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问鼎天下-第3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江油城乃是王律经营数年的地方,粮草等各种物资的储备都堪称充足。汉中军得了这些,真是困时遇枕,饿时遇饼,欢欣万分。

得了补充之后,重新恢复了战斗力的汉中军次日便从马厩里牵出许多马来,开始向成都的北大门绵竹进发。

从江油到绵竹,一路上一马平川,骑兵行进可谓迅如闪电。到了第三日,绵竹城便赫然在望了。

庞峰使斥候去一探,不由又是一阵狂笑。原来,这绵竹虽然不比江油那般空虚,却也是一座空城,因为这城内的守军几日之前已经被新任的蜀王王建调去了成都加强防御。

庞峰听得这个消息,一则以喜,一则以忧。他所喜的事情很简单,绵竹空城一座,很容易攻下,但既然这守军都被调去了成都,说明成都的防御就十分稳固了。但他们这一次来,就是冲着成都的,攻不下成都,一切都是虚妄,这岂能不令他忧心。

但不论如何,眼前的绵竹城还是要先攻下再说。当夜,汉中军再次发动突袭,只用了半个时辰的时间,便攻上了绵竹城头,让绵竹这座原本意料中的坚城换了大王旗。

第二日黄昏,汉中军马不停蹄,向成都进发。成都是这一次的终极之地,也是真正决定成败的一站,若是不能攻克成都,前面所有的努力,都将化为泡影。

汉中军有一个优势,那就是他们来速太快,又太神秘,成都的蜀军应该还不知道他们的存在。换句话说,出其不意的袭击,也有可能在成都上演。

第五百四十章 蝉、螳螂和黄雀

成都。西川的中心之城,素来就是割据蜀中必选的定都之所。

成都这座城,地势平缓,道路俨然,在这城的内外眺望,你很难想象从外面来成都,会需要经历很大的艰辛。

但也恰是这种艰辛,使得成都的地位越发重要。这个城市的极品之处在于,可以提供很好的享乐,却又不容易被外界破坏。这种品质,自来就是君王的最爱。

但是,成都的宁静喧嚣,前些日子却被血腥的杀戮所破坏。

原来,先蜀王王开薨后,太子王建继位。便开始绸缪着要对自己的表兄赵勾下手。赵勾当初在并州的时候,曾多番和赵平为敌,最后若非赵平网开一面,恐怕早已葬送在太原了。

到了成都之后,他那性子倒还不如当初安分,竟然觊觎起蜀王之位来了,为此和王建结下了不解的冤仇。如今,王建得了王位,自然不会放过这位表兄了。而赵勾自从母亲极其叔叔赵旸先后辞世之后,便没了滞碍,愈发一意孤行了。他哪能不知王建的所想,他这些年来,早已通过他赵家不凡的财力,在军中买通了不少的大将。这一次,他们便打算给王建来个先下手为强,将之除去,取而代之。

只可惜,王建年纪虽小,心机却极为深沉,早已在赵勾身边埋下了探子。赵勾的一举一动都未能逃脱他的监视。探知赵勾的计划之后,王建立即秘密命令绵竹守将领兵进城。只是,因为绵竹守将行事不密,竟尔泄密。这样一来,一场阴谋之战竟变成了真刀真枪的对垒。

结果,还是王建这个名正言顺的大王凭着父亲的余荫得胜,只不过,赢得倒是有点惨。

而就在此时,王建的叔叔王律来了个“蟹蚌相争,渔翁得利”骤然杀进城来,将侄子杀掉,从而夺得了王位。只是,他这个王位得来,虽然幸运,代价却也不小。他自己为之负伤不说,军马因为忠于王建的大军抵抗,也是损失过半,剩下的这些,战斗力已经变得极弱。但令他庆幸的是,王位是拿到了,有了王位,便有了一切——至少,他是这么认为的。

但是,王律却想错了,有时候,有了王位,就等于有了麻烦。他刚刚登位一天,便有大军杀到。

王律莫名其妙,他根本想不通为何堂堂的成都城会出现一大股来袭的骑兵。若是有哪位大将叛变的话,他是完全应该得到预警的,而这支大军,就像是天上掉下来的一样。而且,这些人一个个如狼似虎,杀人不眨眼,当真是挡者披靡。可恨的是,王律自己的兵马刚刚经历了一场大战,战斗力大为下降,根本无法抵住来犯之敌。

很快的,敌军便杀到了王律面前。一员大将挥舞着长刀向王律砍来。本来,王律也是悍将,不至于一击而中的。但他却躲也没躲一下,就这样莫名其妙地被这老将砍到。

原来,王律认出了庞峰,当年王律随着王开征战的时候,曾经多次和庞峰交战,对庞峰可谓印象深刻。王律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何庞峰会出现在成都,他刚刚开动脑筋找答案,庞峰早已不耐烦,一刀劈在他刚刚开始剧烈运行的脑袋上。

于是,这次又轮到了汉中军进城。进城之前,李昭先写信给西川各处的守将,尤其是剑门关的守将,告诉他们,你们都给我投降,我军已经占据了成都,你们的家眷都在我军的手中,若不想他们出什么意外的话,立即投降。

不久,剑门关守将正式向李韬投降。

但是,庞峰等人进城的时候,还是出了一点意外。

原来,王律虽然死在庞峰的手下,但他的手下却并没有死绝,有那么一个就藏身于大街旁边的一处酒楼上。他因得了王律的照顾和提拔,一直感恩在心,如今王律既死,他便有了拼命为之报仇的心思。他的刺杀对象是庞峰,他亲眼看见庞峰杀死了王律。

他手上是一把匕首,一把祖传的无比锋利的短匕首,这是他今天最致命的一击,也是唯一的一击,他这一击,若是不能得逞,就再没有后着了。

就在此时,汉中军来了,庞峰在中军中,一边拍马缓行,一边和身边的将佐们说笑。

那人握着匕首,对着庞峰射去。这一下他练过很多次,可谓精熟得很。但庞峰终究是百战老将,危急时刻竟然心生感应,微微侧首,竟然避过了这致命的一击。可令庞峰没有想到的是,他避过了匕首,却将危险留给了化名赵离的李昭。于是,这匕首便刺进了李昭的咽喉,这个以仁义为本,心怀开阔的新任西川之主,还没有正式走进蜀王的王宫,就倒下了。他甚至一句遗言也没有来得及留下。

那刺客自然是没有逃脱,但这也挽不回李昭的性命,一切都已经完蛋了。但是,大家并不知道这死的是李昭,除了李昭的几个幸存的亲兵还有庞峰、李朗以外,并没有人知道这个秘密。大多数人都在为只是死了一个偏将,而庞峰没事而暗暗庆幸。

是夜,李朗和庞峰无语相对。

忽地,庞峰叹道:“为今之计,只有投靠秦王了!”

李朗赞成。

汉中如今已经没有一位可以服众的人了,若是不投靠李效和赵平中的一人,而是选立另外一人为主,必然将会让汉中军、新降的蜀军分裂成许多分支,相互征伐,最后尽数被李效或者赵平吃掉,就算李昭的幼子继位也一样。没有谁会忠心,尤其是长期忠于一个孩子。唯有在诸侯中选一个实力最强的依附,才能镇住大家,不至于引起内讧,同时也保住李昭的孤儿寡母。

这个人选,两个人一直看好李效。李效的实力,看起来还是最强的,尽管赵平也很有威胁。

“不过,此事还是要和顾先生商议一下才是!”李朗有些犹豫地说道:“他对于时局的把握远胜于人。”

庞峰点头,道:“好,那我明日暗中扶柩回汉中,你在成都留守,仔细看着,莫要出了岔子!”

第五百四十一章 竞相称帝

一个月后,庞峰终于回到了汉中,立即便来见顾兰。

顾兰这些日子总有些心神不宁,但他却不知是何原因,但他可以肯定,有大事发生了。

但周围发生的大事,似乎都并没有多少坏的。西川到手、剑门关守军投降,然后西川各处的将领纷纷投降……

这一切,都是这么的完美。两个月前,他们还只有汉中区区之地,如今却有了益州这个足以和任何一块地盘相提并论的土地。

“大王薨了!”这是庞峰的第一句话。

“哦!”顾兰自己都奇怪,自己除了心底一凉以为,为何没有其他任何反应。这实在是不正常。李昭的厚恩,他是从来不曾忘记的。

“我们商议好了,投靠李效!”这是庞峰的第二句话。

“为何?”顾兰居然很冷静地问道。

“李效势力最大,席卷天下的可能性也最大,而且,我刚刚下车,便听说,他已经称帝了!”

顾兰淡淡地说道:“那,你可知道这些日子以来,除了李效称帝以外,还发生了其他一些更加轰动的大事?”

“哦,还有更大的事?”庞峰很诧异。

顾兰点头道:“有的,譬如,大汉的皇帝薨了,比如周越、刘安、刘克、刘杲、崔竑这些人,全部相继都死了,很奇怪吧,就像约好了一般……”

庞峰心下苦笑:“可不是吗?还有王开、王建、王律和我们大王,这么多人,谁不是响当当的!”

顾兰继续说道:“还有,这些死了的人,他们所据有的土地和军队,都归于赵平了!”

“啊!”庞峰失声叫道:“如此说来,就在这短短的时间之内,得益最大的倒不是我们,而是赵平,一直躲在家中守孝,似乎什么也没做的赵平?”

顾兰苦笑:“我们得到了什么?我们才是什么也没有得到不是吗?有些人可以坐在家中,什么也不做,却做了所有的事情,这就是他高人一筹的地方啊!赵平,不仅有一统天下的才能,还有一统天下的命数,这不是谁都能比拟的。哎,我当初就不该撺掇大王去和他争,早知道应该让大王归顺于他,倒也不失一方诸侯,何至于有今日!”

庞峰奇道:“先生你不是最不喜赵平的吗?”

顾兰摇摇头,道:“我何时说过我不喜赵平了?”

“上次赵平派人来求和,你不是……”

顾兰道:“俊山将军,你错了,我正是因为欣赏赵平,看好赵平,才越发不愿意大王和他结盟。因为他这样的人可以和你今日做朋友,明日做敌人。但大王的为人,你却是知道的,他今日和你做朋友,一辈子就把你当朋友。这样,结交赵平自然是有害无益。如今,大王已经去了,我自然没有理由再反对他了。俊山将军,我可以告诉你,就算现在你们投降了李效也是无益。合益州和李效现在的实力,和赵平也不过是一个旗鼓相当而已。但赵平会越来越壮大,李效却难。

而更为重要的,以益州降赵平不会出事,因为赵平有慑服众人的绝对实力,但若降了李效,下面的人异心必然很多,你弹压都弹压不住。到时候,益州内部必然会陷入乱战的局面,根本无益李效,只会成为李效的一个负担。”

顾兰倒吸一口凉气,道:“先生的意思,是投靠赵平?”

“为了保全小公子和夫人,唯有投靠赵平了!”顾兰断然说道。

庞峰得了这句肯定的回答,倒也不愿再耽搁时间,立即辞出,当夜就向赵平写了信。他投效的唯一条件就是保证李昭遗下来的孤儿寡母毕生的荣华富贵。

赵平得了这封信之后,自然喜出望外,立即回信,封李昭之子李显为蜀国公,其母为秦国夫人,迁居太原。后来,李显果然尽享富贵,高寿而终,这是后话,且按下不表。

且说赵平的回信由专人送到汉中,庞峰大大松了一口气,立即去找顾兰。他觉得,以顾兰之才,若是投靠了赵平,定可受到重用。

但他却没有见到顾兰。问一下下人,才知道顾兰一大早带着柔姬出门去了,至今没有回来。以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