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宋末年当神棍-第1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可惜,如今天太干旱。这些树木叶子尽数枯萎,毫无半点精神。自去年已经干旱到了现在,经年不雨,解池之内河渠断流,滩池龟裂。

全池盐商、盐工三万余人,连吃水都成了问题。往年盐商吃水,都是派专车去解州拉运。碰到大旱之年,拉水的牲口都渴死了,拉水当然就无从谈起了。池内三万人唯一的淡水源就是中场的两淡水泉了,这两泉分别是东淡泉、西淡泉。

解盐使司的官员们都去迎接文飞大驾光临,却没有想到都被文飞和童贯两个下黑手一锅端了。解池内部都还没有得到消息,如今大队人马赶到之时,就见无数之人排队汲泉水,木桶、柳罐、瓦盆、瓷缸,足足排出了数里开外。

前些日子干旱日久,那两眼泉水溢出量减少,秩序就日益恶化。经常就有盐工拉帮结派,时不时的抢水械斗,打的不可开交。

但是文飞现在带着童贯早一天带着大兵赶来,早已经维持好了秩序。如今在几十个士兵的看守下,数万盐工排的整整齐齐的在排队取水。

第十九章 蚩尤血

文飞心道:童贯那厮虽然是个没卵子的太监,不过倒也颇为能干。这么快就把解池内部整理的有条不紊了。只是除了这些盐工之外,并没有看到童贯等人在哪里。就吩咐下去,把解池之中管事的给带几个过来!

那些人,看见文飞一行人不是骑在高头大马之上,就是坐在那华丽的不像样子的马车之上,尤其是带来了这么多的随从卫兵。自然知道来了贵人,个个唯唯诺诺的不敢说话。

“你们谁是管事的?站出来说话!”刘锜大声喝问。

就有一个汉子站了出来,赔笑道:“不知道哪里来的贵人?小的是盐池之中的小吏,叫做李政的就算!贵人有事只管吩咐。”

文飞就问:“昨天不是有一位童大使带着人马来到解池了么?”

那小吏刚刚要回答,却见那些维持秩序的禁军之中有人上气不接下气的跑了过来:“小的某某,拜见尚父!”说着毫不客气的把这小吏挤到一边去。

“童大使人呢?”文飞问道。

那根本没有让文飞记住名字的禁军军官,恭恭敬敬地道:“童大使查看过解池之后,就又去了池神庙!”

文飞挥挥手,让这货退下,嘴里不客气的道:“当真是废物,跑了几步路就喘成这个德性,还用当什么兵?”

那军官顿时闹了一个大红脸,讪讪退下。如果他和文飞一般也是穿越来的话,说不定还要大肆叫屈。你不见人家大清国的八旗兵连发饷的时候,连米袋子都提不动,还要掏钱雇人来背回家去。相比起来,俺真的已经好多了!

“你们谁知道解池情况的,说来听听!”文飞问道。

一个二十郎当的汉子站了出来,粗声粗气的道:“有什么好说的?天旱成这个鬼样子?哪里能出盐?现在连水喝的都没有,咱们渴都要渴死了!再过一些日子,那可就要断顿了,连饭都没得吃!”

文飞不动声色,道:“是吗?”

“是啊,这位官人。如今不仅大旱,而且那盐池之中也出了古怪,请来道士和尚看了,说是受命蚩尤血出,要闹蛟龙……这天旱成如此德性,要是走蛟还是好了,起码还能下雨。这般我等都要渴死了!”那李政赶紧赔笑说道。

文飞自然没有翻脸,他这人脾气虽然不好,又小心眼的很。但是对于那些下层之人的容忍度却要高的不少,和关羽那厮有些相似,叫做凌上不傲下。只是道:“如此,带我去看看!”

那李政知道盐池这几日要来大人物,所有的官员都去迎接去了。昨天童贯带着大队人马过来,把盐场的所有盐丁全都抓了起来。据说那解州上下的大小官员一个也没逃过,也都被抓,李政正是心中忐忑的很,不知道会怎么样对待他们这些残余的小吏。

看文飞一行,倒是有大人物的架势,他既然知道解盐使司的大小官员,连同解州的大小官员,全都被一股脑的抓了起来。自然越发的心脏惊慌,对带文飞自然也就加倍的谄媚。

很小意的带着文飞等人一路先去了解池,就见那所谓的盐池已经干涸了大半,剩下的池水可怜之极,估计都没不过脚背。原本是那种如同海水一般有着一种如同琉璃一般美丽的蓝色,但是现在其中却有着大片大片的如同血一般的红色晕染其中,让人见了,都还以为这池水之中都是血。

“这太邪门了!”那汉子兀自道:“我家三代都在这盐池讨饭吃,从来没有见过这种情况。肯定是闹邪门了。”

文飞笑道:“难道你们这里就没有请法师过来看过?”

文飞自然穿着那一身紫色道袍,雍容华贵,皇家大内的高手匠人亲自裁剪而出。那汉子眼睛一亮,笑道:“前一段时间,就请过五台山的那些和尚,在盐池里连做了七七四十九天的水陆道场。结果屁用也没有,反而这池子里面冒红色了,晒出来的盐都是红色,渗人的慌。你这位道长不是也来做法事的吧?”

文飞想起开始时候童贯说的话来。难道真的是五台山的那些和尚搞鬼?

正在沉吟,刘锜已经骄傲的大声宣布道:“那是自然,这是官家亲封的护国天师。比那五台山的和尚,厉害一百倍。不久前还在东京城和五台山的和尚们斗法,烧都烧死了好几个!”

一群人听到文飞居然是这么大的来头,顿时慌里慌张的跪了下去,乱七八糟的向文飞行礼。

文飞却没有在意,只是在想那五台山是当时最大的佛门胜地,所谓太宗至仁宗,三代圣主,眷想灵峰,流光五顶,天书玉札,凡三百八十轴,恢隆佛化,照耀林薮,清凉之兴,于时为盛。

那个神棍宋真宗,打了檀渊之盟这场夹生饭一般的窝囊仗,深觉没面子,就搞出什么天书封禅的把戏来。不仅崇道而且佞佛,几代皇帝大修五台山,愣是把这一座山,修成了人间佛国。

一直到北宋末年,金朝兴起。这五台山和金朝接壤,刚好处在边境上。被大肆抢掠,再加上没有了香客来源,寺宇十残八九,僧众乞丐,散之四方。直到后来直接被并入了金国的治下……

当然了,这时候五台山还没有遭此劫难,虽然比不上真宗时候极盛之世,但是也还没有衰败下去。不论佛门显教密教都在五台山上有寺庙,可以算得上天下第一丛林。

五台山的势力既然这么大的话,要是真的是他们捣鬼,这事情可就真不好办了。

这时候又有一个小吏打扮的人,匆匆忙忙的赶了过来,道:“各位官人可是从东京城来的护国天师一行么?小的是盐池的吏员,奉那。走马承受公事,内客省使童大官之命,请护国天师前去池神庙,有要事相商!”

文飞听了点点头,给了这些惶惶不安的小吏们一个笑脸,笑道:“虽然这解州还有盐池上下大小官员都被抓了起来。但是你们也不需如此慌张,这些事情和你们这些人没有关系。如今这盐池的官员被抓了个干净,正需要能干肯干的人顶上来……你们明白么?”

第二十章 大旱还是大水?

不论在任何一个时代,或者是古今中外。那些行政官僚们,都是些废物居多,没什么用处,扯皮推诿,贪赃枉法之类是他们的拿手好戏。据说前些年,老美五角大楼一个灯管坏了,就这么一点小事,层层报告打上去,花了好几个月才把灯管给换掉……可见这官僚做派,中外如一。

反倒是下面那些直接负责技术性工作的,却是实打实的能干者居多。所以自古以来,这衙门里的官员,就算是一个刚刚考科举考出来的书呆子,什么政事经验也没有,那也没有关系。反正下面有那么多的小吏,师爷,衙役之类的在,就能保证整个衙门按照惯性持续运转下去……

就好像老美也是一般,一朝天子一朝臣。每个总统上任,都要把各单位的主官换成自己的人,这些人大都是些职业政客。屁都不通,但是那些副手那些下面的雇员却都是精英,能够照样运转不误。

这就是把整个管理体系分为了官僚和公务员两个体系出来,和古代中国大有异曲同工之妙。而后世的天朝,虽然是叫做公务员,其实还都是官僚……从上到下的一体官僚……

扯淡吐糟的远了,这些事情都是童贯和文飞商量过的。文飞虽然不怎么清楚其中的道道,但是童贯却深深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知道,抓那些贪官无所谓,这些货色也都只有帮倒忙的本事。但是盐池修复之后,想要继续产盐,靠的就还是下面这些小吏,或者刚才那汉子一般的工头领袖。所以甚至不惜用升官来拉拢!

这小吏李政看起来是个老实人,听了这话顿时手足无措起来,结结巴巴的不知道说什么才好。文飞扮了白脸,那刘锜不用文飞吩咐,就直接把脸给拉长了起来:“怎么着,是不是不想给官家效力,不想给朝廷效力,不想给天师效力?”

这么一个个帽子压了下来,惊的李政等人面无人色。还是最开始对文飞粗声粗气的那汉子拉了一把李政,悄声叫道:“姐夫,还不赶紧谢天师提携!”

李政这才如梦初醒,赶紧大礼拜倒:“多谢天师,小的一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这话把文飞说的都笑了,道:“你又不是诸葛亮,还什么死而后已。本天师看你只是一个不入流的小吏,若是做的好了。本天师奏报官家,赏你一个官身又有何难?”

那李政大喜过望:“多谢大官人,小的虽然没有什么本事,当不了诸葛亮。可是小的祖上从大唐年间就一直都在这盐池当差,这盐池的事情,就没有小的不知道的了……”

文飞插了一句,问道:“这盐池之中泛红,你以前可曾听说过么?”

说到这个,李政的脸色就变了,期期艾艾的道:“听是听说过,不过这事情说起来有些荒唐,怕各位贵人不信。小的也不敢说!”

刘锜再次喝道:“这是护国天师在问你的话,是不是有什么蛟龙作祟,赶紧说了!”

李政苦笑道:“我听我爷爷说起过,这事情在大唐朝代宗的时候也出现过,不过……”

“不过什么?”刘锜再次冷喝。

“不过,不过……很快就闹起蛟龙来了,下大雨,涨大水……”李政期期艾艾的说道。

几人抬头望天,太阳酷毒火辣,再看看四周,干旱了这么久,盐池都快畏缩完了。这李政却说马上要发大水,难怪他吭吭唧唧的不敢往外说。换一个别人,说不定早就训斥开了。

“小的查过了前朝留下来的档案,还有地方志里面确实记载这种事情……”李政小心的道。

文飞笑道:“想不到你还是个有心人!”

刘锜皱着眉头:“下雨,洪水?这天都干旱成这般模样了!尚父?”

文飞道:“我道门之中有着这般记载,据说唐代宗大历十二年,盐池里还结晶生长出了红盐,当时兼任河东租庸盐铁侍御史的崔陲,便认为是祥瑞的征兆,向朝廷报告祥瑞。

结果不久之后便走蛟,阴雨连绵,酿成灾害,民户房田多被损坏,盐池生产也受到很大损失。

这位崔陲老兄吓的屁滚尿流,最后不知道用了办法,镇压了蛟龙。代宗大喜,便诏封解池为‘宝应灵庆池’,又封盐池之神为‘宝应灵庆公’,随之便在盐池里的卧云岗上修筑了池神庙。”

那李政一拍巴掌:“着啊,就是这般。我们这里古老相传,一见到盐池变红,就知道不妙了。这是蚩尤作祟,又出来捣乱了。只有那位姓崔的官老爷不分青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