兵和峒丁坚壁固守,召集官吏民众,授以方略,令各守一地,并出官帑家资悬赏,激励将士和民众奋战,对临阵脱逃者予以严惩,以安定民心。交趾军临城,苏缄募勇士数百,乘舟逆水迎击,击杀200余,城中军民人心大振。交趾军制造攻具,四面围城,苏缄令以火箭焚其梯冲,多次击退交趾军的进攻。杀伤1。5万余。次年初,交趾军集兵再攻,苏缄孤军难敌,遣人向刘彝求援。寻广南西路都监张守节率3000兵赴援,因其畏敌怯战,途中逗留不进,当回师昆仑关(今南宁东北昆仑山上)时,猝遇交趾军,未及布阵,全军即覆,张守节被杀,数百人投降。交趾军攻邕州不下,得知张守节军善于攻城,遂予以降者厚利,使其制造云梯,梯成又为宋军所焚。后改为“攻壕洞子,蒙以生皮”(《长编》172卷),欲穴地而入。苏缄待其将渡,纵火焚于穴中,再次挫败交趾军的进攻。李常杰计尽,正欲撤围退兵,有能土攻者教其囊土傅城。九年正月二十三日,交趾军登土囊入,城陷,苏缄依然驰骑苦战,因寡不敌众,聚杀全家36人,纵火自焚,城中5.8万军民被杀,无一人降敌,交趾军破邕州后,欲再攻桂州,闻宋大军南下,引军还。

    点评:此战,由于宋广西守军寡弱,兵力分散,互不统属,缺乏统一指挥,导致接连失利。

中国战争 永乐城之战

    北宋元丰五年(西夏大安八年,1082年),在宋与西夏的战争中,西夏军进攻宋西北要地永乐城(今陕西米脂西北马湖峪)的作战。

    是年五月中旬,宋鄜延路经略安抚副使种谔建策神宗,经营横山(今陕西横山东南之横山),控扼险隘,进据盛产粮,马、盐、铁的横山战略要地。再沿银、宥、夏,盐(今陕西定边)、会(今甘肃靖远)、兰(今属甘肃)等州一线,增修城堡,筑垒推进,困逼兴(今宁夏银川)、灵(今宁夏灵武西南),迫使西夏就范。旋经略安抚使、知延州沈括亦请建乌古延城(今靖边西),以围横山。二十四日,宋神宗命给事中徐禧、内侍押班李舜举前往边防视察,审定筑垒推进方略。徐禧不谙军事,以为沿线筑城,耗费巨万,且银州等地不如永乐形势险要,拒纳种谔建议,决计于银、夏、宥三州交界地永乐川(今陕西米脂西北)依山建六寨六堡,作为控制银、夏、宥三州的枢纽。种谔以为此地无水泉,若失水寨,断绝水源,必陷绝境,力主于有险可守,有水可用,供给便利之银、夏、宥州逐次修建旧城,稳步逼进,并上书神宗。徐禧再次拒绝,怒斥种谔,令其留守延州(今陕西延安)。七月初九,徐禧兴筑永乐城建议为宋廷所纳。八月,与李舜举、沈括率鄜延副都部署曲珍、钤辖高永能等10余将、4万步骑和近20万民夫赴永乐川筑城。永乐背附横山,前接宥州,系西夏必争之地。时西夏统军叶悖麻率号称30万兵屯泾原路北,图谋宋军出界截击,后闻宋筑永乐城,移师鄜延境北。徐禧得知,不以为然,扬言“彼若即来,是吾立功取富贵之秋也”(《宋史》334卷“徐禧传”)。九月初六,永乐城建成,赐名银川寨。次日,徐禧、李舜举还米脂,留曲珍率万人坚守。旋叶悖麻遣1000余骑至无定河(在今陕西东北米脂、绥德地区),侦探宋军动向。曲珍遣使告之。徐禧亲率2。5万兵急趋永乐,留沈括守米脂。夏骑见宋援军至,不战而退。徐禧以为夏军怯战,放松戒备。部将高永亨料夏军必将大至,提出城小兵寡,又无水泉,难以坚守,力主撤退,待机破敌。徐禧斥其怯战,以动摇军心罪解延州下狱。初九,夏30万大军进逼永乐城,徐禧令曲珍、高永能引兵数万陈于城下无定河畔,自坐城楼以黄旗示进退。夏军前锋进抵河岸,高永能建议乘其未列阵急击,挫其锐气,徐禧不允,并以宋襄公“王者之师,不鼓不成列”自诩。夏军进逼城下,曲珍见将士皆有惧色,知战必败,请徐禧收兵入城,又遭斥责。继而夏铁骑(俗称铁鹞子,即重甲骑兵)渡河,曲珍请乘其半渡而击,以折其前锋,再遭拒绝。继夏军俱至,宋军选锐卒出击,寡不敌众,大败而还。士卒争相入城,自相践踏,后阵大乱。夏军乘势猛击,击杀寇伟、李思古、高世才等10余名将校和800余士卒。宋军溃退城中,因崖陡路狭,骑兵弃马缘崖而上,丧马8000余匹。寻夏军围城数重,游骑直抵米脂城下。十七日,宋诏泾原经略安抚制置使李宪、河东经略司及麟府军马司入援。李宪等途中遭夏军截击,不得前进。沈括率兵至无定川,亦被阻隔,退保绥德(今属陕西)。种谔怨愤徐禧,坐视不救,永乐陷入绝境。曲珍度孤城难守,请乘士气未竭,出城突围。徐禧以险地不可失拒绝,下令固守。继夏军攻占水寨,绝永乐水源。城中掘数井皆不及泉。宋军奋战数日,力竭难支,渴死大半。曲珍依诏遣部将吕整、景思义赴夏营求和,夏军扣留景思义不遣。二个二日,天降大雨,新筑土城多处坍塌,夏军乘机急攻,蜂拥而入,城遂陷。高永能、蕃部指挥马贵等战死,徐禧、李舜举、转运使李稷等死于乱军之中,将校被杀200余,丧师1。23万,惟曲珍、王湛、李浦、吕整等四将幸免。夏军破永乐后,进围米脂,耀兵3日而还。

    点评:此战,由于徐禧不谙军事,刚愎自用,屡拒部将正确建议,一意孤行,在选用地形、判断敌情和指挥上一错再错,每每贻误战机,致使宋军惨败。

中国战争 阿勒颇城之战

    元宪宗九年(1259年)十二月,在蒙古第三次西征之战中,蒙古军在阿勒颇城击败叙利亚军的一次战斗。

    旭烈兀突破额弗剌特河防线后(参见额弗拉特河之战),向叙利亚北部重要城市阿勒颇进军,对叙利亚国实施大迂回作战。阿勒颇城由10万军队把守。阿勒颇城的戍兵同义兵,出城防御,见蒙古兵众多旋退回。翌日,旭烈兀军到达城外。守将木阿匝木突兰沙王见蒙古军来势凶猛,下令禁止出战。一部分戍兵同居民不听号令,出屯于班忽撤山(在今阿勒颇东北),向旭烈兀发起攻击,被旭烈兀击败。接着,蒙古军乘势进攻班忽撤山。班忽撤山屯军和义兵败退奔还,死伤甚重。旭烈兀进攻阿勒颇北方之阿匝思城(今叙利亚之阿札兹)。阿匝思城在蒙军压力下投降。旭烈兀来到阿勒颇城附近之后,派阿儿哲鲁木王前往谕降,木阿匝木王拒降。阿勒颇城,城壁坚固,兵械亦足。旭烈兀军先沿城掘壕,宽4肱,深5尺,壁高5肱。这一工程,一夜完成。尔后,旭烈兀军从元世祖中统一年(1260年)一月二十四日开始攻城。经7天激战,攻克阿勒颇城。俘虏10万余人。木阿匝木王也在其中。尔后,旭烈兀率军从阿勒颇城,进逼大马士革。

中国战争 朱元璋与陈友谅安庆、江州之战

    元至正二十一年(宋龙凤七年,1361年)八月,在朱元璋统一江南之战中,朱元璋与张士诚军在安庆、江州6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