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军事战争通史-第1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页嵊诿魈茫钔豕惨晌浜笊甭静灰牛O嗑帧:趵钤沃印⑼ㄖ荽淌坊乒钭┪W阽羰椋挥诓┲荽淌贰⒗判巴趵畛澹骸半拊庥聂辏钔跻烁鞣⒈任摇!崩畛逵终┪W诘坨羰椋晕浜笥评钍仙琊ⅰ7堆敉趵畎彩怪晾畛搴驮ブ荽淌贰⒃酵趵钫甏Γ灾钔醪⑵穑侥苁挛薏患谩V钔跛焱聪嘣季俦隆5嘣嘉炊ǎ畛迦淳莶┲菹确础0嗽率呷眨畛逭俪な沸さ络龋钇淠急⒎指婧⒒簟⒙场⒃降戎钔酰闷涓髌鸨哺吧穸悸逖簟V钔醪执俨荒芟嘤ΑN浜蠡裣ず螅戳钭蠼鹞峤鹕駝尬迤降佬芯笞芄苈示帧@畛迥急5000余人,先击武水(今山东聊城县西南),企图渡黄河,取济州(治卢县,今山东东阿西北)。武水令郭务悌向魏州(治贵乡县,今河北大名县东北)求救。莘县(今属山东)令马玄素领兵1700人,欲中道截击,恐兵力不敌,遂进入武水城拒守。李冲以士卒推草车塞其南门,因风纵火,欲乘火突入;但火作风反,冲军不得进,士气受阻。时堂邑丞董玄寂为李冲率兵攻武水,在所部散布琅邪王反对国家言论,被冲处斩,众人恐惧,散入草泽,不可禁止。李冲遂带家僮左右数十人,还走博州,二十三日至城门,被守门人所杀。此次起兵七日即败。丘神勣军到博州,将出迎的官吏全部斩杀,共破1000余家。越王李贞闻其子起兵,亦于豫州举兵响应,攻陷上蔡(今属河南),闻李冲兵败,欲自缚请罪,因所署新蔡令傅延庆,募得勇士2000余人相助,李贞声言琅邪王已攻破魏、相等州、有兵20万,朝夕即至,以鼓励士气。遂发属县兵5000(一说7000)人,分为5营,令汝南县丞裴守德等率领,并署九品以上官500余人。所署官吏均为胁迫,无有斗志,唯守德与其同谋,李贞即以其女妻之,并署为大将军。九月初一,武后命左豹韬大将军麴崇裕为中军大总管,内史岑长倩为后军大总管,又命同平章事张光辅为各军节度,率军10万人进讨李贞,并下诏削李贞父子属籍,改姓虺氏。崇裕等军至豫州城东40里时,李贞派少子李规和裴守德率兵拒战,兵溃而还。李贞大惧,闭门自守。官军进至城下,李贞、李规、裴守德及其妻皆自杀。张光辅纵兵暴掠,杀降者甚众。至此,李贞起兵20日告终,与李贞父子起兵有牵连而被武后诛杀、流放的唐诸王甚多。

    点评:此战,武则天乘唐宗室各王仓促起兵,准备不足之机,迅速派出优势兵力,一举消灭,以防战事扩展,为其篡唐换号奠定了基础。

中国战争 唐中期西原人民起义

    唐至德元年(756年)至元和年间(806—820年),西原(今广西西部左、右江流域)少数民族与汉族共同反抗唐王朝压迫剥削的斗争。

    西原是我国古代僮族聚居的地区之一。唐初,朝廷在这里设置西原州、领罗和、古林和罗淡三县。州县官由当地原少数民族首领充任,向唐廷纳质供赋。安史之乱时,唐王朝强行征发岭南地区丁壮,命其自备资粮参与平叛。天宝十五载(756年),由岭南丁壮等组成的唐军,在叶县(今属河南)与安禄山叛军交战,几乎全军覆没。消息传至岭南,西原人民怨愤不已。遂于至德初(756年),在黄乾曜等领导下,与陆州(治乌雷,今广西合浦西南)等地少数民族联合反唐,队伍达20万人,并建立了政权。

    唐王朝调集大军围剿,义军顽强抗击200余日后失败。与此同时,岭南少数民族首领梁崇牵与西原义军联合作战,攻占岭南重镇容州(治今广西北流),使多任容管经略使流亡他州,后被容州刺史王翃等击败,安史之乱后,唐王朝财政困难与日俱增,对西原人民的压榨更加苛刻。一些官吏不按原来对这里少数民族仅收半税的规定,私自收取整税。有此贪官污吏巧立名目,征收无度。有些将领,为邀功求赏,向朝廷出谋献策,不断派兵镇压,导致战争不断,田畴多荒,人们背井离乡,四出逃亡,更加激起西原人民的仇恨,不断掀起抗争浪潮。

    大历五年(770年),受湖南观察使迫害的牙将王国良,与西原义军联盟共反朝廷,后被唐嗣曹王策反招安。大历十二年(777年),西原人民在潘长安领导下,联合当地少数民族,又奋起抗争,义军声势弥亘万里,唐桂州都督李昌夔将义军瓦解。

    贞元十年(794年)至元和年间,黄少卿领导西原人民继续进行斗争,先后攻破13州,虽一度降唐,但后来仍坚持反唐斗争。元和年间,黄少度、黄昌瓘率领西原义军击败桂管观察全然裴行立的讨伐,攻占宾(治岭方,今广西宾阳南)、峦(今广西横县西)等州。西原人民凭据溪洞山险,采取灵活战术,利用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逐渐联合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壮大自己力量,因而能够坚持长期斗争,并取得一些作战胜利。但因有些首领对唐王朝剿抚兼施手段缺乏深刻认识,上当被招安,使义军受到损失。

中国战争 中和二年同州之战

    唐中和二年(金统三年,882年)九月,黄巢部将、大齐同州防御使朱温在与唐将王重荣作战中,临阵背叛农民起义军,投降唐王朝,加速了当时已不利于大齐军的战局进一步恶化。

    同年二月,黄巢以朱温为同州(今陕西大荔)刺史,命其自去攻取。朱温进据同州,原刺史米诚(一说米逢)逃往河中(今山西永济县蒲州镇),朱温率兵攻打河中,被都统司马王重荣击败退兵,以后又屡为所败。朱温遂多次请求黄巢增兵以抵抗王重荣。但他与大齐右军使孟楷有矛盾,压住不为他上报,朱温十分恼火。到四月,官军再次包围长安,大齐军的号令不出同州和华州,他感到黄巢兵势日益紧急,难以持久,加之亲将胡贞、谢瞳力劝投降,朱温遂于九月杀掉大齐派在军中的监军严实、将领马恭,以所守同州投降王重荣。由于朱温是大齐军重要将领,同州又系长安东部屏障,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此时变节投唐,无疑给黄巢大齐军要害处捅了一刀。唐僖宗闻讯大喜,特赐朱温名“全忠”,授其为右金吾大将军、河中行营招讨副使之职。朱温临阵变节,在大齐军内部带来极坏影响。华州防御使李详见状也准备投降,黄巢及时识破将其处死,另派黄思邺出镇华州。十一月,思邺却被李详余党王遇逼走。王遇遂举华州投降王重荣。这样,黄巢大齐京师所凭赖的东部战略要地同、华二州统归唐廷,只留下一座长安孤城。大齐军不得不败走山东。朱温等人的临阵变节,是大齐军与唐廷军队势力对比的转折点。

中国战争 广明元年潼关之战

    唐广明元年(880年)十一月,在黄巢农民起义中,黄巢率领北伐义军在潼关(今陕西潼关古城)对唐左、右神策军的作战。

    潼关北临黄河,南倚悬崖,自古号称天险。它是关中的屏障,长安的门户,失与守直接关系唐王朝的生死存亡。十一月中旬,黄巢率领北伐起义军攻取东都洛阳后,马不停蹄,旋即攻取陕州(今河南陕县)、虢州(今河南灵宝),向戍守潼关的唐军发出檄文,要其不要抗拒义军,不日西进攻打潼关。当时,汝郑把截制置使齐克让率军万人,屡经战斗,刚从汝州(今河南临汝)溃散而来,扎营关外,人困马乏,冻馁交逼,各思乡间,无心把守潼关。齐克让急忙奏请唐僖宗李儇速派援兵,急运资粮。唐僖宗下令挑选左、右神策军出征,任命左军马军将军张承范为兵马先锋使兼把截潼关制置使,右军步兵将军王师会为制置关塞粮料使,左军兵马使赵珂为句当寨栅使。并亲自检阅这支部队。神策军待遇优于其他官军,都是长安官宦富豪子弟,贿赂宦官而入伍,凭势使气,未曾上过战阵,如今闻听出征,父子聚泣,多以金钱顾人代行,平日并不操练。因此,出征之日,张承范向皇帝进言说,黄巢拥数十万之众,鼓行而西,齐克让以饥卒万人依托关外,复遣臣以2000余人屯于关上,又未闻为馈饷之计,以此抗拒黄巢军,我是很寒心的,愿陛下速调诸道精兵早为继援。张承范率军至华州(今陕西华县),华州刺史已调走,军民逃入华山,州里官仓尘埃、鼠迹遍地,官军取残存之米作三日粮。十二月初一,张承范部到达潼关时,老百姓早已躲藏,他命令官军到茂草中搜捕村民,搜得100余人,强迫运石汲水,为守御之备。这时,张承范部与齐克让部尽皆断粮,士卒没有斗志。当天,黄巢前锋军也抵潼关,白旗满野,望不见边际。齐克让派兵出战,义军稍退却,俄而黄巢来到,举军欢呼,声振黄河、华山。齐克让率军力战,自晌午直到天黑,士卒饥饿已急,遂喧噪烧营溃散,齐克让逃回关里。潼关左边有一山谷,平日查防商贩逃税,禁止通行,叫做“禁阮”。谷里灌木寿藤茂密如织,溃散官兵沿谷奔逃,一夜踏出一条坦途。张承范尽散其财物等给士卒,遣使上表告急。十二月初二,义军急攻潼关,张承范促军悉力抗拒,关上箭尽,投石而击。关外有天堑,干余百姓帮助义军掘土填平。入夜,义军攻关不止,纵火烧尽关楼,张承范分兵800人,使王师会守禁阮。当王师会率兵赶到时,义军大将尚让和林言早已领兵占领禁阮,并且从禁阮分兵绕到关后,前后夹攻,官军溃散,王师会自杀,张承范换上士兵服率残兵逃走。黄巢义军于初三天明时占领潼关。义军攻破潼关重镇,为黄巢进军长安创造了良好条件。潼关失陷后,长安一片混乱。唐兵败冻馁狼狈逃窜,遇见新参战的士兵衣裘温暖鲜艳,愤怒不平,遂抢其衣裘,自相残杀,并为黄巢军引路,直捣长安城。

    点评:黄巢深知此战的重要,故集中绝对优势兵力,并在关键时刻亲临前线,指挥作战,鼓舞士气,并在百姓支援下,前后夹击,一举攻击天险潼关。它是黄巢起义中攻坚的典范。

中国战争 吐蕃攻取唐长安之战

    唐广德元年(763年)十月,在唐与吐番的战争中,吐蕃乘唐内乱攻克长安的作战。

    元年九月,唐河北副元帅仆固怀恩叛唐,引吐蕃军东进。唐边告急,骠骑大将军、元帅行军司马程元振闻报不奏。十月,蕃军进攻泾州(治临泾,今甘肃镇原东南),泾州刺史高晖献城投降,并作蕃军向导。进攻邠州(治新平,今陕西彬县),守城节度使弃城逃跑。蕃军连续攻克奉天(今陕西乾县)、武功(今陕西武功西)等地,京城长安危机。代宗李豫急诏雍王李适为关内元帅,重新起用老将郭子仪为副元帅,出镇咸阳(今陕西咸阳市西北)。郭子仪闲废时久,部属离散,时匆忙招募兵勇,强取民用畜力以助军需,率所招兵勇驰往咸阳阻击。时蕃军已由司竹园(今陕西周至东南)渡过渭水,沿山而东直逼长安。郭子仪得知代宗东避,又急忙还京师,派判官中书舍人王延昌奏请发兵增援,程元振阻遏不召见。此时渭北行营兵马使吕月将率精兵2000于凤翔(治凤翔,今陕西凤翔)府盩厔县西偷袭蕃军,杀数千人。蕃军重新调集部队攻取盩厔,吕月将因寡不敌众,将士尽死,吕被擒。十月初七,代宗被迫出逃陕州(治陕县,今河南三门峡市西),官吏四处藏窜,六军奔散,长安城大乱。初九,蕃军攻入长安城。拥立金城公主之侄广武王李承宏为帝,改元大赦,设置百官,任命原翰林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