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网游之全球在线-第9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完成瓦解白银之手跟湛蓝徽章的目标,只有从他们内部下手,进行分化离间,再配合外部战争,清除其中的刺头。
如此双管齐下,才有可能凑效。
“臣,领旨!”
帝尘没有矫情,爽快接下此职。
欧阳朔点了点头,让帝尘先行退下。帝尘离开时,绝代风华刚好走进房间,两人错身而过,似乎预示着这一场君臣之谊,宣告终结。
“坐!”
对绝代风华之名,欧阳朔当然是如雷贯耳。
华夏区三大女诸葛中,又以绝代风华为最,她也是帝尘身边最重要的谋士,虽然没能挽救大周的命运,但可不以此否定绝代风华的价值。
欧阳朔无意探究绝代风华的神秘身世,也不会去八卦她跟帝尘之间的特殊关系,欧阳朔只关心,此人能否为朝廷所用。
绝代风华无疑是让人惊艳的,欧阳朔却平静无波。
“帝尘刚才已经答应,出任鸿胪寺丞一职,作为朝廷特使,周游列国,着手建立朝廷跟白银之手诸王朝的沟通渠道,你的选择是?”欧阳朔问。
摆在绝代风华面前的有两个选择,一是不谋求任何官职,甘心以影子的身份,继续委身在帝尘身边;二是借此机会,独立,在大夏任职。
“在大周覆灭的那一刻,我就是自由人。”绝代风华如此回答。
外人可能不知道,当初进入游戏时,绝代风华跟帝尘之间就有过约定,在游戏世界为帝尘服务十年,抵达希望星球,就可恢复自由之身。
然而世事难料,才到盖亚七年,大周就飞灰湮灭。
以帝尘现在的身份,如果还将绝代风华带着身边,那就太碍眼了,不利于帝尘在大夏重新站稳脚跟。
因此,两人昨天就谈好了,从此以后,各奔东西。
“提前还你自由身,是我能为你做的最后一件事了。”帝尘如是说。
话虽这么说,绝代风华还是很惆怅,虽然提前获得自由,但是六年半的朝夕相处,不可能说,真的一点感情都没有。
这就是命运。
欧阳朔没理会绝代风华的惆怅,想了一下,跟着说道:“既然如此,秘文阁会有你一席之地,华夏三大女诸葛齐聚大夏秘文阁,也算是一桩佳话。”
“陛下就这么信任我?”绝代风华很诧异。
谁不知道,秘文阁虽然名声不显,官阶不高,却是离欧阳朔最近的中枢机构,能在秘文阁任职,那都是欧阳朔信任之人。
眼下秘文阁共四位学士各司其职,每人分管一摊。
掌印学士青衣统揽全局,学士苏辙掌草拟奏章,已经晋升为学士的风清月,掌文案以及奏章整理;同样晋升为学士柏南浦,则兼任宣诏官一职。
每位学士,领两位秘书郎;每位秘书郎,又各领两位书办。
四位学士、八位秘书郎以及十六位书办,共同构成秘文阁,掌控着大夏皇朝的中枢机要,专为欧阳朔一人服务。
“朕能用风清月,就能用你。”
绝代风华默然,没在追问下去,以她的聪慧,当然知道这不过是欧阳朔的托词。风清月在进入秘文阁之前,可是在蜀地呆了大半年,以考验其忠诚。
欧阳朔现在直接略过考验这一关,不是说被绝代风华的美色所惑,或者其他,仅仅是因为今日之大夏空前强大,有这个用人的自信。
绝代风华胆敢有异心,无疑是玩火自焚。
第一千两百四十五章 秋后算账
“在去秘文阁任职之前,朕希望你协助申不害,将【帝风】有序地并进山海卫,没问题吧?”欧阳朔问。
接收大周王朝,远比此前的隋、蜀等国复杂。
作为此前唯一能跟大夏抗衡的玩家领地,大周境内不仅有诸多世家,还有玩家行会,其中不乏超级行会。
除此之外,就是让人色变的【帝风】。
【帝风】做的最漂亮的一件事,就是完成对凤囚凰的“毒杀”。
这可是足以跟山海卫并肩存在的超级情报机构,如果不能为欧阳朔所用,那就只有将其铲除。
问题是,情报机构可不是说铲除就能铲除的,那些个密探、秘密据点,只有少数人清楚,他们随便换个身份,就能轻易隐藏踪迹,潜伏起来。
一旦潜伏,后患无穷。
正是如此,欧阳朔才要借助帝尘跟绝代风华之力,将该情报机构接收。而这,才是对绝代风华忠诚度的真正考验。
对【帝风】,山海卫并非一无所知。
如果绝代风华在这件事上耍心眼,一旦被山海卫察觉,那不仅意味着她本人在大夏将无立足之地,还将波及整个帝家。
不用欧阳朔多说,绝代风华也清楚里面的利害关系。
“陛下放心,我一定办妥。”
作为【帝风】掌控者,绝代风华也希望【帝风】能有个好结局。
欧阳朔满意点头,他没跟绝代风华提的是,如果绝代风华做好此事,未来她在秘文阁就将掌情报整理,是真正的核心。
…………
在邯郸城,除帝尘跟绝代风华两人,欧阳朔谁也没见。
期间,无论是其他中小型世家代表,仰或是【剑气纵横】会长一剑西来、【燕云十八骑】会长燕子李三、【锦衣卫】会长绣春刀、【老君观】会长青牛道长以及【紫电盟】盟主紫幽霖这样的行会大佬,都吃了闭门羹。
对这些中小型世家,欧阳朔虽然不搞什么秋活算账,但也不准备拔高他们,一律先革职,再根据大夏招聘章程,择优录取。
随着大夏对玩家全面开放,朝廷对这样的招聘已经驾轻就熟。
如此也就意味着,从今往后,这些世家别想在大夏获得一丝特权。不仅如此,世家子弟胆敢再像之前那般肆意妄为,自有《大夏法典》招呼。
法不容情。
欧阳朔可不是帝尘,在大夏有着绝对权威,这些中小型世家,还真不够资格,有那个能耐,能搅动欧阳朔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秩序。
对世家,欧阳朔秉持中立;对超级行会,可就有点秋后算账的意思了,尤其是对【山海盟】曾经的叛徒【老君观】,更是毫不手软。
欧阳朔下令,限诸行会参照【血煞佣兵团】等做法,一周之内,自行解散,人员分流至大夏各个岗位。
否则的话,就逐出大夏。
叛徒青牛道长更是上了欧阳朔的黑名单,直接斩杀,然后驱逐。被逐出大夏,基本等于被逐出华夏,结局可想而知。
欧阳朔就是要杀鸡儆猴,不给这些行会留一丝一毫的幻想,要么放弃手中的权力,融入大夏体系,要么滚蛋。
当然,欧阳朔还是有分寸的,他打击的只是行会高层,尤其是这些行会会长,对行会其他成员,除有明显劣迹者外,都一视同仁,并不搞区别对待。
如此双管齐下,这些超级行会不解体,也得解体了。
…………
如何接收京都行省跟鲁东行省,自有内阁负责,无需欧阳朔亲自过问。因此,在六月一日,欧阳朔就回到京师。
欧阳朔必须定下两大行省总督。
京都行省跟鲁东行省,在整个华夏都是一等一的大省,不仅地理位置优越,资源丰富,而且根基也深厚,对总督人选,欧阳朔自然要慎重。
想了两天,欧阳朔这才下定决心。
六月三日,朝廷发布一系列人事任免,为两大行省的人事安排定调。
敕令,解除王守仁川北总督一职,调任京都行省总督。空缺的川北总督一职,则由岭南行省交州郡守宋文升任。
王守仁,也就是王阳明,文武兼备,是个真正的大才,更难得的是德才兼备,深得欧阳朔信任,将川北行省经营的有声有色。
在刚过去的最高法院风波中,王守仁是地方总督中,旗帜鲜明的支持者。
此番调任京都总督,对王守仁而言,无疑是一次新的挑战,因为京都行省紧邻蒙古帝国,将成为朝廷对抗蒙古的前沿阵地。
更重要的是,京都行省是整个北方的中枢之地,战略地位突出,意义非凡。调王守仁坐镇京都,欧阳朔很放心。
前年,宋天雄试图介入欧阳朔的子嗣风波,让欧阳朔不喜,连带着宋文也受到牵连,不仅被欧阳朔斥责,更是明令不许其升迁。
到了今天,欧阳朔这才将宋文提拔起来。
经过这样的挫折历练,欧阳朔相信,宋文该成长起来,清醒认识到,在家族跟朝廷之间,到底哪个才是他该效忠的对象。
此番将宋文提拔起来,也算是对妻子宋佳有个交代,不至于让她难做。
朝廷敕令,解除孙岩农川南行省镇安郡守一职,升任鲁东总督。
继顾修文、崔守嗣之后,孙岩农成为第三位原住民总督。至此,原住民文官在大夏官场如新星一般,冉冉升起,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他们的背后,站着的正是欧阳朔。
除两位总督外,两大行省的郡守、知府,甚至是一些县令,都将迎来大换血,将那些世家子弟统统拿下,补上受朝廷信赖的官吏。
在强大的大夏面前,这些世家是无力反抗的。
…………
处理完总督任命,对大周的接收基本就定调。
跟着就是对战俘的安置了,因为没爆发大战,据战后统计,大夏军各部在补充完战损之后,御林军跟丹阳军合计还有六十五万人等待整编。
跟前番一样,欧阳朔没急着整编军队。
因为灭周之战进行的异乎寻常的顺利,基本没爆发什么大战,欧阳朔当机立断,准备乘胜追击,跟着攻灭剩下的三国。
第一千两百四十六章 天竺幽灵
随着大周归降,所谓的四国联盟已经名存实亡。
在奔赴邯郸城的同时,欧阳朔传令鸿胪寺,往秦、唐以及宋三国再次派出使节团,请三国郑重考虑归附大夏一事。
“大夏一统华夏之势已不可阻挡,非人力所能逆转,朕不想徒增杀戮,不愿让华夏百姓在对抗天灾之后,再面临战争人祸。秦王(唐王、宋王)如愿归附,朕必以王侯之礼相待,望慎重考虑,给予答复。”欧阳朔如是交待。
六月一日,欧阳朔回到京师时,使节团也都返回。
到了六月五日,距离出使已经过去一周时间,三国依然没有答复。欧阳朔意识到,三国是不见棺材不掉泪,准备死扛一波了。
帝王对权势的眷恋,远比欧阳朔想象的要深,宁死不屈。既如此,那就只有在战场上见真章了。
…………
六月十日,经过短暂休整之后,河东军回到驻地河东行省,会同鹰扬军,对大秦王朝实施东西夹击,陈兵边境,虎视眈眈。
韩信依然统领豹韬军,监视大唐王朝。
保险起见,欧阳朔下令,着红鹰率领虎贲军第二军团,由鲁东行省西进,进驻中原行省,协助豹韬军,对大唐王朝形成威慑。
不用说,欧阳朔选择的目标就是大宋了。
为了减少伤亡,柿子当然是捡软的捏,三国之中,别看大宋王朝疆域最大,论综合国力,却是三国之中最弱的一个。
一则春申君在撤出荆楚行省时,将半个行省精华都带到鲁东行省,留下的只是半个空壳。
兼且大宋接收鲁东行省不过半年时间,期间还遭遇罕见天灾,损失惨重,根基不牢。不像秦、唐两国,虽然只占据半个行省,却深耕两三年时间。
二则相比秦唐两国,大宋既缺乏名将,将士也缺乏血性。
大秦有王翦、王贲父子,大唐就更不得了了,就算没了军神李靖,还有李勣、侯君集、尉迟敬德以及程咬金等大将。
相比之下,大宋能拿得出手的将领,可能就是赵匡胤这位帝王了。
为了攻灭大宋,大夏准备出动羽林军第一、第二以及第三军团,湘江军第一、第二、第三以及第四军团,以及虎贲军第一、第三以及第四军团。
合计十个军团,七十万大军。
整个六月中旬,大夏都在为灭送之战,以及可能爆发的秦、唐之战,做最后的准备,到了六月二十五日,诸军团已经一一就位。
粮食物资也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