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问鼎天下-第2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斗!”

众人对这个,都是有心理准备的。他们明白,汉人若是一个人都不派,全然让鲜卑人自己统御自己,根本是不可能的。所以,听见此言,他们倒也没有什么意见。

赵平看了看众人出奇平静的表情,心下更加轻松,继续说道:“这里所说的‘士’,还包括武将。若是各位的族人除了杀人之外,别无一技之长,也可以投军。某会在鲜卑招募一军,由各部的勇士混杂组成,其武将也由这支军队之中最勇武,最善战的组成。这支军队的粮饷、俸禄都和并州军持平。当然,这训练也是和并州军一般残酷。上了战场之后,一切的赏罚都和并州军完全一样。”

“好!”又是一阵真心实意的掌声。要知道,并州军的待遇,鲜卑人都是十分清楚的。他们一直最羡慕的反倒不是并州的官员,而是并州的军队。若是能得到并州军那样的待遇,赵平简直现在命他们杀谁,他们就会毫不犹豫地跳起来杀谁。

至于所谓的亡国之恨,他们并不怎么在意。游牧民族的特性就是如此,他们长期依附强者,但几乎所有他们依附的强者都是曾经杀戮过他们族人的仇敌。他们还是一样专心地做仇人的奴隶,为他们在战场上拼杀。如今,只不过是换了赵平这个强者而已。只要赵平对他们足够慷慨,依附于他在各部的首领看来,根本不是问题。

第三百八十四章 安置(7)

“刚才说完了‘士’”赵平从容地说道:“咱们现在再来说说‘农’。”

下面的人立即鸦雀无声,农桑乃是自古以来所有游牧民族的最大弱点。草原之上从来就不适合躬耕,所以他们都没有怎么学过这方面。但是,如今要依附于汉人,汉人自然是不可能任由他们继续游牧了。

赵平似乎根本没有觉察到下边这些人灼灼的目光,若无其事地说道:“我所说的‘农’,其实包括了农和牡两个方面。新州土地上一眼望去,到处都是草原,若是全然废弃牧业,而完全以农业为本,那就是舍本逐末了。这一点,元宏当初错了,某却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不过,牧业也要规范起来。

某已经想好了。北方的战马身高体壮,威武雄健,乃是天下战马之雄。我们有这样一大片草原用以培养战马,何愁我们的骑兵不雄壮?我们打算在这图上的这四个方位分别建立牧场。每年这些牧场里产出的马儿,只要符合战马的标准,我们都将进行收购。其价钱,想来是不会让诸位失望的。不过,这牧场里的牧民,就由你们下去之后自行报名,我等计划是每个牧场五千人,总共两万人。以报名先后秩序为准。

其余的呢,各家在从事其他行业之外,家中还养一些牛羊之类,我们并不会禁止,相反还会鼓励。诸位都知道,就是中原地方,寻常百姓家里也常常会养着牛羊之类的,若是这新州草原上,百姓却根本不羊牛羊,反倒会成为咄咄怪事了!

至于农桑,大家也不必担心。凡是愿意从事农耕的,都由官府发放农具和种子。而且,五年之内,可以不纳赋税,若是普遍歉收,官府会给与一定的补助,若是丰收,官府会出合适的价格收购粮食,绝不会让你们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粮食堆积在粮仓里面发霉发烂。

应该说,对于这农业,官府的扶助力度是很大的。所以,从事农桑的风险也很小,养家糊口,总是不成问题的。

大家也许会想起元宏的失败。某要说的是,元宏在一开始就犯了一个最大的错误。新州绝大部分地方都只适合种小麦而不是稻谷。因为稻谷是要依江河之水才能有好的长势。新州虽然也并不是没有湖泊、小河之类的,但却并没有长江、黄河那样纵贯几千里的水源。所以,他却轻易把草原开垦成水田,缘木求鱼,岂有不败之理?

因此,诸位若是有意从事农耕,无需顾忌诸多问题。某在这里丢下一句话:绝不会让尔等中任何一位饿死!”

下面的人听得怦然心动。多少年来,他们一直都在为温饱而拼斗、厮杀。若是轻易就能得到温饱,何乐而不为?

赵平一眼看出了大家心思上的变化,笑道:“不过,大家都知道,方今之世,农耕虽然可以温饱,但想要发大财,享受荣华富贵是不可能的。所以,我想,你们中自认有头脑的,可以去从商。新州如今还没有建立起来,没有任何的商业。但是,随着新州建设的兴起,商业将会发展得越来越快,商机也会越来越多。具体的是什么样的商机,嘿嘿,请恕我在这里就不言明了。某可以说一句,若是这商机都看不出来的话,还是趁早死了从商这条心为好,免得落得个血本无归,不但殃及自身,还累及妻儿。

不过,有一件事情,某可以在这里透露一下,并州郑家将会在新州投入大量的银钱,而并州的其他几个大商户也都已经决定进军并州了。”

这一回,下面的反应却远没有前面几次热烈。但是,人群中却有几个眼神大亮,放射出异样的神采。

赵平看了看那几个人,不动声色地点了点头。这几百个人中有这么几个具有商业头脑,已经是不容易了。要知道,商业终究是高风险行业,即使有商业头脑,也不意味着就能成功。要想在这一个行当上混出大名堂来,天时、地利、人和是缺一不可。稍不谨慎,就有可能倾家荡产。

赵平不动声色地继续说道:“最后,我们要说的是‘工’。据我所知,你们以前在元宏的统治之下,几乎是忽略了这个行业的。但事实上,这也行业却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我们汉人的社会里,若是没有这个行业的人,百姓们几乎是一天也难以生存下去。

就打个比方来说吧,你要吃饭,就要有锅,这锅便要铁匠来打;要打水,就要有木桶,这捅又要木匠来造。总之来说,大家生活之中,随时都要遇见各种做工之人。这个行业之人,由于鲜卑如今几乎没有从业之人,某会在并州本地,还有北迁而来的流民之中招募手艺精熟的,命他们来这边做工,同时在本地选徒授业,尔等族中若有心灵手巧的,或者在战争中受伤,以至腿脚不便的,都可操此为业。这很多的行业是手脚不便之人都可为之的。

某还要特别指出的是,我们还会在白狼城的周围设立一些作坊,制造皮衣等物。诸位若是还养着牛羊的话,就可以就近把这兽皮和兽毛卖给这些作坊,不愁销路了。同时,尔等家中若有赋闲的女子,也可前去应募作坊的女工,在这些作坊里面学习一些女工方面的艺业。同时,也可以赚些钱,补贴家用。某可以断言一句,一个艺业纯属的做工之人,绝对可以单独养活一大家子人!”

下面的这些人听得赵平考虑得这么多,都是有喜有忧。要知道,以前绝大多数部落都是一贫如洗,大家尚且存了攀比之心。大家看得出来,赵平的计划一旦实施,贫富的差距立即就会凸显出来。自信的自然是心喜自己有了致富的机会,自卑的却怕被别人甩得太远。总是,众人顺各怀心思,恐怕是再也难以拧成一条绳了。

而这恰恰是赵平想要达到的效果。要让鲜卑人老老实实地按照他设计的路线走,老老实实被融合,心甘情愿地当顺民,最重要的不是给他们施恩典,而是分化他们,让他们再也不团结。这样一来,鲜卑民族就会渐渐失去凝聚力,大家也就不愿再住一起,而是渐渐分离。长此以往,几十万鲜卑人会很轻易地消失在亿万汉人的洪流之中。

第三百八十五章 安置(8)

赵平见会场气氛比自己预想的还是平静多了,大家对自己前面的那些话都很能接受,也就不故作高深了,继续抖出最后的一个包袱:“新州的第一任州牧,某等商议之后,决意由伊公主担任,以后诸位有不明之处,就可以直接向她请教。尔鲜卑官员的任命,也由伊公主提议,某亲自审核过关才授予文书。”

当初元宏改汉姓,在赵平看来,实在是一个很友好的举动。今日他甚至不用再为了这件事情多费脑筋,拓拔鲜卑的那些部落只被他前面一声呵斥,就已经毫无条件地妥协,继续改称汉姓。

但是,对于东部鲜卑,赵平倒是不愿逼迫过甚,毕竟这是盟友。虽然赵平和他们的结盟,并没有太多的真情实意投入进去,反而是很有一点相互利用的心思。不过盟友就是盟友,不论这结盟乃是因为何种目的,盟友还是盟友。

所以,在改汉姓这个问题上,赵平有点踌躇。让东部鲜卑改汉姓,这是他还有其他并州主要官员的共识。只是,如何落实下去,却是个问题。若是东部鲜卑始终不愿意改姓,赵平也不好用强的。因为这样一来,就很有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第感觉了,这会让并州在信义上,处于不利的位置。

即使这个命令终究被强行执行,汉人在鲜卑人心目中的印象大打折扣不说,还可能导致鲜卑人不敢再信任汉人,不愿配合并州的汉化政策。不仅仅是东部鲜卑如此,就是拓拔鲜卑也是如此。

而更为严重的,这很可能会导致并州和东部鲜卑最终分道扬镳。而这,就很有可能会把并州的北方卷入一场新的不安和动荡之中。所以说,别看改汉姓看起来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事实上却隐含着很多的问题。并且很有可能会影响大局。

但是,赵平解决这个问题,却并没有花多少力气。准确地说,是口舌都没有动一下。因为伊娄真主动告诉他,自己愿意改汉姓,没有任何条件的。而且,她已经说服了整个东部鲜卑诸部落改姓。

说实在的,赵平还是很有些感动的。因为伊娄真此举对她自己来说,根本没有任何的好处——尽管他们鲜卑人对于姓氏的父子承继,香火的代代相传并不如何看重。但不论如何,改姓总不会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伊娄真这样做,全然是因为她看出了赵平在这个问题上的踌躇,看出了赵平心中的矛盾,也看出了未来大局的发展。

虽然只是短短一句话,却让赵平感觉到了其中的份量。不管怎么样,在赵平看来,他自己和伊真之间已经是不会走到一起的,正因为如此,伊真的这份情谊,他才越发难以报答。

让伊真出任州牧,其实对于她来说,也不算什么补偿,因为在她的心中,一直以来就只存了为家人报仇的心思,对于荣华富贵已经名望之事,她根本就不曾在意过。不过,赵平还是在并州那么多人的反对声中坚决地作出了这个决定。

虽说这也有考虑到伊真在鲜卑人心目中的地位,还有安抚鲜卑人心的作用。但赵平心下也明白,这里面也未始没有存着借着这个寻求一点心理安慰的心思。

正思量间,伊真笑笑,道:“方才小侯爷已经把主要的方略都向诸位解释清楚了,我在这里便不赘述。我和诸位从今天开始就是这新州官府的同仁了,希望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建设发展我们的家园!我一定会秉公办事,不以以往的嫌隙或者情谊为赏罚的依据!不管诸位中谁立了功,我都会赏;不管是谁犯了错,我都会罚!”

“好!”伊真一席话虽然短暂,却引来了会场上最热烈的掌声和叫好声,而且是久久不息。这会场上的大部分人都是原拓拔鲜卑的部众,和东部鲜卑是有着大仇大怨的。他们这些人最担心的倒不是从事什么行业,能赚多少钱,能不能混得滋润。他们最担心的反而是在伊真手下做事,她能不能放下以往的仇恨,不挟私报复。如今伊真既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