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问鼎天下-第2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紧时间到达临淄才是正理!

赵平便不矫情,命赵峰安排了船只,姜靖一行人在白马渡上船之后,直奔临淄而去。

送走姜靖等人,赵平回到邺城,吩咐赵峰立即调派一千骑兵听用之后,回到房中,便开始计算姜靖等人的行程,以及思索如何与孔恒交涉,是摆出强硬的姿态还是双方商量着好办事,以便使自己能够顺利的到达安德渡,接应姜靖一行人。

思来想去,却实在没有什么好的办法,任何人都不可能放任他国的军队堂而皇之的再自家后院来去自如,即便是同盟关系,也要依足了规矩,才能在限定的路线行军。这是通例,毕竟假道灭虢的事实是客观存在的,深深的刺激着当权者那根脆弱的神经。若是冀州也被赵平来上这么一出,岂不是徒留笑柄?

并州的逐步强盛使得初掌冀州的孔恒防备、躲避还来不及呢,岂会做出这等引狼入室的事情?诚然冀州的军事力量此时已经是极为薄弱,精兵强将在丁绍时代与王信一战中损耗了七七八八,而剩下的残兵却也没能便宜孔恒,被丁绍一股脑的拉到了幽州,留给孔恒的只是一个千疮百孔的冀州罢了。

虽然有着种种的局限,但作为一个统治者,孔恒也完全不可能接受这种羞辱意味甚浓的城下之盟!孔恒若是答应了赵平借道的要求,又如何在众诸侯之中立足?尽管双方的力量相差悬殊,但这等事关国体的大事,面子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失去的!

赵平思来想去,也唯有硬来一途可走了!叹了口气,赵平清楚即便是自己硬来,孔恒也无力抵抗,只是双方好不容易营造出来的一种安定的局面便立即被打破了!被如此羞辱的孔恒自然会将全部的力量用来对抗并州。

虽然赵平压根就未曾将孱弱的冀州放在眼里,但限于并州的国力,近五年之内,赵平是不打算对幽冀二州用兵的。他要用这五年的时间,将并州的基础夯实!

先礼后兵吧,赵平皱了皱眉头,这个道理他还是清楚的。当下赵平伏案疾书,不大工夫,一封有理有据,既不是谦恭,有不乏强硬的书信便已写就。将赵峰叫进房中之后,赵平将书信递给赵峰:“差人立即送给馆陶守将。不论对方如何答复,明日巳时准时出兵!”

赵峰连忙应了,下去安排不提。

馆陶守将孔恢乃是孔恒的弟弟,任人唯亲便是假当政的局限之所在。孔恢虽然不至于不学无术,但对于兵事,却也是十窍通了九窍,还有一窍不通。而馆陶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乃是屏障邺城与冀州的要地!若不是因为他是孔恒的弟弟,这个位置怎么能轮到他?

所幸赵平的心思目前并不在吞并冀州上面,因此,孔恢的日子过得倒也舒服,虽谈不上花天酒地,夜夜笙歌,却也是娇妻美妾,逍遥自在。

刚刚从战争中走出的冀州并没有让孔恢享乐的资本。民生凋敝,百废待兴,孔氏如今已不同往日,如今的孔氏已经走向前台,要担负起复兴冀州的重责,因此,只能利用数百年来积累起来的财富,着手对冀州的复兴。孔氏子弟在这个节骨眼上,日子自然不复以往的奢靡。

正当孔恢在心中抱怨这见鬼的日子何时才是尽头的时候,一名中年将领模样的人跌跌撞撞的敲开了他的家门。

孔恢恼怒的看着气喘吁吁的中年,不悦的说道:“午将军,何事如此惊慌失措,成何体统?”

那午将军将手中已被汗湿了的书信呈给了孔恢,一边说道:“大人,您看,这是方才自城外用弓箭射进城内的一封书信,末将不敢擅自拆看,特来呈于大人!”

孔恢心中不由得一个激灵,城外是哪里?自然便是并州的势力范围了,这书信定然是并州方面发来的,这点毫无疑问,只是原因是什么呢?孔恢不由得多留了一分心思,按理来说,要是正常的文书来往,自可以正大光明的叫开城门,若是利用弓箭传信,只有两个可能,一个自然是事态紧急,二来便是心存挑衅了。

赵峰派来送信的人倒不是心存挑衅,只不过馆陶的城门天还没黑便已经关闭了,他叫门时差点被一阵乱箭射死,没办法,只得出此下策。

孔恢脸色凝重的打开书信,看完之后,不由得勃然大怒!愤愤的将手中的书信摔在地上,厉声骂道:“赵平小儿欺人太甚!以为我冀州无人乎?”骂完之后,孔恢犹不解恨,上前一步,脸红脖子粗的冲外面喝道:“来人,击鼓升帐!”

午将军见孔恢如此激愤,连忙捡起书信,一边劝道:“大人还请息怒!大人还请息怒才是!”

孔恢一把将午将军推开,声色俱厉的喝道:“赵平小儿欺人太甚,这口气教本官如何忍得?午朋,你不必再劝,吾意已决,定教赵平小儿有来无回,让他知道本官的厉害!”

午朋一听,连忙拉住了孔恢,心道我的大人,您就别跟着添乱了,您这样的岂不是白白的给赵平送菜吗?当然,话却不能这么说,苦口婆心的劝道:“大人,此事重大,大人不可意气用事,依末将之见,还是禀告王爷,请王爷定夺才是道理!”

第三百二十三章 假道冀州(1)

孔恢听到午朋的话后,脚下不由得一顿,其实他心中何尝不明白自己若是冲动一番,率兵出城之后,也不过是给赵平送菜罢了。不过他既然身为馆陶守将,却还是要表明自己的立场,哪怕只是做一个姿态出来,也比默默的忍下这口气要好的多。

若他默默的忍下了这口气,恐怕日后都别想在众将面前抬起头来了。当然,这只是一个姿态问题,他身为馆陶守将,必须做出一种姿态,否则根本无法在属下面前立足,失去了威信,还怎么统领下属?

午朋当然明白孔恢的这种心态,当下便加大了规劝的力度。孔恢找到了台阶,终于悻悻的说道:“如此也好,不过还是要吩咐下去,好生戒备,赵平若是率兵前来,万万不可放他过去!”孔恢犹自忿忿的吩咐了几句,“对了,少时升帐之后,便由午将军吩咐下去便是,本官即刻修书,将此事报于兄长。”

午朋连忙领命去了,孔恢心不在焉的拿着赵平的书信,在椅子上坐好,却也不敢怠慢,立即唤人取来了笔墨纸砚,不大工夫,一封书信写就,孔恢连同赵平的借道书信装在一起,用火漆封好,交给侍卫说道:“快马兼程,立即送回南皮。”

正所谓不当家不知柴米贵,成为一方诸侯之后孔恒才发现,即便是区区一州之地,也几乎让他耗尽了所有心力!

又是一个不眠之夜之后,第一抹晨曦破云而出,万物逐渐复苏,孔恒疲惫的搓了搓自己有些发紧的脸之后,又伸出手捶了捶坐了一夜有些僵直的腰,长长的吁了口气,从椅中站起,举步来到院中。正当他沉醉于清晨清新的空气时,一名侍卫大步跑了过来,将一封书信交给他,一边恭声说道:“王爷,馆陶来信,请王爷过目。”

孔恒微微皱起眉头,心中暗暗琢磨又发生了什么事情。一年多来,经过他的大力治理,冀州倒也有所起色,只是多年的战争不仅拖垮了冀州的经济,更使得冀州人口锐减,饶是孔恒使出了浑身解数,但恢复的过程与效果却仍不理想。冀州如今仍处在一个极为危险的时期。各地不断有告急文书送来,不是这里的百姓没有粮食了,便是那里的百姓集体逃荒等等,不一而足,让孔恒焦头烂额!

难道馆陶也爆发了内乱不成?孔恒心中一急,脸上隐隐变色!馆陶乃是冀州防守并州的第一道防线,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若是有什么乱子,将是极为危险的事情!

孔氏一族虽然累积起了大量的财富,但若想靠家族实力而支撑起一个州,却是远远不够的。况且孔恒也不可能将自己一族辛辛苦苦积累起来的财富无偿的拿出来,用来复兴州政。因此他虽然采取了不少措施,但冀州所受到的创伤实在是太深了!根本不是短时间便能恢复如初的。

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观望之后,冀州百姓发现自己的生活并没有太多的改变,孔氏一族仍然将自己当成了敛财的工具,只是不那么明显罢了,与并州百姓的待遇比起来,可真是天壤之别!因此,各种各样的暴乱便如雨后春笋般,此起彼伏,更有一些百姓即使面对严厉的惩处,也要想方设法的逃到并州去。

百姓的要求其实非常简单,能够吃饱饭就成!但就是这个简单的要求,在绝大多数的时候,还是无法得到满足。这可以说是封建社会的悲哀。

孔恒焦头烂额的如救火队员一般,四下安抚着激愤的百姓,效果却不甚理想,有并州的新政在那里摆着,除非孔恒能够实施与并州新政一样的政策,否则,百姓们绝对不会满意!但孔恒的施政理念与赵平相差了近千年,他是无论如何都不会效仿赵平的新政,而在冀州推行的。不仅是孔恒,天下诸侯中,恐怕没有一个能够认可赵平的施政纲领。这就是观念问题。

孔恒心思百转,不过手上却毫不迟疑,虽然心中忐忑,却还是快速的打开书信,浏览起来。只是还未等他看完,便暴跳如雷,饶是他素日对自己的养气工夫颇为自许,此时也忍不住骂道:“赵平小儿,欺人太甚!”口径竟与弟弟孔恢如出一辙。

不过愤怒归愤怒,作为一方诸侯,孔恒还是要拿出一个主意来的。想了想,此事实在是过于重大,仓促之间,孔恒实在是拿不出一个合适的主意,当下只得召集自己的几位智囊共同商议对策。

“几位意下如何?”待几个幕僚将两封书信分别看完之后,孔恒淡淡的问道。

“赵并州在信中言道,十六日巳时便会发兵,如今已是辰时二刻,按敌军之行程,最晚未时,恐怕便会兵临馆陶城下!”一个白面长须的中年文士转头看了看房中的滴漏,拈须说道。

众人对中年文士的话纷纷附和,中年文士淡淡的笑了笑,接着说道:“并州铁骑号称甲于天下!此绝非虚言!王爷初掌大权,百废待兴,此事还需三思才是。”

“高先生所言差矣!”中年文士话音方落,一个略带嘶哑的声音响起,“先生岂可灭自家微风而长他人之志?并州在邺城之兵,不过数千耳,赵平此番既然存了借道之心,便不会率太多人,以某之见,多则一千五百人,少则数百骑!仅凭如此兵力,那赵平便想在我冀州撒野,若是传了出去,让我等颜面何存?”一名身高几有九尺的大汉呼的一声从椅中站起,厉声说道。

“邢将军此言倒是一言中的!”

“某还是认为高先生之言有理,还请王爷三思才是!”

……

一时间众人分为两派,颇有些争论不休的架势,最终还是那高先生思虑周全,挥手打断了众人的议论,“时间紧急,不论如何,都要赶在赵平到达馆陶前做出决定,馆陶的孔大人也好准备不是?”

高先生一言既出,众人的争论嘎然而止,都将目光转向孔恒。孔恒心中一阵烦乱,他何尝不知以自己眼下的实力,根本不能承受与并州开战而来的后果。但邢战所言也是非常有道理的,若是简单的便答应了赵平借道的要求,自己的脸面又何存?

第三百二十四章 假道冀州(2)

“王爷,何不差人将此事告于王默?”邢战见孔恒对于赵平借道一事似乎有了决断,心中极为不忿,但他也清楚,目下冀州的状况实在不宜与并州结怨;但若是酒这么放过赵平,心中又是十分不甘!因此脑中一转,一条毒计浮于脑海之中,既然我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