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军事战争通史-第1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月,晋安寨已被围数月,粮断援绝,多次突围未果,军心动摇,副招讨使杨光远杀张敬达出降。石敬瑭遂与耶律德光挥师南下,十二日至团柏谷。后唐救援军未战先遁,自相践踏,死伤万计,逃至潞州被迫及,赵德钧父子降契丹。耶律德光留主力驻潞州,遣太相高模翰率5000骑兵卫送石敬瑭南下,至河阳,在降将接应下渡河。末帝退回洛阳自焚。石敬瑭入洛阳,用后晋取代后唐。

    点评:此战,后唐军只顾重兵围城,未能有效地阻截契丹军的增援,导致战败被围;后唐援军诸将各怀异志,不战而降,终被逐个击破。

中国战争 后唐灭后梁的战争

    五代后梁开平四年至后唐同光元年(910—923年),后唐与后梁为争夺黄河下游广大地区统治权而进行一系列的作战。

    唐昭宣帝天祜四年(907年)四月,朱全忠篡唐称帝以后,对其威胁最大的是河东的李克用割据势力。李克用拥有一支较强的骑兵部队,因镇压黄巢起义有功(参见黄巢农民起义),被唐朝封为晋王。朱全忠称帝后的次年,李克用病死,其子李存勖继位。不久,李存勖与后梁在潞州作战中取胜,稳定了晋的统治地位;继而又在政治、军事上采取了一些改进措施,为与后梁争夺北方统治权创造了条件。

    晋与后梁为争夺河北于910年到916年进行了长达6年之久的战争。期间柏乡(河北柏乡西南)与魏州之战,是两次规模较大的作战,对争夺河北,乃至晋、梁最后的胜败兴亡起了较为重要的作用。

    柏乡之战中,卢龙(治幽州,今北京市西南)节度使刘守光于开平四年十一月,发兵屯涞水(河北涞水),拟南下攻定州(河北正定县),朱全忠以帮助武顺(即成德,治镇州)节度使王镕抵抗刘守光为名,进军深、冀二州(治今河北深县、冀县),欲乘机兼并镇、定。王镕知其来意不善,即向晋求援。李存勖派兵出井陉,屯赵州(今河北赵县)。是年十二月到次年正月,晋梁两军经过在高邑以南的野河地区(柏乡北约三十里)激战,晋军大获全胜,歼灭梁军二万余人,使后梁在漳河以北,仅剩有邢、名(今河北邢台、永年)两个孤点。

    柏乡之战后,刘守光于同年八月称帝,国号大燕。十一月,刘守光发兵二万攻容城(今河北容城),义武(治定州)节度使王处直求援于晋,李存勖即乘机派兵三万攻燕。经两年作战,消灭了大燕(参见幽州之战),使李存勖既扩大了地盘,又为与梁作战解除了后顾之忧。在此期间,朱全忠虽曾亲率数万大军进至蓓县(今河北景县)以牵制晋军,但经晋军阻扰袭击,被迫撤退。

    魏州之战中,后梁贞明元年(915年)三月,后梁宣义(治滑州,今河南滑县)节度使杨师厚病死。朱友贞派开封尹刘鄩领兵6万,前往控制魏博(今山西西北部、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地区),引起魏州(今河北大名东)兵变。李存勖乘机亲率晋军主力东下,于贞明二年(916年)二月,将刘鄩军包围在故元城(魏州城东)附近。经过数次交战,李存勖歼灭梁军7万,刘鄩仅率数十骑突围逃往滑州。魏州之战,不仅决定了河北争夺战的胜负,且改变了晋与后梁的力量对比。

    魏州之战后,北方的契丹军围攻幽州,李存勖为解除后顾之忧,转兵北向,到贞明三年(917年),击退了契丹。贞明四年(918年)八月,李存勖集中十万大军于魏州,企图南渡黄河进攻汴梁(今河南开封)。后梁军据守濮州(治今山东范县东),坚壁不战,双方对峙百余日,后经激战,各损失兵力三分之二。李存勖此次攻汴灭梁的行动,遭到了挫折(参见胡柳陂之战)。

    在沿黄河争夺战中,后梁龙德三年(923年)四月,李存勖在魏州称帝,建立后唐不久,经过与后梁激烈的沿黄河争夺战,巩固了黄河的重要渡口杨刘之战(黄河渡口,今山东东阿南)、德胜(今河南濮阳北)及黄河南岸的郓州城(今山东东平西),取得随时渡河南进的有利态势,然后,长途奇袭汴梁灭后梁。

    后唐庄宗国光元年(923年)八月,李存勖从后梁降将康延孝处,得知梁军将于十月大举进攻的计划。九月,见后梁军分兵北进的作战方案开始付诸实施之后,当即亲率主力向汴梁进军(参见汴州之战)。十月二日,李存勖由杨刘渡过黄河,三日进抵郓州城,以李嗣源为前锋,当夜越过汶水。四日晨,与后梁王彦章部相遇,一战取胜,攻克中都(今山东汶上),俘获王彦章。七日,唐军进抵曹州(今山东曹县北),后梁守将投降。九日晨,李嗣源率前军进至汴梁城下,开封尹王瓒开门出降。是日,李嗣源与李存勖先后入城。后梁末帝朱友贞自杀。十二日,后梁北面招讨使段凝率五万主力军赶回封丘,见大势已去,解甲请降。统治十七年的后梁政权,至此为李存勖所消灭。

中国战争 后晋平安从进反叛

    五代后晋天福六年(941年)至七年,后晋平襄州(今湖北襄樊)藩镇安从进反叛的作战。

    天福中,后晋高祖石敬瑭倚契丹兵援,接受册封为儿皇帝后,在位7年间迭起6次图谋篡位的藩镇反叛。自天雄节度使范延光起兵于邺都(今河北大名东北),山南东道节度使、同平章事安从进即阴蓄异谋,恃江为险,广聚甲卒,擅截南方贡赋。六年,曾遣使赴蜀与荆南,请求发兵声援,被拒绝。适成德节度使安重荣潜使通谋,遂约定共反。

    十月,石敬瑭闻知,亲往邺都劝谕安重荣,行前密留空名诏令于中书门下,授权兄子郑王石重贵闻变即遣将进讨。十一月,安从进举兵趋邓州(治穰县,今河南邓县),石重贵先遣宣徽南院使张从恩、武德使焦继勋,护圣都指挥使郭金海等率大梁(今开封)兵趋叶县(治今河南叶县西南旧县镇),待申州(治平阳,今河南信阳)兵靠近后,南向进击。二十七日,安从进攻邓州,遭威胜节度使安审晖奋力抗击,未能克。遂转兵向东,至湖阳(治今河南唐河西南湖阳镇)北,猝遇张从恩,两军战于花山,安从进军大败,仅与数十骑逃还襄州,婴城自守。

    十二月,晋帝石敬瑭以高行周为南面军前都部署、知襄州行府事,以张从恩为监军,郭金海为先锋使,率军南下;同时命荆南与楚出兵共讨襄州。荆南王高从诲遣都指挥使李端率水军数千至南津(今湖北宜昌西北汉水上)应援,运粮助晋。楚王马希范亦遣天策都军使张少敌率战舰150艘入汉水东下襄州助高行周。安从进见势,遣其弟从贵率兵西迎属内均州刺史蔡行遇增援,被焦继勋邀击,败之,襄州陷入重围。至次年七月,晋军围城数月,久攻不下。八月,城中食尽,高行周挥军破城,安从进举族自焚,襄州反叛平。

中国战争 后晋平杨光远叛乱

    五代后晋天福八年至开运元年(943—944年),后晋击退契丹军进攻,继围青州(今属山东)平息平卢节度使杨光远反叛的作战。

    晋天福八年,东平王杨光远欲效法高祖石敬瑭,称臣契丹,举兵叛乱,图取皇位。晋出帝石重贵察其谋,命马仁镐为节度副使,赴青州探察光远动静,同时遣军戍郓州(治须平,今山东东平西北),扼制黄河渡口,隔断青州与契丹的联系。十二月,杨光远遣骑兵劫淄州刺史,并潜通契丹,密告晋出帝违盟绝好,中原饥荒,召引契丹出兵中原,以假其力图晋廷。晋出帝闻讯,即遣使赴南乐(今属河南)及德清军(即顿丘,今河南浚县北),就近征兵守备。次年正月,契丹军大举进攻,前锋攻陷贝州(治清河,今河北清河西北),主力进占邺都(今河北大名东北),继分路向黄河沿岸推进,晋博州刺史以城降。晋廷以河为屏障,部署兵力驻守沿河诸津要,以主力屯戚城(今河南濮阳北)正面防御。二月,契丹将麻答以晋博州(今山东聊城东北)降卒为向导,东向马家口(今山东聊城东北)渡河,欲会杨光远叛军,由翼侧配合戚城钳击正面晋军。时杨光远已率青州兵西迎契丹军,遭郓州屯兵阻截,西行未果,乃转兵围棣州(今山东惠民东南),又被刺史李琼率军击败,退还青州。契丹将麻答引兵渡河尚未过半,遭晋将李守贞率军突袭,溃败弃渡而逃。四月,李守贞率2万骑兵围青州,杨光远婴城自守;契丹遣兵往救,被齐州防御使薛可言邀击而退。至十二月,青州城中粮尽,待援无望,杨承勋劫其父光远出降。闰十二月,李守贞入青州,杀杨光远,叛乱遂平。

中国战争 后唐攻两川之战

    后唐长兴元年(930年)九月至次年二月,明宗李嗣源遣军攻讨剑南东川节度使董璋与剑南西川节度使孟知祥反叛的作战。

    天成四年(929年)五月,明宗为加强对剑南东、西两川的统治,遣客省使李仁矩招谕两川纳贡遭拒后,恐日久生变难制,遂于东川阆(治今四川阆中)、果(治今四川南充北)二州置保宁军,命李仁矩为节度使镇守;另以武信节度使夏鲁奇戍守遂州(治方义,今四川遂宁),并不断增兵,以遏制两川。董璋、孟知祥见状,深为惊惧,暂弃旧仇,联兵反叛。

    次年正月,董璋先于剑门(今四川剑阁东北)筑七寨,后又于剑门北置永定关,布列烽火,集聚民兵扼守,以阻后唐军入川。继而,孟知祥约董璋同时起兵,先取遂、阆二州,然后合兵据守剑门,为共御京师军前来解除内顾之忧。九月,董璋率数万兵攻克阆州,杀李仁矩。孟知祥以都指挥使李仁罕为行营都部署,汉州刺史赵廷隐为副使,简州刺史张业为先锋指挥使,率兵3万往攻遂州。夏鲁奇据城固守,遣马军指挥使康文通率军出城迎战,激战中,康文通闻知阆州已陷,亦率所部降,夏鲁奇自杀。

    明宗得悉阆、遂已陷,命天雄节度使石敬瑭为东川行营都招讨使,右武卫上将军王思同为西都留守兼行营马步都虞候率军入川往讨。时孟知祥以故蜀镇江节度使张武为峡路行营招收讨伐使,左飞棹指挥使袁彦超为副,率水师趋夔州(治今四川奉节),以阻后唐军西进;东川董璋部亦攻占合(治今四川合川)、巴(治今四川巴中)、蓬(治今四川仪陇南)、果(治今四川南充)等州。

    十一月初十,正当董璋分兵进军黔(治今四川彭水)、涪(治今四川涪陵)二州之际,石敬瑭率军入散关(今陕西宝鸡西南大散岭上)。十三日,王思同等率前锋军出人头山(今四川广元西南),迂回至剑门南,奇袭剑门关,杀东川兵3000余人,俘都指挥使齐彦温。继破剑州(治今四川剑阁),因大军未至,遂焚庐舍、抢资粮,退保剑门。孟知祥闻剑门失守,即遣牙内都指挥使李肇率兵5000倍道疾行,先据剑州,又遣使至遂州,命赵廷隐率万人跟进,以加强剑州兵力;同时命故蜀永平节度使李筠率兵4000趋龙州(治今四川平武东南),扼守要害,防止后唐军从邓艾故道入蜀。董璋亦从阆州率兵进屯木马寨(今四川剑阁东南)。时屯驻耒苏村(今四川剑门东南)的西川牙内指挥使庞福诚、昭信指挥使谢鳇,闻剑门失守,即率兵干余间道奔赴剑州,傍晚方至,遇后唐军万余从北山而下。庞、谢兵分两路,庞福诚率兵数百迂回唐军营后鼓噪袭击,谢鳇率余众正面进攻,后唐军措手不及,又不明虚实,惊恐而逃,退保剑门,十余日不敢出战,董璋乘机部署赵廷隐与李肇分别列阵于牙城后山及河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