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网游之全球在线-第2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处理完杂事,欧阳朔才有空查看领地属性。
【领地】:山海领
【领主】:廉州侯岂曰无衣(二等侯爵)
【称号】:天下第一郡(提升领地知名度50%)
【称号】:尚武之乡(提升领地居民身体素质20%)
【治所】:山海城(一级郡城)
【治所人口】:10万/50万
【流民刷新速度】:500*(1+50%)=750名/每天
【领地面积】:50000平方公里
【领地特性】:略
【政治指数】:75/100(决定行政效率,关系民心)
【经济指数】:68/100(决定贸易繁荣程度,关系税收)
【文化指数】:70/100(决定教育发达程度,关系居民素质)
【军事指数】:78/100(决定军事实力,关系稳定)
【下辖府县】:北海县,泅水县,友谊县。。。。。。
【金融机构】:四海钱庄
【领地商会】:崔氏商会,和泉记商会。。。。。。
【领地协会】:纺织协会,渔业协会。。。。。。
【领地特产】:廉州三花酒,彩色丝绸,白毫茶
【特殊建筑】:藏书楼
【隐藏建筑】:妈祖庙,招贤馆,黄帝祠
基本建设建筑列表:
【瓮城】:城市主要防御设施之一,在城门外修建的半圆形或方形的护门小城。建造条件:青砖50000单位,石材10000单位。建造时间:二十天。
【画院】:掌管绘画的官署,除绘制各种图画外,还承担藏画的鉴定和整理及绘画生徒的培养。建造条件:高级画师,画院建筑图纸,木材10000单位,青砖10000单位,石材8000单位。建造时间:十五天。
【集散中心】:货物集中和散发的中心区域。建造条件:木材20000单位,青砖40000单位,石材20000单位。建造时间:十五天。
相比县城阶段,郡城阶段的领地属性界面,又发生一些新的变化。
其一,将领地和治所分离,两者不再混为一谈。郡城之后领地管理将更加复杂,管理的重心不再仅限于大本营,附属领地的建设同样至关重要。
治所,就是领地首府所在地。
以山海领而言,除了治所山海城,下瞎府县达到八座,加在一起,远远超过山海城的规模。因此,如果再以山海城来代表领地,就有些不妥。
随着领地扩张步伐的加剧,这种局面将越发明显。
其二,增加【下瞎府县】、【金融机构】以及【领地商会】三项属性,代表着领地管理,进入一个更高的层级。
一级郡城的人口上限,直接提升至原来的五倍,达到五十万。就算以山海城强悍的领地特性,要再次达到人口上限,也需要一年半的时间。
意味着什么?意味着郡城之后,领地要想实现高速发展,就必须对外掠夺人口,仅靠流民刷新,那得等到猴年马月。
正是如此,欧阳朔才在廉州盆地实施“养蛊”战略,目的就是在廉州盆地储存足够的人口基数,以备领地晋级。
跟人口上限一起提升的,还有领地面积,足足占据廉州盆地五分之一的土地;意味着永业县、广水县、宜水县以及固山县,都将正式纳入领地管辖。
郡城之后,基础建筑的数量,徒然减少,只有可怜的三座新增基础建筑。三座建筑中,瓮城不用说,是建设外城墙的必备之设施。
画院也简单,跟之前的棋院一样,直接建在西南大学堂内即可。唯一的条件,就是需要花费2000金币,购买一张画院建筑图纸。
当然,前提是至少要有一名高级画师。这个倒是简单,泉州移民的士子当中,就有现成的画师,不用欧阳朔操心。
最后的集散中心,则象征着治所山海城,从一座自给自足的城市,向一座中心城市转变,其影响力,开始辐射周边的府县。
最后,就是系统奖励的藏书楼。
藏书楼被欧阳朔指定在西南大学堂内部,作为西南大学堂的图书馆。至于具体的属性,欧阳朔现在也没时间去查看。
不管怎样,能够让系统郑重地单独拿出来作为奖励,肯定有其不凡之处。


第二百九十二章 郡县制
随着领地晋级,廉州侯府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晋级后的领主府,面积扩大五倍有余,真正具有侯府气派。足足五进的院落群,大门、角门、影壁、垂花门不一而足,抄手游廊、甬路、穿堂各式各样,倒座房、耳房、偏房、跨院、抱厦错落有致。
面积之大,院落之多,让欧阳朔这位主人都有些迷糊。
以垂花门为界,廉州侯府划分为“外朝”和“内廷”两大部分。外朝以正殿、文华殿和武英殿为核心,三座大殿的功能,跟此前的院落基本一致。
欧阳朔搬出文华殿,外朝专门建有一座雅致的院落,作为他的书房,也是他未来的办公处所,不用再跟诸位署长挤在一起办公。
内廷,欧阳朔除了居住的院落,还建有专门供他习武的校场。
武英殿,除了进驻禁卫旅,还专门分出一间院落,供白起等将领办公。作为上将军,白起平日不在军营的话,就在此处理军务。
总而言之,晋级之后,廉州侯府的功能真正趋于完善,章法有度。
晋级之后,领地势必要掀起一场军政变革。
军事上,随着白起的上任以及三大师团的组建,短时间内不会再有大的调整,最多也就是城卫旅以及特种部队的组建。
关键,是政治架构的调整。
当天下午,欧阳朔召集范仲淹、田文镜以及崔映柚三位署长议事。
议事的地点,选在欧阳朔的书房。秘书郎柏南浦给三位署长沏茶之后,识趣地离开书房,在门外守候。他知道,此次议事不同寻常。
让柏南浦感到疑惑的是,五位署长中,军务署长葛洪亮和物资储备署长沈追都没有接到议事的邀请。如果说葛洪亮作为半个军方人物,不参加此次议政还说得过去,但是为什么沈追没有获准参加呢?!
难道沈署长遭到君侯的冷遇?柏南浦打了一个寒颤,不敢再细想下去。
欧阳朔丝毫不知道,他的一番举动,被秘书郎揣摩出无数的版本,就算知道,恐怕也没心情理会。他现在的心思,全都集中在这次政治架构调整上。
“对于领地未来的政治架构,谈谈你们的看法!”
范仲淹三人对此早有心理准备,他们知道,领地每一次越阶晋级,君侯都会有一番大手笔。不同的是,君侯此次没有直接抛出改革方案,而是想先听听他们的意见。
君侯要他们说说,那就必须得说说,而且还必须得说出个门道来,否则的话,怎么配身居高位。
范仲淹率先发言:“微臣认为,调整政治架构,首要一条,就是要将廉州侯府跟山海城分离开来,以此突显廉州侯府的中央权威,理清从属关系。”
此前,山海县跟廉州侯府,是一体两面的关系,共用一套治理班子。晋级之后,山海城只是领地治所,再这么搅在一起,就显得不合时宜。
“倘若分离廉州侯府和山海城,那么山海城跟天风县等附属领地,又是什么关系呢?”欧阳朔不置可否,抛出下一个问题。
“既然要分离,就要分的彻底。附属领地的说法,也要改一改。微臣建议,在领地内实施郡、府、县三级治理体系,以此理清互相之间的从属关系。”
欧阳朔眼前一亮,感兴趣地说道:“再说详细一些!”
“整个山海领,可以划为一个郡,暂时就叫山海郡。廉州侯府,相当于节度使府,掌管山海郡军政大权。山海郡以下,设立若干个府。西部,以天风县为中心,可设立天风府,治所设在天风县,下瞎永夜、广水二县。中部,以山海城为中心,可设立山海府或者叫京兆府,治所设在山海城,下瞎泅水县和友谊县。东部,友谊、固山两县,也可暂时设立一府。”
“北海县怎么办?”映柚问道。
“北海县位于廉州盆地之外,地理位置独特,可单独设立一府。”
欧阳朔点点头,道:“希文的规划,我大致认同,补充三点。其一,领地下一步的战略目标,就是一统廉州盆地。因此,做行政区域规划的时候,应该以廉州盆地为蓝本,将整个廉州盆地,设为廉州郡。其二,天风县既然作为天风府治所,就应该更名为天风城,以此类推。其三,一郡之地,不宜设立太多的府,四个左右,最为适宜。未来的廉州郡,东南西北中,设立五府足矣。因此,北海县可更名为北海城,由廉州侯府直辖,但是不单独开府。”
“君侯圣明!”范仲淹由衷说道,“山海府的称谓,还请君侯裁决。”
“就叫山海府吧!”欧阳朔没有好高骛远。
“诺!”
范仲淹说完,田文镜起身,道:“关于山海府,微臣有个想法。”
“哦?”欧阳朔知道,田文镜平时寡言少语,一旦发声,必有好计。
“山海城、泅水县以及友谊县三座城市,成品字,镇守在廉州盆地南面,互相靠的极近,加上联通三城的桥梁已经竣工,说是三城,莫若说是一座巨城。因此,微臣建议,干脆撤去泅水县和友谊县,将三城融为一体,统称山海城。如此巨城,方才配得上领地治所的地位。”田文镜果然语出惊人。
欧阳朔点头,田文镜的设想,跟他当初规划两座附属领地的想法不谋而合。唯有如此巨城,才配得上未来建国的都城。
“好,就照仰光的设想办理。”
三人一番合计,基本解决了领地上下层级的架构问题,剩下的具体工作,自然还是交由行政署来处理。
欧阳朔的设想,还不止于此,接着说道:“除了郡县的改制,廉州侯府的架构,也要调整一下。”
范仲淹和田文镜对视一眼,心中一颤,他们的政治嗅觉何等敏锐,立即将此事,跟缺席的沈追联系到一起。
果然,欧阳朔要对物资储备署动刀,道:“晋升郡城之后,物资储备署的存在,已经不合时宜,该到了寿终正寝的时候。本侯决定,正式解散物资储备署,其下设的盐田司、物资司以及车马司,另行安置。盐田司划入北海城管辖,北暮盐场同样划归北海城,利润按比例上缴财政署。”
欧阳朔放开领地财政最大的功臣——北暮盐场,正是自信的表现。北暮盐场独立支撑领地财政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还。
“物资司解散,掌管的伐木场和采石场,划归地方管辖;掌管的采矿场,划归军务署战备司管辖;掌管的粮仓和狼山矿场,划归财政署产业司管辖。其余的物资,全部下放给商人,不再专管专营。”
“车马司解散,掌管的疾风谷军马场,划归战备司管辖;掌管的车马行和码头,划归产业司管辖;同时放开车马行、商船的专营,允许商人投资。”
欧阳朔的一番调整,不仅精简机构,而且进一步放开领地对经济的干预,进一步扩大投资准入范围,刺激私营经济的发展。
和泉记商会和崔氏商会的入驻,就是一个契机。
至此,领地政务以行政署、内政署以及财政署三驾马车为核心。财政署在此轮调整中,权利得到进一步的增强。
确定政治架构,接下来就是最关键的人事调整。
山海府的知府人选,欧阳朔已经钦定魏冉,没什么好讨论的。所要安排的,是原泅水县令赵得贤以及友谊县令周海辰的去处。
天风府的知府人选,是个焦点,现在的天风县令赵得旺肯定挑不起这副担子,必须另选贤才。
再有就是物资储备署解散之后,署长沈追等人的安排。
“天风府知府,诸位可有推荐人选?”欧阳朔问道。
范仲淹等人面面相觑,这等人事安排,实在敏感,他们不想参与进来。
“君侯圣裁!”
“怎么?都说说嘛,随便说!”欧阳朔不想这么轻易地放过他们。
“沈追如何?”田文镜试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