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网游之全球在线-第8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张大网,已然向大清悄然罩下。
或许有人会纳闷,为何历史上清军一路势如破竹的局面,为何在欧阳朔介入之后,一下变得举步维艰,好像到处都是清军敌人?!
这并不难理解。
一则清军本身,无论是兵力还是单体战力,并不占据优势,尤其是在战争前期,甚至还处于绝对的劣势。
一开始的多尔衮不过是想趁明朝内乱时,入关占点便宜,洗劫一些物资跟人口,做着捞一把就走的打算。
最好的结果,也不过是占下燕云十六州。
如果那时有人告诉多尔衮,说大清可以一统天下,怕是会把多尔衮吓的腿脚发软,打死他也是不信的。
直到李自成将吴三桂逼上绝路,多尔衮趁火打劫,顺利拿下山海关,其入主中原的野心才渐渐膨胀起来。
就算如此,怕也没有一统天下的胆量。
等到清军在北方辛苦剿灭李自成的大顺政权时,明朝一大半的领土、官员名义上都还在明朝治下,总兵力甚至还超过清军。
奈何,就算在这种时候,明朝内部都还忙着内斗,为了一个皇位,争的是你死我活,给了清军足够的时间来剿灭大顺。
等到大顺覆灭,清军才算真正立了起来。
就算如此,南北双方也不过是平分秋色之局,没有说哪一方就真的占据绝对优势。
南明,大西,包括后续的政权,之所以在短时间内就被清军一一剿灭,其中一个关键原因,就算整个南方缺少一位能力挽狂澜的猛士。
高杰等军阀就不说了,史可法最多只能算是名节之士,算不上大才。
直到欧阳朔的出现。
论手段,欧阳朔甩其他人一条街;论实力,二十万异人军团就是最大王牌。再加上李靖、郭子仪等一干大将辅助,整个局面自然就不一样。
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李靖用兵
多铎跟阿巴泰等满清将领的自大,对帝尘的轻视与戒备,是造成清军眼下困局的原因之二。
倘若多铎能听帝尘之言,就不会骑虎难下。
世界当然没有如果。
战役第八天,当多铎率部抵达建业城外时,面对的已经是一座严阵以待,戒备森严的钢铁之城。
没有投降派的束缚,欧阳朔更能放手一搏。
望着建业城头稀稀拉拉的守军,多铎不以为意,开始在城外安营扎寨,静候神机营红夷大炮运抵前线,就开始攻城。
以火炮开路,继而率部杀进城中。
对这等战术,多铎已是运用烂熟,根本不用细想。
城头的李靖见了,头也不回,直接下令:“传令全军,按原计划行事。”
“诺!”
…………
一天时间,转瞬而逝。
多铎部驻扎在建业东郊,阿巴泰部驻扎在北郊,两路大军成犄角之势。等到日暮西斜,落日余晖洒在郊外嫩绿的草地上时,营地已经升起袅袅炊烟。
清军开始生火造饭了。
中军营帐。
多铎端坐营帐上首,召见麾下将领做最后的布置。按照进度,神机营火炮最快明日就能运抵前线,多铎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
有将领笑道:“听说前两天建业城内还爆发过内乱,真是自取死路。”
“嘿,这群汉人就会窝里斗。”
满清将领毫不掩饰对汉人的蔑视,连战连捷,已经冲昏了他们的头脑。就是多铎,虽然自持身份,没有明说,但默认已经说明了一切。
“还是要全力以赴。”多铎巡视一圈,接着说道:“不出意外的话,这将是攻灭南明的最后一战了。此战若胜,本王自然会在陛下面前为诸位请功。”
“谢王爷!”
诸位将领一个个眼神热切。
自入关以来,清廷对有战功将士的封赏是出了名的丰厚。除敕封爵位之外,还会赏赐大量的金银珠宝以及田地。
洗劫了大半个明朝,清廷正是富的流油之时。
且不说金银珠宝等俗物,就是爵位一项,此时也是整个清朝敕封最丰厚的,清朝共有十二位承袭爵位无需降等的“****”,其中八位就是在清朝开国之初立下战功的皇亲宗室。
不用说,攻灭南明就是天大的战功,难怪这些将领热切了。
就在此时,有兵士端上一盘盘美味佳肴,一架架烤全羊,甚至还有一坛坛陈年美酒。让许久没闻过酒味的一众将领直咽唾沫,有那酒瘾重的,只闻一闻坛子里飘出的酒香,就已经满脸陶醉。
“真香!”
正在大家不知主将唱的是哪一出时,多铎已经举起酒杯,笑着说道:“明日就是大决战,今晚破例,以美酒助兴,还望诸位尽兴,奋勇杀敌,干!”
多铎笼络人心的本事,那也是非常厉害,三两句话就调动了一众将领的热血,恨不得立即上阵杀敌,嗷嗷说道:“干!”
因为有美酒助兴,宴席氛围很是热闹。
就在宴会进入高峰时,营地外隐隐突然传来厮杀之声。
“什么情况?”
多铎很是警觉,耳聪目明,即便是在热闹的宴会中,依然铺抓到远处的异响。听到这话,原本热闹的营帐瞬间安静下来。
“将,将军,将军不好了!”
时间也巧,就在多铎喝问时,刚好冲进来一名士卒。
“发生何事,如此惊慌?”
多铎不愧是大将,惊而不慌,神情镇定无比。他非常清楚,越是这种时候,作为主将的他越要镇定,否则定会动摇军心。
“刷”的一下,在此武将齐齐看向那位小兵,让后者脸色煞白,急忙说道:“将军,敌军突然杀出城,已经杀进营地来了。”
“咣当~~”
不知是谁的酒杯掉在地上,砸得粉碎……
…………
李靖就是李靖,根本不按常理出牌。
在探知南下清军只有十五万,敌阵异人军团还留守扬州时,李靖权衡双方兵力对比,立即放弃传统守城之法,决定采取主动出击战术。
以大夏四万禁军,配合三千神武卫,以及刚收编的五万南明军,再加上突袭,李靖有信心一战而定,根本不用坚守。
为了迷惑敌人,李靖故意只在城头布置一些散兵游勇。
多铎果然上当了,根本没有任何戒心,甚至还在晚上宴请诸将,为明天的大战预热。哪里知道,李靖根本就不等到明天。
如果是晚上,以多铎的谨慎,必定是会安排巡视,加强戒备的。偏偏李靖选择的是日暮时分,正是一天无战事的清军最松懈之时。
“杀!”
许褚率领三千神武卫,以为先锋,很快就冲破敌营。
三万大夏禁军紧随其后,浩浩然杀进清军营地,掀起滔天杀戮。再往后则是四万南明军,心惊胆颤地一路前行,简直不敢置信。
在南明军印象中,他们可还从没主动进攻过清军呢。
虽如此,南明军将士却不敢偷奸耍滑,一则那天欧阳朔在军营立威之举还历历在目,让他们心生畏惧,不敢造次。
更重要的是,在南明军身后,还有一万大夏禁军负责押后。李靖排兵布阵真可谓行云流水,了然于心。
“杀!”
前方大夏禁军以无敌之势,在清军营地迅速推进,所过之处,清军几无反手之力,直接被踏平。
在南明军眼中不可一世的清军,竟羸弱至此。
“不,不是清军太弱,而是异人军团太强。”
大夏禁军如此气势,如此热血场景,渐渐激起了南明军将士体内潜藏的热血跟豪情,受此感染,就像被加持了勇气光环一样,瞬间雄起!
每一人心中,都藏着一头猛虎。
南明军也不是天生就弱,更不是天生的胆小鬼。正所谓“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有刘良佐那样的总兵,他们当然无法雄起。
就算南明军中不乏良将,也无法左右大局。
现在不同,仅仅是换了一位统兵大将,再在大夏禁军的感染下,整支军队就像浴火重生一般,焕发出无穷无尽的能量。
城头的李靖见了,终于露出一丝微笑。
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正气长存
李靖的战术成功了。
就在多铎等人惊疑不定时,大夏禁卫军已经杀到营地中段,南明军跟着掩杀而至,清军溃败之势已经开始显现。
中军营帐。
多铎还算镇定,稳稳放下酒杯,下令:“立即集合部队,放手一搏!”
“是!”
一众将领迅速散去。
此时的八旗军远不像后世,被富贵太平腐蚀殆尽,他们虽然桀骜,但确实还算是一支精锐部队,尚可一战。
这便是多铎的底气了。
于此同时,多铎派人知会北面的阿巴泰部,不必赶来增援东面,直接杀进城中,“我就不信,建业失守,他们还能不退兵。”
多铎这是要围魏救赵了。
现在就看,哪一方能坚持更久。倘若多铎部率先被击溃,那一切休提;倘若阿巴泰部率先杀进建业,那就是清军逆袭的良机。
…………
阿巴泰已经集合好部队,正准备驰援东面,突然收到多铎军令,怔了一下,随即露出一脸杀气,咧嘴说道:“随我来!”
说着,全军掉头,朝建业北城墙杀去。
镇守北城墙的,除建业原有的一万守备部队,再算上三千皇宫禁军,最后就是李靖特意留下的一万南明军。
他们面对的,是五万虎狼之师。
倘若不是有前番清洗,李靖不敢将北面交给这样一支杂牌部队镇守。
就算如此,在东面战局平稳之后,李靖还是匆匆赶到北面,亲自指挥此地的作战。显而易见,多铎的每一步都在李靖算计之中。
如此差距,怎能不败。
“杀!!!”
阿巴泰部没有红夷大炮支援,只能采取最原始的攻城方式,借助云梯跟攻城锥,企图破开城门,杀进城内。
“沉住气,不用怕!”
南明军在李靖的指挥下,稳定心神,战胜对清军的恐惧,借助城墙以及守城物资,展开有条不紊的反击。
建业怎么说也是明朝的陪都,一应设施齐全。
因为不是贴身厮杀,这就给了南明军将士以勇气,箭矢、滚木、火油、石块,只要能杀敌的,统统都被派上用场。
这对八旗军简直是致命的。
他们习惯了在开阔的平原地带冲锋厮杀,习惯凭借红夷大炮轰开敌军城门,再在城内掀起杀戮。
对这样的攻城战,清军实在是有些水土不服。
阿巴泰看的心焦,却毫无他法,只能将一支又一支的部队送上前线。他深知,倘若不能尽快叩开城门,今晚就是他们的死期。
转眼间,落日的最后一丝余辉也迅速消失在远方的天际,只剩下一团团的乌云笼罩在天际线上,让人感觉十分的压抑。
月亮躲在乌云背后,尚没有现身之意。
白昼与黑夜之间的衔接转换,似乎在此刻出现一个空档期。
“要变天了!”
城楼上,欧阳朔默默注视着远方天际,猩红的披风被吹的猎猎作响。
凤囚凰同样一身戎装,金色披风将她衬托的越发华贵,让人不可逼视。她没有说话,只是默默陪在欧阳朔身边,默默注视着城外的厮杀。
他们两站在一起,天生就有一种高贵气度。
城外厮杀的将士偶尔回头,看了一眼城头的身影,不觉干劲十足,浑身再次充满力量,转身杀入战场。
大夏禁卫深知,他们的王,时刻在关注着他们。
“这就够了!”
越过城墙,在欧阳朔身后,是同样躁动不安的城池。
经过一轮“搬家潮”,还留在城中的,不是弘光帝这等不得不留之人,就是故土难迁的百姓,或者是心中尚存一丝热血的豪侠之士。
他们听着城外的厮杀,心中惴惴不安。
未知往往是恐惧的根源。因为不知道己方军队是占据上风,还是弱于下风,他们只能焦急地等待,等待最后的命运宣判。
生,或者死,也许就在一线之间。
也有豪侠之士,有心存节气之人,不甘心这样的无力等待,默默向北城门聚拢,或是送上饭食,或是救治伤员,或是运送物资。。。。。。
这是一群可爱的人。
他们或许没有上阵杀敌的本领与勇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