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之熊孩子贾琮-第8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个倒未必是主要缘故。”秦可卿道,“宫中闭塞且规矩极多,起卧饮食不得自由,与坐牢无异。她们个个模样气度都好,纵然以寡妇之名嫁做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太太在家中还是能做主的,更能时常出去走动走动。在后宫活下来的女人,后院就不在话下了。”说着,发觉戴权面色古怪,忙问,“戴公公怎么了?”

    戴权怔了半日,长叹一声,苦笑道:“原来贾琮那时便有了反心。”

    “他不过是不肯浪费人力资源罢了。”秦可卿乃正色道,“我知道公公自打入宫起便深谙内廷之道,主子就是主子、奴才犹如物件儿、人命如草芥。还望公公能明白,物换星移,今时不同往日,平等自由这两样也该慢慢习惯起来。”她莞尔一笑,“别的且不管,明儿先逛庙去。”

    戴权又叹:“贾琮这些行事,我朝倒像是前朝。”

    “非也!”秦可卿道,“只能是我朝,并非前朝。”

    有个组员便问道:“我也觉得是前朝呢,怎么不是?”

    秦可卿眨了眨眼:“移风易俗哪有那么容易,潜移默化才有效。”戴权并未全然明白,只记下了这话。

    次日,秦可卿的清点小组放假,大早上来紫禁城接了戴权同往一座庙而去。庙里头与从前相仿,只是多了些指路牌和地图,戴权心里千头万绪的不知是个什么滋味。

    一行人逛到药师殿,围着迷宫路牌看了会子便进去了。到了一僧大师旧居,秦可卿道:“这儿最有趣的便是三道先帝圣旨,咱们先瞧瞧去。”遂轻车熟路领着大伙儿入了大堂。才刚进屋子,便听里头一阵叽叽喳喳的声音——乃是一群十几岁的少年。原来,一座庙管理处正在做推广活动。正式作为景点卖票运营之前,先免费请学生们来参观。有义务教育学堂的、有女学的、有贾家蒋家等族学的、还有国子监的。眼下这群乃城西一所义务教育学堂的学生,都是寻常百姓子弟,正三三两两的立在各色地图、沙盘、兵器前议论。

    秦可卿等人绕过她们直奔西厢房。此处的墙壁上如同挂画儿一般悬着三幅薄锦,正是先帝的三封遗诏,将皇位分别传给老二、老六和老九。秦可卿等人瞧着如同瞧笑话儿似的,都议论说先帝贪心、身前的权身后的名都不肯放手。唯有戴权立在那诏书跟前如傻子似的发愣。旁人看完了也不催他,只打了个招呼说先出去逛逛。戴权遂一个人留在西厢房。

    站了许久,外头又来了一群参观的学生。这回来的是清华慈善女子学堂的女学生,全都穿着湖蓝的衫子、素白的裙子,好生齐整,看见屋里有人还纷纷向戴权作揖行礼。小姑娘们比方才那群少年还活泼,咭咭呱呱笑声不绝。戴权便退几步立在她们后头,不由得想起初入宫的秀女。有个容貌极出挑的女孩儿,负手望了圣旨半日,忽然伸个长长的懒腰,笑起来。戴权不由得心中暗赞:这身姿模样品格,若有个好出身,进宫必是宠妃。

    女学生们看了会子便出去了。戴权又独自呆了半日,也慢慢踱步而出。秦可卿她们都在厅堂等他,遂同往八卦院走了一回,瞧了瞧那个老樟木的机关盒子。盒子依然放在八角亭下,只是旁边守着管理员,不许碰。

    从八卦院回来,又巧遇那群女学生看完了一僧院,两伙人一同穿过梅林出去。秦可卿随口问道:“你们不看机关盒子么?”

    有个姑娘答道:“我们觉得那个有趣,先看了那个才过来的。”

    秦可卿笑道:“那个比圣旨还有趣啊。”

    另一个姑娘道:“圣旨有何趣?不过是个早已死掉的老头子戏弄儿子罢了。那机关盒子必为结构力学大家之作,可惜我们不能拆开来研究研究。”

    那个美貌姑娘道:“咱们打个申请,烦劳管理处做个仿制品供有兴趣的同学研究吧!”众人一片赞成,连秦可卿都说这主意好。那姑娘长得实在出挑,秦可卿组中两个小伙子都对人家起了意思,故意凑到她跟前说起清点紫禁城的差事来。秦可卿等人含笑看着。旁的姑娘少不得好奇,纷纷寻清点组的人打探。

    出了梅林,两伙人自然而然混做了一伙同朝庙外走去。走到大雄宝殿后院,迎面又来了一伙学生。这群乃是国子监的。那美貌姑娘可巧走在最前头,国子监的学生们不由得齐刷刷朝她看。那姑娘皱起眉头,拉着女伴闪身而过;清点组那两个年轻组员都回头瞪了他们几眼。

    戴权本没有留意那帮学生。偏有个穿儒生袍的仿佛当真爱上了那美貌姑娘,盯着人家的背影一动不动,旁人喊了他两声他都不理。戴权不觉瞟了他一眼,顿时认出来了:此子正是燕王家的老四,去年才刚满十八岁,成了亲开了府。

    出了一座庙,清点组与女学生们依然相谈甚欢,又说了半日的话才各自离去。戴权乃悄悄告诉秦可卿燕王之四子混在方才那群人里,秦可卿眼神动了动。

    因贾赦十月初便要回京,荣国府二房九月底便得搬出去。宝玉在宁荣街左近买了座宅子,先前本是一位御史的府邸。贾琮当上摄政王后,这御史挂冠回乡了。宅子虽不小,比荣国府自然比不了。贤国府因赶着要用,特花高价请工匠加急休整,又粗略添置些帘帐等使用物件,贾环便要搬过去了。好在贾家的祠堂在那边,这几年贾环一直打发人修缮整理,不用太费事。

    王夫人于病榻之上同李纨商议,说日后想跟着贾兰过。李纨知道,史湘云不待见她、建安公主她惹不起,唯有自己性子好些。故此李纨命贾兰买座小些的宅子,还得离荣国府远些。贾兰如今管着家里的生意,已是个小财主了,买得起左近的大宅。他想着,母亲说话必有缘故。早两年他自己在外头置了小产业,遂不用新买了,直搬过去便好。

    只是贾政依然没想好跟着谁住。他自是喜欢宝玉的,论理说也当跟着嫡子;可贤国府是国公府,还有祠堂。若住去贤国府,贾环之妻乃堂堂公主,自己少不得得住偏院。思来想去的拿不定主意,遂与小妾商议。小妾只说“老爷做主”,转头悄悄告诉了李纨。

    李纨顿觉好笑。乃使人绕着弯子告诉贾政,听跟着宝玉的人说,他那宅子有个院子原先便是那御史之父母住的,如今收拾出来给贾政王夫人住正好。贾政这才明白合着宝玉根本没预备将正房让给自己!翻回头来一想,自己早已丢官十几年,宝玉却是名满天下的才子——仿佛也没错。乃长叹一声,决定跟着贾环搬到隔壁东府去。

    王夫人闻讯都快疯了:贾环的亲娘赵姨娘可还在呢!自己这个堂堂二太太得成什么了?忙打发人去求贾政,还是跟着宝玉的好。贾政甩袖子道:“她懂什么!环儿如今是国公,与老大平级!”王夫人哭了半宿,次日又打发人去外头找大女婿詹鲲。詹鲲多忙啊,那丫鬟连他的影子都没见着。

正文 第745章

    十月初; 林黛玉带着父亲舅舅和儿子回到京城。早年因不愿做太子妃而逃离,至今已整整十五年了。当日连夜从地道仓皇出逃,如今带回来齐齐整整的火。枪队; 进城时颇耀武扬威之感。回到林府,见里头果然规整得尚好,连花木都使人修剪了。如贾环所言、可拎包入住; 乃笑夸了他几句。

    贾赦回到荣国府,正房已替他预备妥当。贾赦立在荣禧堂上抬头看匾额,一手抓着胡子、一手负于身后发愣。良久; 长出了口气:“这屋子,直至老了才住进来。”眼角渗出两行泪来。乃命将梨香院替贾琮收拾出来。

    贾琮在旁嘿嘿直笑; 道:“花园子是不是也规整出来。”

    贾赦瞪了他一眼:“这些小事也要我来管?”

    “是、是,是儿子的不是!”

    次日; 摄政王贾琮领着小世子同往林府送丞相大印,一路上吹吹打打好不热闹; 沿途百姓都出来伸脖子围观。本以为会有执拗儒生拦车闹事; 谁知路上平顺得了不得。林海叹道:“那些迂腐的,十几年前就走了。”

    林黛玉看那小世子还是个懵懂孩童; 有几分怜惜,让他跟自己儿子玩儿去。林衢与小世子差不多大; 随身带着许多新奇的玩具。这孩子大方,回京路上又没有小朋友陪他玩儿,遂将玩具一股脑儿取出来与小世子同玩。

    林衢身边的人熟络取出块极厚的大地毯,就铺在林府大堂上。林海贾琮黛玉等人坐着说话儿; 两个孩子在地毯上玩儿。小世子只得三岁,也是个爱玩的年岁。这衢儿家里又没有规矩。乃顿时将早起他母亲乳母的那两泡眼泪丢去九霄云外,与林衢一道满地滚爬起来。乳母在旁急得了不得,偏不敢上前打扰。一时两个孩子不知何故打了起来。林黛玉笑跑了过来:“别闹了,吃点心了!”他俩登时把打架丢下,围着点心盘子。待点心吃完了,两个孩子早忘记先前打架之事,接着满地滚爬。

    因自明洪武年起朝廷已不设丞相了,本朝亦没有丞相衙门,贾琮遂依着唐制设了政事堂。而政事堂的衙门预备使原先的宗人府。林海闻听大惊:“诸位王爷岂能答应?”

    贾琮苦笑:“姑父,咱们当年高估了他们的合作之心。”

    自打诸王离京,宗人府形同虚设。燕王连皇宫里的小圣人和太皇太后都懒得养,何况宗人府?那些已败落的司徒家子弟早就领不到朝廷供的银米了。贾琮去考察地形时,宗人府大门紧锁,只开了个角门,里头还留了四个太监打扫庭院。

    六部也好不到哪里去。兵部已彻底关门大吉,礼部也大略荒废,工部吏部成了燕国的,户部之作用在于时常有别国的人来查卷宗。唯有刑部还活络的很,各国发往别国的通缉令都得从刑部出去;除此之外也是只审燕国的案子。其余詹事府都察院等虽都还在,皆只管燕国的事了。

    贾琮见状,便打发几个兵士将宗人府的牌子摘下来送到后头库房锁了,使人清点物件、修缮屋子,并另制了政事堂的匾额。此事闹了半日竟没人知道——宗人府前的道路压根儿没人走。

    林海闻听怅然良久,问道:“可有别处好安置政事堂?”

    贾琮摊手道:“北边是紫禁城,南边是吏部,西边是兵部,东边是天街。您老说吧,安在哪里。要么把锦衣卫衙门拿来使?”

    林海点头道:“好。”

    贾琮一愣:“啊?”他真没想到老头会答应。

    林海道:“趁着没人知道,宗人府的牌子先挂回去。眼下不是你同各家王爷翻脸的时候。”

    林黛玉也说:“锦衣卫的衙门很好。”

    林海道:“宗人府不大,如今只当是你使人修缮了屋子罢了。再将匾额清理一番挂回去。”贾琮见他二人都这么说,只得答应。林海又皱眉道,“你是个糊涂的也罢了,翼之也不劝你?詹峰那老头也赞成?”

    贾琮瘪了瘪嘴,小声道:“我觉得这事儿太小,他们又忙得要死,就没告诉他们。”林海与林黛玉皆怔了怔,互视一眼。贾琮本以为要挨骂,不想他们父女俩只各自轻叹了一声,看贾琮的眼神犹如早年看糊涂版贾宝玉似的。贾琮让他们看得浑身难受,还不如被骂一顿。

    林黛玉不顾路上颠簸劳累,先去锦衣卫衙门看了看,颇为满意。遂打发人赶着修缮清理。歇息两日后,她先到燕王府办公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